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心糖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陪妻子去购物。行至一家摊位前,我眼前一亮,随即便停伫在那里发呆。妻子问我,盯着一堆糖看什么。我笑着说:“这不是一般的糖,它是夹心糖。”听我这么回答,妻子愣了一下,然后竖起拇指夸我的眼神好,连这都能看出来。其实,不是我的眼神好,因为在我的记忆中,有太多关于夹心糖的故事。
  小时候,我家境贫寒,住着几间土坯和茅草盖的房子。在妹妹出生时,家里又翻新了几间砖瓦房。平时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能有油、有盐吃已经很不错了。那时,爱吃糖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能吃上一颗糖,或者是一勺白糖,哪怕是一周、一月吃上一次也行。然而,我的这一看似简单的心愿,却只能在每年的春节时才能实现。那时候,我家走的亲戚比较多,大小亲戚几十家,单是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就得一个月。走亲戚时相互带有礼物,比如白糖、烟酒、水果、点心等。我们家收了不少礼物,却还要给其他家送礼,很少有多余的。每到那个时候,我就馋得不得了,总是想着法子得到一两块糖吃。而那些糖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夹心糖。
  母亲似乎早已看出我的意图,故意把糖果都收起来,藏在大柜里,再锁上。偶尔,有些装白糖的袋子破了,会露出一些白糖出来,母亲便把它倒进一个小碗里,冲上水,给我和妹妹喝。但是,糖水是不解馋的,我的目标是夹心糖。有一年,我看到亲戚往家里送来两袋夹心糖,便向母亲讨要,遭到她的严词拒绝,还警告我别打它们的主意,以后要送给重要的亲戚。面对母亲的无情,我只能狠狠地哭了一番,然后悻悻离去。然而,从我转身离去的那一刻开始,那些漂亮的夹心糖便在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欲罢不能。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决定铤而走险,去偷母亲藏的夹心糖。
  那时候的大柜都是木制的,上面的锁也是老式的铜锁。我趁母亲带着妹妹出去干农活的间隙,小心地走到她的房间。我仔细研究那把锁和镶在柜子上的铁片,很快便有了办法。我找到了家里的老虎钳和一枚钢钉,把大柜上那把锁所在的铁片四周撬开,用力一扯,便将铜锁整个拔起。然后,我很顺利地找到了那两包夹心糖,惊喜地打开其中一包,拿了几个塞进裤兜里,再把柜子按原样锁好。夹心糖散发出的甜蜜,让我忘乎所以,一口气接连吃了几颗。当然,母亲很快发现了我的行径,狠揍了我一顿。她说最生气的是我竟然学会了偷窃,这种罪恶的勾当是不容饶恕的。当着母亲的面儿,我发誓再也不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再也不会向母亲要糖吃。
  然而,经过那件事情之后,母亲经常会给我弄来几颗夹心糖,我只顾高兴地去吃糖,也没去问母亲从哪里弄的。直到我上初中之后,发现牙齿不怎么好,医生建议我不要再吃糖,特别是夹心糖,里面的糖稀容易粘在牙齿表面,滋生细菌。慢慢地,我吃糖的爱好逐渐平息下来,直至不再吃糖。逢年过节时,每每看到那些色彩各异的糖果,我还会忍不住拿起来瞅瞅,再放下,心里倍觉失落。
  结婚成家之后,母亲搬过来给我们照看孩子。期间,她经常给儿子讲我小时候的故事,每次讲到我偷糖的那件糗事时,都会哈哈大笑。我问母亲,她后来给我吃的那些糖果是从哪里弄的,她笑着说:“省下来的,还能像你那样,去偷啊!从那件事之后,才知道你那么喜欢吃夹心糖,之后就省吃俭用给你买呗。可惜,你却不能再吃夹心糖了……”
  我那善良伟大的母亲啊!
其他文献
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突然,在一条街道中间的废墟里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苏军与德军正在街道的两头对射,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联士兵奥沙洛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径直地站了起来,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都对准奥沙洛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突然停止了射击。奥沙洛夫从容地走到了小孩的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
期刊
青山苍翠,陵园肃穆。  “世界这是怎么了?天地都在不停地翻滚旋转,到处是白花花焦灼的光,所有的事物好像都被打碎揉烂了,搅进一个巨大凶猛的漩涡中,混合着被翻起的污浊的泥沙,一起互相撞击碾压。”  老人像一片枯黄的落叶,昏倒在大门石阶前,那柄钢刀,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冷冷的光。就在不远处,是一只躺倒的油漆桶。不知是林间清脆的鸟鸣?还是山下江水的喧嚣?把他从终极安静和黑暗的深渊拉上来透一透气。  感觉自
期刊
第一次打四平的时候,孙有才19岁。那年他当兵没多久就跟着部队上了战场。幸运的是,一场战斗下来,他毫发未伤。这令很多人都感到意外,跟他一起当兵的新兵中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而他所在的九连也是死伤过半。这简直是个奇迹。  孙有才是在1946年初当的兵。他原是五常堡一个叫马家围子村的农民。那时候小鬼子虽然被赶跑了,但是他们家里还是穷得吃今少明个的。他打小就没了爹,他爹被日本人抓走修路,因为饥饿偷吃了日本人一
期刊
凌晨4点30分 西边的天空挂着零碎的星星,东边的云朵却有些泛白,后院圈里的鸡鸣正呼唤黎明。光和鸡有着同样的脾气,一个劲儿地从云层往外挤,把黑夜挤得无处落脚,顺便把我也挤出了被窝。探亲休假在家这几天,总觉得与床难舍难分。我揉了揉眼睛,挣扎着,蹬开了那条被施了魔法似的紧紧裹在身上的毛毯,迅速穿上了大裤衩和迷彩短袖。  从新房子到老房子差不多两公里的距离,为了不落后于其他的养殖户,我一路小跑,总算赶在了
期刊
又一个很平常的周末夜晚,我关了电脑,伸了个懒腰,给远在广州的爱人发了个信息问问孩子睡了没?没动静,估计娘俩都睡下了。起身端起水杯,到洗手间将泡了一晚上的茶叶倒掉,关灯、锁门,刷卡出办公楼。  我不常出门,周末也是,难怪连一同跻身在加班一线的朋友老高都说我实在太宅了,他已经够宅了,而我,比他还宅。  宅着干什么呢?哈,加班呗!  暂属空巢青年的我,没兴趣在公寓里等待夕阳落下,拉开窗帘,吟出“无人问我
期刊
“指导员,指导员,前天和昨天夜里,你听见连长的呼噜声没有?”早起,住在马连长和王指导员宿舍中间的林排长,一见到王指导员就迫不及待地问。  早已被马连长的呼噜声震得耳膜都起茧子的王指导员反问道:“这两天夜里,你听见马连长的呼噜声了吗?”  当王指导员和林排长都确信马连长这两个夜晚的确没打呼噜时,两人认为通信员小张从老家带给马连长专治打鼾的秘方见效了。  为此,他俩决定去向马连长问个究竟。毕竟这是一件
期刊
1  一场激烈的战役过后,晋察冀老一团只有三个人幸存下来。团长的警卫员小马、司号手老冯,另外一个是团里面的厨子老赶。剩下的老一团其他的人这次战斗中全部战死,他们被敌人包了“饺子”。  那天,当三个人站在残阳如血的山坡上,望着漫山的尸体和被鲜血染红了的山坡时,惨烈的一幕让他们撕心裂肺。他们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放声痛哭。不,他们的哭不能称其为哭,而应该称为哀号。凄厉的哀号声从空旷的山上逆风而下,似乎是
期刊
人物小传  夏德辉,先后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高研班、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教授。现任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美术创作员,黑龙江省画院特聘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2003年作品《人民军队——神圣职责》获全军战斗精神宣传画展优秀奖;2009年作品《一尘不染》获全军廉政建设美术大展优秀奖;2010年5月作品《幼君》《虎啸图》在北京荣宝斋中韩艺术馆展出
期刊
坐88路公交,从济南城里到南部山区的终点站下车,距离姥姥的老家还有二里地。这二里地不通公交车,是土路。夏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连黑出租也不愿跑。或是,因了老家小村太不上眼,巴掌拳头大点,一爿小平房,小如碎石被大山的皱褶缠裹得难露音色。入夏树高林密,小村绿荫覆盖,更是无影无踪。二里地并不算远,生牤牛般的半大小子和情窦初开的妮子们蹦蹦跳跳,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腿长胳膊长的壮年汉子们呢,甩
期刊
微风徐徐,翩跹的雨丝揉抚着湿漉漉的棉柳,青草围裹的鹅卵石路,故人稀疏,几捧黄白菊星星点点在碑群里,给静谧的墓园着色了些许暖调。  这是一座新建不到半年的墓碑,一位下士手端大檐帽,站于碑前已两个多小时,身前置放着一捧新鲜的黄白菊。他低头不语,胸前挂着一排勋章,眼眶却早已湿润,脸颊还挂着两道泪痕。  “妈妈……”  他终于忍不住地叫了声“妈妈”,而后闭目仰天舒叹,两泉热泪直淌颚下,嘴角微微颤抖。  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