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广泛阅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了解很大一部分教师除了教材和教辅之外,很难看其他的书,至于经典名著阅读,更是少有问津,就历史教师而言,很少有人耐心地阅读过几本史学经典名著和其他人文与教育经典。
  本文意在以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谈谈经典名著阅读的重要意义和阅读的途径。
  一、专业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超越性的经典阅读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长期的、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本身的发展,终身学习观已成为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主要途径是教师自己坚持不懈地学习、读书、思考。
  的确,教师的教育生命中不可或缺书籍的滋养,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但目前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本身都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师范教育又没有过系统的滋养,阅读书籍相当有限。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工作的繁忙和身心的疲劳,他们拥有自由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具有阅读习惯的教师,大多选择了功利性的阅读:即只读教学案例,读教学技巧的书籍。从教学来看,技巧当然是重要的,没有高超的教育技巧,就没有教育的智慧,这便是把功利性阅读降格为庸俗的实用主义阅读了,这种阅读的唯一结果就是窒息教育的精神生命,扼杀教育的生气。因而教师当前急需要的是超越性的阅读。超越性的阅读就是主张教师直接去读这些方面的经典原著。
  对于教师来说,只有这种超越性的阅读,才能在经典名著中分享前人思想学术成就,积淀底蕴,丰富学养,让自己的内心鲜活,文化气质油然而生,也才能把汲取的知识转化为教育永久的动力,从而达到教育的自然之“道”的最高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的经典名著阅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阅读中外史学名著和史学理论著作,深化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专业能力;二是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尤其是教育学家的经典名著,开阔教育的视野,理解教育的真谛,把握教育的规律;三是阅读中外思想史上有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学者在文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人文经典,构建多元的人文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以便于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真正做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创新性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者。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引导者?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者。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把一味地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材、讲透教学内容视为教学成功的最高境界,教师潜生的是保守、不求发展的惰性,鼓励和培养读者的好奇之心,求知之欲望,阅读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史学名著,不但可以提高素养,而且从中可以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因此,研读一本经典名著,就犹如给自己的思想找到一块基石,立足于这块基石就可以构建自己的学术思想大厦。这便好似站在巨人的肩上,以他们为思想榜样,学着以他们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问题,观察世界,而这种视角也正是理性的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动力。教师的这种创新性思维,有利于课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主导地位和宏观启迪的实施。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仅是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换角色,积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教师对课程设计与研发能力的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有赖于教师自身学科知识的深厚底蕴和学科研究的理论素养。
  教学反思从根本上说并不是追求得出系统的理论,而是借助已建立或获得的理论认识来分析教学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教学反思却必须借助于理论的指导,才能正确地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改进教学的方案。也只有具备一定教育理论素养的教师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站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基础上,理解所遇问题的性质、内涵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制定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案。因此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直接影响教学反思能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阅读一些历史学科和教育理论类的名家名著,从中感受其广阔缤纷的理论世界。认真地阅读,就是与这些名家们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思想对话,体味他们缜密的理论思维过程,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和理论修养,同时又能在这些理论的启迪下。孵化出新的课程思想,组合出新的教育观念,嫁接出新的课程策略。
  四、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1、走过导读的门径。著名学者、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讲过:“读古代之书,不可不知其人,论其世。”这就意味着阅读经典,不仅是阅读经典的文本本身,同时也是必须围绕着、簇拥着这一“经典”的一系列“经典阐释”来进行,并以此为门径,进一步认真地研读体验原著,寻微探幽。
  2、预备知识的积累。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化发展变迁,以及时代资讯技术条件的局限,对于古典名著中的许多内容我们不易做到完整全面地理解。阅读中国古典著作时,我们需具备古汉语、文献学、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古典作品中注意的讳字、特殊的修辞、礼俗和典章用语、方言和语音学的掌握等,理清作者思想,得出一個合乎当时社会情态及作者原意的解释。
  总之,“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对于经典名著自在而汉执着的阅读,既是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为了心灵的惬意。阅读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
其他文献
由于传统教育的滞后性,曾扼杀许多创新的火花。历史课堂曾几何时被“枯燥”、“一堂死水”词语所代替,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学生课内不想听,课后不想学,几乎对历史没兴趣。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历史“活”起来?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如何建立学习历史的激励机制,培养其对历史的兴趣!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历史学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各国的共识。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能够收获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要实现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可以实现的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能自己跳起来摘桃子,这就必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
期刊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古人
期刊
近些年来,对中学化学的课程模式问题有不少争论,有推崇“学科中心论”的,也有推崇“社会中心论”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也都有体现。回顾建国以来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历史,总是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间来回摇摆,时而以“学科”为中心,时而又以“社会”为中心,而“文革”中的“以典型生产引路”、“以化学工业生产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把“社会中心论”推到极端。课程模式在“学科中心
期刊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有些教师已不知不觉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其主要特点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域,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合理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能达到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
期刊
该文对已运行变电站的防误闭锁改造为微机防误闭锁装置,对新建的变电站能不能只采用微机防误闭锁,而把以前常用的二次回路闭锁在设计、施工中省掉,对新建变电站防误闭锁问题等提出了一些见解。   一、问题的提出   《电业安全生产规程》和1990年能源安保[1990] 1110号文提出了电气设备"五防"的要求,其中明确规定1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应优先采用电气防误联锁的设计原则。所以在操作二次回
期刊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评价体系中,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实中阶段,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定形,学习方法还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改进。因此,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教师能够通过自已的努力,找到并解决这些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能够使他们取得进步。但是如果教师不去重视,不认真分析原因,不帮助他们树六信心,纠正错误习惯,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必然会越来越差。  1、学
期刊
个性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所形成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在一定生理素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材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大批一模一样的人才,而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良好个性的形成,学校教育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
期刊
化学入门教学主要是指初三学生通过对化学学科特征、知识体系、学习特点的了解,懂得化学学科相异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进而掌握一定的化学学习方法,初步形成化学学习能力的过程。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的入门课呢?  1、根据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完成元素符号的记忆与书写。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学科,对化学学科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化学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几乎没有学习障碍。可抓住学生的这种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