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的慢爱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他的同班同学。初一教室角落里,那个爱笑的女孩儿,一下子牵住了他的视线,她亮亮的眸,洁白的齿,春风一样的笑,满月一般好看而散发柔光的面庞,像山野的一枝花,摇曳在窗破桌乱的教室里,鹤立鸡群。她的成绩和她的长相一样出类拔萃,它们共同构造了一片沼泽地,让他沉陷其中无法自拔。
  上课时,千方百计扭头去瞄她,课间,用目光在杂乱的人群中搜索她,放学后,在黑压压的人头中辨认她,上学时,处心积虑地与她不期而遇……所有的决心和耐心还有勇敢的心,都只为了偷偷地多看她一眼。而真的千载难逢遇上她也投来一瞥而过的目光,他却心慌意乱,目光闪回躲避,呼吸因缺氧骤停,心脏狂跳,出现幸福过头而瞬间窒息的美妙感觉。这样让他难过而幸福的一瞬,机会微乎其微,他多么希望再来一次Ⅱ阿,那种被海水一下淹没又抬头深吸一口气的一幕,他只有一次次地偷偷地多看她一眼。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知道想干什么,他下雨天连一双挡雨的雨靴都没有,他寒冬里连一双御寒的袜子都没有,他会有什么企图呢?没有,但他就爱偷看她一眼,雨天的一眼,她就是雨靴;冬天的一眼,她就是暖袜。他一个人活在柏拉图般的精神世界里,因为里面有她,他天天充实,快乐,每一天都充满希望,她就是他的日升月落,草生花长,就是他心中的所有美好。
  高考的钟声刹住了幻想的脚步,也打断了偷看的目光。高中毕业,她居家待业,他异地求学。蜗牛爬行一般缓慢、细针丢落大海一般下落难明的邮件,成为双方的信使。
  而青葱少年惯于偷看的症状已然消失。成熟似乎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事。生活让人长大,让人遗忘,也让人迷茫。
  信件,藕断丝连般一点点地传递着他们之间的信息,似乎也在复活年少时光的美好记忆。不久,一个成年乡村女孩儿的窘境在她的信里显露无遗,她开始面临好心人一次次试探和牵线。而他却似乎失去了往前迈步的能力和动力,贫穷的家境让他对现实束手无策。他感觉到了她伸来的手,而当初的他能在一个人偷看的目光中沉迷,却似乎在两个人的现实世界中失能。借书,让两个人从抽象的信件来往中,走到具象的面对面的相遇闲聊中。
  1991年一个深秋的黄昏,她和一个高中女同学结伴,专程来到师专的校园看他。第二天就是周末,他们在茅家岭的村落和草木间穿越,似乎重返中学时代,看着不时爆发银铃般笑声和暴露调皮表情的她,沉睡在他记忆中的初中时代的那个她瞬间激活,两个她在他面前和心中合体,花去9年时光酝酿的这坛岁月的酒,似乎已經开封,一种情感在他心中波涛汹涌。
  月亮是个多情的媒婆。寝室断电,他翻出她的所有来信,靠着窗台,借着月光,一遍遍温习。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室友们,平时就互相追索异性信件和相片欣赏打趣,推波助澜。第二天黄昏,一个室友自告奋勇,陪着他一块儿杀向在市区学习缝纫的她。她在茫然无知的状态下赴约,在街边小店吃了晚饭,去庆丰公园看了灯会,然后就在上饶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灯火阑珊,他在幽暗的长街灯影下鼓起勇气说明来意,而她沉默良久。原来她已是进退两难。
  长街漫漫,身影长长,沉默深深,等待让他像那个在跑全程马拉松的选手,遥遥不见尽头。或许,近十年的时光,在这个夜晚在她的脑海一直在重播,她在听从她内心的某种召唤。
  她一声轻轻的“嗯”就是一纸宣判词,1991年的那片夜色和那条长街,因此成为人生长途中一片独有的景色。
  长路漫漫,一场飘然而至的雪为一场爱情作了注脚,它携带风霜,也携带着洁白和飘逸的姿态,它寒冷而又温暖,坚硬而又柔软,沉重而又轻盈。它让他们感受世间冷暖,也让他们拥抱得更紧密,相互取暖。
  自行车是慢爱情的又一象征物。她第一次去他工作的小镇,他踩着一辆紫罗兰的26寸飞鱼牌自行车,车后座载着她,跋涉20华里长路,一路遇坡下车,推推走走,走走停停,十五都港和棠岭港交汇的三江汇流地带,地势开阔,水草茵茵,他们支下自行车,在草地上坐下来,看山、看水、看牛羊,躺下来,看天、看树、看夕阳,时光就像流水,缓缓流淌,缓慢而抒情。
  连学唱一首歌都那么慢。《驿动的心》一遍又一遍,总是唱不厌,也听不厌。《水手》里那句“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在风中来来回回唱,也在心中来来回回唱。
  就连靠近她都那么慢,那么慢。他有宿舍,虽然简陋、狭窄,却整洁、私密,那是一个人的王国。在小镇,在校园,没有人认识她。但他们相恋多时,亲密也仅限“嘴上功夫”,那也是偷偷摸摸的。在路上,在校园,在过道,他们的手规规矩矩,他们的身体总是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夜晚来临,尽管他一直不好意思与女同事交流,但为了她借宿,他还是第一次向一位女同事提出了请求。他们就这样异床同梦,在校园里度过白天也度过黑夜。
  周末或假日,他就飞驰单车上她家,有时玩得晚了,她爸她妈留宿,也是单间。她准会来他房间一块儿聊、闹,但夜色深了,钟点晚了,她必又蹑手蹑脚溜回自己的房间。因为偶尔迟了,她爸的咳嗽声准会多起来。其实,他们也准是点到为止,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谁也不会越雷池半步。
  那年春天,细雨霏霏,她要外出了,他去送别。他们撑着伞,一前一后,走出小村庄,走向夜色已浓的大路上,借助着夜色和大伞,紧紧相拥着走过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聊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分别就在眼前,再相见却不知要等到哪一天。
  他在家乡,她在远方,春花秋月在鸿雁传书中开开合合,圆圆缺缺。那时,时光好像已经静止,只有想念日生夜长如莺飞草长。
  自行车轮不知道转了多少圈,邮件不知道走了多少趟,两个人终在1994年1月30日抵达一个共同的地方:小镇上,一间瓦房,一桌、一椅、一橱、一柜、一床。
  酒已欢,人已散,他和她对着一对红烛光的一刻,就是今生最幸福的模样。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云不是我的亲人,可是,她曾给予我的安慰,不比一个亲人给得少。  我和她同村。高中毕业后,她考上师范,出去读书,我则离开家,去外面闯荡。她后来在乡下教书,和一个镇上的人恋爱、结婚,这些,都是听村里人说的。我母亲说,云曾来家里找过我,想让我做她的伴娘,可是,那会儿我母亲也不知道我在哪里。  那年夏天,一个黄昏,我去镇上一家照相馆拿相片,碰巧在那里遇见了她。几年未见,她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白色连衣裙,
期刊
西施有爱情吗?  西施原春秋末期越国芋萝村(今诸暨城郊)的浣纱女,在她姓施名叫夷光的时候,被越国臣相范蠡看出容貌出众,送到吴国献给吴王夫差。  所有记载或提法,西施不忘越国亡国之耻,色相诱惑吴王夫差,致使夫差丧失斗志、沉沦女色而亡国。一字不提西施和夫差的爱情。仅仅把西施看作复仇的工具,红颜祸国的符号,甚至是灭吴首功大英雄。如此认识,西施不配有爱情,或者她跟夫差之间不存在爱情。这是片面的,把她推上高
期刊
这是一个从先人那里传下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上山砍柴,在山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斧头上的木柄已经烂掉。那人拿了没有柄的斧头回家,才知道他离开时在世的那些人,全都不在了。村子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当年读它,就知道故事说的是: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现在想来,让人心生感叹的是,在我们的古人那里,即便是斧头柄已经烂掉,回家的路还在,它好像一直等在那里。路的那一头,那些村舍,还依稀是往日的模样。于
期刊
在廉江市政协的院子里,生长着一株老榕树。  我首次见到这棵老榕树,是在1972年5月下旬,那时到廉江中学参加升大学前的考试,晚饭后与同学出来散步,见到了这株挺拔精壮的小叶榕,它独木成林,傲然屹立,树荫遮盖了半个院子。  1993年6月,我因当上政协委员,再次来到政协院子,又一次认真地观看此老榕树。与21年前相比,老榕树粗壮些,也长高了不少,但它并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它仍是枝叶繁茂,欣欣向荣。此后,
期刊
“平国,吃早饭了。”妻柔声地唤我。  来到餐桌前,一盘色泽金黄的蒿子粑粑,咬一口,软糯香甜。“好吃!”我抬头望向妻,妻娇嗔地瞪了我一眼:“好吃就多吃点儿!”此时,我心里美滋滋、甜丝丝的。妻已不再年轻,额头的青丝已夹杂些许白发,细纹悄悄爬上了她的眼角。  1985年孟冬,一个黄道吉日,一辆贴着红“喜”字的婚车在结冰的路面上缓缓驶进了湘北游港河畔的石下柳家。在一阵欢天喜地的锣鼓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期刊
当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离家约三十里地。头两个月,赶上暑假,只报到,没开学,工资就存了下来。家里又贴补几个钱,买成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年月,自行车是大物件。有了它,解决了我上下班的大问题。  半年后,一个草长莺飞的时节。  清晨,早早起床,我来到一家国有林场的槐树林,扎稳自行车,独自伫立在小路的这头,幻想着,有一个红衣少女如期而至。其实,并非没有一点儿凭据,隐约从她口中得知,她是一
期刊
母亲是一个极其温和的人,漂亮大方,喜欢养些花草,记忆里,似乎永远也不急不躁的样子。  而这样的一位仁师慈母,在婉约优雅的骨骼里,又向自己的身体中千万亿个神经细胞里延伸出一种叫作剛强的东西。一直以来,家庭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的肩膀上,子女尚小,一个作为母亲的责任将她原本柔弱的肩膀打磨成铁。诗和远方那是年少时的狂梦,等到你肩负责任了,梦或许还有,只是再也无法自由自在地狂奔了。母亲说,我们仨就是她余生的梦
期刊
伊来单位收拾东西,临行前交给我一个信封,未封口,我随口问一声,我能看吗?伊说,这是专门给你的,但你得等我走了再看。收了信封后忙着处理乱麻一样的工作,在电话与琐碎中被催促,疲于应付。  好不容易闲下几分钟,想着这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居然当面不能说话,要以写信这种方式来与我交流。一时在心里平添了好几分古风古意,手下生风,绿意丛丛,暖从身来。  信封里有个小本子,里面记载着她往来的账目。我正纳闷她为何要
期刊
烟苗,是母亲最娇贵的一个“孩子”。  田野里,山坡上,处处都是大人带着孩子们忙着栽烟的景象。有雨水落下还好些,就了老天爷的赏赐,省去了肩头挑水的重活路。没有雨水也不能影响栽烟的节令,背水或是挑水,一遍遍地往返于地里和水源点。村子里的水源点是在一个山洞里,要打着电筒或是点着火把下一百八十级台阶,才能到达水边。我最害怕老天不下雨,那样我们的肩膀要蜕层皮。母亲说,才是浇点定根水,要不了多少的,别一个二个
期刊
热衷读萧红的作品,是近来的事儿。竟是有了爱不释卷之感,晨读,夜读,坐着想,走着想,想这个31岁就英年早逝的女子,她动荡的一生和卓越的才华,像月光的轻冷,留下余晖照着万里河山。没了萧红的文坛,依然热闹非凡。一些怀念她的文字,终究也逃不过与她纠纠葛葛的几个渣男同台的戏。一声叹息,几滴清泪,匆匆而过,如她走得急急忙忙的一生。  进入萧红的呼兰河,是在一个冰冷的天气。那个小城的人戴着五耳帽,穿着笨棉袄,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