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细管辅助胸腔闭式引流疗效分析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后细管辅助粗管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方式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接受VATS肺叶切除术的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验组50例采用细引流管辅助粗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引流天数、引流量、引流效果,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长[(2.58±0.57) h∶(2.57±0.50) h,t=0.127,P=0.681]、术中出血[(108.00±52.84) ml∶(114.10±107.18) ml,t=0.352,P=0.334]、淋巴结清扫数目[(14.20±5.95)枚∶(11.21±4.71)枚,t=2.576,P=0.068]、引流管留置时长[(5.66±2.53) d∶(5.82±2.02) d,t=0.324,P=0.219]、总引流量[(1 141.76±819.26) ml∶(1 022.95±464.84) ml,t=0.889,P=0.36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10.25%, χ2=1.750,P=0.7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28±8.78) h∶(13.97±7.83) h,t=4.027,P=0.045]、术后住院天数[(8.36±2.63) d∶(9.56±2.89) d,t=2.952,P=0.043]、引流效果(72.0%∶46.2%, χ2=5.329,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4~72 h静息及咳痰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4 h[(2.78±1.13)∶(3.74±1.68),t=3.226,P<0.001],48 h[(1.98±0.59)∶(3.33±1.72),t=5.189,P<0.001],72 h[(1.94±0.55)∶(3.15±1.60),t=5.010,P<0.001],咳嗽时[(3.64±1.23)∶(5.33±1.95),t=5.005,P<0.001]。

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后细引流管辅助胸腔闭式引流更有效,能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具有较高的改良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瘤周水肿(PTBE)程度、肿瘤病理级别、Ki-67阳性表达率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2013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病历资料及标本74例,根据术前磁共振成像(MRI)资料判断肿瘤PTBE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表达情况,HE染色区别肿瘤病理级别。结果本组研究中90.54%(67/74)伴发PTBE,其中Ⅰ、Ⅱ、Ⅲ、Ⅳ级别组P
Ⅳ期食管癌是指存在区域外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的患者,姑息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放疗和化疗不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化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放化联合治疗以及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逐渐得到认可,尤其分子靶向药物开始确立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多种治疗手段的单独或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调强放疗逐渐成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其疗程一般为7~8周,随着治疗进行,患者口咽反应逐渐加重,体重下降,肿瘤组织退缩,靶区周围组织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将影响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因此调强放疗期间复位进行靶区修正是很有必要的。
B细胞特异的莫洛尼白血病毒插入位点1(Bmi-1)基因是多梳基因家族的核心成员之一,被认为是一种原癌基因,在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及凋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实,Bmi-1的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预后密切相关。Bmi-1基因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血管生成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获得了重要的生存改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二线和跨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阿柏西普联合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延长了生存期。对抵抗所有化疗药物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瑞格非尼后仍延长了生存期。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并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
目的检测埃兹蛋白(Ezrin)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穿刺活检确诊的60例骨巨细胞瘤设为观察组,同期8例良性病变中的反应性新生骨、12例骨样骨瘤及11例骨母细胞瘤的瘤组织作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PCR方法检测Ezrin蛋白及基因水平。6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接受瘤段切除加假体置换术,术前均接受2个疗程的化疗,观察化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食管癌术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单纯调强放疗组(A组)31例,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组(B组)31例。A组仅采用调强放疗,B组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两组放疗方案、计划相同:总剂量60~66 Gy,(30~33)次/(6~6.5)周,卡培他滨1 250 mg/m2,每日2次,连
目的比较单用曲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和拉帕替尼两药联合在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近5年重要国际肿瘤学会议记录,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对比新辅助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
Ikaros是造血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调节因子,并且作为肿瘤抑制因子,Ikaros异常会阻滞T、B细胞的发育或导致肿瘤形成。在白血病患者中,Ikaros发生突变导致患者治疗反应下降及长期生存率降低。Ikaros在白血病发生和预后中的机制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中抗凋亡作用最强的成员。Sma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第2个线粒体激活因子,可以通过与IAP的结合,来发挥促凋亡作用。二者在卵巢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均与卵巢癌发生发展、治疗耐受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有望在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