读苗培时写于1945年的《矿工起义》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778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拜读了老作家苗培时(1918—2005)的煤矿短篇小说《矿工起义》,有些感想。
  《矿工起义》是章回体小说,共5回,全文八千余字。小说首发于《华北文化》杂志上,后出单行本。工人出版社于1952年10月以“职工业余学校课外读物”之一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的《中国大众创作文艺丛书》第一辑“煤炭集”中并未收入此文。在中国人事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的《苗培时系列文选·香姑请战》(小说卷)中,收录了该小说,印数只有1000册。
  该小说以1945年8月日本鬼子投降前夕的山西潞安石圪节煤矿为背景,记述了日本鬼子拒绝把煤矿交给共产党军队,密谋拆除全部机器设备,运回太原并实施炸毁煤矿的计划时,矿工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奋起斗争,揭穿敌人阴谋诡计,并与城外的共产党部队取得联系,制订了矿工起义计划,严密进行部署,里应外合,并对矿警大队进行策反,终于在敌人实施爆炸行动之前,城外部队攻入煤矿,矿内工人同时起义,从而挫败了敌人的恶毒计划。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鬼子头目池田、日本矿长芹田、矿警队大队长郑草灰、大把头王有德等反动人物落得可悲的下场,石圪节煤矿终于回到人们的手中,“石圪节矿山上,飘起了解放的大红旗帜!”正如小说开篇诗所云:“军民一心把敌歼,神机妙算取矿山。里应外合打得好,矿工覆地翻了天。”
  该小说篇幅虽不长,但故事跌宕起伏,情节曲折,人物性格特色鲜明。第一回“日本鬼子炸矿山”,写了日本鬼子对矿工的残暴压迫,煤矿如同人间地狱。在“煤矿方圆四五里地的周围,密密层层地架设了电网,横三竖四地挖了许多道壕沟”,“鬼子收买死心汉奸、大大小小把头”。“矿工们流血流汗的工作”,“连出口气的自由也没有”。但鬼子们却要实施炸毁矿山的阴谋,并且要抓捕不听话的矿工任昌孩。第二回“任昌孩怒打汉奸”则描写“一脸横肉”的大把头王有德到矿工任昌孩家中,对其妻欲行不轨,这时任昌孩回来了,怒打大把头王有德,出了一口恶气。第三回“石根喜布置起义”,描写煤矿地下党负责人、工人领袖石根喜组织地下党员、先进矿工执行上级党组织发动矿工起义的决定,组织力量,制订了周密的起义计划,并在张大娘的家里设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第四回“张大妈完成任务”,记述张大娘为了与城外八路军和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出矿送情报,在日本鬼子严密封锁下,设巧妙之计骗过鬼子,在矿警队和鬼子兵严密防守的情况下,石根喜与张大娘出城与指挥部同志会合,共同研究确定起义的时间与部署以及八路軍攻城的细节,对每个关键部位都做万无一失的安排。第五回“矿山上飘扬解放旗”把小说推向了高潮。半夜12点,“汽笛一声长鸣”,矿工起义开始了。矿工们“把电线割断”,“拿起镐头、洋镢”,冲向鬼子盘踞的矿部。同时,信号弹像“一颗红色的流星,飞上天空”,八路军发起攻城战斗。矿工打开煤矿大铁门,八路军战士冲进城内。矿警队纷纷举手投降,顽抗者被全部消灭,矿工起义取得胜利。
  苗培时不愧为民间文学大师、章回体小说巨匠。他把惊心动魄的故事、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一连串情节、多个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巧妙地安排在仅8000字的小说中,场景一个接着一个置换,环环相扣,层层演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其语言生动简炼,遣词造句恰如其分,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活生动,特别是党组织代表石根喜和几个矿工的形象,具有说服力,给人以启示与正能量。这篇小说是成功弘扬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精神、歌颂共产党正确领导的成功之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与思考。
  苗培时,1918年出生,北京房山坨里人。1937年在北京中法大学文学分院肄业。1938年到陕北公学高级研究班学习。后来毛主席派他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研究部任乙级研究员。1940年任新华社特约记者,后历任多个文艺杂志副主编、主编或报纸副刊主编。1949年后曾任《大众日报》及后来更名的《工人日报》编辑部主任。1951年任新大众出版社总编辑。十年浩劫后曾任《中国通俗文艺》月刊副主编、《中华文学》半月刊主编、煤矿文学创作研究会主任。他的著作丰富,门类齐全,1996年10月,五卷本《苗培时系列文选》出版。
  他生长在煤炭矿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把煤矿作为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了包括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曲艺等大量的煤矿文学作品,有人称他为煤矿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2019年9月21日)
  吴晓煜:河北滦县人,1944年3月生。南开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科学史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炭工业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纂。已出版《华夏与海国游记》《欧非见闻录》《中国古代咏煤诗》《夜耕村杂记》《学林漫笔》《纠正错别字》《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中国煤矿史读本(古代部分)》《中国煤矿安全史话》《煤史钩沉》《修志指要》《矿业史事杂俎》《中国煤炭碑刻》《名人与煤炭》《酒史钩沉》《瘟疫纵横谈》《向善的轨迹》等。
其他文献
你从湖上来,你是一只简朴的游船,十多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在游船中商谈救国大计,在江南的蒙蒙烟雨中一个崭新的政党由此而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我从地下来,我是一块小小的煤炭,虽无缘得见你当年的风采,但我仍能感受到那时擦过船舷的风带来的澎湃气息。  你航行在枪林弹雨的暗礁险滩中,日军的铁蹄和国民党的黑手妄图把你沉没。你无惧无畏,你破浪前行。千万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船身
期刊
中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西柏坡。  西柏坡,这个镶嵌在滹沱河畔的小村,在国人心中,它是一块圣地。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寻找初心,重温入党誓言。西柏坡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  我去过很多次西柏坡。因为西柏坡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西柏坡处处有精神。  二○一一年冬天那场特大雪,我正好在西柏坡。按这里的说法,是被大雪“捂住”了。这是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交通中断,道路被掩埋。早晨,我一个人踩着没膝的雪
期刊
李中超 孔愛民 皮郁华 李红伟 杨海 董承杰孙佳 陈伟伟 刘胜君 陈彪 马广祥 轩传海  1
期刊
1968年3月出生,辽宁沈阳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高级创作研修班冯少鹏书法艺术创作工作室导师、北兰亭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一刀印会成员、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获奖、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九届、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三,四,五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第三届中国书法艺术兰亭奖等重要展
期刊
一、启蒙  我出生在安徽省萧县黄口镇,这是个四省交界的小地方。滚滚东去的黄河曾在它身边流过,后改道从山东入海,留下一条黄沙飞扬的故道。  那时的故道寸草不生,却疯长歌谣:“船靠舵,箭靠弓,吹散乌云靠东风。”“葵花葵花秆儿长,孩子再多一个娘。兄弟姐妹手牵手,清早起来看太阳。”歌谣是百姓的心声,生动有趣寓意深刻,领我走进诗的意境。  父母都不识字,却是我写诗的启蒙人。  父亲年轻时,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期刊
晚饭后小憩,在书房休闲的小小时光里,一杯淡淡的红茶,伴着萨克斯风飘扬的波动,慢慢走入内心那一方氤氲着无限灵气的宁静之湖,清透、和谐、丰盈、自在。令人瞬间充满身心舒畅的和谐之美。  随着月光在心窗温情的渗透,我顺手打开了平煤神马集团创业六十五周年优秀文学作品集《岁月流韵》。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创业六十五周年的风雨兼程中,平煤神马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一片荒滩野岭上创建了一座能源化工新城。一代又一代
期刊
写下江山这个词  我仿若看到了风雷激荡沧海横流  紧接着写下人民  我感受到了山河无恙如沐春风  江,是朝阳初升的赣江  见证了第一支人民武装的诞生  是默默流淌的湘江  亲历了血流成河的苦痛与哀伤  是奔腾流淌的赤水  看見了柳暗花明千回百转的磨砺与成长  是缓缓流淌的延河  濯洗了远道而来的疲惫与劳顿  是浩浩荡荡的长江  百万雄师伴着枪炮声,一路向前  欢欣鼓舞迎接和平与胜利的曙光  山,是
期刊
认识自己,是件难事。时至今日,许多方面已经与“老”字相联系了,掉转头,回望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怎么就弄起文学来?仍然理不出个头绪。  常常地,油然地,会穿越时空,耳边响起母亲的声音:“写字呢……”  母亲是坐在自家院门口的大石台儿上说这三个字的,时间应该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听众是几位邻居家的老太太——她们经常聚在谁家的大门口说说话。  事情的缘起,是一位老太太问起我在矿上干什么呢,因为她们早就知道
期刊
老孟头  老孟头是一位老师。是我所在的矿区子弟学校的老师。是从工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老师。  老孟头那时候其实还挺年轻,顶多只能算是个中年人,为什么我们叫他“老孟头”?谁也说不上来,最先叫出这个称呼的也不知是何人。但大家暗地里都这么称呼他。  那时候,煤矿还是文化的沙漠,识文断字的人很少。只要有一把力气,都可以下井挖煤,没有谁在意你有没有文化。  老孟头在老家上过五年学,后因家里日子过得窘迫,学没上
期刊
在作家苗培时的一些章回体煤矿小说中,开篇、结尾或关键处,往往嵌入一些诗词,不仅作为内容的引子,也增添了文化氛围,烘托气氛,引起读者注意。这些诗歌紧扣煤炭题材,可视为煤炭诗,值得我们关注。这里仅就《矿工起义》和《深仇记》两篇小说中的八首煤炭诗,加以介绍。  军民一心把敌歼,神机妙算取矿山。  里应外合打得好,矿工覆地翻了天。  这是小说《矿山起义》的开篇诗,写于1945年。此诗准确概括了全篇小说的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