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脱贫攻坚成效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为了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的脱贫目标,本文从脱贫对象角度出发,构建脱贫幸福指数体系,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从脱贫对象的角度,基于幸福指数的视角对脱贫攻坚成效的评价。
   关键词:脱贫攻坚;成效;幸福指数;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1-0061-03
   所谓脱贫,就是摆脱绝对贫困;所谓攻坚,就是坚持、持续攻克种种难关。脱贫攻坚就是要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摆脱绝对贫困。2015年中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省份之一,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进脱贫攻坚是我省“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的脱贫目标,脱贫对象的主观感受尤为重要。截止目前,虽然已有大部分貧困人口实现脱贫,但如何界定脱贫?可支配收入提高是否意味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健全是否意味使用效率高、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脱贫意识能否跟上脱贫步伐,脱贫对象的主观感受直接影响脱贫效果。本文从脱贫对象角度出发,构建脱贫幸福指数体系,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得出结论。这对脱贫攻坚成效的评价,可以起到借鉴意义。
   一、幸福指标评价模型构建
   (一)选取指标评价体系
   本文依据幸福指标评价构建的三大原则,包括区域性、代表性及可操作性,针对贵州省的实际情况,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的所取得的成就,并借鉴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本次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数据为依据,从影响农民幸福因素的角度,借鉴国民幸福总值的指标维度,结合脱贫攻坚相关工作,以农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经咨询和调查,进一步考虑其他因素和实际情况,注重指标层次间的逻辑性和关联度,数据的来源和可操作原则,从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两方面选取包括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兜底保障、社会帮扶、教育医疗及生态保护等7个指标,构建了本研究的幸福指数评价体系,如表1。幸福指数评价体系构建以后,对这一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计算出具体数值,来直观地表示出幸福指数。本文采用10分制的赋值法对调查对象的满意度进行评分,0分表示说不清楚,1-4分表示不满意,5-9分表示还可以,10分表示很满意,见表2。总体上看,这个体系的特点:一是将幸福定义于主观感受,体现幸福指数是衡量个体幸福感的度量值;二是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对扶贫中的各项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将个体幸福感划分为总项评分和分项评分(满意度),总项评分测量个人基于客观环境下的个人主观感受体验结果,分项评分是个体对七个一级指标的具体影响因素的满意度评价,从逻辑上看,分项评分是总项评分的补充;三是更加直观体现脱贫攻坚工作对农民的切身利益。
   (二)确定指标权重
   通过在问卷星上设计问卷,在贵州各大社交平台及扶贫办工作平台上发放问卷的形式来获取研究数据。首先通过了解贵州的省情民情,了解全省贫困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分布区域,确定重点调查区域,包括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安顺市、毕节市等,联系这一地区的扶贫办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本次研究共发放201份问卷,有效问卷151份,有效率为75.12%。
   本文采用熵值法来计算各指标在幸福指数中的权重。指标的权重越大,对幸福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设矩阵如下:X=■,{xij}m×n(i=1,2,3,…,m,j=1,2,3,…,n)其中m为样本个数,n为指标个数,xij是第i个样本在第j个指标上的量化值。
   (三)计算幸福指数
   根据表4各指标的权重值合成计算单个调查对象的幸福指数,进而算出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幸福指数。幸福指数满分为10分,单个调查对象的幸福指数=∑(各个指标权重*对应指标下所设问题答分的平均数)。
   根据幸福指数等级评分表,本次调查民众的平均幸福指数为7.4,处在比较幸福的等级。
   二、评价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幸福指数为7.4,处在比较幸福等级的边缘,幸福指数有待提高。由表4可知,生存状况、生活质量的准则权重分别为0.7221、0.2779,这说明影响贵州省民众幸福指数的最主要因素为生存状况。生存状况分为5个具体观察指标,按其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兜底保障、易地搬迁及产业扶贫,可见影响贵州省民众的生存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为基础设施建设及兜底保障。生活质量分为2个具体观察指标,按其权重从大到小分别为教育医疗,生态保护。生存状况及生活质量共7个具体观察指标,按其权重大小排序,前四位分别为,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兜底保障、产业扶贫,其权重依次为,0.1874、0.1666、0.1412、0.1351。这说明以上4个指标对贵州省幸福指数具有比较大的影响,也可能是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兜底保障、产业扶贫四个方面投入不够,存在不足,另外这四个方面与民众的生活联系紧密,民众比较重视这四个方面的建设。
   在问及,相对于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自己的幸福感变化情况时,有34人认为幸福感提高了很多,有56人认为提高了一些,即共有90人认为脱贫攻坚的开展,使得幸福感提升,但也有44人认为幸福感和脱贫攻坚战开展之前差不多,仅有6人认为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自己的幸福感有所下降。在问及,相对于周围人,自己的幸福感是怎样的时,有68人认为比较好,甚至非常好,有59人认为和周围人幸福感差不多。在问及,对脱贫攻坚提高自己幸福感是否有信心时,有45人非常有信心,有51人比较有信心,有44人觉得一般,有11人觉得没有信心。从结果来看,有96人认为脱贫攻坚能提高个人幸福感是有信心的,占比达64%,仅有4%认为脱贫攻坚使自己的幸福感下降,说明贵州省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对全省的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认为脱贫工作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并对脱贫攻坚工作能提高自己幸福感充满信心。    三、提升幸福指数,打赢贵州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
   (一)让易地搬迁“搬得出、稳得住”
   安置地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移民群众能否“搬得出、稳得住”,所以要多渠道多方面为有效的易地搬迁做好准备。要合理规划安置住房,加强对房屋质量的把控,针对搬迁户人口数合适配置适当面积的住房,特别是居住的舒适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选址要注意环境优良、交通便利、设备设施完善,适当结合当地的自然禀赋,加强道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安置区要解决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配套建设义务教育所需校舍,以及按点配置卫生所,针对养牲畜的家庭,还应配置牲畜养棚;加强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从文化传承、和谐社会等角度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简单的产业扶贫转换到产业兴旺上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巩固农村发展成果。了解、熟悉、掌握市场需求,特别是对接周边市场城乡居民消费的新变化,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配资源,制定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巩固农村发展成果,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规划、新农村建设、旅游产业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时发现已有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农村旅游发展模式,采取精准措施有效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探索创业促进体系新模式,劳动力就地就近输转
   富民之道,维在乐业;乐业之魂,维在创业。积极探索构建创业促进体系新模式,为贫困劳动者提供精准公共就业服务;创造“需求企业+项目企业+创业者”三位一体,精准对接体系,寻找有扩大业务需求的企业和能落地项目的企业,促进创业这与项目“合成”而诞生新企业;亦可形成“文化旅游+创业就业”的就业创业扶贫模式,创业带动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通过统筹整合財政资金设立基金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为返乡创业这提供直接股权融资突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加强劳务就地就近输转,深入挖掘贫困群众身边的用工岗位,制定政策,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用工时应优先雇佣周边贫困户;对按要求雇佣贫困劳动力,严格落实用工计划,足额兑付工资的用工单位,在项目补贴和政策扶持上给予优先优惠,树立“谁支持贫困户,政府就支持谁”的导向。
   (四)加强教育医疗扶贫,真正做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根据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劳动技术技能,增强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加大投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硬件和教育专项经费,注重各年龄段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培养和现代教育。在医疗扶贫上,除了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范围外,还要加强贫困地区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基层医生培养培训,运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加强“卫生所+卫生院+县级以上医院”的联动机制和远程医疗模式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资源的作用。
   (五)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工作,构建“生、老、病、葬、急、难、学、贫”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密织社会保障网,全方位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要全面实施救助兜底,兜牢民生底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进行精准救助帮扶。设置专门社会救助经办机构,配齐配强社会救助人员,强化队伍建设,为兜底脱贫提供人力保障;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贫困地区儿童福利机构和保护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参考文献:
  〔1〕吴静.城乡居民幸福测量的结构方程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04):66-71.
  〔2〕吴启富,陈红梅,张晓波.基于结构方程的北京居民幸福指数因素分析[J].首都经济大学学报,2007,(03):88-93.
  〔3〕吴丽民,陈惠雄.中国农村经济收入与幸福指数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以浙江省小城镇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67-68.
  〔4〕陈童,王可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Web网络形态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1):104-109.
  〔5〕黄静.构建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14-25.
  〔6〕李传峰.保险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效与对策思考[J].中国保险,2019,(08)33-36.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Abstract: Poverty eradi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olitical task at present,Guizhou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with the most heavy tasks in poverty alleviation.We will build a happiness index system.Through the collectio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poverty eradication in Guizhou.
  Keywords: Poverty Alleviation; Effectiveness; Happiness Index; Guizhou
其他文献
黑格尔说“没有冲突便没有戏剧”,对于戏剧而言,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由于建设教授历时五年创作完成,并由赤峰市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黄伟光,舞蹈编导刘玉润,舞美设计王伟光和赤峰学院音乐学院宋汇霖教授,声乐指导静文佳副教授和王文津教授等共同精心编排和打造的大型历史剧《万古红山》冲突迭起,舞台语言丰富,集中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物自身的矛盾冲突,把远古悲歌演绎成今日情话,成为一台受到观众鼓
期刊
摘 要:燕北辽西地区的考古发现,随着考古类型学的不断发展,通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不懈努力,于20世纪80年代终于确立了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富河、小河沿等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燕北辽西的史前历史发展脉络逐渐被揭示出来。燕北辽西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确立和研究,为推进各门学科研究本地区人类文明演进及其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燕北辽西;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史前历史   中图分类号:K
期刊
摘 要:戏剧作为一种重要文学体裁,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容。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戏剧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词的英译,对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分类法为指导,结合数据统计与实例分析,分析老舍戏剧《茶馆》两个英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可以证明此类分类法具有其合理性。   关键词:茶馆;文化专有项;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赤峰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笔者所任教的赤峰学院来自不同专业的大二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需求,结合目前赤峰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提出相关对策,在学院转型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H319 文
期刊
摘 要:从语言景观视角出发,分析说明了语言景观作为语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作用,通过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语言景观的个案调查,与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工成果相结合,以语言景观全新视角为内蒙古自治区语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语言资源;语言景观;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蒙古语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0)01-0077-06 
期刊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普遍聚焦“国别化”“本土化”问题的背景下,针对短期来皖高校学习交流外国留学生对短期培训课程所提出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带地域性的乡土教材”的开发新思路。在坚持“结构—功能—文化”的教学思路下,以语言教学为原则,提出了打破教学原有顺序,发音阶段用汉字进行辅助记忆加深了解。在课文学习中以“文化附加义”为手段,解释文化现象的同时拓展词汇,丰富留学生的表达。力求通过“带地域性的乡
期刊
摘 要:《遥远的额济纳》这篇小说将着眼点置于女性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的演变之上,使“女性”与“自然”成为贯穿故事的两条脉络。在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经验相似、地位相同、命运相依;而两个男性角色分别成为男性中心主义的象征;小说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体现出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这些分别体现着生态女性主义精神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小说也通过女主人公悲剧性的结局,表达了生态女性主义最根本的诉求。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万众创业大众创新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潮流中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需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焦点变迁研究,找出其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完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本文通过对“大创计划”和“挑战杯”这二项最能反映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焦点的项目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其焦点变化过程和问题,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生;创新创业;焦点;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微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它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要进一步借力微信传播工具,搭建平台、创新内容和手段、建设队伍、加强监督,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关键词:“微时代”;
期刊
摘 要: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之本,课程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保障。在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应明确学科培养目标,发挥学科特优势色,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以多种教学方式,为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和督导体系,确保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课程建设;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