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01年清政府启动"新政"、鼓励地方自治,中国便已兴起乡村教育运动.但教育学界对"五四"以来的乡村教育运动关注不足,只有少数学者曾将其纳入"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史"或"平民教育史"研究范畴.近十年来,教育学界的乡村教育运动研究有不少理论新变,其一是引入社会学视角,从"平民教育实践者"的"乡土遭遇"出发,分析陶行知、晏阳初等如何在和地方反向力量的"复杂互动"中探索进路,提醒当代乡村建设者不应固守"精英立场与启蒙方法",而应"主动地改变自己",与地方力量形成良性互动;其二是正式提出"民国时期教育学者下乡现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01年清政府启动"新政"、鼓励地方自治,中国便已兴起乡村教育运动.但教育学界对"五四"以来的乡村教育运动关注不足,只有少数学者曾将其纳入"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史"或"平民教育史"研究范畴.近十年来,教育学界的乡村教育运动研究有不少理论新变,其一是引入社会学视角,从"平民教育实践者"的"乡土遭遇"出发,分析陶行知、晏阳初等如何在和地方反向力量的"复杂互动"中探索进路,提醒当代乡村建设者不应固守"精英立场与启蒙方法",而应"主动地改变自己",与地方力量形成良性互动;其二是正式提出"民国时期教育学者下乡现象",考察李廉方、俞子夷、林砺儒、孟宪承等"六所高师"教育学者"纷纷走出高校,居于乡里","普及科学文化、促进知识下移和推动乡村现代化".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质,主要有三个要点:一是扬弃苏联模式,创新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三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回归人类文明正道。其目的在于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效率、开放包容、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新型社会主义制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算法正义"的社会基础算法(algorithm)不是指计算本身,而是指计算的程序,即计算的形式化过程.复杂社会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算法,才能实现其内在的组织化职能,这就有了算法社会.算法社会显然不能等同于有算法的社会.算法社会确立了一种算法正义的文化逻辑.2019年开始实施的新税法,提高了个税起征点,也实行了免税额度,同时采用年终总计的方式征缴个人所得税.这样的算法起到了部分消除收入不均衡可能带来的社会负面效果,并呈现出"算法正义"的内涵:一方面,税收不仅是政府资金的来源,还是情绪政治的潜在杠杆,无形地实现
重新认识乡村教育的基本背景2020年年底,我国实现全面脱贫.脱贫之后乡村社会的发展路向大抵显现为两个层面:一是更富,旨在改善乡村物质生活;二是更文明,旨在提升乡村精神生活.这意味着我们解决基本贫困问题之后,工作的重心将转向全面提升人民生活质量,致力于促进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而人民美好生活的欲求显然已经不止于物质生活的满足,而需要上升到精神追求乃至人的生命质量问题,这离不开教育质量与水准的提升.什么才是给予广大乡村少年以美好生活向往的乡村教育?很难想象一种从根本上脱离乡村场域的教育方式能给予乡村儿童—
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有一个深层次的内容,即思维的异化,其理解只有在信息文明时代才能更到位,而且我们只有在当代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内含的重要信息文明意蕴.思维异化的根源是抽象概念和理论被视为比具体事物更根本的存在,并运用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实践中,其实质是本来应当为具体事物认识提供整体观照的思维抽象,反而变成了认识具体事物的屏障.根据马克思思维异化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以进一步展开扬弃思维异化的具体机制:在感性实践的基础上,以思维抽象把握对象,以思维具体观照对象.信息文明时代的到来,给思维具体的理解和深化提供了
中国在经历了艰难的疫情突发期以后,采用全方位的社会治理手段,已基本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趋势,目前只是局部地区偶有零散疫情,可以视作疫情时期与后疫情时期的重要区别.这一现象在世界上其他主要国家、主要经济体比较少见.尽管如此,疫情仍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深远影响和严峻挑战.受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缓发展期;中国经济在寒冬下虽然呈现回暖迹象,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相对缩水,社会阶层差距有所增大,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性面临挑战.不过,在后疫情时期,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依然存
21世纪以来,"美学复兴"的呼声日渐高涨,这反映了美学界对技术崇拜和欲望狂欢挤压了人性空间、加剧了人性异化这一不良态势的积极应对.美学不同理论学派开始积极探索个体如何克服异化走向自由人生的审美路径.身体作为审美实践的重要因素,成为美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新实践美学"与"身体美学"围绕"身体与实践谁是本体"的问题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和论争,但也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身体与实践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的.在后人类时代,身体问题已经转变为"身体-技术-世界"三位一体的"后身体"问题.鉴于此,当下美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之一。从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廓清"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理论逻辑,对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一方面,作为中国改革最主要成果之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四十多年来的积累,其历史使命已经明显地转向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持续发力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与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与实践进程,为未来迈向共产主义社会打下坚
国家韧性本是一个用来分析转型国家状态的特定概念,但其具有适用于所有政体的扩展含义.国家自我维系的先天倾向,会使其呈现出明显可辨的国家韧性:不管是维持国家的低点韧性,
百年来,中国农村教育概念始终在理解认知上存在不同维度,诸如"对象论""空间论""目的论""交叉论"等.对农村教育概念的不同认定均有其利弊——"对象论"锁定"人口","空间论"锁定"环境","目的论"锁定"功用","交叉论"锁定"政策",从而将农村教育概念分别作为单向度的"农民教育""乡村教育""农业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一点值得深入反思.
政治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以精英层面的极化表现得最为突出.与精英极化相比,选民群体就其整体而言并没有陷入全面极化的状态,而是出现了明显的选边站队现象.政治精英与选民之间的这种"断裂",是因为选举过程中基于党派利益的选区划分,对极端候选人有利的初选制度,以及推动候选人趋于激进的选举捐献具有强大的扭曲效应,结果导致选举产生的极端"代表"不能真正地代表广大选民.换言之,美国选举过程的制度性缺陷是形成政治极化的一个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