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习成为培养学生自学愿望的一个突破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教师惟有多方探索,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才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重视预习课,上好预习课,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预习中训练了学生各项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和参与精神,达到了新标所提出的“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一要求。
   一、上预习课的作用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放在课内,学生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难点、疑点,使讲课更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便于教师面向全班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加强巡视与个别辅导,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全班提高。学生通过预习,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减少随意性。预习中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师讲解时得以再理解运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作出快速反应,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师生间配合默契,因而预习课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高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通过自己独立钻研,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如果说课上教师正式讲解课文是学生施展自学能力的战场,那么预习课上便是学生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练兵场。其实,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预习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独立、主动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自学能力培养提高的过程。
   3.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师在预习课上,教给方法,然后启发引导,答问释疑,或与学生自由交谈,或相机指点,或巡回指导,或个别指导,真正体现了“导”的作用。在“导”中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案,对学生领悟了的,研究出来的,无须讲,对学生困惑处、谬误之处或想不到之处,教师有的放矢地给学生进一步指导。这样,进一步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除有赖于教师“善导”这一外因外,更有赖于学生学习内因的调动,这内因即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在预习课上,学生通过自奋其力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充满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师正式讲解课文时,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印证,若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若不甚吻合,便会思索,便会集中注意力,追求真知。正是这种快感、思索、注意力的集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在预习课上,使学生能不断地自我计划,自我控制,自我鞭策,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二、怎样上好预习课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行,设置预习课,要让学生真正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课上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并尝试进行探索性预习。其次,预习课的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诵读型、讨论型、表演型、练习型、上网查资料型等都可尝试。如,《风筝》的预习可选看鲁迅的《朝花夕拾》,《为人民服务》可观看电影《张思德》并展开讨论,《扁鹊见蔡桓公》可分角色表演,《海燕》可诵读,《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可通过填写表格,理出毕淑敏对《海的女儿》的理解过程。
   2.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对照新课文的学习目标,将目标分解为一个或多个学习探究的专题。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阅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形成独到的观点。如,在教学《差不多先生传》这一课时,将教学目标“学会通过分析人物品质感受人物的现实意义”,分解为预习题“课文对差不多先生的描写中,差不多先生的哪个特点让你印象最深,为什么”。这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就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对“差不多先生”这一形象的认识,预习就有了效果。
   3.交流检测预习效果。
   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讲解,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则可以让学生交流预习时的探究结果。学生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就可以各抒己见,在相互补充中完善自己的认识,在反驳中明确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阅读、口头表达、概括主要内容等各项语文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及时进行总结、点拨、引申,这样课文内容研究透彻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能力训练也达到了。
   4.合作创新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在预习中要注意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合作,还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结合,互相切磋、商讨、交流预习所得及预习的经验方法。所存疑难由组长提交教师,便于教师快捷迅速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
其他文献
1.创造机会,融洽气氛   一开始,面对发言者寥寥无几的状况,不要急不要躁,要内紧外松。起初不宜郑重其事,三令五申,因为那样反而易使学生紧张,“怯场”,往往造成僵持。教师事先要精心备课,设计,但实施却要亲切随和,问一些略加思索便可脱口而答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口头练习。次数要多一些,面要广一些,要求不易过高,万不可求全责备,即使有人“卡壳”,也要毫不介意地让其“下台阶”,另请他人。哪怕一点点的好,
期刊
人的“软件素质”,是指一个人做事的观念、思路、能力和方法。“硬件”是指人的智商、体力(内在硬件)和财富、外貌(外在硬件)。就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和体力等因素来讲,并无多大差异,但人生的结果却天壤有别,更有许多聪明才俊终生一事无成,问题就在于软件素质不同。微软公司就是因为当初他们看准了微机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是微小化、二是核心软件水平的提升,在付出了和其他公司一样的艰苦创业后,才成为今天的企业巨人。未来社会
期刊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礼记·学记》   普列汉诺说:“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在语文教学发展的今天,课堂提问已经占语文教学很重要的部分。古人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逻辑起点,好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灵感的火花。因此,设疑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课堂教学技巧。只有精心设疑,才能把学生领进知识的殿堂。   首先,课堂提问要具有目的性。这个问题的提出,要
期刊
打开《论语》,就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了一个充满睿智的鲜活的人正向读者昂首走来。孔子,一个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教育文化、社会礼仪、文明道德的伟人,他留下了许多供人们对生活、对学习永久反思并值得借鉴的文字。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   《论语》中有很多篇幅都是说“孝”的,《论语》中是这样说孝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
期刊
作文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对于学生也是一件苦差事,那么怎么办呢?古人对于写作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序。对于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来说,我认为仅有这两点是不够的,还要言之有法,言之有情,也就是学生作文中要倾注真情,写出饱含深情,声情并茂的文章来。   所谓情境作文教学,就是在作文课上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味、去参与,进而根据情境写出作文。   情
期刊
记得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杨叔子曾对大学生说:你们要吸收各种“营养”,争取做个完整人,而不做半个人。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理论知识,更要培植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人,让他们成为一个散发着人性光芒、道德光芒、才学光芒的“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   而事实上,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为读书而读书。高分是目标,成绩是准绳。高分低能,高分庸才,比比皆是。不少毕业于名牌大学
期刊
做班主任已经两年半的时间,这两年半的时间里,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伤痛。然而不管是喜悦还是伤痛,都是我教学之路上的美丽的风景,这风景让我的内心不断强大,这风景让我不断成长。   今年高三,一提到高三大家都觉得,唉,高三忙呀、累呀!是呀,开学已接近一个月的时间,高三真是太忙太累!然而这种忙累之中又让我体验到,能够陪着学生走过高三这最艰苦的旅程,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   今年我所带的班
期刊
现行中学课本,除了具有降低教学难度、实用性更强、安排更合理、更科学这些特点以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许多课文增加了旁批。但令人遗憾的是,不仅有许多学生不重视旁批,甚至有许多教师都忽略了发挥旁批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旁批,充分利用旁批的提示和说明,去研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许多旁批列出了文章的提纲   旁批的文字相对来说比较简明,概括性较强。
期刊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常有意无意地念叨:“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我问他什么意思,他竟一本正经地说:“就是说呀,我小的时候你养我;等你老了,就该我养你了。”我哑然,先不说他对这句话的解读是否准确,不可否认的是,经典已深刻影响了这个四岁孩子的心,也许会影响他的一生。这就是经典,他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文化。《论语》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孔子是否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他教会了如我一般
期刊
组建一个新的班集体,班主任的工作至关重要。班主任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庭教育的桥梁,是协调任课教师的纽带,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一个新集体,如果头开得好,以后的各项工作会顺利展开。要组建一个良好的新集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确立前行目标    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前行的方向,这个目标既可以是近期目标,也可以是远期目标,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