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音乐课中的殖民主义思想——以大和田建树的《满韩铁道唱歌》为中心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治后期,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日本逐渐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构建东亚殖民体系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在小学音乐课中,这种野心以“将殖民地有关的历史、地理知识的教育与音乐教育结合”的方式被有意推动.纵观整条以音乐来进行殖民主义教育的历史脉络,其中官方认定的教科书《满韩铁道唱歌》将音乐与历史、地理等科目进行结合,对日本殖民扩张的野心有着充分且综合的展示.对其采用文献研究后,可得知《满韩铁道唱歌》在为日本谋求殖民扩张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宣传所谓的“富饶”景象.作为结论,《满韩铁道唱歌》的最终意图是诱导日本小学生对殖民意识的认同感与参与殖民建设的渴望.进而能够反映当局有意将殖民意识的强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甚至其他学科教育的意图.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我留城进了一家报社当记者.那时的城市,城里有村,村中有城.城里上班,村中生活.有序与杂乱,安静与喧嚣,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每天随时切换,再自然不过.rn和我一块进报社的还有另外两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他们都和我一样,为了留城,不敢有过多的奢求.因此,当报社办公室主任告知我们,可以为我们在城中村提供宿舍时,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期刊
早晨醒来的时候,张玮看到阳光从粉红色的窗帘缝隙里漏进来,不对,窗帘怎么是粉红色的?被子也是粉红色的,身上的睡衣是蓝色的.张玮睡觉从来不穿睡衣,都是裸睡,是谁给他穿的睡衣?张玮穿上蓝色的拖鞋,也不是他的,还好,鞋子的大小适中.rn卧室和客厅之间有一条过道,过道两边的房门紧闭,穿过过道,张玮来到客厅.客厅装修得简约而时尚:杏仁色的墙壁,一组白色的拐角沙发,木质茶几上摆放着银质茶具和一台香槟金的华为MateBook笔记本电脑.客厅正对着观景阳台,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新建的苍源河湿地公园.
期刊
推荐语:王津红(大连理工大学)rn有的人立志驻足于现实,不愿探访回忆的故地;有的人渴求重新置身于过往,又被生活所羁绊;却更有活泼的人,认为可以于两者间轻松跳脱,不知被两边缠绕罢了.rn情爱太多,种类纷繁,大概只有母爱不会有偏差,所以写母爱的作者不在少数.子女对父母的爱同样真挚.本篇中描写了家原在母亲生病期间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将家原孤立无援的处境展现给读者.
期刊
浅井了意是日本文学史上最传奇的作家之一,他一生著述丰富流播甚广,但文献中关于他的记录却寥寥可数,关于浅井了意生平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作家论的角度解读浅井了意的研究成果,目前尚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但随着新的典籍文献被发现,上述成果展现出的局限性也亟待完善.本文汇聚整合《东本愿寺家臣名簿》《见闻予觉集》《京都坊目志》《枚方市史》《鹦鹉笼中记》《申物之日记》等典籍文献中有关浅井了意的记述,从“寓居京都时期”和“住持本性寺时期”两个阶段,还原他的生平轨迹.
江南的风细细黏黏的,吹得房间白瓷砖贴的墙起了蒙蒙的水雾,窗户上也一片朦胧,放眼望去,城市笼罩在灰云之下.rn她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紧紧裹着应当是新买的、并不是很适合她的大衣,手脚畏缩,神情拘束.我走到饮水机前给她接了杯水,她起身双手接过去,道了谢慢慢坐下来,双脚下意识地往里缩了一下.
期刊
胡——不是天生的六指,她的六指是后天长出来的,这世上天生六指后来做手术变成五指的人并不稀奇,但天生五指后天长出六指的,她可能是第一人.rn她那根六指的生长过程和细节我不得而知,那时我们已经分手快一个月.
期刊
推荐语:董译蔓(青岛城市学院)rn有独到见解的学生.他总能从生活的琐碎中捕捉到有意义的素材,他有讲故事的天赋,又勤勉于读书和写作,个人气质上也有强大的情感内蕴.这不禁令人感慨:当天赋与才情揉成一团,他将优雅地推开这扇门.rn《疤脸老虎》是一篇很能体现杜宝龙情怀和心思的乡土小说.小说围绕“我”家与郭永奎的几十年恩怨,分别写了几个特定年月的几个特定事件,塑造了郭永奎这个乡村恶霸形象.
期刊
[目的/意义]探索第三人效应对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为加强个体隐私保护行为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477份样本进行分析,探讨第三人效应认知对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隐私素养的调节作用;再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触发隐私保护行为的必要条件.[结果/结论]个体对网络隐私问题存在第三人效应认知;第三人效应认知通过感知风险正向影响隐私保护行为,通过感知信息控制负向影响隐私保护行为;隐私素养正向调节感知风险与隐私保护行为的关系,负向调节感知收益、感知信息控制与隐私
第二章rn瘦骨嶙峋的朵拉茹日睡得很熟,她能睡好几个小时.我照顾她.我把照看她作为我的工作.有时我趁她还躺在床上,或者当她在晨曦中坐在外面的时候给她东西吃.我把她从桌子那儿抱到床上,把她抱到屋外阳光中.我想保护她脆弱的骨骼和薄薄的皮肤.她看起来很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成了她的监护人.尽管她看起来很脆弱,事实上朵拉茹日与重力搏斗过,并且赢了.它不再像控制我们一样控制她.这就是为什么她那么轻,为什么她听到了别人听不到的,看到了我们谁也看不见的.
期刊
日本女性教习是清末中国女子教育体系建构过程中的特殊群体,自1902年开始正式受聘中国,至清朝灭亡退出中国教坛历经十载,来华执教人数多达140余名.这一群体在中国尚处初创期的蒙养院、各类型女学堂从事教育活动,教授多门近代科目,对以“德”“卑”“顺”“慎”为一生准则的儒家传统训诫式女子教育给予了猛烈的冲击;同时她们也成为了清末中国实施日本“贤妻良母”教育理念的助推剂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更迭发展的催化剂.一时间清末日式女子教育独具一派,然而这看似“无私帮扶”的背后也同样裹匿日本对中国“温柔”的欲殖民要素,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