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教研中,教研员是先行者、排头兵,更是组织者、引领者,教研员在网络教研中的状态直接决定本学科教师网络教研的状态。因此,网络教研中,教研员一定要扮好几种角色,摆正几种心态。
一、搭建研讨平台的“建筑师”
其实,网络教研没有什么高深莫测,就是凭借网络上的一些交流工具来做我们的教研事情,所以,选择网络工具、搭建研讨平台是教研员组织教师从事网络教研的第一步。网络交流的工具非常多,教研员要想在本区域内组织教师集体从事网络教研,就要根据本地区师资特点以及拟组织的教研活动形式,选择一两个主要交流工具,搭建本区域学科教师网络教研的固定平台。这样,在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时,不再是茫茫网海中茫然游荡,而是根据不同的研讨内容在不同的“小屋”进行了。
我们从众多的网络工具中选择三种:凤凰语文网(苏教版教材网站)、UC聊天室、博客,并在这三种平台中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青铜峡小语论坛专版、UC【古峡教研】房间、学科博客。
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平台及其作用。
1.论坛
网络论坛是教师们讨论研究、发表意见最有效的平台。在这里,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说上几句,也是最热闹的地方。运用网络论坛进行教研,有五大优势和作用:
(1)撰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动员教师将精彩动人的教学教研故事、真实美丽的教育心情记录在网络上,大家相互拜读,及时交流,从各自的教学经历中,或者拜师学艺,或者鞭策鼓励,或者引以为戒,或者引发思考或辩论,其意义很深远。
(2)收集发布课题资料。在这里,教师可以建立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资料小口袋,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资料,日积月累,课题结题时,整理成册,这就是他们的成果了。
(3)集思广益,集体备课。执教人先设置备课研讨专帖,把教学设计发布上去,其他教师阅读、修改,或组织《一课一帖》备课帖,即就某一课大家都来发布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自己的教学设计,相互交流。
(4)求疑问难,资源共享。有什么教学问题,身边同伴解决不了的,鼓励教师把帖子发在网上,可能就会有人来与你探讨,你会得到满意的解答;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好东西(优美的文字、美丽的图片、精美的课件……),鼓励教师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而是发布在论坛大家分享。此外,大家都启动身边的学习资源,把现实中的各类研讨活动资料,积极发布到论坛上,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5)组织学科专题研讨。现实教学研究活动,往往受地点、空间、时间等限制,不能使更多的教师亲自参与,只能望而生叹,亲身参与的教师意犹未尽。但借助于网络,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教研员把活动的相关资料发布在网上,组织没有到现场的教师浏览学习,也可以组织在现场没有发言的教师在这里跟帖子,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研讨活动无限延伸。教研员根据学科教学焦点问题、困惑问题提炼出专题,发布研讨主题专帖,组织教师参与研讨,如《课堂精彩源于预设还是源于生成?》《语文倡简教学在行动》《文本细读知多少?》等。
2.博客
教研员学科博客是个网络收藏空间,除了收藏发表个人喜欢的文章、照片、视频资料等,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广大教师交流,倾听他们真实的心声。在博客上,也可以设立各类专题研讨交流区域,先发布研讨主题日志,将要研讨的主题、要求提出来,各校教师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发布各自的见解。不过,和论坛相比,博客是个小空间,但可以用它来弥补论坛没有注册就不能发言的缺憾。
3. UC聊天室房间
像新浪UC聊天大厅“优声优色”,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天南海北,零距离接触,仿佛身临其境,现场交互效果鲜活生动,情境浓,改变了网络教研单一的纯文字交流的习惯,于娱乐中增长知识,于轻松中参与教研。此外,可以现场全程录制文字、音频、视频研讨过程,抓拍研讨图片,之后进行回放反复研讨,因此,得到广大教师与学校的青睐。这里原本是个聊天室、娱乐室,但我们却拿它来做教研,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教研员把现实中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通过摄像头、摄像机在房间直播,使不能到现场的教师在校、家中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活动,扩大了教研的受益面,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2)各校校本研训活动在房间直播,教研员足不出户可以参与、了解、指导、服务各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各兄弟学校都可以足不出户相互学习交流。这样,校本教研由封闭变为开放了,校本教研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合作的伙伴更多了。
(3)通过房间组织专家讲座。可以是现场讲座的直播,可以在麦上直接讲,可以直播视频资料。
(4)设定房间固定活动栏目,开展各类活动,如“趣味语文”“解疑答惑”“美文诵读”“话题研讨”“讲述教学故事”“互动沙龙”“文学欣赏”等。
以上平台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采用“一条龙模式”,将多种平台交错使用、相互弥补,效果更好。活动前可通过教研网发布通知——组织教师到UC房间视频观摩参与研讨(点的评论)——会员在论坛发表评论交流(全面、系统的资料)——没有注册的会员在博客上补充——通过教研网图文并茂发布各平台的研讨资料、总结通报。
二、富有感召力的“吹鼓手”
在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教研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行初期,宣传、动员、召唤、推介是不可或缺的。教研员除了要先行一步、身体力行外,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感召力、十足的耐心,做网络教研的“吹鼓手”,通过各类会议、各种场合积极宣讲、推广网络教研的概念、作用和优势,激起教师的参与热情。教研员还要通过各类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技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到互联网基本操作,从校园网各功能平台的使用到教师博客的建立使用,从论坛的注册使用到UC聊天室音视频软件的使用等,抓关键点进行运用培训,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从会用到爱用,提高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使教师不但想参与,而且会参与、能参与。当然,也不能事事都靠教研员单打独斗,要不断地发现骨干、培养骨干,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其他教师,这样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全员参与。
三、敏锐聪慧的“策划师”
在网络教研中,研讨话题非常重要,必须来自于一线教师的需求,切中教师的表达“人中”,这样,教师在研讨时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教研员做一名敏锐聪慧的“策划师”,要善于从诸多的教学现象中发觉、提炼、设计新颖的话题,组织网络研讨活动,增强教研的吸引力。
四、耐心到位的“牵引者”
在每一次的网络教研中,教研员或在台前摇旗呐喊,或在幕后擂鼓助威,但仅有呐喊与助威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员要时刻关注,时刻跟进,时刻牵引。在每次活动时,教研员都要认真浏览、及时回复,与教师热情交流,耐心鼓励,使每一位参与教师在与教研员的网上互动、交流对话中,感到被关注、被认可了,感到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升,从而被网络教研的魅力吸引,由任务驱动型转换为自觉自愿行为,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把网络教研用心做下去。在每次活动后,教研员要对各校参与的情况进行统计、反馈、督查,对涌现出来的积极活跃、有思想的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少些行政命令,多些人文关怀。总之,在组织网络教研活动中,没有兴趣是万万不能的,仅靠兴趣也是远远不够的!
五、睿智深邃的“掌舵人”
教研员在组织教研活动或者与教师网上交流时,要站在教研员应有的学科高度,从专业引领的角度与教师交流,对教师做深层次的专业引领,掌好学科的舵,把好学科的方向。教研员要积极向教师提供优秀教研网站,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引领教师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寻找策略。教研员要回应教师的问题,解答教师的困惑,拨正教师偏颇的思想,更新教师陈旧的理念,通过对一些话题研讨的有意“挑起事端”“推波助澜”,引发教师网上的争议或者辩论,将教师浅层的认识推向深层次,将教师模糊的认识辨析到清晰。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师们在思考时把握重点问题、焦点问题,做理性、系统的反思,在更高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辨,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避免认识的肤浅,反思的散乱。网络教研决不等同于网上休闲聊天,说上几句话、发上几个帖子就完了,它必须要触及教师的思想,在相互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产生内需,使教师研有所获,从而增强网络教研的内涵。
网络教研中,教研员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心态:
1.受挫心理。网络教研的推进需要教研员报以极大的热情与耐心,一点一点推进。此外,还要“承载”教师的各种曲解: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你是没事给教师找事,有的会认为那是你们教研员的事情与我无关,甚至有的会认为你是为了赚钱……面对这些,你要理解,教师们的误解是因为不了解,那就还需要你多宣传,待他们了解了网络教研,自然会给你“平反昭雪”的。
2.受累心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想掌握这种前沿的技术,不吃苦、不受累那是天方夜谭!当别人茶余饭后漫步街头,或摇曳在舞池,或在酒场推杯,你只有独自守着电脑,敲击着键盘,可能到漫天星斗都已经倦了,而你还在敲击自己的梦想……这份清苦是网络教研中需要常常面对的,对教师要多做这样的宣传劝导,教研员自己更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3.受冷心理。网络教研不是教研的新奇观,只是教研的另一种形态,是对常规教研的一种补充,不要期望会产生什么轰动效应。起初推进时需要强劲些,等到教师们都掌握了操作技术、熟悉了其中的规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后,就进入常态,仅把它当作一种教研工具而已。所以,也要有先热潮后冷落的心理准备。
总之,网络研修一定要注重实效,要引领教师在“研”上下足工夫,只要有了实效性,教师才会乐此不疲,网络教研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教研室)
一、搭建研讨平台的“建筑师”
其实,网络教研没有什么高深莫测,就是凭借网络上的一些交流工具来做我们的教研事情,所以,选择网络工具、搭建研讨平台是教研员组织教师从事网络教研的第一步。网络交流的工具非常多,教研员要想在本区域内组织教师集体从事网络教研,就要根据本地区师资特点以及拟组织的教研活动形式,选择一两个主要交流工具,搭建本区域学科教师网络教研的固定平台。这样,在组织教师进行网络教研时,不再是茫茫网海中茫然游荡,而是根据不同的研讨内容在不同的“小屋”进行了。
我们从众多的网络工具中选择三种:凤凰语文网(苏教版教材网站)、UC聊天室、博客,并在这三种平台中开辟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青铜峡小语论坛专版、UC【古峡教研】房间、学科博客。
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平台及其作用。
1.论坛
网络论坛是教师们讨论研究、发表意见最有效的平台。在这里,任何人、任何时间都能说上几句,也是最热闹的地方。运用网络论坛进行教研,有五大优势和作用:
(1)撰写教学随笔、读书笔记。动员教师将精彩动人的教学教研故事、真实美丽的教育心情记录在网络上,大家相互拜读,及时交流,从各自的教学经历中,或者拜师学艺,或者鞭策鼓励,或者引以为戒,或者引发思考或辩论,其意义很深远。
(2)收集发布课题资料。在这里,教师可以建立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资料小口袋,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资料,日积月累,课题结题时,整理成册,这就是他们的成果了。
(3)集思广益,集体备课。执教人先设置备课研讨专帖,把教学设计发布上去,其他教师阅读、修改,或组织《一课一帖》备课帖,即就某一课大家都来发布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自己的教学设计,相互交流。
(4)求疑问难,资源共享。有什么教学问题,身边同伴解决不了的,鼓励教师把帖子发在网上,可能就会有人来与你探讨,你会得到满意的解答;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好东西(优美的文字、美丽的图片、精美的课件……),鼓励教师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而是发布在论坛大家分享。此外,大家都启动身边的学习资源,把现实中的各类研讨活动资料,积极发布到论坛上,大家一起学习、交流。
(5)组织学科专题研讨。现实教学研究活动,往往受地点、空间、时间等限制,不能使更多的教师亲自参与,只能望而生叹,亲身参与的教师意犹未尽。但借助于网络,可以弥补这个缺憾,教研员把活动的相关资料发布在网上,组织没有到现场的教师浏览学习,也可以组织在现场没有发言的教师在这里跟帖子,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使研讨活动无限延伸。教研员根据学科教学焦点问题、困惑问题提炼出专题,发布研讨主题专帖,组织教师参与研讨,如《课堂精彩源于预设还是源于生成?》《语文倡简教学在行动》《文本细读知多少?》等。
2.博客
教研员学科博客是个网络收藏空间,除了收藏发表个人喜欢的文章、照片、视频资料等,在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广大教师交流,倾听他们真实的心声。在博客上,也可以设立各类专题研讨交流区域,先发布研讨主题日志,将要研讨的主题、要求提出来,各校教师以发表评论的形式发布各自的见解。不过,和论坛相比,博客是个小空间,但可以用它来弥补论坛没有注册就不能发言的缺憾。
3. UC聊天室房间
像新浪UC聊天大厅“优声优色”,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天南海北,零距离接触,仿佛身临其境,现场交互效果鲜活生动,情境浓,改变了网络教研单一的纯文字交流的习惯,于娱乐中增长知识,于轻松中参与教研。此外,可以现场全程录制文字、音频、视频研讨过程,抓拍研讨图片,之后进行回放反复研讨,因此,得到广大教师与学校的青睐。这里原本是个聊天室、娱乐室,但我们却拿它来做教研,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1)教研员把现实中组织的各类研讨活动通过摄像头、摄像机在房间直播,使不能到现场的教师在校、家中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活动,扩大了教研的受益面,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2)各校校本研训活动在房间直播,教研员足不出户可以参与、了解、指导、服务各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各兄弟学校都可以足不出户相互学习交流。这样,校本教研由封闭变为开放了,校本教研信息传递的速度更快、合作的伙伴更多了。
(3)通过房间组织专家讲座。可以是现场讲座的直播,可以在麦上直接讲,可以直播视频资料。
(4)设定房间固定活动栏目,开展各类活动,如“趣味语文”“解疑答惑”“美文诵读”“话题研讨”“讲述教学故事”“互动沙龙”“文学欣赏”等。
以上平台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采用“一条龙模式”,将多种平台交错使用、相互弥补,效果更好。活动前可通过教研网发布通知——组织教师到UC房间视频观摩参与研讨(点的评论)——会员在论坛发表评论交流(全面、系统的资料)——没有注册的会员在博客上补充——通过教研网图文并茂发布各平台的研讨资料、总结通报。
二、富有感召力的“吹鼓手”
在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教研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在推行初期,宣传、动员、召唤、推介是不可或缺的。教研员除了要先行一步、身体力行外,还要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感召力、十足的耐心,做网络教研的“吹鼓手”,通过各类会议、各种场合积极宣讲、推广网络教研的概念、作用和优势,激起教师的参与热情。教研员还要通过各类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技术。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到互联网基本操作,从校园网各功能平台的使用到教师博客的建立使用,从论坛的注册使用到UC聊天室音视频软件的使用等,抓关键点进行运用培训,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使用从会用到爱用,提高教师的网络教研能力,使教师不但想参与,而且会参与、能参与。当然,也不能事事都靠教研员单打独斗,要不断地发现骨干、培养骨干,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其他教师,这样层层推进,最终达到全员参与。
三、敏锐聪慧的“策划师”
在网络教研中,研讨话题非常重要,必须来自于一线教师的需求,切中教师的表达“人中”,这样,教师在研讨时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所以,教研员做一名敏锐聪慧的“策划师”,要善于从诸多的教学现象中发觉、提炼、设计新颖的话题,组织网络研讨活动,增强教研的吸引力。
四、耐心到位的“牵引者”
在每一次的网络教研中,教研员或在台前摇旗呐喊,或在幕后擂鼓助威,但仅有呐喊与助威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员要时刻关注,时刻跟进,时刻牵引。在每次活动时,教研员都要认真浏览、及时回复,与教师热情交流,耐心鼓励,使每一位参与教师在与教研员的网上互动、交流对话中,感到被关注、被认可了,感到有所触动、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有所提升,从而被网络教研的魅力吸引,由任务驱动型转换为自觉自愿行为,不遗余力地投入其中,把网络教研用心做下去。在每次活动后,教研员要对各校参与的情况进行统计、反馈、督查,对涌现出来的积极活跃、有思想的教师要及时表扬鼓励,少些行政命令,多些人文关怀。总之,在组织网络教研活动中,没有兴趣是万万不能的,仅靠兴趣也是远远不够的!
五、睿智深邃的“掌舵人”
教研员在组织教研活动或者与教师网上交流时,要站在教研员应有的学科高度,从专业引领的角度与教师交流,对教师做深层次的专业引领,掌好学科的舵,把好学科的方向。教研员要积极向教师提供优秀教研网站,提供教育教学信息,引领教师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探究,寻找策略。教研员要回应教师的问题,解答教师的困惑,拨正教师偏颇的思想,更新教师陈旧的理念,通过对一些话题研讨的有意“挑起事端”“推波助澜”,引发教师网上的争议或者辩论,将教师浅层的认识推向深层次,将教师模糊的认识辨析到清晰。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师们在思考时把握重点问题、焦点问题,做理性、系统的反思,在更高层面上加以总结、提炼,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辨,形成高质量的教研成果,避免认识的肤浅,反思的散乱。网络教研决不等同于网上休闲聊天,说上几句话、发上几个帖子就完了,它必须要触及教师的思想,在相互交流中提升专业素养,产生内需,使教师研有所获,从而增强网络教研的内涵。
网络教研中,教研员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心态:
1.受挫心理。网络教研的推进需要教研员报以极大的热情与耐心,一点一点推进。此外,还要“承载”教师的各种曲解:有的教师可能会觉得你是没事给教师找事,有的会认为那是你们教研员的事情与我无关,甚至有的会认为你是为了赚钱……面对这些,你要理解,教师们的误解是因为不了解,那就还需要你多宣传,待他们了解了网络教研,自然会给你“平反昭雪”的。
2.受累心理。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想掌握这种前沿的技术,不吃苦、不受累那是天方夜谭!当别人茶余饭后漫步街头,或摇曳在舞池,或在酒场推杯,你只有独自守着电脑,敲击着键盘,可能到漫天星斗都已经倦了,而你还在敲击自己的梦想……这份清苦是网络教研中需要常常面对的,对教师要多做这样的宣传劝导,教研员自己更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3.受冷心理。网络教研不是教研的新奇观,只是教研的另一种形态,是对常规教研的一种补充,不要期望会产生什么轰动效应。起初推进时需要强劲些,等到教师们都掌握了操作技术、熟悉了其中的规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养成了一定的习惯后,就进入常态,仅把它当作一种教研工具而已。所以,也要有先热潮后冷落的心理准备。
总之,网络研修一定要注重实效,要引领教师在“研”上下足工夫,只要有了实效性,教师才会乐此不疲,网络教研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越走越远。
(作者单位:宁夏青铜峡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