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班级“家文化”的构建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完全学分制使高校班级陷入困境,班级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严重缺失。引入“家文化”理念有益于重塑班级凝聚力,有益于开展班级活动和提升活动效果,有益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本文通过建造跨越时空的家、制定共同生活规则、化整为零的运作机制三个方面探讨班级“家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高校班级 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94-02
  高校班级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重要功能,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的主要阵地。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课程、上课时间、修业年限等,使固定班级动态化,“同班不同学”和“同学不同班”问题突出。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概念逐步淡化,班级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功能下降。高校班级模式亟待改进和创新,通过注入新的元素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一、完全学分制下高校班级面临的困境
  (一)实体空间缺失,班级概念淡化,班级凝聚力不足,班级工作难以开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班级成员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完全学分制导致班级同学间见面沟通交流的时间骤减,班级成员间的感情难以建立和深化,造成班级概念淡化,成员对班级的认可度和归属感缺失,班级凝聚力不足。班级成员如同一盘散沙,缺乏组织性,没有纪律性,班会无人参加、班级活动无人问津,班级工作无法开展,班级难以发挥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
  (二)良性班级文化缺失,班级缺乏对班级成员的积极引导,阻碍了成员的个体发展和成长成才
  环境育人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文化环境对育人具有导向作用。班级群体共同的学习行为方式和作风容易被班级成员所接受,对不符合班级共同氛围的学生会产生无形的心理压力,迫使其适应,从而促成整个班级的从众行为,使学生能尊重班级的荣誉和价值,使自己的学习作风、态度和方式都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完全学分制客观地导致了同班同学间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分散,学生在低年级时无法完成“合”与“和”的整合过程,更为通俗地说,也就是没有形成有效的班級文化,同学间的榜样机制、监督机制、
  制约机制都没有办法形成并发挥作用。班级成员在思想上、学业上和生活上缺失积极思想引导以及他律的制约,直接阻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成长成才。
  二、完全学分制下“家文化”对班级建设的重要性
  “家文化”最初为企业所引入,旨在建设和谐的家的氛围而非家的关系,属于内在伦理的范畴。互助、创新、坚持和自我是“家文化”的主要元素。“互助”帮助团队避免成为一盘散沙;“创新”有助于团队打破框架和摆脱束缚;“坚持”是建立意志顽强团队的保障;成员没有“自我”、个性缺失的团队将是被禁锢的竹篓。企业倡导“家文化”,是因为“家文化”有很强的凝聚作用,有助于职工自觉地将个人命运与企业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优秀的“家文化”可以营造一种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这种氛围在主观上使人产生责任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班级是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根据一定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的正式小群体。班级具有不成熟性、教育性、社会性等主要特征。面对完全学分制毁灭性的冲击,高校班级作为学校管理和培养学生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光荣使命,重塑班级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势在必行。改革和创新组织机制,注入新的、有效的元素是必经之路。“家文化”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方面都适用高校班级建设,能够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搭建良性的发展平台。
  (一)“家文化”的引入有益于重塑班级凝聚力
  “互助”理念的引入和执行有助于提升班级同学间的沟通和交往,促使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互助”既可以为同学们带来帮助他人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又可以获得他人在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帮助,使整个班级充满人情味,让人感到温暖。这有益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二)“家文化”的引入有益于开展班级活动和提升活动效果
  “自我”和“创新”有助于打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框架,鼓励具有不同个性和特长的班级同学参与到学校和班级事务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献计献策,使活动既具有特色、符合学生的兴趣、融入学生的生活,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活动效果;同时又能够增强同学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家文化”的引入有益于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
  “家文化”有助于形成优秀的学风和自由民主的班风,使制度合理化、管理人性化、心理认可化,有助于提升班级同学的归属感,让班级不再只是僵化的、强硬的、对立的组织,而是一个自由的、温暖的、友爱的家。班级为每一位同学提供成长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满足学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完全学分制下班级“家文化”的构建
  家既可以是实体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存在,因此在构建班级“家文化”的过程中,只要保障爱与责任的核心思想不变,在形式上可以是多层次的、无限制的。这里班级“家文化”的构建可以分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各个层次间是并列的,同时也存在着递进的关系,都有各自的任务,同时为其他层次服务,但宗旨是一样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平台,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服务。
  (一)物质层:建造跨越时空的家
  完全学分制导致班级实体空间的缺失以及班级同学时间上的分散,利用网络建造虚拟空间是当前高等院校的常用手段,但是维护和运营依然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首先,网络空间宜少不宜多,一个微信公众号和一个即时通知讨论群即可。其次,微信公众号做主要宣传阵地,内容包含通知、贴示、批评与表彰、光荣榜等相关内容。每日问候,假期无休。再次,即时通知讨论群,用于紧急事件通知,主体用于同学间的各项事务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对事不对人。最后,通讯工具专人负责制。在建造和运营虚拟的家时务必保障信息的及时性、实用性和准确性,更要用问候和关怀让同学们感到温暖和尊重;做到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促使同学们养成每天必须关注的习惯。
  (二)制度层:以入学教育为平台,制定共同生活规则
  入学教育是每个学校的常规工作,但是入学教育的效果却参差不齐,主要在于学生的接受度和理解度。在入学教育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增加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讨论校规校纪的过程中,制定班规和班级公约,如旷课处分的规定,作为班规可以进行细致的操作化,旷课一次班级宣传栏警告,期末综合测评减分等以示约束。这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班规,使其更为准确,同时有利于同学们对校规校纪的学习以及日后的遵守,提升入学教育的学习效果。
  (三)精神层:以化整为零的运作机制培养主人翁意识
  为了鼓励同学们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培养其主人翁的意识,在班级实施多功能小组制。该小组既是学习互助小组,同时也是功能小组,如微信公众号运营小组、学校和班级活动策划组、团务党务组等等,在辅导员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治的原则运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责任意识。
  班级“家文化”理念的渗透,重在将他治转化为自治,帮助同学们在心态上进行调整,从“要我干”的被动中解脱出来,演变为“我要做”的主动行为,在班级建设中形成共享共建的积极态势。
  参考文献:
  [1]张卫青,孙立锐.“家文化”在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适用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2]廖仁梅.以营造班级“家文化”为核心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J].教师,2013,(20).
  [3]乔兵志.丰富“家文化”建设内涵 推进和谐班集体文化建设[J].学理论,2013,(14).
  [4]赵荣辉.班级管理:从权威走向民主[J].当代教育科学,2015,(2).
  [5]储小平.中国“家文化”泛化的机制与文化资本[J].学术研究,2003,(11).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是当前深化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教学设计为例,探讨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在数学知识的产生历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以及数学文化的影响进程方面的教育价值。以期强化数学史知识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数学史 数学课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大学的高等数学被列为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从哪些方面精心设计讲课内容,网络信息时代下如何增加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着手,对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 方法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27-02  高等数学作为理工类、经管类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
期刊
【摘要】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要关注男女生之间差异的影响,其主要包括:第一是重视性别差异与教学设计的联动作用,科学设计有效教学策略;第二是活用性别差异,在不同教學内容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第三是以性别差异的具体学情来选择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性别差异 高中地理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74-01  地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06-02  我国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何“运用新理念,活教老教材”,让学生喜欢上体育,喜欢上体育课呢?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用新标准、新理念来理解体育这一门课程:它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初中学生作为尚未踏入社会的“温室里的花朵”,需要班主任对其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一方面是为了体现班级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以起到感化和影响学生行为的目的,是目前班主任实现学生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据此,本文探讨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学生管理工作,以期能帮助初中班主任进一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
期刊
【摘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需要阳光、雨露。因此在后进生的教育转化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进取,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诚和爱感化学生,就一定能让这些迟开的花儿沐浴阳光雨露,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 教育 转化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高中需要教师可以将设计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这对于美术鉴赏来说的,可以更加直观的通过将作品的设计理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提升对美术设计元素的认知能力,美术不仅仅是教,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会,然后表达、创作、展示出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从而将美术学习与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美术鉴赏 高中美术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對于中等学校来说,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符合中等专业学校的特色和目标。美术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来自艺术的魅力。美术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地、愉悦的学习环境。以下主要针对中等专业学校美术教学分析。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技能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田径运动在小学是最为普遍的学生运动,同时也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田径训练不仅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健康体魄打好基础,也能够为今后体育比赛需要的人才提供储备力量。因此,小学的田径训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改进训练方式,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成功的经验以及不断完善训练场地,来显著的提高小学生们的田径训练效果。  【关键词】田径训练 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198-0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正在逐步受到关注,新课改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的角色也由原先的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变为现在的支持者、辅助者。“五环节问题解决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发展学生自主性的良好教育模式之一,对于有效地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