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xi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让老师们深有同感的是:老师布置课前预习后,学生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预习不预习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课前预习是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则无所适从,充其量只是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课文就没有兴趣;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就读一遍课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读的目标,更没有读的方法,学得被动,读得无力、无味。有的则虽说课文读了四、五遍,可在课堂上读课文仍读不通顺,抄写生字时仍错误百出。不难看出:在教学中尽管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每天都在要求着,却收效甚微,学生没有真正把预习作为自身学习的需要,自觉学习的行为。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总结预习方法。中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教师要先和学生一起总结预习方法步骤,做为学生预习的“指南针”。各学段要求预习的方法内容是各不相同的,中年级预习方法步骤可以如下:1读三遍课文。2圈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的方法了解字音,然后认读三遍,并请家人考考你。3想想生字的记法,找出形近字,说给家人听。4给生字找找朋友5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问难。这不仅使学生明确了预习的步骤,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流程,而且也为教师省去许多引导时间,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二)加强家校联系。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
  (三)要求适度,重在实践。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里提出的“尽量多”、“尽可能”,就是一个适度问题。预习要求不能太高,过高的预习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兴趣索然,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比如说,有四项预习要求,那学优生课要求全做,而学困生则量力而行,做最基础的前两项,多做给予表揚,这样降低难度,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预习中来,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预习中我们要多鼓励,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发现大大表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
  可以说不会预习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会学习的人,将会成为新一代的文盲。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学生预习课文做了以下几点要求:
  1、对朗读的要求
  (1)读课文,可以明确让学生读多少遍,标出自然段,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课文和段落可以让学生先行背诵,如诗歌(古诗、现代诗)可让学生熟读成诵。
  (2)读题目和提示,明确题目和课文内容的关系。
  (3)读课后练习,思考某些自己可以处理的问题。把能够做的用铅笔答出来,或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2、对字词学习的要求
  (1)哪些字词要查工具书,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勾画出来并查找其音、义。
  (2)明确要抄写的字词。如预习课文时摘抄15个好词,5个佳句在积累本上。
  (3)造句或仿写。如有些课文中的关联词、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学生找出来仿写或造句。
  3、勾画批注的要求
  需要勾画哪些字词、句段,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段。分别用不同符号画出,你读懂了什么?从课文哪些段落读懂的?批注在旁边。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什么?还有哪些没读懂?做好简单的批注笔记等等。
  4、对查阅资料的要求
  (1)要查找的具体内容,如课文的作者,相关背景资料,与之相关的课外知识。
  (2)查找的途径和方法,如书籍的名称、网址。
  (3)对资料的记录整理分析等。
  5、质疑提问的要求
  老师可以准备些问题,或要求学生就预习课文后提出自己的有价值的问题,如对课题质疑、对内容质疑、对课文人物质疑。还有哪些不懂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和教学实践,我认为语文课前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是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
  2、是学生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小学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丰富、情感性强的特点。预习时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感悟作品的思想的情感,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这就是证明。
  3、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集中,能主动地参与到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当中来,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又可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使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杨再隋教授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学生发现旧的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为听课扫清障碍。课前预习了的学生,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会及时去查资料解决,如果未能解决的,他们会有意识地记下来在课堂上更认真地、有侧重地听讲。经过老师的讲解或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听课效率。
  总之,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其他文献
公路代建制中的政府监管,是代建制度中政府管理职能作用的研究范畴。面对新时代,质量强国和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给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一些地区和行业,因其技术与管理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为切入点研究政策决策者的社会资本。本文将依据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我国官员
【摘要】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生活化 生活语文话 教学误区 启发式教学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语文教学中的许多争议,都集中在阅读教学中。例如把每篇课文都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使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在讲课中过分强调标准的、唯一的结果,使学生缺乏思考的余地;要求学生机械刻板地背诵课文、段意、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教师出力不讨好、学生受折磨的做法,受到了大家的质疑和指责。于是经过痛定思痛之后,大部分教师开始了艰苦地摸索,新课程改革也因此开展得如火如荼。从当
期刊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然而在农村小学生每逢作文课,总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写不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来。那么对于作文教学难的原因有很多。我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以下我就对几年来,自己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一些想法,  一、从朗读课文训练说话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大家都知道,
期刊
节水灌溉是在传统灌溉方式的基础上所衍生的新型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节水灌溉更具生态效益,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下,水利工程灌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公共管理的浪潮,广泛开展了绩效评估的实践。在国外,尤其是在英国和美国,警察机关的绩效评估被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在公共行政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开放世界,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各国纷纷把培养人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创造能力”是21世纪生存和成功的关键条件。而作为一种基础学科――语文教学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而且是师生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作为教师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尊重、信任
期刊
近年来,地铁、城际、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因其运能大、相对能耗低和环境友好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受到我国各大城市的青睐。最新数据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轨道项目投资额将超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真情实感问题作为小学习作的一条重要要求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让小学生在作文中真诚地袒露他们的真情呢?以下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 真情实感 培养  我做过这样一份调查:参加调查的学生共60人,喜欢写作文上作文课的学生占1/3,不太喜欢的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