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与太阳常数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且干净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目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就是在历年的高考中有关太阳能的问题也多次进行了考查。本文就有关太阳能知识及高考复习中的相关问题做一个介绍与总结。
  
  一、太阳能利用的现况及前景
  
  我国有13亿人口,3.5亿个家庭,若每户每天供应60℃热水100升,共需消耗6643亿度电,几乎用掉全国发电量的一半,费用极大。由于市场需求,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是光热利用最成功的产品。在太阳能利用领域,除太阳能热水器外,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出太阳房、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太阳能干燥系统、太阳能空调,在光电利用方面,开发出了太阳能电池,但目前太阳能向电能的转化效率不是很高,太阳能电池主要用于航天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
  
  二、太阳常数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中产生的能量。太阳总的辐射功率约为3.75×1026W。这个能量是巨大的,但太阳能是均匀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到达地球上的只是其中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也就是说太阳每秒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到达地球大气层上太阳能辐射的总功率可用公式表示P=PoPo2/4R2,其中Po为太阳能辐射总功率,R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Ro为地球半径,在物理学上将地球大气层上界垂直于太阳辐射的单位面积上的功率称为太阳常数,显然太阳常数为P1=Po/4πR2,取Po=3.75×1026W,R=1.5×1011m那么p1=1.36×103w,在一年之中由于日地之间的距离改变所引起的太阳常数的变化将不超过上述值的3.4%。所以太阳常数基本上是稳定的。
  
  三、与太阳能有关的几个典型问题的
  分析。在高三备考复习时,与太阳能有关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就来分析几个这方面的问题。
  1,太阳寿命及质量亏损问题
  太阳不断发光,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那么太阳在辐射能量的同时应伴随着质量亏损,由△E=△mc2,△m=AE/C2,太阳发光应该有一个寿命问题,在中学阶段我们是否可以用实验来估测一下上述问题呢?下面这道题可给我们一个启发。
  取一个横截面积是3×10-2m2的不高的圆筒,筒内装水0.6kg,某天中午在太阳光照射2min后,水的温度升高了10℃,已知射到大气层的太阳能只有43%到达地面,太阳到地球的距离R=1.5×1011m,太阳目前质量M=2×1030kg。假设太阳发光的功率保持不变,由题中数据估算:
  (1)每天太阳亏损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2)若太阳质量减少10%需要多长时间?
  解:(1)首先我们算出太阳常数P1
  P1=cm△t/St=4.2×103×0.6×1×100/(3×10-2×2×60)×0.43=1.0×103(W)。
  太阳的发光功率:P=P1×4πR2=1.0×103×4×3.14×(1.5×1011)2=3.0×1026(W)。
  太阳每天亏损质量:△m=P1t/c2=3.0×1026×24×3600/(3.0×108)2=3.0×1014kg
  (2)太阳质量减少10%所需的时间:τ1=2×1030×10%/3.0×1014=7.0×1014(天)。
  2,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的问题
  奋进号航天器进行了一次飞行,其主要任务是给国际空间站安装新的太阳能电池板。该电池板的长度L=73m,宽度D=12m,该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K=11%。已知太阳能辐射的总功率为Po=3.8×1026w,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R=1.5×1011m。
  国际空间站离地的高度h=3.7×102km,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大约一半时间在地球的阴影中,太阳能电池板在其发电的时间内将一部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另一部分供空间站使用,地球半径Ro=6.4×103km,若太阳能电池内阻是空间站用电电路总电阻的1/9,由以上数据估算,在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池对空间站供电的平均功率能有多大?(设蓄电池始终对空间站供电,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由于空间站与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比为h/Ro=0.058,可以认为空间站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R=1.5×1011m。太阳辐射的能量均匀地分布在以太阳为球心的球面上。在半径为地球与太阳距离为R的球面上,每1m2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能功率为:
  lo=Po/S=Po/4πR2=3.8×1026/(4×3.14×1.52×1022)=1.34×103(W/m2)。
  太阳能电池发电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为
  P=loLDk=1.34×103×73×12×11%(W)=1.29×105(W)。
  由于空间站绕地球一周有大约一半时间在阴影中,太阳能电池对空间站供电的平均功率为
  P1=0.5×0.9P=5.8×104(W)。
  
  编辑 姚 晟
其他文献
2000年春,美国为营救被伊朗扣留的“人质”,实施了一个绝密计划。4月24日晚,凭借夜幕掩护,8架“海马”式直升机秘密飞往伊朗。不料,飞行中途突然刮起大风,“沙暴”拦路,顿时星月无光,四周一片漆黑,看不见地面丁点儿踪影。凑巧机上的红外扫描仪又失灵,通信联络像受雷电阵发性干扰一样,断断续续,时通时不通。此时空中的8架“海马”乱了阵脚,盲目转悠,最后两架飞机失事坠毁,一次绝密行动失败了。  沙暴是沙漠
期刊
在中亚,有一个原有水面为64000平方千米的咸海;在中亚与西亚、欧洲交界处,有原面积为422000平方千米的世界第一大湖——里海。这两个世界著名的湖泊,各自的面积都远远超过世界上最小的海——面积为11000平方千米的马尔马拉海(在亚洲的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然而,这两大湖泊正忍受着凤凰涅架般的痛苦,以不同的曲调同唱着一首生态的悲歌。  在20世纪60年代,咸海的水量丰富,水深平均达53
期刊
在一张白纸上,我们很容易勾勒出各种动物的轮廓,或仅仅只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但如果地球是一张白纸呢,你还会在上面作画吗?  当然,地球不是一张白纸,但在大约公元1世纪的时候,却有人这样做了!在南美洲秘鲁南部小城纳斯卡附近,有一块辽阔的荒漠,在那里有人用网状线条,蚀刻出巨型飞禽走兽的图案。这就是著名的纳斯卡线条图。  纳斯卡线条图是一种巨型的、镂刻在纳斯卡山谷的潘帕·因哈尼奥荒漠中的一些奇怪的超大图
期刊
战火的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身材弱小的小沃穿过猛烈炮火和浓浓的烟雾,面临以方·泰伦为首的纳粹猎鹰战队的猛烈攻击毫不畏惧,终于把诺曼底登陆行动通知给法国抵抗组织……  这是电影《战鸽快飞》中精彩的一幕,我想许多人都为那只勇敢的小鸽子——小沃感动过。就像电影中那位训鸽员所说的:“大部分鸽子只会吃谷物,极个别却注定要创造历史……”小沃创造了二战历史!  也许你会问,真有这么厉害的鸽子吗?或仅仅是电影传奇呢
期刊
海底“绿蝴蝶”就是大名鼎鼎的绿翅鱼,它分布在印度洋和大西洋西部,冬季南下越冬,春天北上避暑。是一种漂亮的经济鱼种。  它长着鲜艳蓝绿的背,雪白的肚皮,红褐色的腰身,美丽而多姿,尤其是其鳃部下方一对色彩斑斓、闪着绿色荧光的大“蝶翅”更令人惊艳,还有“蝶翅”下3对芭蕾舞演员般纤细婀娜的“脚”。啧啧,这哪里是生活在水中的小鱼,简直就是陆地上蝴蝶公主的拷贝嘛!它的绿“蝶翅”是由胸鳍变形而来的,绿翅鱼的名字
期刊
一颗燃烧的陨石,拖着长长的白色尾巴,前边红色的小点牵引着。然后,尾巴越来越短,最后消失在空中……  这就是陨石燃烧的画面。因为穿过大气层时,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导致就算是石头也会燃烧!可能看到这,大家会奇怪,航天飞机降落时为什么没有像陨石那样燃烧呢?  原来航天飞机有一层塑料保护膜——防热瓦,就是这块透明的塑料板让航天飞机能够安全通过大气层。我们知道,固体物质在挥发成为气体时是要吸热的,塑料是高分
期刊
如果在动物中寻找一个最优雅、高贵、英俊而又命运坎坷的受难主角,那么马无疑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5000万年前,美洲大陆出现了一种大小如狐狸的动物,这就是现知最早的马——始马,它们生活在森林里,以树叶为食,它们的样子也像那个时代的其他动物一样有些古怪(至少我们今天是这样看的),这时它们的脚不是蹄子,而是爪子,前足四趾,后足三趾。  经过漫长时问的演化,它们体型增大,腿脚伸长,由四趾成为三趾,生活
期刊
鲍鱼名鱼不是鱼,是海中的软体动物。但它却被认为是性格刚强,敢于与风浪搏斗的动物。  鲍鱼是一种螺旋形的贝壳,足部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所以在动物分类学上归于腹足纲。它生活在当风、水急、海藻丛生的礁石上,用肥大的足部吸附着岩石,以藻类和其他小动物为食。大风、台风袭击时,鲍鱼首当其冲,经受着巨浪的撞击,急流的冲刷。而鲍鱼毫无畏惧,“任凭风吹浪起,稳坐钓鱼台”。经过与大自然一次又一次较量,鲍鱼练就一套过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在南美洲的一个偏僻小镇里,发生了这样一件古怪的事情:本来这里的人身体都很健康,可突然间,先后有几十人发了疯病,他们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四肢僵直,行动古怪……  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地的巫师预言:是大灾难要来了,这是世界末日来临的前兆!  真的是世界末日要降临了吗?当然不是!可为什么健健康康的人突然一下子就都疯了呢?为了寻找真相,尽快安抚民心,当地的警察局和医院组成了联合调查组,经过
期刊
300多年前,奥延布列加的父亲在奥地利的格拉兹小镇开了家酒店。那时候,酒店的酒装在一只只一人高的大木桶里,大木桶又存放在地窖内。酒店里每天卖出的酒,都是从地窖的大木桶里汲取的,因为生意好,每天要汲取好几回。地窖里黑咕隆咚,大木桶那么多,哪一只木桶里的酒已汲取完,该到哪一只有酒的木桶里去汲取,是不容易观察清楚的。如果要晃晃大木桶听听还有多少酒,并不是一个人能办到的事情。不过,酒商另有他的办法。小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