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和其临床应用探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xs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两年间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基于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探讨了合理用药的几点建议。结果:各种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以肌注或静滴为主,各种药物药理具有个性化,我院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比例最大,第三代药物使用频率仅低于第二代。结论:我院近两年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使用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仍需结合临床用药现状来科学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具有副作用少、有效性强、耐受度大等优势[1],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于抗菌药物使用中占有极大比例。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提升,抗菌类药物的应用备受关注,积极开展抗菌类药物的合理应用已经成为各大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着重分析探讨了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间我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中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信息作为统计对象,着重汇总分析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病例处方中药品名称、药品用量及使用方法。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参照《新编药物学》[2]及《药理学》[3]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药理进行分析、阐述,主要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及头孢他啶四种。统计各种药品使用频率(计算分析DDDs,该指标越高,用药频率越高)。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记作百分数形式,行X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2.结果
  2.1各代药物剂型、使用频率、销售金额及构成比例分析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比例最大,第三代药物使用频率仅低于第二代。
  2.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方法与药理分析 各种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以肌注或静滴为主,各种药物药理具有个性化。(1)头孢噻肟: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极强的活性,对常规枸橼酸杆菌及变形杆菌也有较好药性,产气肠杆菌与阴沟肠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头孢噻肟对淋病闹瑟菌、流感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及卡他莫拉菌药效较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较差。药物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的血浆蛋白成分结合[4],并通过排泄二乙酸代谢产物来发挥药效。(2)头孢曲松:用药后易与人体细胞壁合成发挥抑制、杀菌作用,对机体内β-内酞胺酶具有降解性药效,对G-菌药效较强,相比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与沙雷氏菌抗菌效果尤为显著。临床上,头孢噻肟多用于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药效显著。(3)头孢哌酮:生物利用度较高,其抗菌药性与头孢噻肟相似,其在绿脓杆菌、沙雷氏菌抗菌方面药效更强,临床上多用于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脑膜炎等疾病治疗中。(4)头孢他啶:具有抗菌谱广等优点,对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药效较佳。该药物血药浓度高,进入人体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副作用较少[5]。头孢他啶对肺炎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等菌类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产碱杆菌及硝酸盐阴性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该药物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的稳定度,葡萄球菌对该药物耐药性强。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促进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合成,最终促进细菌溶解与死亡。
  表2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方法与剂量
  3.讨论
  相比于第一、二代抗菌素,第三代抗菌素具有更高的抗菌活性和更少的副作用,应用价值极高,但是为了避免细菌耐药性的过快产生,合理使用第三代抗菌药物成为临床用药研究关注的重点[6]。现阶段,我院第三代抗菌药物使用较为科学,药剂师用药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笔者认为加强管控以促进第三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仍需努力。时刻认真把握药理、有针对性用药方可为抗菌治疗提供更多的质量保障。医院需要配置对抗生素药物了解度较高的药剂师开展临床用药管理工作,用药时严格把握患者病症,有针对性用药;此外,还要区别成人与儿童个体控制用药剂量,并采用科学的给药方法,以最大程度上发挥药效,提升临床用药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玲,胡耶芳.2011年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2(01):21-23.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44.
  [3]杨世杰.药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275一277.
  [4]魏文革.第三代頭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合理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3,34(16):95-96.
  [5]张广珍.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J].淮海医药,2013,14(06):546-548.
  [6]肖建锋.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31(22):5282-528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品管圈活动提高骨伤科医嘱处理准确率。方法:成立“準速圈”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骨伤科医嘱处理速度较慢,准确率不高的情况,应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医嘱处理准确率由活动前的89.8%提升至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升医嘱处理准确率、提高团队精神、转变优质护理流程模式起到积极推动作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间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共12542例,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应用情况。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率41.81%(5244/12542)均高于第一代27.37%(3433/12542)、第三代20.56%(2579/12542)、三代复方制剂8.06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与观察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检验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治我院需输血患者3000例,在输血前采集患者血液,并采用微柱凝胶技术检查患者血液中不规则抗体。结果: 3000例患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例数为25例,其中男性为8例、女性为17例,整体阳性率为0.83%;30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33%。结论: 在输血前对患者开展不规则抗体的检查项目可以进一步控制输血相关不良反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使用血清胱抑素C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取300例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GFR(肾小球滤过率)及高血压的等级分别进行分组。对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水平以及评价肾脏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肾功能正常组的胱抑素C水平要低于肾功能轻度损伤组及肾功能中度以上损伤组(P<0.05);轻度损伤组的胱抑素C水平要较中度以上损伤组的减低(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管理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轄区居住的100例流动儿童资料进行分析,对儿童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相关预防疾病、疫苗种类、传染病知识,免疫程度等,分析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干预前后对HepB、MV疫苗知晓率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干预后对DPT、BCG、OPV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实行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安全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实行品管圈活动,找出手术安全核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再经过建立有效地监督处罚制度、组织专业培训或是建立标准化流程等方法,从而提高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的意识。结果: 实行品管圈活动后医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较活动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位圈员在团队协作、责任与荣誉、创新思维、工作热情以及在运用品管圈手法上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并探讨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2例社区II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以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社区糖尿病管理,对比两组干预后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因素为血糖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性别、年龄、
期刊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社区骨科康复工作站建立的可行性。方法:在社区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调查问卷方式,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论证其建立的可行性与重要性。结果:社区居民对社区骨科康复工作站的建立需求较大,也非常认可。结论:社区骨科康复工作站建立,有利于为社区中老年人与残疾人提供更方便、更直接的康复治疗服务,目前,社区的骨科康复站的建立还需要社会及政府的大力投入与关注。  随着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某地区3-6岁儿童贫血状况,并且探寻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某地区5所幼儿园的儿童共120人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其均属于3-6岁,对这120名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在此基础上还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儿童的饮食情况以及家长的营养知识了解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某地区3-6岁儿童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03.21±10.28)g/L,并且男性儿童略微高于女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双膝同期关节置换与单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方法:将双膝重度骨关节炎患者50例(80膝)分成两组:单膝组(25例)采取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双膝组(25例)采取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肺栓塞、感染及死亡率等并发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膝组心血管并发症率、失血量及输血量均较单膝组更高(P0.05)。结论:与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双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