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2344491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状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学校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1.前言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已经是现代健康的重要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独生子女人群日益扩大,现在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出现了很大的困扰,检测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经把心理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实际上,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体育担任着让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任。
  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原因
  2.1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超过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合格率仅为20%多,心理健康的优良率不足10%。。从以上看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没有独立意识,依附心理严重,自私自利,缺乏自信心、责任感和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没有奋斗拼搏的精神。
  2.2原因
  2.2.1家庭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甚至是两个家庭就一个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康,还有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单亲家庭等,让孩子心中有了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2.2学校教育的不重视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校片面过度追求升学率,不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因升学压力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2.2.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一些庸俗的信息走进了当代大学生。由于大学生刚从中学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走出来,脱离了父母的谆谆教导,没有学校亦步亦趋的严格管理,再加上年轻人对新生事物的好奇,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会严重侵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
  3.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1体育锻炼能促进躯体器官发育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为人的大脑提供能源和营养。有资料表明,喜欢运动的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的细胞比一般人的多100-150万个,血液循环量能够向大脑组织提供更充足的氧和营养。其次,体育锻炼能防止大脑过度的疲劳,适量的体育运动还能增强智力。另外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从而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促进思维的活跃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和提高。
  3.2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做任何事情的源头,建立强烈的自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培养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就是在尝试中不断进步,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得到一个又一个突破。例如跳高项目,就是一个不断挑战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超越中获得自信。而且经过体育锻炼男生体格健壮,女生身材苗条,也是美的展示。体育的魅力有就在此,在失败和成功中找到自我升华的感觉,增强自信心。
  3.3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压力、挫折越来越重,大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对现阶段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活动一般伴有艰苦、疲劳、激烈、对抗、竞争等特点。在体育活动中,处于落后,不气馁,咬牙坚持,努力追赶;处于领先,不骄傲,继续努力,保持优势;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4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精神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双方在对等的规则下进行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同时体育运动又包括个人和集体项目,在集体项目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因此,要求每参与者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要从全局出发为加强和发挥集体力量而努力。不但使集体的目标能够实现,也能让个人的水平尽情发挥。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人的合作与竞争精神。
  3.5体育锻炼能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也越来也快,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冷漠,而体育活动是人与社会很好的接触方式,能增加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体育活动能让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到满足感,找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丰富个人的生活方式。学校体育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能有效的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会爱护自己,关心他人,热爱社会,培养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生观、价值观。
  4.结束语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一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生存的需要,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我们应有效的利用体育这个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开拓一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出一批身心健康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
  参考文献:
  [1]李运铭.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8(2):99-100.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13,39(1).
  [3]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4]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1.72-74.
  [5]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6]王华叶.林岭.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剖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8.108-109.
  [7]方向英.试论学校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世界.2008.10.37-38.
  [8]武俊清.李民国.浅析学校体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J].心理世界.2007.1.68-7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中文母语的发音特点,分析中国中文发音对英语发音学习的影响,指出问题之所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发音;语音语调;负迁移  一、引言  母语的迁移与干扰现象存在语言系统各个层面,但对于初接触外语的学习者来说,语音层面上的影响尤为明显。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在汉语内部又存在众多方言,在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都存在差异,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必然存在(史清泉2002)。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要求逐步提升到更高的档次。为使我国护理高职教育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对“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进行全新的理解和分析。“新职业主义”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潮或理论流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领导的影响,通过建立新型的思想、立法、管理、政策和实践努力的教育体系。本文对以“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护理高职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新职业主义
期刊
随着语言学对语言本质及二语习得本质研究的不断发展,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思路也紧密地随之变化。曾经受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思想的影响,纯语法教育几乎成为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后随着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兴起,以交际教学法为代表的纯意义教育又引领潮流。但是实践证明,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的效果都不甚理想。纯语法教育培养出的是使用哑巴式外语的学生,虽然能造出完美的合乎语法的句子,但却是不地道的,不能恰当地完成交际
期刊
【摘要】高校的“三风”建设主要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相对于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而言,建校历史较短,教师流动性较大,学生生源大多为三本层次,“三风”建设更应根据自己的校情进行建设实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是重庆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根据建设目标,学校进一步加强“三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三风”建设卓有成效。  【关键词】民办普通本科高校;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三风建设”
期刊
【摘要】二语习得这一复杂的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相对于认知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来讲有过之而无不及。消极的情感因素会影响学习潜力的发挥。相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创造出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把握是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的因素。该文首先从动机、性格、以及自信心这三个方面来阐述个体情感因素对二语习得的影响,然后提出了二语习得中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文中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及高职教育的目的进行分析,结合高职学生尤其是应用型工科类高职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分别从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探索性教改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前言  高等数学是高等工科院校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是工科类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科加强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电子教学具有专业性要求高、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教学的趣味性、有效性,还能促进电子教学实现更加高效的变革与优化。电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有利于教师及学生改变传统教育及学习观念,帮助教师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在分析电子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电子教学与
期刊
【摘要】自卑心理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或否定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个体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生自卑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跟踪访谈,深度剖析高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并进行自卑心理干预路径分析,着力构建全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高校学生;自卑心理;调查研究  自卑是个体因某种生理缺陷、情感遭遇、知识匮乏或其它原因引发的一种轻视自我、否定自
期刊
我国职业教育倡导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必需与够用、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职业学校就要建立高素质技能型教学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性
期刊
我国秘书教育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需要大量的秘书人才,许多高校和中等职业院校都纷纷开设了秘书专业,因此我国也培养出了大批秘书。但是我国的秘书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纵观国外的秘书教育,国外对于秘书专业化和职业化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我国的秘书职业还长期被当做一种行政职务,所以借鉴学习外国成熟的秘书教育经验是我们的必行之路。  在众多的国外秘书教育中,我认为法国国家行政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