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电网资产精细化管理将成为必然趋势,配网资产管理作为电网资产体系中管理难度最大的内容,对其运营管理展开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多年的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经验,以资产精益化管理为方向,立足配网资产管理现状,分析阐明电网企业配网资产精益化管理应当重点处理好配网资产高频率变动对价物联动管理影响、建立一体化配网资产管理网络、构建立体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和全面实施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电网企业推进配网资产管理提供必要的借鉴。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配网资产;价物联动管理;精益化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电网资产精益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而配网资产管理作为电网资产体系中管理难度最大的内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文立足配网资产管理现状,结合资产管理实践经验,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配网资产运营管理应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如何消除配网实物资产高频率变化对价物联动管理的影响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是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在静态与动态两方面保持一致。实物与价值在静止状态上的一致性,是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动态联动一致性的基础;而实物与价值动态联动的一致性,则是维持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新的静态一致性的保证。二者失其一,都将打破平衡状态,导致资产管理混乱。
然而,电网企业配网资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价值低等特点,加之为适应可靠供电、优质服务等需求,要经常性地对配网资产进行技改或大修,这样,实物资产就处于不断的高频率变化之中,往往是实物资产的状态或安装地点已经变化,而资产台帐、卡片信息尚未得到及时更新,导致配网资产价物不能联动,更增加了配网资产管理的难度。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配网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分离,从而引起价值变动滞后于实物变动的状况,长此以往则会形成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两张皮”的管理格局。
因此,强化配网资产管理,就要重视并客观评估配网资产高频率变化对价物联动管理的影响,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变动数据等进行关联性分析、处理和研究,以趋势研判为重点,深度挖掘企业资产管理规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如何构建配网资产管理网络来满足运营一体化需要
电网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资产实物管理与资产价值管理在不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运行的状态,导致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匹配度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的问题,职权分设、流程隔离、信息孤立,不能将各项职能有效对接并融入业务流程中,以致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行其事,只能依靠资产清理来解决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不匹配的问题,但总是前清后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电网企业要管好配网资产,就要在资产全过程管理基础上,将资产管理的规划、调度、技改、运维以及价值同步变动反映等各项业务管理职能提升到同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在同一平台上履行各自职能,从而构建成配网资产管理网络。只有建立配网资产管理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地履行配网资产运维管理职能,才能系统性地解决配网资产管理难题。
三、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建设是科学融合各项职能的关键
电网企业配网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再造流程体系。再造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就是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层次分明地将配网资产各项管理职能有效融合,形成以价值管理、运营安全、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核心的多维度管理流程体系。
电网企业应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以财务部门为核心,以电网投资规划为起点,以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与资产运维管理为内容,构建覆盖基建、运检、调度及基层单位的资产价值管理流程体系;以安全运营为导向,以调度部门为核心,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为内容,构建覆盖运检、财务、配电及基层单位的资产运行管理流程体系;以成本控制为导向,以运检部门为核心,以運维成本管控为内容,构建覆盖基建、财务、营销及基层单位的成本费用管理流程体系;以服务客户为导向,以营销部门为核心,构建覆盖运检、物资、财务及基层单位的电网服务管理流程体系。从而,形成电网企业配网资产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优质服务及价值管理于一体的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同时配置具体细化的流程体系管理标准,推动电网企业配网资产一体化、标准化管理。
四、实施信息化管理是配网资产运营管理的必要手段
实施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是加强配网资产运营管理的必要手段。电网企业在搭建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应重点结合资产静态管理、动态管理以及ERP管理的要求,实现各项管理功能。在资产静态管理方面,系统要设置符合配网资产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参数及数据等,准确反映资产静止状况;在资产动态管理方面,应以项目为主线,在系统中设立以资产在设计状态、物料状态、投运状态、退役状态、报废状态等流程体系,从而实现资产动态价物联动。同时,系统应与ERP管理实现全面集成,包括与财务、调度等实现信息集成,共享资产管理信息,从而保证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总而言之,配网资产管理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何一个方面考虑不周都可能影响配网资产管理的实际管理效果和效率。作者在此仅揭示配网资产管理应当重点考虑的4个重要问题,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逐项落实各项管理基础、建立管理标准以及细节处理各方面内容等,才能有效维持配网资产的稳定管理秩序。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配网资产;价物联动管理;精益化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行电网资产精益化管理成为必然趋势,而配网资产管理作为电网资产体系中管理难度最大的内容,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本文立足配网资产管理现状,结合资产管理实践经验,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配网资产运营管理应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
一、如何消除配网实物资产高频率变化对价物联动管理的影响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的基础是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在静态与动态两方面保持一致。实物与价值在静止状态上的一致性,是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动态联动一致性的基础;而实物与价值动态联动的一致性,则是维持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新的静态一致性的保证。二者失其一,都将打破平衡状态,导致资产管理混乱。
然而,电网企业配网资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价值低等特点,加之为适应可靠供电、优质服务等需求,要经常性地对配网资产进行技改或大修,这样,实物资产就处于不断的高频率变化之中,往往是实物资产的状态或安装地点已经变化,而资产台帐、卡片信息尚未得到及时更新,导致配网资产价物不能联动,更增加了配网资产管理的难度。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配网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分离,从而引起价值变动滞后于实物变动的状况,长此以往则会形成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两张皮”的管理格局。
因此,强化配网资产管理,就要重视并客观评估配网资产高频率变化对价物联动管理的影响,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变动数据等进行关联性分析、处理和研究,以趋势研判为重点,深度挖掘企业资产管理规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如何构建配网资产管理网络来满足运营一体化需要
电网企业在很长时间内都处于资产实物管理与资产价值管理在不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上运行的状态,导致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匹配度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还是企业管理职能条块分割的问题,职权分设、流程隔离、信息孤立,不能将各项职能有效对接并融入业务流程中,以致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各行其事,只能依靠资产清理来解决资产实物与资产价值不匹配的问题,但总是前清后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电网企业要管好配网资产,就要在资产全过程管理基础上,将资产管理的规划、调度、技改、运维以及价值同步变动反映等各项业务管理职能提升到同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在同一平台上履行各自职能,从而构建成配网资产管理网络。只有建立配网资产管理网络,全方位多角度地履行配网资产运维管理职能,才能系统性地解决配网资产管理难题。
三、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建设是科学融合各项职能的关键
电网企业配网资产管理的核心是再造流程体系。再造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就是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层次分明地将配网资产各项管理职能有效融合,形成以价值管理、运营安全、成本控制和客户服务为核心的多维度管理流程体系。
电网企业应以价值管理为导向,以财务部门为核心,以电网投资规划为起点,以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与资产运维管理为内容,构建覆盖基建、运检、调度及基层单位的资产价值管理流程体系;以安全运营为导向,以调度部门为核心,以统一指挥、统一调度为内容,构建覆盖运检、财务、配电及基层单位的资产运行管理流程体系;以成本控制为导向,以运检部门为核心,以運维成本管控为内容,构建覆盖基建、财务、营销及基层单位的成本费用管理流程体系;以服务客户为导向,以营销部门为核心,构建覆盖运检、物资、财务及基层单位的电网服务管理流程体系。从而,形成电网企业配网资产集安全管理、成本控制、优质服务及价值管理于一体的配网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同时配置具体细化的流程体系管理标准,推动电网企业配网资产一体化、标准化管理。
四、实施信息化管理是配网资产运营管理的必要手段
实施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是加强配网资产运营管理的必要手段。电网企业在搭建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时,应重点结合资产静态管理、动态管理以及ERP管理的要求,实现各项管理功能。在资产静态管理方面,系统要设置符合配网资产精益化管理要求的参数及数据等,准确反映资产静止状况;在资产动态管理方面,应以项目为主线,在系统中设立以资产在设计状态、物料状态、投运状态、退役状态、报废状态等流程体系,从而实现资产动态价物联动。同时,系统应与ERP管理实现全面集成,包括与财务、调度等实现信息集成,共享资产管理信息,从而保证配网资产信息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总而言之,配网资产管理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何一个方面考虑不周都可能影响配网资产管理的实际管理效果和效率。作者在此仅揭示配网资产管理应当重点考虑的4个重要问题,实际工作中,还要考虑逐项落实各项管理基础、建立管理标准以及细节处理各方面内容等,才能有效维持配网资产的稳定管理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