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心理问题。为了让留守儿童有健康的心理和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教师需要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教育。学校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教师进行真情奉献,将有利于更好地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情感教育 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0.059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逐渐增多。这会让他们缺乏父爱母爱,造成内心比较空虚。因此,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受到了人们广泛重视,主要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条件。一些农民工的孩子被父母带到城市,并且不断成长。然而,多数孩子还遗留在了农村,儿童和父母亲长时期在异地生活,不仅对家庭产生不利影响,还关乎儿童安全和教育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将会发生问题,给其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人们需要从留守儿童的情感入手,提高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的不足
  当前,在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因为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爱,进而让这些孩子缺少安全感。虽然有其他监护人来看护留守儿童,但是这些监护人员不能取代父亲母亲的地位。所以,目前留守儿童在教育情感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第一,多数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和父母间出现情感方面的裂痕。因为长期和父母分离,许多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情慢慢淡化,另外也对父母有怨言,让其在心理上不断远离父亲母亲,不能和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第二,留守儿童的性格较为孤僻,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的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留守儿童缺乏和父母的交流,进而在心理方面容易变得内向,不愿意和他人沟通。最后,留守儿童在性格、品德上存在不足。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品德和性格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监护人进行积极引导、督促。但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督导,不能及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对错。因此,孩子的性格出现扭曲。同时,留守儿童自身生活比较随意,不顾及旁人的感受,內心慢慢变得冷漠,这直接影响孩子的责任心和品德。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因素
  首先,在孩子健康成长的时候,关键一个因素就为缺少有效指导父母的老师。这是因为父母在教育和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尤为关键。但是,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一年很少有机会和家人团聚。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时间较少,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很少关心,进而不断与孩子陌生。这样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远。长期以来,农村的留守儿童往往把自身的内心隐藏起来,不主动和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实行自我封闭。这就让留守儿童逐渐孤独,缺少一定的安全感。
  第二,通常情况下,留守儿童是祖父母来照顾。然而,祖辈和儿童之间存在代沟,同时老人存在较为传统的思想,缺乏文化知识。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落后的思想。对老人们来说,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让它们吃好穿好就算履行了监护责任。这种思想造成了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叛逆心理。这些孩子受到祖父母的溺爱,逐渐变得自私。同时,老人们在对孩子的心理和思想疏导方面经验比较少,关注度较低。
  最后,学校不重视留守儿童情感方面的教育。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没有组织情感教育活动。不仅如此,教师还缺乏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不能全面对学生进行了解,在疏导儿童情感方面缺少一定经验。这不能有效解决儿童情感、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三、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措施
  在加强留守儿童情感教育方面,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儿童在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关心。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点就是家庭情感方面的缺乏。因此,我们要在情感上着手,更好地体现情感教育的积极效果。
  1.创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是正在转变情感和性格的关键时刻。只有在情感上进行正确引导,才可以确保儿童的茁壮成长。对于学校来说,需要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和改善校园条件,对情感气氛进行创造。在农村校园当中,基础设施非常简陋,但是比较洁净的校园在一定情况下会给儿童内心的焦虑感带来一定的缓解,让儿童的心情比较愉快。比较温馨的校园文化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强化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让留守儿童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刻感受。不仅如此,情感教育和校园文化深入结合到一起,可以大大促进情感教育和各种教育工作的融合,进而构建有效的情感教育系统。学校作广大教师强有力的后盾。
  2.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
  按照学校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学校科学举办情感交流活动,让留守儿童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当中,贴合儿童的内心需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
  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深刻感受自然环境的魅力,缺乏观察能力。在学校方面,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可以弥补这个缺点,通过活动来促进留守儿童对自然的欣赏。通过和自然接触的室外活动,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对不同色彩的生活进行感受。不仅如此,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安排留守儿童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参观体验,让其了解父母的辛酸,进而更多地理解父母。
  3.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对留守儿童实施情感教育还需要对儿童的集体意识进行培养。儿童在学校期间比较久,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会给儿童自身的情感和思想意识带来影响。所以,教师要充分对这点进行利用,将集体意识和情感教育有效融合到一起。许多留守儿童存在比较孤独和自卑的性格,进而不愿意和其他人进行深入沟通。对这些儿童而言,充分表现儿童能力的地方就是班级。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留守儿童把自身和集体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其他同学格外关爱留守同学,同时让集体的力量给留守儿童更多的温暖。不仅如此,留守儿童和其他同学也要相互理解,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所有学生都可以接受情感教育。通过对留守儿童集体意识的培养,充分激发儿童内心的情感。
  4.有效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融合
  为了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效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较为关键。尽管留守儿童平日里有别的亲人陪伴,但是孩子从内心深处还是想得到父亲母亲的关爱。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时候,还需要精神的滋养。大多数家长往往不对精神方面进行考虑,进而给学校的情感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降低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因此,学校在对留守儿童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要格外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关注,时刻和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系,让父母积极加入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中。建立家校联合机制,让父母详细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情况,同时父母也需要对学校的教育加以配合。在建立较强沟通机制的基础上,家长、学校能够对学生的相关动态进行察觉。只有如此,才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内心的基本需求。此外,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时间表也要向监护人反馈,同时定期指导监护人,让其提升情感教育的意识,共同参加到留守儿童内心世界教育的活动中,实现教育效果的提升。
  总之,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需要进行长期的情感教育。不断进入留守儿童内心的世界,找到他们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但是,仅仅在学校进行情感教育还不能带动儿童身心的发展,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要重视留守儿童的相关教育工作,同时学校也要承担一些责任,和家长建立沟通机制,更好地为留守儿童创造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韩兴润、杨发元、朱从澍《甘肃西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1期。
  [2] 熊素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反思与多中心治理研究》,《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刘朝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单绪之,一级教师,从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本文系连云港市教育科学2020年“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高密度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L/2020/06/013)
其他文献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推进,在高中英语中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之外,更要推动学生学习意识有效发展。让学生学思结合,创新性应用英语,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教师必
摘 要:对于有的事情,在没有彻底弄明白以前,人们通常会提出问题,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的时候,初中生通常没有发出疑问的意识。现在的课堂也更加偏向于填鸭式教学,在这种环境之下,学生仅仅是简单地听老师讲授知识,并没有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如果学生能够提出疑问,就能够从自身所考虑的方面做出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学习,学生们才可以完整地获得知识。因此,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学的每个环节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不停地提高学
摘 要:要想提高农村小学教学工作质量,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就需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而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更多研究、合作、培训、反思的机会,最终实现农村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师 专业发展 对策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88  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长期性的工程,
摘 要:我国是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没有文化断层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不仅标志着东方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瑰宝。从小到大,甚至更高的学历都一直在学习着传统文化知识,却不能将传统文化所了解透彻。语文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更是传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所具备的深刻价值理念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开拓创新。当今时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碰撞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发展。将传统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进行深层次的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传统文化 融合发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84  年轻一代的学生
摘 要:从古至今,传统文化在我国中华热土中流传千年,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国的传统文化蕴藏着深刻的含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是一个知识宝藏,语文不仅仅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还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内涵,在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收获更多丰富的知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全新的了解和认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学习能够更好
摘 要:亲近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天生就会被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所吸引,种植活动可以让孩子感受一粒种子从发芽到长大的奇妙过程,是生命教育的最好途径之一,不但能养成孩子热爱自然的积极情感,而且能在共同照顾植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合作、分享、互助等亲社会行为,促进孩子积极情感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种植活动过程中,往往重形式、轻内涵,本文的低龄学生特指幼儿园中班孩子,基于中班孩子亲社会行为发展现状以及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人文性质,这就决定了其是渗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包含各种心理健康素材和社会科学知识,这让语文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可行性。  关键词:语文 初中生 心理健康 青春期 教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55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制定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时
摘 要:教师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也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特性的知识传承,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本文将以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托,探讨教师以传统文化渗透为核心展开教学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教学 渗透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9.056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地发展,素质教育地实施,广大教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的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教学要求。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