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堂体验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社会。”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创设体验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知道德与法治的内涵,继而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体验活动强调孩子要回归生活,亲自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高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是不是课堂上,体验活动设计得越多,让孩子体验得越多,就越能促进孩子的道德成长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笔者结合《玩得真开心(二)》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设计适度、合乎逻辑的体验活动,让体验活动更具实效性。
  体验活动要有目标性
  教师要明确,设计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要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孩子发展。因此,我们不是漫无目的地设计体验活动,为了有体验活动而让孩子开展体验活动;而是对设计的每一个体验活动都要认真审视,这个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达成什么目标。
  在第一次授课时,笔者为了让孩子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小制作,通过观察图片,谈话引导孩子体验如何进行小制作。但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这个体验活动与教学目标的达成无直接关系。品德课不是艺术课,不是着重引导孩子如何构思、构图、制作,而应重在引导孩子通过制作活动,感受动手动脑能改变生活,让生活更有趣,引发孩子动手动脑的热情。因此,我们把这个体验活动给删除了。第二次授课,笔者设计了让孩子“玩出创意真开心”的体验活动,让孩子充分利用纸箱制作的用品玩耍,感受到其实生活中本来被认为是废品的东西,只要动脑动手,就可以变成有创意的玩具。这个体验活动是有明确的目标性的,能达成教学目标,所以是有效的体验活动。因此,设计体验活动应该高度关注其目标性,以达到让体验活动更具实效性的目标。
  体验活动的次数、时长要合理
  开始,笔者总想在课上多创设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感受动手动脑带来的好处,体验如何与同伴交流合作;也总担心体验活动的时间不够充足,让体验成为走过场的活动。所以,在拿到教材时,笔者就觉得,一节课不可能完成第38页和第39页的教学内容。笔者只立足于让孩子玩好纸皮箱,动手做好小制作。因此,在开始设计的时候,笔者只设计了两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多个体验活动:如“玩出创意真开心”这个环节,设计了7个体验活动:①谈话体验;②体验玩大纸皮箱;③体验玩纸皮箱做的机器人服装;④体验坐纸皮做的椅子;⑤采访玩的孩子和观察的孩子;⑥看视频,体验纸皮箱的玩法多;⑦让孩子谈观看感受。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体验活动,让课题教学琐碎而无效,割裂了孩子的整体思维。
  体验活动次数过多,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在再次研读教材时,我们发现,第39页的内容与第38页的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在第38页中,孩子感受到创造带来的快乐;第39页便引导孩子与同伴分享,是一个从个体到整体的过程。如果只完成第38页的内容,就把课程内容的整体割裂了。于是,我们大刀阔斧地删减了体验活动的次数,把1到4的体验活动合并,也为孩子准备适度的材料,浓缩了给孩子动手做小制作的时间,这样便可挤出时间完成第39页的内容,系统性地引导孩子感受如何有创意地生活,并乐于与人交流分享。所以,我们的体验活动次数、时长要合理,才能真正引发孩子的情感体验。
  体验活动的材料准备要适度
  在“玩出创意真开心”这个环节中,笔者让孩子动动手,合理利用材料合作动手玩。在第一次授课中,让孩子自己准备要使用的材料。结果,上课时笔者发现孩子们的材料准备得“太充足”了:有的虽然只带了一种材料,带来的材料却足够一组同学每人做一个小制作;有的带回来的材料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各样混合的材料,大家看得眼花繚乱;有的估计是家长担心孩子不会做,直接帮孩子做了一个小制作,让孩子把成品带到了课堂……这在上课时就出现了种种问题。第一,材料太多,孩子们都想玩弄一下,导致他们各做各的,根本没达到合作、分享的目的;第二,由于大多是各做各的,没有配合,所以制作时间长,绝大部分孩子没按时完成自己的小制作,导致在后面的分享环节,他们都只顾着做自己的小制作,无心听别人的分享介绍;第三,已经有现成小制作的孩子要不就炫耀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孩子分心,要不就呆呆地看着其他同学做,达不到分享、合作的目的。
  针对这次失败的教训,我们调整了计划:决定把原来由孩子自己准备材料,改为教师给孩子准备材料。这样一来,首先杜绝了家长帮忙做的问题;再者,教师准备的材料更有针对性。笔者给每组孩子准备的材料都以一样为主,再适当搭配一点其他材料。比如,以可回收塑料为主,搭配几张废纸。这样孩子在做的时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思考像矿泉水瓶这种材料可以怎么用,还可以搭配什么作为装饰。这也为促进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埋下了伏笔。另外,教师应严格控制材料的数量,所准备的材料要孩子合作一起做才够用,促使孩子主动与同伴交流合作。果不其然,在上课时,因为体验活动的材料准备更适度了,孩子们能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成果,达成了教学目标。
  结束语
  常言道:“拨开云雾见青天。”教师在设计体验活动时也应该这样,不要因为追求体验活动的“多”,而忘记了设计体验活动的初衷是为什么。要懂得拨开云雾,直指青天,让体验活动更具有实效性,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坑口小学)
其他文献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法对8种芬太尼及N-苯乙基-4-哌啶酮进行定量测定。考察了提取溶剂、HLB净化柱、洗脱溶剂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9种化合物在5~100 mg/L范围内与色谱
从199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质量师生关系对提高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学业成绩大有益处。比如说,Hamre和Pianta(2011)开创性的研究表明,在早期教育中的师生冲突能预测到该孩子在八年级的表现。考虑到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经历对今后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以及小学低段的教师是介入孩子早期教育和为孩子长久的学校生活做准备的关键人物,所以在小学低段的师生关系的质量至关重要。可见,更多的了解小学低年
工程概况某高速公路为双向4车道设计标准.利用原有高速公路,在两侧各加宽8m后.变为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大部分工程量为两侧路基拼接加宽施工.并且保证原有高速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小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学习后,写作训练就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并成为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但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都不得其法,作文教学呈现出“高耗低效”的问题,如何能够突破作文教学瓶颈,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执教经验,提出提高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质量的“五法”,希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作用。  找素材  俗语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在高年级语文
《弟子规》是由清代李毓秀编撰而成的,其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其简洁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对幼儿教育有积极的启发作用。同时,《弟子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因此,将《弟子规》引入到幼儿的品德生活中,使之为今天的教育实践服务,尤为重要。那么,怎样使《弟子规》在幼儿园得到更好的运用呢?  激发兴趣,并内化到行为中  巧妙学习法 《弟子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一项比较有难度且枯燥的学习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开始普及到教学实践中,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设备却落后于别的学科。笔者通过半年多的教学实践,运用“短视频”技术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动作技能示范、运动过程纠错、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传统体育课上难以解决的教学效果。  “短视频”教学的实施方法  笔者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和改进,基于“短视频”教学的体育课
康明斯在上海bauma展上首次展示了为特定应用市场量身定制的专属动力系列新品——QSF3.8(10-17t挖掘机、4-10t叉车专属动力)、QSB7(20-30t挖掘机专属动力)全电控非公路用三阶段发动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薛燕老师,作为丰师附小青年教师中的领头雁,不仅在工作中注重个人修养,积极要求进步,而且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80后新
为了加快推进国家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实施,为纺织智能制造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理清智能纺织装备应用标准制定思路,介绍《智能纺织装备应用标准
针对某电厂ZGM95G型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煤粉细度偏差大、不同粉管煤粉细度均匀性差、飞灰可燃物偏高、锅炉结焦等问题,进行了分离器转速特性试验、磨煤机通风量试验、一次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