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枝头春意闹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 → 祖忠人
  
  颁奖晚会:香飘四海,海纳百川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至今已经花开十八年,作为中国戏剧艺术界的权威奖项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戏剧名家新秀来沪献艺竞技。2007年,共有来自中国11个省市及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的32个剧团、14个剧种、55台剧目、96名演员参评上海白玉兰戏剧奖,充分体现了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颁奖宗旨,而3位外国演员的入围,尤其是日本国宝级演员坂田藤十郎获得特殊贡献奖,则清晰地显示出该奖的国际化趋势。
  2008年4月10日晚,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戏剧院隆重举行,以“香飘四海”为主题、以“海纳百川”为精神,最终二十几朵“白玉兰”盛开在戏剧艺术繁荣的春季。昆剧表演艺术家计镇华从艺已有50年,之前曾凭《十五贯》和《一捧雪》拿过两次白玉兰奖,而且均为榜首,此次“梅开三度”。颁奖晚会上,有着“中国昆曲第一老生”美誉的计镇华与日本“人间国宝”坂田藤十郎在舞台上进行现场书法表演,悠扬的琴声中,舞蹈家黄豆豆一袭黑衣,挥动着长袖飘然而至,以舞蹈来演绎书法的风骨神韵。作为颁奖晚会主持人之一的国际友人、加拿大人大山收获也颇丰,凭话剧《超级笨蛋》摘得配角奖榜首。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地方剧种表现亮眼,除京、昆外还有越剧、晋剧、粤剧等地方戏纷纷亮相,其中晋剧成了本届“白玉兰奖”的大赢家,在10个主角奖、5个配角奖中各占两席,共有4位演员获奖,以晋剧《傅山进京》获主角奖的谢涛更已是第二次获得“白玉兰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集体奖属非常设性奖项,授予对象是表演总体水平较高的、尤其是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剧组。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中,云南省玉溪市滇剧团滇剧《西施梦》剧组获得“集体奖”。
  2008年是中国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1904—1958)逝世50周年。程砚秋以毕生心血和才华,创立了深情隽永、幽怨委婉的程派艺术,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推向了一个巅峰。为纪念这位京剧艺术大师,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颁奖晚会专门设置了程派四代传人同台演唱的精彩环节,表现出程派艺术以德照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同时体现出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取的思想理念。
  源自戏剧,又不拘泥于戏剧是整台颁奖晚会的一大特色。祝贺演出临近尾声时,一段名为《中国你往高处走》的京歌的精彩演出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京剧第一花脸”孟广禄的闪亮出演,将京剧和现代舞的元素综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由于今年是奥运年,此节目还适时融入了奥运元素,将体育动作融入表演之中,体现了时代特征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
  
  论坛:东方戏剧艺术大家的对话
  
  昆曲和歌舞伎分别代表着中日两国文化精神的古雅艺术,两者都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审美上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同时,中国的昆曲和日本的歌舞伎都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方古老精妙的传统艺术已得到了世界的认知。
  2008年4月8日下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楼戏剧沙龙座无虚席,作为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系列活动之一的第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论坛正在举行。此次论坛以《一衣带水的东方戏剧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展望》为主题,邀请本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特殊贡献奖得主坂田藤十郎与中国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联合主讲。这是2004年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论坛开办以来首次举办两位东方戏剧艺术大家的对话。
  论坛上,蔡正仁和坂田藤十郎分别介绍了本民族悠久丰厚的戏剧文化传统,昆曲、歌舞伎的历史演变和艺术特征,并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现代社会,各种新兴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古老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但是日本歌舞伎以其比较希罕的运转方式保持着其艺术市场的繁荣,没有政府资助,全靠民间运作、观众买票,一个剧团每天演出2场,一个月演出25天,一年12个月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当坂田藤十郎谈到这一点时,在座观众都感叹不已。昆曲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论坛上,历有“小俞振飞”、“中国昆坛第一小生”之美誉的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声情并茂地向观众介绍了昆曲的发展形成、艺术特色等,其间张军、沈昳丽表演了一段《长生殿·小宴》中的“携手向花间”,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昆曲的独特魅力。
  昆曲与歌舞伎对于传承的要求均极高。在当代,歌舞伎与昆曲一样都面临着严峻的传承问题。不过,对于昆曲与歌舞伎未来的发展,蔡正仁和坂田藤十郎都比较乐观。蔡正仁在论坛上说:“最近,我们作了一个统计,去年四本《长生殿》的演出19岁至35岁的青年观众占66.7%,其中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占91%,而且各地的第三代昆曲传人也已经成为当今昆曲舞台的主要力量。”坂田藤十郎介绍虽然在日本歌舞伎演员一共只有300多名,但是年轻一代对于这门古老艺术具有很大的兴趣,没有后继乏人的问题。
  
  在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参评演员中,年龄最长者70多岁,那就是本届“特殊贡献奖”得主——获日本“人间国宝”(重要无形文化财产保持者)称号的日本歌舞伎大师坂田藤十郎。去年9月坂田藤十郎访华演出(包括北京、杭州、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他为中国观众带来了《倾城反魂香》和《英执着狮子》两个剧目,这也是坂田藤十郎袭名后的首次海外公演。坂田藤十郎歌舞伎的表演艺术征服了许多上海戏剧专家。他们认为,坂田藤十郎的表演“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值得敬佩”,且整体演出体现了一种十分严谨的戏剧艺术创作态度。卸下浓妆,换下艳袍,舞台下的坂田藤十郎慈眉善目,一脸对于艺术的执著之情。
  
  记者:坂田先生是第一次到上海领奖,请您谈谈感想?
  坂田藤十郎:非常高兴和激动,白玉兰奖对我来说是一个生命中的里程碑,我觉得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心灵上是很近的。去年我到上海来演出,与其说我将歌舞伎推广到上海,倒不如说我的心情就像在日本演出一样,受到上海观众的欢迎和高度的评价,我感到非常的高兴。
  记者:刚才看的昆曲表演(论坛时张军、沈昳丽的现场表演)有怎样的感受,以前有没有看过昆曲?
  坂田藤十郎:没有看过昆曲表演,但是我听说过这门艺术,知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导学生,这和日本歌舞伎的传授形式是一样的。我今天是第一次看,很想在舞台上真正地看看昆曲。我听说有昆曲旦角,由男的扮演女的。我对这个非常感兴趣,想了解是怎么样表演的,因为歌舞伎里这个是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
  记者:作为男性,如何在舞台上传神地表现出女性角色的特点?
  坂田藤十郎:全面回答比较难,最重要的是要想到女性的美,而且要比平时想象到的更美。当然服饰,动作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需要细细地体会。
  记者:您对梅兰芳大师的演出有何评价?
  坂田藤十郎:我看过梅兰芳先生的演出,我觉得梅兰芳先生确实继承和保持着中国传统的艺术,他表现出的女性的美比真实女性的美还要漂亮。我和梅兰芳先生的孩子梅葆玖先生在日本见过面。当时我也是这样评价他的父亲的。
  记者:坂田先生高龄了还活跃在舞台上,一方面说明您对艺术是很坚持的,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说明日本歌舞伎后继乏人?
  坂田藤十郎:我不认为日本歌舞伎后继乏人。现在我的两个孙子对日本歌舞伎也非常感兴趣,一到剧场里面,非常兴奋,我相信我家里还能够传下去几十年。
  
  记者:有没有歌舞伎演员转行去演电影的?
  坂田藤十郎:有,我以前演过电影,像40多岁的歌舞伎演员,有一半已经不演歌舞伎演电影去了。但年轻人虽然去演影视剧,还是会回来演歌舞伎的。
  记者:为什么还会回来演,是什么吸引他们回到这个古老的剧种的呢?
  坂田藤十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问过年轻的歌舞伎演员,可能他们喜欢这个艺术,就像我的孙子,比起收入来说,更看重这个艺术。我也很难讲清楚。
  记者:歌舞伎演员的收入不高吗?
  坂田藤十郎:演员的收入和他的表演角色、经历有关。年轻人收入比较少,主要演员就比较多。
  记者:在日本歌舞伎的票价一般是多少?
  坂田藤十郎:在日本东京大阪等地,一般是15000日元一张,小孩和大人是不一样的。也会根据剧场的档次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一场要演3个剧目,观众也可以选择只看自己喜欢的一个,一般是2000日元,不过位置比较差。去年我在上海演出时最高票价是880元人民币,大约是12000日元,比日本票价稍微便宜点。
  记者:歌舞伎作为历史久远的艺术,他的传承发展关键何在?
  坂田藤十郎:在保持歌舞伎古典的传统形式的同时,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心理,符合每一个时代的特征,保持现代人对其的兴趣,才能赢得观众。同时,在一些传统剧目中,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普遍的情感,也能打动外国观众的心。人心里的热情的力量是一样的,现代的音乐剧能抓住现在年轻人的心,将他们心中的热情焕发出来,我想歌舞伎要同样将观众们心里的热情燃烧起来。日本摇滚音乐我也去看过,最后将观众的热情调动起来,我想调动观众的热情这一方面,歌舞伎应该借鉴。
  记者:现在歌舞伎在曲目上,传统和新创的曲目各占多少呢?
  坂田藤十郎:这个不好说,要根据观众的需要来定。
  记者:因为古老,观众的年龄是不是也会偏大?
  坂田藤十郎: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没有年龄的划分。
  记者:怎么样吸引年轻人?学校里设有相关的鉴赏学习课程吗?
  坂田藤十郎:没有。学校没有义务专门带学生去看。日本政府不出钱的,只是作为一种民间的社团在运作。
  记者:歌舞伎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坂田藤十郎:现在状态比较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保持现状,不要衰退,就可以了。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可以做到的。
其他文献
4月的上海,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一场会聚了国内外服装设计精英的激情盛会拉开了帷幕。独具创意的展览展示,新秀辈出的设计赛事,观念碰撞的论坛交流活动,时尚前卫的流行趋势发布,以及贴近民生的商贸活动使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分外妖娆多姿。    迄今为止,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已成功在沪上举办过十三届,每一届服装节都为上海跻身世界时尚之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同时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平添一抹海派亮色。本届服
期刊
看《梅兰芳》像是看了两部电影。头一部是余少群饰演的梅兰芳年轻时代,与十三燕较劲,场场戏都紧紧拎起来,绝伦精彩。后一部是成年梅兰芳,婚外恋、赴美、抗日,场场戏都生生凑起来,无端涣散。编剧怎么会脱节若此而陈凯歌视而不见?也许是阿娇被删的戏份担任了这串联的关键?均不得而知,只是不应该。  影片要说的主题盖过梅兰芳这个人本身。影片英文名叫做“forever entralled”(永远的奴役),影片里又自始
期刊
真快,日历一翻,转眼又是新年。  礼物和祝福都在不知不觉中增多,再过些日子,该是短信问候排山倒海到来的时候了。  新年找乐儿,挺及时的一个题目,都市里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其实已经很多了,但高兴的人可能很少。什么都想要,看什么都真没劲,这就是当代都市人的一个病症:不会找乐儿。  新年伊始,本刊将带你走进一个众人找乐儿的世界,一起找找什么是新年里的乐事,守望一点平日难以梳理的幸福。可能快乐很小,但通过找乐
期刊
4月9日至11日,上海创意新地标卢湾区智造局,几位本土服装设计师的原创设计发布会精彩上演,将2008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活动浪潮推向新高。    此次上海时装周秋/冬发布会可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它开始与国际时装周的运作模式接轨,实行每年春季发布秋冬系列趋势,秋季发布次年春夏季系列趋势的分季节发布模式。本届上海时装周秋/冬发布继续沿承了“创意新生代、中国新力量”理念,充分展示当代上海纺织服装行业的原
期刊
其实,我就是梅兰芳    缘分到了!  曹:黎明你好!  黎:可凡你好!  曹:《梅兰芳》马上就要公映了,作为梅兰芳的扮演者,心里会不会有一些些忐忑?要接受观众的检验。特别是那么多喜欢梅先生艺术的京剧爱好者的检验。  黎:肯定有的。演员演完一部电影,就是给观众去考验。但是,我觉得跟导演合作完整部电影,我们在整个戏里面都挺踏实的。我相信陈凯歌导演,名声这么大,我觉得一定有他很厉害的本领。在合作过程里
期刊
暴走,大走特走。呼朋唤友,一同迈开双腿,抛开一切烦恼,只管甩开大步往前走。  曾几何时,在这城里,我们只是穿行。在滚滚的车流里,拥挤的人行道上,还有被高耸蜂起的楼群条分缕析的天空下,老板的阴郁的目光里,办公室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行。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心都会发霉。  于是,这个春天,我们决定暴走。彻彻底底地在行走中寻求一种释放,一种解脱,一种唤醒……    定义  文 → 杜瓦    
期刊
还记得9年前来欧洲的第一站就是阿姆斯特丹。从荷兰皇家航空那汪湖蓝色仿佛色谱盘里那样标准的大鸟里落下来后,再从中央火车站夹杂在艺人和旅人中一头就扎到了欧洲中心的空气里。    住在从火车站往市中心方向走的第一座大楼维多利亚酒店,晚上我关了灯往对面望去,闪闪烁烁一片莺歌艳舞,我坐在宽大的窗框上,在速写本上勾勒着对岸的灯火,心中播放的是英国歌手David Sylvian的Forbidden Colour
期刊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我进了一家杂志社工作。虽然名义上是文字编辑,但是因为我才毕业,什么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都没有,所以更多的时候我都在充当打杂的角色。我们杂志的主编姓黄,本名里有个“霞”字,听起来乡土味道十足,所以她很不喜欢别人叫她的本名,哪怕称呼她黄小姐也不行,她喜欢别人叫她的英文名字——LUCY。我一直都不太习惯用英文名字称呼别人,总觉得那是假洋鬼子的做派,好好的中国人,叫什么老外的名字?  刚开
期刊
如今,越来越多的白领跳入创业的深水中。竞争的压力,工作的动荡,对个人成就的追求,让他们有了一个光荣的梦想:个人创业!  他们包括上海土著、新移民、海归。他们或满载而归,或铩羽而归,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收获了一种经历,一种成熟的心态。  25岁身价过亿的李想,花6年时间创业国内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PCPOP。他说,创业使自己学会妥协,变得成熟。    创业,是一种意识!是因为对现状不满
期刊
因为时代背景、政治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早期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画家大致上都遇到过误解,甚至经历过各种磨难。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有二十年绘画创作经历却还是默默无闻的画家朱国本,因所在企业的破产而失业了,严格地说,48岁的他在当时画坛上还没有立身之地,但凭着对艺术的热爱,他用微薄的生活费用来支撑创作的开支。有道是穷则思变,从经营一个小画店开始重新谋生,到尝试参加上海艺博会,在2000年又干脆搬入浦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