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课堂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学习知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导入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你们知道人体上许多有趣的比例吗?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例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7等。假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绕拳头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与各部位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贴近生活,使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2.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对书上例题进行改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星期天,晶晶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看中一个玩具(单价32元)、一件衣服(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妈妈身上带了340元钱。她会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这里,教师给枯燥的数字赋以“生命”,使学生跃跃欲试,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而饶有兴致。
3.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长度,当量到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知道有毫米,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之间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其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每次学完新课后,教师就要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计算金鱼缸(长方体的)、纸板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在上完“分类”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这样,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这样一来就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能养成运用数学思想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课堂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学习知识。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教学导入中,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情境:你们知道人体上许多有趣的比例吗?拳头翻滚一周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例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7等。假如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绕拳头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与各部位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用这样的方式导入新课,贴近生活,使学生兴趣盎然,他们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2.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对书上例题进行改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星期天,晶晶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看中一个玩具(单价32元)、一件衣服(单价68元),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妈妈身上带了340元钱。她会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这里,教师给枯燥的数字赋以“生命”,使学生跃跃欲试,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而饶有兴致。
3.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时,让学生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周围物体长度,当量到数学书的厚度还不到1厘米时,就会感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还不够精确,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知道有毫米,那1毫米有多长?”“毫米与厘米之间有联系吗?”“有怎样的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吗?”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其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每次学完新课后,教师就要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计算金鱼缸(长方体的)、纸板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在上完“分类”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也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这样,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这样一来就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就能养成运用数学思想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武阳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