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注意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z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利用注意规律,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本文通过对注意规律理论的探讨,寻找将注意规律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注意规律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注意力使我们的心理活动朝向某一事物,有选择地接受某些信息,而抑制其他活动和其他信息,并集中全部的心理能量用于所指向的事物。因而,良好的注意力会提高我们工作与学习的效率。对任何事若能专心、投入地学习,不仅学习品质佳,相应地,学习成果也会很好。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那么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可见注意力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打开学生“注意”这扇门,吸引学生的注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注意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的发展起始于无意注意,无意注意的产生主要受到兴趣、爱好的影响,主要依赖于直接兴趣,只对活动过程感兴趣。在无意注意逐渐深化的同时,有意注意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它主要依赖于间接兴趣,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得以加强。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由低到高发展的,即情境兴趣—稳定兴趣—志向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带来愉快的情绪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探索和发现认识对象的奥秘;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有了敏捷性,就会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打开大门。语文课中的兴趣教学,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先对每一堂课有兴趣,引发学生思辨,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发展到对语文学科的多方面的喜欢和思索。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第一,要使讲课材料符合学生的实际,讲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番分析,使所讲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能够理解,不要讲深奥的、学生不能理解的东西。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当,太难太深、太易太浅的内容都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不要把你所掌握的全部知识都灌给学生,因为学生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全部知识。教师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信息和新内容,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才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三,最好把讲课内容中的要点讲清讲透,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得很细。老师应对教学内容巧妙剪裁,舍得割爱。如今存在的问题就是由于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的影响,老师们不敢剪裁,不忍割爱,对课文仍存在段段讲读、句句分析的现象。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反而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既不要怕学生不懂,不厌其烦地重复,又不能超出学生的接受水平,一味地赶进度,这些做法都无法使学生的注意保持在所学的内容上。新颖、系统、严密的教学,容易引起和稳定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内容贫乏、零乱,脱离实际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注意容易涣散。
  第四,采用多种讲课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先进的教学手段被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不少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录像、录音、幻灯、图片)和典故、幽默、小品、比喻、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创设乐学环境。比如有许多教师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这种方法对于叙事类文章的内容、思想乃至艺术性的学习、品味、体会都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叙事类文章都有较丰满的人物形象,学生理解、把握起来并不太难,教师稍加点拨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语文教师其实并不缺乏引发学生注意力的形式,只不过是要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多改改花样,多变变口味,一切为了学生而设计,不要总是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换一种姿态教语文,教师会发现学生是多么喜欢语文,在他们心里,语文是多么新奇、多么充满诗情画意、多么富有人情味的一门学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教师睿智的开启下,学生会对语文永远保持最浓厚的兴趣,对语文给予最强烈的关注。
  二、运用语言技巧,引起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工具。注意的规律表明:那些符合人的兴趣、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地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意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练、清晰、逻辑性和系统性强,要有节奏、抑扬顿挫,要幽默风趣,有感染力,音量要适中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突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引人入胜的语言能确保学生的有效参与。趣味性的语言能点燃学生的激情,诱发学生的兴趣;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既能弥补教材趣味性的不足,又能传情达意;抑扬顿挫的语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励性的语言能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与学生热情,发散学生的思维。相反,白开水似的无滋无味的教学语言,平铺直叙、单调呆板、含糊不清、枯燥无味的讲述,使学生昏昏欲睡,学生的注意力岂能集中?此时,为师者便会责怪学生。其实,责任不在生,而全在师也。因为教师的语言缺乏生气,仿佛催眠曲一般,这样的课堂教学注定是失败的。语言艺术,不言而喻,它是有效课堂的关键。如果把一堂好课比作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教学语言便是画的色彩,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教学,学生会觉得时间很快过去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那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享受与收获,而不再是煎熬与负担,那么,学生有什么理由不被吸引?有什么理由学不好知识?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正式演出而没有彩排,将会收获无穷无尽的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岂会惧怕作文?他们又怎会为作文而头痛?
  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原因是老师本身的语言能力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分析教材和课标要求,找到鲜明的、准确的而经济的语言来为学生建构知识表象和体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的逻辑思维很混乱,前言不搭后语。学生听起来也很吃力,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三、科学分配时间,调动学生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注意规律,中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15—20分钟,而一堂课是45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注意规律,有意识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效率。
  1.设计新颖导入,吸引学生注意。
  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影响着整整一堂课的成效。好的开头,就像是一首歌的前奏曲,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所以,要避免思维分散,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寻找可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兴奋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新颖的刺激,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好的开头形式很多,如激情式、趣例式、质疑式、问答式等,必须根据课堂实际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
  2.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学生思辨。
  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必定使人疲惫不堪。怎样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地注意又不疲劳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
  就一堂课来说,在上课之初通过组织教学来引起学生对上好这堂课的有意注意之后,接着要让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要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在紧张的有意注意之后,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直观的教学和有趣的谈话来引起无意注意。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注意,又能减轻学习时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安排应该有难有易,教学方式应稳中有变,使学生的注意有张有弛。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机联系,尽量杜绝造成注意涣散的机会,使学生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注意的转换简单地归结为让两种注意按着一定的程式轮番交替地出现。教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艺术,它只有一般的规律可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仿,在如何运用两种注意转换规律的问题上同样如此。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可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快乐地学习。
  3.安排合理结尾,延续学生注意。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后,精妙的结尾能延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兴趣。教师要设法用一种新的信号刺激,重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再次处于兴奋状态中,譬如提供一条信息,传授一种记忆方法,转换思维方式,等等。还可在拨疑点题中使学生豁然开朗,做到首尾呼应,一般采用师生问答、绘图列表、作业练习等形式。
  只要教师根据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设法消除注意分散的原因,巧妙地应用各种教学艺术,持之以恒地对注意加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就可以逐步形成,教学效率也可以逐步提高。当然,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绝非一日之功,我们要在摸索中不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摸索,走出一条活且实、快且优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96.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63-64.
其他文献
节能型空调系统是一种对空气进行直接蒸发除温处理的空调设计,不需要配备冷冻机,具有结构简单,节省能源的优点,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纺织企业,这里对一种主体由喷雾风机所组成的、
Ag、Cu离子经200和110keV加速后分别以5×1016和1.5×1017ions /cm2的剂量在室温下先后注入到非晶SiO2玻璃中.注入后样品的光学吸收谱显示两个吸收峰,其峰位为407和5
采用电化学包埋法成功地将乳酸脱氢酶固定化在聚吡咯膜上,获得了具有生物活性和电活性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导电膜,并进一步制备了用以测定丙酮酸的聚吡咯-乳酸脱氢酶-金电极
采用Ce(NO3)3·6H2O,NiSO4·6H2O,FeCl3·H2O和H2C2O4·2H2O为原料,室温固相反应制备出相应的草酸盐前驱物,将前驱物在380℃下分解3h,得到Ce0.25NiFeO3的棕黑色
微创种植技术是人工种植牙的发展方向,老年人工种植牙由于全身与局部因素较为复杂而成为种植的难点,针对临床上老年人工种植牙的特点以及微创种植技术的操作要点,将于2015年8
摘 要: 香港高等教育走了一条成功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还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其教育质量高居亚洲前列,已经具有比较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丰富的国际经验,拥有良好的人才和设备,形成比较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对香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学生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借鉴其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目的对比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TA)和氢氧化钙对人乳、恒牙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牙髓细胞生长增殖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碱
慢性牙周炎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目前其公认的主要致病菌为牙龈卟啉单胞菌。在牙周病位点中可检测到多种病毒株,病毒和细菌病原体联合作用的感染机制复杂,牙龈卟啉单
生本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实现教育对生命的皈依,由于导师制改变了单纯关注学生成绩的评价模式,转而从生命的独特性、完整性、差异性角度关心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可以真正实现教
用X射线和电镜(SEM和TEM)研究了高能球磨工艺对Mg2Ni贮氢合金纳米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延长,振动频率提高和球料比的增大可有效地降低合金粉的晶粒尺寸。振动频率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