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离家约三十里地。头两个月,赶上暑假,只报到,没开学,工资就存了下来。家里又贴补几个钱,买成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年月,自行车是大物件。有了它,解决了我上下班的大问题。
  半年后,一个草长莺飞的时节。
  清晨,早早起床,我来到一家国有林场的槐树林,扎稳自行车,独自伫立在小路的这头,幻想着,有一个红衣少女如期而至。其实,并非没有一点儿凭据,隐约从她口中得知,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三岁时母亲病逝,外婆一手将她拉扯成人,后考入一所幼师学校。因此,她对外婆满怀依恋,常于周末步行十多里地,看望她的外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与她家相距不远,对周边村庄比较熟悉,基本能判断她走亲戚的路线。
  我俩同乡,兼初中同学。那时的孩子,胆子小,脸皮薄,上几年学,男女同学讲不了几句话。印象中,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向往,充满诗意。她身材微胖,面容姣好,性格内敛,温柔文静,话语不多,爱笑。扎着一个马尾辫,翘在脑后,春风一吹,飘飘扬扬,甩出一路风景。加之,她学习比较优秀,深得同学好感。后来,我们跳出了“农门”,才有了书信往来,了解得也就越多了,更喜欢她纯朴、善良、正直、孝顺的品格,令我倾心、思念与欢喜。在我心里,她像一枝朴实无华、纯洁清香的芙蓉花,赏心悦目,叫人陶醉。悄悄地,一次次把我的美芙蓉,写进青春的诗笺里……
  寂寞的小树林,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阳光从浓密的枝叶间,筛下一丛丛暖意;小路的两旁,缤纷着五彩的百卉细花,灵动着忽闪忽闪的眼眸;黄鹂的脆鸣,洒落了一地的欢歌笑语;连野性的风,也变得通情达理,围着你转,吻你的脸。
  不怕笑话,尚不知可否遇见呢,却在天真地做着幸福的猜测:如果她见着我,会是什么表情呢?惊讶,喜悦,还是责怪?不免有些忐忑。当时的她,可能对我存有好感,却远不及我对她的热度。正焦急又迷惘的我,突然发现小路的那头,闪现着一个亮丽的红点儿——像一朵盛开的芙蓉,那么美,那么艳,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艳!
  待她走近了,我猛然从小树林中跳出,着实吓了她一跳。
  她瞪大眼睛,仔细打量着我,惊奇地问:“你在这儿干吗?”
  我爽快地答:“等你呗!”
  “哦……不信!”她摇头。
  “我发誓,是专门来等你的!”我认真地说。
  “不会吧,你怎么知道我从这里路过?”她露出了浅浅的笑。
  “我猜的。这叫心有灵犀吧?”
  “可是……”她脸一红,不再言语。
  我高兴地说:“请上车吧,我用专车送你。”
  她会意,答应坐上我的车。
  一路上,我兴奋得话语过多,她因娇羞而很少言语。我想,她应是开心的。
  快到她外婆家了,我得意地想:这下可以顺势蹭顿饭了,说不定会促进我与她的关系呢。不料,她却立即叫我停车。
  为什么啊?我问她。她抱歉地说:“谢谢你来送我,可是中午不方便留你吃饭。对不起,请回吧。”
  我急说:“还有一里多地呢,要不,我把你送到再回吧。”
  她说:“那样不好。这几步路,我自己走吧。真的谢谢你!”我理解她,没有执意再送,不过,我并没回,而是躺在路边土渠旁,美美地睡了一觉,享受一晌午的暖阳。甚至,还做了一个甜甜长梦。
  “你怎么还在这儿呀!”我被梦里的柔美声音唤醒,才知道,不是在梦里。此刻,她正矗立在我的眼前。
  我赶忙跳起来,揉一下眼皮,说:“你吃过了?”
  她扑哧笑了:“都几点了?谁还不吃呢?”
  “哦,我,我还没吃呢!”
  “都两点多了。你怎么这么傻呢?快弄点儿吃的吧?”
  “没事的!我早上吃得多,一点儿也不饿。”肚子不同意我的话,咕噜响了一声。
  “那,怎么行呢……”
  “没什么,快上车吧,我送你回家后再吃呗。”
  送她到了村外,车子又被叫停。她深情地看我一眼,说:“快回吧,马上弄点儿吃的!”转身走向她的村庄。
  我心里,虽有诸多不舍,却不便过分表白,只呆呆地目送著她的背影。
  后来,她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妻子。
  偶尔,我俩会忆起此事。一次,闺女正巧在场,很调皮地说:“没看出哟,老爸、老妈这么浪漫呢!简直颠覆了我的三观!”
  我笑了:“我那是学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
  闺女哈哈大笑:“还不好意思呢!”
  妻子先看看我,又看看闺女,一言不发,只幸福地笑,喜泪盈盈。闺女跑过来,搂着妈妈,又拉过我,一家三口拥抱在一起,用手机自拍了一张全家福。
  闺女不在身边时,妻子对我说:“你可知道,从那天起,我就认定你了。嫁给你,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
  我欣赏地打量着她,认真地说:“我也是。娶了你,是我一生的荣幸!”
  我于不同场合介绍妻子时,常用“妻子”“老婆”“家属”“孩儿她妈”等。她却告诉我:“其实,我更喜欢你用‘爱人’介绍我,这个词听着就暖和!”我满足了她的心愿,再向人介绍时,通用“爱人”。
  爱人,一个多么美妙的字眼儿啊!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家乡,我多么希望能看到同学J的身影,我知道不可能,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但我还是希望有奇迹,但是没有,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月台上,妈妈挽着爸爸胳膊,他们频频向我挥手。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心中充满了不舍,心上凄楚,忙閉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父母日益衰老的脸,风中的白发,忙又睁开眼。我不能让父母为我担心,再说这是件高兴的事,我不哭!我看到父母强忍着眼中的泪水,那是硬挤出来的笑容
期刊
清晨6点多,我去了附近的环城河公园放松身心。  春节以来,一直按要求宅在家里,被疫情闷了太久,我摘下口罩,大口呼吸这难得的新鲜空气。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而西边还挂着几颗明亮的星星。脚下是清澈的、缓缓流淌的环城河,散发着积雪消融的寒气,隐约的似有若无的梅花暗香。周遭一片寂静,只听见自己“沙沙”的脚步声。  忽然,一只熟悉的曲子飘了过来,啊!是《天边》!循声望去,不远处的河岸上,一个萨克斯手正在
期刊
我第一次拒绝的人,是大表哥。  大表哥是我大姑家的孩子,他比我大3岁。我和大表哥关系很好,一起上学,一起干活儿,他对我非常照顾,我被人欺负时他替我出气,有好吃的先想到我,哪怕是一块烤红薯,也要和我分着吃。慢慢地,我们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我进入体制内,大表哥经商,生意做得也不坏。  和大表哥第一次发生“争执”,是因为他的一通电话。  在一个冬天的午后,我正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突然接到几个月没有联系
期刊
清明节这天,也就是父亲生日的前一天,我陪父母来到连云港。  春雨淅沥,暮色茫茫,汽车行驶在连云港海滨大道上,父亲透过迷蒙的烟雨,远眺大海。“多少年想看看大海的梦,今天总算实现了。”父亲对坐在旁边的母亲说。  被什么戳了一下,一阵酸楚。怪不得父亲近段时间常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山也爬不成了,如果有机会就到海边看看。  父亲教了一辈子书,除了陪母亲到北京、上海看病,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就这两座城市,也
期刊
在《写给未来的你》一诗中,余光中希望他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个理想主义者。  依我21岁的年龄,自然够不着“成熟”二字,但也在“成长”这条必由之路上不紧不慢地走着。出发时的我,心如赤子,热血难凉,面不改色地背北岛、读食指、摘海子、顾城的诗句,觉得一切阻挠我通往理想主义的路障都是不堪一击的纸老虎。然而,人的成长往往不可控,经受几次打击就转换策略,撞上几堵南墙就调转方向,久而久之,洁白似雪的绸布被投入染缸
期刊
云不是我的亲人,可是,她曾给予我的安慰,不比一个亲人给得少。  我和她同村。高中毕业后,她考上师范,出去读书,我则离开家,去外面闯荡。她后来在乡下教书,和一个镇上的人恋爱、结婚,这些,都是听村里人说的。我母亲说,云曾来家里找过我,想让我做她的伴娘,可是,那会儿我母亲也不知道我在哪里。  那年夏天,一个黄昏,我去镇上一家照相馆拿相片,碰巧在那里遇见了她。几年未见,她已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白色连衣裙,
期刊
西施有爱情吗?  西施原春秋末期越国芋萝村(今诸暨城郊)的浣纱女,在她姓施名叫夷光的时候,被越国臣相范蠡看出容貌出众,送到吴国献给吴王夫差。  所有记载或提法,西施不忘越国亡国之耻,色相诱惑吴王夫差,致使夫差丧失斗志、沉沦女色而亡国。一字不提西施和夫差的爱情。仅仅把西施看作复仇的工具,红颜祸国的符号,甚至是灭吴首功大英雄。如此认识,西施不配有爱情,或者她跟夫差之间不存在爱情。这是片面的,把她推上高
期刊
这是一个从先人那里传下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上山砍柴,在山上睡了一觉。醒来发现,斧头上的木柄已经烂掉。那人拿了没有柄的斧头回家,才知道他离开时在世的那些人,全都不在了。村子里的人,他一个也不认识。当年读它,就知道故事说的是:山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现在想来,让人心生感叹的是,在我们的古人那里,即便是斧头柄已经烂掉,回家的路还在,它好像一直等在那里。路的那一头,那些村舍,还依稀是往日的模样。于
期刊
在廉江市政协的院子里,生长着一株老榕树。  我首次见到这棵老榕树,是在1972年5月下旬,那时到廉江中学参加升大学前的考试,晚饭后与同学出来散步,见到了这株挺拔精壮的小叶榕,它独木成林,傲然屹立,树荫遮盖了半个院子。  1993年6月,我因当上政协委员,再次来到政协院子,又一次认真地观看此老榕树。与21年前相比,老榕树粗壮些,也长高了不少,但它并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它仍是枝叶繁茂,欣欣向荣。此后,
期刊
“平国,吃早饭了。”妻柔声地唤我。  来到餐桌前,一盘色泽金黄的蒿子粑粑,咬一口,软糯香甜。“好吃!”我抬头望向妻,妻娇嗔地瞪了我一眼:“好吃就多吃点儿!”此时,我心里美滋滋、甜丝丝的。妻已不再年轻,额头的青丝已夹杂些许白发,细纹悄悄爬上了她的眼角。  1985年孟冬,一个黄道吉日,一辆贴着红“喜”字的婚车在结冰的路面上缓缓驶进了湘北游港河畔的石下柳家。在一阵欢天喜地的锣鼓声和“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