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第二个月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wc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月,宝宝醒来的时间逐渐加长,原始反射开始消失。他开始微笑,咿呀发音,分辨不同的声音,进入快速适应的发展期。
  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增加40克左右。表情开始丰富起来,手脚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他能把小手送到嘴边,可以看见90°范围以内的物体。趴着时,头可以离开床垫并持续几秒钟。
  气质
  宝宝白天醒来的时间和夜里睡的持续时间总体上都在变长,但是也能看到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或活跃或安静的气质特点也渐渐显现出来。
  活动
  他吸吮手指是为了体会快乐和学习,他能区分物体的大小,对位置的概念也有了最初的意识,因而游戏开始变得重要了,而运动开始成为宝宝学习和宣泄能量的重要途径。
  哭闹
  宝宝有时候可能哭泣得特别厉害,怎么哄也不行。当你的宝宝突然啼哭时,提醒自己等一下,不要一哭就喂奶。宝宝啼哭的原因很多,想尿了,受惊了,太热了,想起来了……看看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观察是做父母最基本的技能,你需要判断之后再采取行动。
  
  第二个月的“提醒”
  
  宝宝和父母一直在互相影响。你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他日后的教养和行为,他的表现也在默默地影响你的养育态度和照顾他的方式,你应该努力使这种互动关系进入良性循环,陪孩子一起成长。
  按需喂奶每天大约6~8次。注意观察、总结宝宝自身形成的规律。
  外出天气好的时候,抱宝宝外出进行空气浴、日光浴。注意:夏天不要让阳光直射宝宝,戴上帽子,保护好孩子的脸和眼睛;冬天可以在打开的窗子下做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
  游戏在宝宝精神好的时候进行游戏。每次持续的时间不要太长,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他厌烦了,可以停下,换其他游戏或换其他时间再做。
  交流照料宝宝时,不妨和他说说话,注意突出口型和愉快的面部表情。比如,抓起他的小手给他看,并对他说:“这是宝宝的小手哦。”当他开始咿呀模仿时,你停下。等他停了你再说,重复几次。
  环境和用品室内的光线柔和,保持适宜的温度,同时适当地通风换气。小床周围最好能有栏杆,避免宝宝跌下。小床周围可以挂个颜色鲜艳的大毛巾、黑白分明的曲线图案、人物像等。
  疫苗接种本月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第二个月的“问题”
  
  Q 我的宝宝吃奶特别急,经常呛奶,呛过几次后就不爱吃奶了,现在喂起来很费劲,这可怎么办?
  A 呛奶时宝宝很不舒服,这对于宝宝来说是不良体验。不良体验反复出现,会让宝宝记住,并对吃奶这件事产生抵触情绪。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妈妈要注意奶流量不能太大。如果宝宝不想吃奶,不用太强迫,感到饥饿时他会进食的。
  Q 这个月竖抱是否不好?
  A 竖抱也是帮助孩子锻炼颈背部肌肉的一种方式。只是现在孩子的颈背部肌肉发育得还不够强壮,竖抱时,要对宝宝的头颈部进行适当保护和支撑。
  Q 我的宝宝出生40多天了,我发现他有时好像是“对眼儿”,是否有问题?
  A 宝宝的鼻梁比较矮,内眼角的皮肤常常会遮住一部分眼球,另外,控制眼睛运动的眼肌活动还不够灵活和协调,时常会有生理性的假斜视现象,一般6个月左右就会逐渐好转。你可以观察宝宝的眼睛,看看自己的影像是不是分别在两个瞳孔的中央,当他转动眼球追视时双眼动作是不是基本一致。如果确实有偏差,可以带孩子到小儿眼科检查一下。
  
  同龄圈子的妈妈们最爱聊什么?
  
  晒晒笑容(热度★★★★★)
  出场宝宝:元生
  今天早晨,老婆在房间里大喊,“快来看,元生会笑啦!”其实,元生以前也笑过,但老婆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笑。这次是因为她在逗元生的时候,元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元生的笑容非常迷人,笑起来时,眼睛眯成了一条小缝,煞是可爱!
  小提醒:宝宝刚出生,有时睡觉时脸上会露出笑容,这种笑是无意识的。随着大脑的发育,他会逐渐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比如大人逗他玩的时候,他会回应,露出开心的微笑,这才是我们常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笑”。
  聊聊体重(热度★★★★☆)
  出场宝宝:涵涵
  满2个月称体重,涵涵到了6千克,一个月长了1.5千克,看来是长得多了点儿。没办法呀,小丫头太能吃,有时一次吃180ml都不够,我已经多次向全家人宣布:“以后涵涵长成胖丫头,闹着要减肥时,你们要替我作证,不是我强喂的,是她自己要吃的。”
  小提醒:有的宝宝胃口是好,但也要小心过度喂养。妈妈可以喂奶的中途短暂休息几秒,再根据涵涵的表现看看要不要继续喂。
  侃侃睡觉(热度:★★★★☆)
  出场宝宝:芊芊
  与芊芋相处了2个月了,总的感觉这是个好带的宝宝,她自己的生活挺规律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2个月芊芊居然夜里睡整觉了,真是太懂得心疼爸爸妈妈了!
  小提醒:宝宝的睡眠节奏个体差异很大,能睡整觉了就不需要再叫醒他喂奶,还不能睡整觉的宝宝,夜里醒时不要逗他玩儿。
  鸣谢:丫丫网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育人能力提升,关键是立德树人核心力的提升。教师要增强立德树己的自省力,育人先立己,才有底气去立人;要生发有教无类的笃定力,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要培养洞明世事的观察力,准确把脉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发展态势;要磨砺因材施教的教学力,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正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要提高情同此心的理解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要提升激励唤醒的引导力,激发学生有所为的热情。  关键词  育人能
为宝宝“量身订制”的治疗方案,让父母放心、宝宝健康的贴身呵护。    贴身医生:邢嬛  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小儿皮肤科工作19 年,擅长处理各类儿童皮肤病  出诊时间:周五全天    4 年前,我曾因为孩子的皮肤问题请教过《父母必读》的专家,专家很快给我回信,判断为“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并给出了具体治疗方案,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问题。  现在孩子5 岁了,我又有一事请教。孩子1岁半的时候
每次购物,货架上色彩斑斓、美味可口的零食连大人见了都馋,何况宝宝呢?看着小家伙渴望的眼神,究竟该给他买些什么呢?    有些爸爸妈妈对零食会有些抵触,觉得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宝宝就不应该吃。那么,零食的美味,真的不能让孩子享用吗?实际上,零食可为儿童提供一定的能量及营养素,科学、合理地消费零食,补充一日三餐所缺少的食物种类,可以达到膳食平衡、促进其生长发育的目的。对于成长中的宝宝,一方面因为胃容
老师的一次谈话、一个决定、一次行动就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当年我还是一名年轻老师,在村小教小学,一位老教师跟我分享了他的一个育人案例。老教师的班上有一名左手有残疾的学生,很自卑,特别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慢慢地这名学生在班级里逐渐被边缘化了。老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帮助他。他给这个孩子安排了一个叫“黑板擦管理员”的岗位,并以此为契机,跟这个孩子谈了一次话:“长大以后,你的人生不是靠你的左手,而是靠
一个孩子的到来给家庭带来的变化往往超出你们的预料。所以,你们之间出现什么矛盾,都很正常。    家庭故事  新安和妻子晓莉的孩子快半岁了。孩子的到来给这个家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却也给这对小夫妻增添了很多烦恼。最近,晓莉一直在抱怨:“为什么总是我在干家务,孩子的爸爸呢?!他总是回来那么晚,即使在家也不干任何家务,最多逗孩子玩一会儿。”  新安呢,也无比委屈。他觉得自己上班很辛苦,一回到家妻子还不停地唠
这是一个适合短途旅行的季节,你是否已经预订了对全家来说相当理想的度假地?尽情地享受假期吧!但出发前,先要看看下面的这些提醒。  ●乘机  6个月以下的婴儿乘机时应该坐在父母的怀抱里。而6个月~3岁的孩子,则要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这可能需要你多付一个座位的钱,但是为了第一次旅行的绝对安全和顺利,很必要。  ●飞行  飞机升高时,孩子的耳朵里会发出“噗噗”的声音,在飞机下降的时候,这种情况更严重。所以
在亲子共读的实践中,妈妈和宝宝们“玩”得如何?我们收集了妈妈们的感受和困惑,请阿甲再来聊一聊。  图画书究竟怎么读?2008年底,《父母必读》杂志儿童阅读专家、著名阅读推广人阿甲和探长联合提出了图画书玩法10字诀:唱、念、说、做、画、演、吃、破、聊、想,每个字代表一类玩法(具体内容请登录父母必读育儿网查阅)。  几个月过去了,在亲子共读的实践中,妈妈和宝宝们“玩”得如何?我们收集了妈妈们的感受和困
这个小球摸起来怎么是软的?那个玩具为什么会动呢……一天天,宝宝在长大,好奇心也随着在一点点地滋长。  好奇心,是孩子成长和求知的动力。跟随孩子的好奇心,一起探索,一起玩耍,你也会有许多新鲜有趣的感受!    0~3个月  虽然这时期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着的,但他已经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好好观察他的举动,看看他的反应吧。  宝宝心里话:  在你们大人看来,我每天除了睡觉、哭、吃奶、大小便外
这个猜想可不比那道著名的无解之题,这个猜想,1000 个人来答,就有1000 个答案。  下面这个答案,解答者杨鹏是一位3 岁女孩的父亲,同时,他也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基本观点是:这个猜想是不成立的,对于孩子而言,永远没有“没有玩具的一天”。这个说法对吗?    杨鹏口述:  假如我是一个3 岁的小孩,早晨起来我发现所有的玩具都不翼而飞了。我会想,玩具到什么地方去了,他们是旅行去了,还是执行各
专家介绍:刘丹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接受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    成就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乐趣。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乐趣,即便是学得再好,也难以做出成就。  我的一个好朋友A,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处于“傲视群雄”的状态。很多同学一边羡慕她,一边暗暗地恨,因为父母、老师总是拿她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