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整体,其构成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主体、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等。通过归纳各类文献,研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通过研究国内的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地区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经验,即完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體系,实现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加强科技创新保障制度建设等。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成功模式;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2-0004-03
  2019年10月31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做出了“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大决策部署,表明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例如“绿色发展”和“人才战略”方面。但某些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借鉴硅谷、剑桥和北京、上海等国内外城市的成功经验,从政策体系和人才方面入手,制定相应计划和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引进和留住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实现我国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科技创新体系概述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的主体、基础设施和资源等要素组成。科技创新是在“美丽中国”的目标框架下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一定是倡导绿色、减量、节能减排的。所谓科技创新体系,是指保证科技创新从产业需求、研发,到中间试验,再到产品试制,既而到投产形成产能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协调、沟通、交流、协作,让创新要素形成生产力的有机整体。
  (二)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及作用机理
  1.科技创新体系的要素。创新主体是第一要素,根据对科技创新体系定义的阐述分析,可以得出其所包含的要素是很多的,其中以国有、民营或个体等各类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最为重要。然而在技术创新中,制造业行业企业的表现尤为明显,故而相关企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是第二要素,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科技园区、网络和平台等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其发展奠定基础,为其长远发展注入动力。资源是第三要素,科技创新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科技创新人才为其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各类政府和民间投资为其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各类高校和实验室的实验成果为其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环境是第四要素,科技创新环境包括学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等。为了实现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知识性人才的创新行动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社会应该给予包容的态度,尊重其科技创新成果;国家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优惠。
  2.科技创新体系的作用机理。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绿色技术是社会某些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征。首先,政府要重视,通过政策和服务引导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需求;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服务,制定促进科技创新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规章,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让企业知晓这些政策;通过引导绿色消费“倒逼”企业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这个环节可以由企业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加入创新项目或直接将项目委托给高校或科研院所。总之,研究要有社会需求,研究来自社会需求,要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非常重要。
  二、国内外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案例及模式
  (一)国外成功模式
  1.美国硅谷。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研究院在校园内划拨了一块土地,建立了实验室和厂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硅谷的雏形,在优质的人才资源、政府的补贴和社会的投资下,硅谷不断蜕化发展,成为如今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创新和制造中心。硅谷不仅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附近有斯坦福等世界高等学府,拥有着世界最顶尖的人才。硅谷主要以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拥有着苹果、英特尔等世界级大公司,将知识、技术和生产等单环节融为一体。
  2.英国剑桥科技园。20世纪70年代,在距离市中心3英里的剑桥市,英国圣三一学院建立了剑桥科技园。剑桥大学重新利用了自身的科学创新技术和先进人才等优势,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剑桥科技园内聚集了剑桥市1/10以上的科技创新公司,并且许多外国的知名企业都在此设立了分公司,整个剑桥市的高科技工业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得以发展。在建立剑桥科技园之后,剑桥大学又采取了另一行动——成立了沃夫森产业联络办公室,此办公室在技术分析、市场服务等方面与剑桥大学各学院进行了合作,该举措引发了第二次创业浪潮。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剑桥工业园不足以实现其快速的发展,独一无二的创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市场氛围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3.日本筑波科学城。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日本政府直接介入筹建的,是由政府主导发展的,拥有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和优惠的政策,其表现出一定的政府行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建立的,目的是加强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解决人才和就业问题。随着筑波科学城的不断发展,其现已成为日本最大的科技和知识中心,是日本挑战美国科技地位的重要手段。
  4.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20世纪50年代,在印度政府的安排下,建立了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航空航天研发基地。在此之后,随着包括国际知名企业在内的一系列制造厂商的加入,班加罗尔科技园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越传统的IT企业,成为印度影响力最大,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行业中心。   (二)國内成功模式
  1.北京——通过培育一流的技术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资料显示,北京在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机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等4个指标维度均处于全面领先的水平。创新主体方面: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 000家,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破万亿。创新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国家级实验室101所,重点高校26所,全国最好的学科专业近50%集中在此。创新人才方面:“两院”院士占全国一半,拥有的海外人才、博士也是全国最多。创新资金投入及成果转化方面:创新R&D研发投入强度和科创成果转化率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作为首都,北京具有极高的政治性地位,与其不相匹配的职能和不具优势的产业渐渐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通过国际交往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机会。
  2.深圳——通过将企业打造成技术创新的核心,推进科技创新的进步。对比北京和上海,深圳在研发投入上的花费巨大,在科研人才和科技创新机构方面,深圳相对而言处于弱势地位,但在研发上的投入使得深圳科技创新发展潜力极大。并且在高新企业的数量上,深圳极具优势,处于全国第二的位置,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更是排在了全国第一位。深圳的一大特色在于创新第一主体在企业。具体可以概括为“五个90%”,一是本土的创新企业达到创新企业总和的90%,二是90%的研发机构由企业自身建设,三是企业提供了90%的资金支持研发,四是企业创造了90%的创新发明专利,五是科技龙头企业申请了90%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
  3.广州——通过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等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主体。近年来,广州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的财政政策,是共同承担科技创新风险的体现,具体政策包括:一是实施财政拨款支持,即市区两级财政给予经费补贴,用于企业科技研发、开展提升创新能力活动等方面;二是实施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政策,包括对科技创新主体给予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创业投资补助、上市辅导等科技金融政策等一系列支持;三是实施上一层级的科技项目资金支持向科技创新企业倾斜的政策,解决企业贷款难等方面的问题。
  4.南京——通过建立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2018年,新型研发机构这一新思路在南京市被提出,并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将新思路落实到全市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国内外的科技资源整合推动南京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依托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高知识、高水平主体的参与,同时受到人才、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与企业、个人投资者等经济组织共同构建的。
  三、经验借鉴
  (一)产业发展是科技创新的目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增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能够使之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是适应性,面对市场变化的多样性,企业需要及时转型,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继续处于有利的市场位置。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大型国企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从传统的过剩行业向更广阔的新领域的转变。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对企业管理和分配机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提升核心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人力资本开发为核心,打造优秀的企业团队;以信息化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助力企业转型。
  (二)人才引进是科技创新的依托
  科技创新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根本,只有拥有创新人才,科技创新才会有活力。世界上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生产企业,荷兰的阿斯麦公司及我国的华为公司都是通过一定的商业模式、科技模式吸纳了本领域最为顶尖的人才,才有了公司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经济发展速度、产业发展水平、优美宜居的环境、市场活力和开放度等都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筹码。留住人才比吸引人才更为重要,而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一个适合的成长平台,提供许多适应科技人才的岗位,同时也要具备工作的挑战性和相应的成长锻炼机会。
  (三)完善的政策是科技创新的保障
  制度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对制度的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其可以实现企业、人才和资本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推动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西方国家技术创新上取得的成就,不仅得益于巨大的资本规模、优秀先进的人才资源,完备的市场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英国在科技创新中形成的工厂体系就是典型之一。因此,想要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制度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迅.董珂.谭静.许阳.绿色城市理论与实践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8,(7):7.
  [2]  尹思敏.关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9,(23):3.
  [3]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19:118-124.
  [4]  鞠轶,周玉良,胡伟.沈阳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探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17,(2):40-41.
  [5]  李忠华,孙艺琦.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 ———以辽宁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4.
  Improving My Country’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for Reference
  LI Zhong-hua,HE Li-yang
  (School of Economics,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1,China)
  Abstract: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is a whole,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such as the main body,infrastructure,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hrough summarizing various documents,through studying the pract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Kingdom,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through studying the experience of domestic region such as Beijing,Shenzhen,Guangzhou and so on,the paper summarize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to promote industrial development,realize the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relevant talents,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uarantee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success mode;experience reference
其他文献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对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有关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更是得到了科学且合理的应
乳品行业属于民生行业.近年来,由于“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乳制品消费迅速增长,乳品市场快速扩大.通过PEST和SWOT法,发现产品差异化与“以质取胜
摘 要:分工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揭示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形成,从分工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出发,介绍古希腊、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学关于分工理论的发展途径,以及由此引发马克思对社会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关注并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分工理论。该理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最后在《资本论》时期走向成熟。对于分工所带来的两极分化和工人奴役的现象,马克思也
[摘 要] 我国经济上“未富先老”和制度上“未备先老”的国情决定了我们需要走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之路。农村地区养老资源匮乏,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存在内生性障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养老挑战。基于普惠型社会福利视角,农村现有的养老服务形成了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农村社会保险养老等多种发展方式,而且面临着家庭支持可及型削弱、服务供需匹配度不高、养老资源支撑性不足、统筹保障水平有限等短板。探索发展
摘 要:乡村振兴与区域平衡发展问题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乡村振兴相关范畴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成因两个视角系统回顾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而提出广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研究目标、思路和基本框架,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启发和促进。  关键词:广西;乡村振兴;平衡发展;研究综述;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
统一生态环境标准对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通过对成渝两地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的比较分析发现,两地在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化发展速度、标准体系结构、标准数量和污染物指标控制水平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此,本文建议通过建立成渝地区一体化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分阶段逐步统一成渝地区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建立成渝地区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协同管理机制,推进成渝地区地方生态环境标准一体化发展,助力成渝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本文梳理了四川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发展现状,查找出四川省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现代农业特色科技产业不突出、科技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强、龙头科技企业综合实力较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四川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
摘 要:新时代民族村干部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后备力量不足、素质不高、内部矛盾交织、待遇较低、上升通道不畅等问题。鉴于此,应采取重视民族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优推优选、提供成长平台,加强针对性培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打通向上通道等措施,加强民族村干部的培养和管理。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村干部;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既是一个热度高的理论研究课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改变.通过在理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