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盘山曾经以毛泽东的一首《清平乐·六盘山》遐迩闻名,今天,位于六盘山腹地的隆德县杨氏泥塑、魏氏砖雕、高台马社火名气大造,宛如六盘山下山花儿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杨氏泥塑后继有人
杨氏泥塑是隆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发展至今已相传六代,历经180多年的历史。提起杨氏泥塑,人们就能一口气说出好多个杨氏泥塑传承人:第四代传人88岁高龄的杨栖鹤,第五代传承人杨成年、杨佳年,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麒、程建平,他们各自练就了一副好手艺,泥人、彩塑、木雕样样在行,作品个个巧夺天工。
今年64岁的杨氏泥塑第五代传承人杨成年告诉记者,1989年至今,杨氏家族的艺术品曾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展览和大赛20多次,在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展出并获得了很多荣誉,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朋友收藏。第四代传承人杨栖鹤老先生的木雕作品《木香炉》,第五代传人杨佳年的作品《李白下江南》等入选1989年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木香炉》还在1995年“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同年7月参加了“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艺术节”并送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展出。杨佳年的作品《武松打虎》入选1995年“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
彩塑是杨氏家族泥塑艺术的顶峰,每一件作品都展示着艺人们高超的技艺。彩塑作品《鹿鹤同寿》在固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作品《张飞》在宁夏第七届文学艺术评奖中荣获二等奖;作品《西夏王》在2005年荣获中国首届(无锡)泥人艺术大赛银奖。同年作品《十二生肖神》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全国两会期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2006年,第六代传人杨贤雄的作品《童子戏生肖》在固原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7年3月,在首届中国(吴川)泥塑艺术节暨“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中,现场制作的喷砂泥塑作品《悠悠回乡韵》荣获铜奖,作品《六盘之栖》被组委会收藏。第六代传人杨贤龙的作品《孙思邈》、杨贤雄的作品《嫦娥奔月》在无锡泥人艺术大赛中获铜奖。第六代传人杨贤麒的剪纸作品《一百零八塔》(系列作品)2007年入选在澳门举办的“陕风宁俗春节联展”。
2007年,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第五代传人杨佳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8年,杨氏家庭泥彩塑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栖鹤被认证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1995年始,杨氏泥塑的传承人发挥自己掌握传统造像技艺的优势,采用古今结合、传统与现代技艺相糅合的手法为区文物局文物艺术交流中心修复和复仿青铜峡108塔出土的西夏佛头8尊、108塔全貌微缩品4套,并复仿微缩了拜寺沟方塔、双塔、灵武镇河塔等一系列微缩复仿文物精品,同时,该系列和宁夏其他文物送西欧四国展出。2000年,为宁夏固原博物馆复制李贤夫妇墓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镇墓兽和武俑各两件,得到文物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外巡回展出。2001年、2007年,先后两次承接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5窟51尊造像的修复、复原工程。修复完成后,得到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和自治区主管部门,以及敦煌艺术研究院的表扬和肯定。2003年,为兰州市博物馆修复大成殿造像16尊,得到甘肃省文物界以及中国民协副主席、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昌的高度赞扬。
杨氏泥塑艺术之所以从六盘山下的小山村走出全区,走向全国,名声鹊起,是每一个杨氏泥塑传承人执着的追求。今年88高龄的第四代杨氏泥塑艺术传人杨栖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年年推出新作,并把自己艺术扩展到剪纸;第五代杨氏泥塑传人杨成年,64岁老当益壮,愿做人梯,默默无闻地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精心培养年轻一代;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龙、杨贤雄推陈出新,作品独特;第七代传人程建平,今年35岁,已是技艺超群;第八代传人,杨文政,今年只有15岁,有着与他父亲杨贤龙一样的泥塑艺术天赋,对泥塑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杨氏泥塑艺术人丁兴旺,大放异彩。
魏氏砖雕匠心独运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魏氏砖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场地异常得冷清。原来工人们都已放假收麦子去了。
院子里摆放的上千件砖雕再过几天将被运往新疆、福建、北京等地。这些砖雕中的作品《狮娃滚绣球》《鸽子》《梅鹿》及古今名人造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魏氏砖雕艺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隆德县乃至区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艺术创作手法分为“捏活”和“刻活”两种。“捏活”,就是先用配制加工好的泥巴,以手和模具制成龙、凤、狮、鸟、花等图案的坯子,然后入窑焙烧成成品。“刻活”,就是在已烧成的青砖上,用刀、凿等工具雕刻出各种单幅图案、再拼凑成各种画幅。近年来,全国各地仿古建筑方兴未艾,仿古建筑装饰材料供不应求,魏氏砖雕作品主要用于仿古建筑装饰品,装饰在亭台楼阁屋脊、农村房屋的正墙、侧墙和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及庙宇建筑上,既有吉祥如意之意,又质朴无华、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魏氏砖雕还是民间生活用品之一,生活用品花盆、笔筒、香筒等砖雕仍然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四代传承人在吸纳众家之长,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作了 “纹龙脊兽”“五鬃脊兽”“狮子滚绣球”“双龙纹”“龙凤脊”“二龙戏珠”“张口兽”等作品。其作品具有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雕工精湛、造型生动、古朴大方,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等特点。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被宁夏群艺馆收藏。1993年,“龙凤脊”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编入《中国美术大全·宁夏卷》。 卜文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57年,卜文俊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1981年起就开始跟随岳父魏世祥学习制作砖雕。岳父魏世祥一直坚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卜文俊只能打打下手。但肯钻研、善学习的他在帮忙过程中,把打泥、制坯等9个基本环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由于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老人决定把手艺传给卜文俊。卜文俊推陈出新,使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在他手上继承沿袭下来,并最终成为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化文遗产传承人。他虽然是个外姓人,但为了把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使魏氏砖雕后继有人。陆续有脱颖而出的魏凤萍,系魏世祥的女儿,也是固原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第五代传承人魏亚龙、高银燕小两口。2010年初,卜文俊成立六盘人家魏氏砖雕有限公司,公司员工全部来自本村农民,有固定员工23人。
魏氏砖雕传承掌门人卜文俊传承文化不忘党恩。魏氏砖雕传承人中有党员5名,年纪最大61岁,最小26岁。卜文俊在公司成立党支部,自己担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公司得到了国家发改委项目批复,投资640万元,计划建造一座集创作、設计、研究、保护为一体的砖雕文化艺术研发中心。”卜文俊欣喜地告诉记者,对党和政府的关心溢于言表。
传奇续写传奇。以卜文俊为代表的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传奇化为神奇,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走出国门,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经济走向世界。
高台马社火源远流长
8月,在陈靳乡新和村的山坡上,30多匹马被野外放养,个个吃得膘肥体壮,高大强悍。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马,而是高台马社火的专用马。高台的马社火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高台马社火艺术在宁夏隆德县广为流传。最早的高台和马社火是分开的。高台是在供桌上塑造人物形象,马社火是在马背上塑造人物形象的,发展到后来为一体,被称为“高台马社火”。
原始的马社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此隆德县在陈靳乡新和村建立了马社火基地,养马30多匹,以传承保护濒临灭绝的高台马社火遗产。有着六盘山区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的高台马社火,涵盖了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为抢救保护这一濒临消亡的艺术形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经济增长渠道,2013年底,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在移民生态修复区创办了“新和村马社火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和“美隆文化发展演艺有限公司”,共计投入资金6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马棚圈、非遗展厅、马场建设工作,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从2014年起,高台马社火队承办了以乡为主的马社火表演,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隆德六盘山民俗文化节,获得表演一等奖。2015年新春,制作了6辆马车,以12匹马的阵容参与了社火大赛,给隆德全县人民增添了一道特别的节日佳肴,使人们大开了眼界。
也许是这个缘故,高台马社火吸引着千家万户的眼球。每年春节,新和村有200人参加,相邻两村的10多名群众也自告奋勇参加新和村的社火表演。参加社火表演的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只有12岁。年龄最大者之一宋成林,20年参加社火表演不间断。他说:“我之所以每年参加社火表演,就是想把新和村马社火一代一代传下去。”社火走到哪儿,群众奔走相告,携手相助。2016年新和村马社火表演花费6万多元,其中购买服装4万元,县乡给予大力支持。
隆德县的非遗文化如六盘山下的山花绚丽多姿,芳香四溢,它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它将在创新发展中更加灿烂。
杨氏泥塑后继有人
杨氏泥塑是隆德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发展至今已相传六代,历经180多年的历史。提起杨氏泥塑,人们就能一口气说出好多个杨氏泥塑传承人:第四代传人88岁高龄的杨栖鹤,第五代传承人杨成年、杨佳年,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雄、杨贤龙、杨贤麒、程建平,他们各自练就了一副好手艺,泥人、彩塑、木雕样样在行,作品个个巧夺天工。
今年64岁的杨氏泥塑第五代传承人杨成年告诉记者,1989年至今,杨氏家族的艺术品曾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展览和大赛20多次,在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展出并获得了很多荣誉,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朋友收藏。第四代传承人杨栖鹤老先生的木雕作品《木香炉》,第五代传人杨佳年的作品《李白下江南》等入选1989年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佳品及名艺人作品展。《木香炉》还在1995年“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同年7月参加了“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艺术节”并送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展出。杨佳年的作品《武松打虎》入选1995年“万博杯”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
彩塑是杨氏家族泥塑艺术的顶峰,每一件作品都展示着艺人们高超的技艺。彩塑作品《鹿鹤同寿》在固原市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作品《张飞》在宁夏第七届文学艺术评奖中荣获二等奖;作品《西夏王》在2005年荣获中国首届(无锡)泥人艺术大赛银奖。同年作品《十二生肖神》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全国两会期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2006年,第六代传人杨贤雄的作品《童子戏生肖》在固原第四届文学艺术作品评选中获三等奖。
2007年3月,在首届中国(吴川)泥塑艺术节暨“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中,现场制作的喷砂泥塑作品《悠悠回乡韵》荣获铜奖,作品《六盘之栖》被组委会收藏。第六代传人杨贤龙的作品《孙思邈》、杨贤雄的作品《嫦娥奔月》在无锡泥人艺术大赛中获铜奖。第六代传人杨贤麒的剪纸作品《一百零八塔》(系列作品)2007年入选在澳门举办的“陕风宁俗春节联展”。
2007年,杨氏泥塑第四代传人杨栖鹤、第五代传人杨佳年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称号。2008年,杨氏家庭泥彩塑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栖鹤被认证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1995年始,杨氏泥塑的传承人发挥自己掌握传统造像技艺的优势,采用古今结合、传统与现代技艺相糅合的手法为区文物局文物艺术交流中心修复和复仿青铜峡108塔出土的西夏佛头8尊、108塔全貌微缩品4套,并复仿微缩了拜寺沟方塔、双塔、灵武镇河塔等一系列微缩复仿文物精品,同时,该系列和宁夏其他文物送西欧四国展出。2000年,为宁夏固原博物馆复制李贤夫妇墓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镇墓兽和武俑各两件,得到文物界的一致好评,并在国内外巡回展出。2001年、2007年,先后两次承接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5窟51尊造像的修复、复原工程。修复完成后,得到国家文物局主要领导和自治区主管部门,以及敦煌艺术研究院的表扬和肯定。2003年,为兰州市博物馆修复大成殿造像16尊,得到甘肃省文物界以及中国民协副主席、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昌的高度赞扬。
杨氏泥塑艺术之所以从六盘山下的小山村走出全区,走向全国,名声鹊起,是每一个杨氏泥塑传承人执着的追求。今年88高龄的第四代杨氏泥塑艺术传人杨栖鹤,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仍然年年推出新作,并把自己艺术扩展到剪纸;第五代杨氏泥塑传人杨成年,64岁老当益壮,愿做人梯,默默无闻地做好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精心培养年轻一代;第六代传承人杨贤龙、杨贤雄推陈出新,作品独特;第七代传人程建平,今年35岁,已是技艺超群;第八代传人,杨文政,今年只有15岁,有着与他父亲杨贤龙一样的泥塑艺术天赋,对泥塑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杨氏泥塑艺术人丁兴旺,大放异彩。
魏氏砖雕匠心独运
初秋时节,记者驱车来到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魏氏砖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场地异常得冷清。原来工人们都已放假收麦子去了。
院子里摆放的上千件砖雕再过几天将被运往新疆、福建、北京等地。这些砖雕中的作品《狮娃滚绣球》《鸽子》《梅鹿》及古今名人造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魏氏砖雕艺术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在隆德县乃至区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艺术创作手法分为“捏活”和“刻活”两种。“捏活”,就是先用配制加工好的泥巴,以手和模具制成龙、凤、狮、鸟、花等图案的坯子,然后入窑焙烧成成品。“刻活”,就是在已烧成的青砖上,用刀、凿等工具雕刻出各种单幅图案、再拼凑成各种画幅。近年来,全国各地仿古建筑方兴未艾,仿古建筑装饰材料供不应求,魏氏砖雕作品主要用于仿古建筑装饰品,装饰在亭台楼阁屋脊、农村房屋的正墙、侧墙和庭院的影壁、障壁、门楼及庙宇建筑上,既有吉祥如意之意,又质朴无华、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魏氏砖雕还是民间生活用品之一,生活用品花盆、笔筒、香筒等砖雕仍然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四代传承人在吸纳众家之长,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作了 “纹龙脊兽”“五鬃脊兽”“狮子滚绣球”“双龙纹”“龙凤脊”“二龙戏珠”“张口兽”等作品。其作品具有立意新颖、构图严谨、雕工精湛、造型生动、古朴大方,融装饰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等特点。曾多次参加区内外大展,部分作品被宁夏群艺馆收藏。1993年,“龙凤脊”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编入《中国美术大全·宁夏卷》。 卜文俊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1957年,卜文俊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1981年起就开始跟随岳父魏世祥学习制作砖雕。岳父魏世祥一直坚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卜文俊只能打打下手。但肯钻研、善学习的他在帮忙过程中,把打泥、制坯等9个基本环节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由于他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老人决定把手艺传给卜文俊。卜文俊推陈出新,使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在他手上继承沿袭下来,并最终成为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自治区级非物质化文遗产传承人。他虽然是个外姓人,但为了把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使魏氏砖雕后继有人。陆续有脱颖而出的魏凤萍,系魏世祥的女儿,也是固原市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第五代传承人魏亚龙、高银燕小两口。2010年初,卜文俊成立六盘人家魏氏砖雕有限公司,公司员工全部来自本村农民,有固定员工23人。
魏氏砖雕传承掌门人卜文俊传承文化不忘党恩。魏氏砖雕传承人中有党员5名,年纪最大61岁,最小26岁。卜文俊在公司成立党支部,自己担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公司得到了国家发改委项目批复,投资640万元,计划建造一座集创作、設计、研究、保护为一体的砖雕文化艺术研发中心。”卜文俊欣喜地告诉记者,对党和政府的关心溢于言表。
传奇续写传奇。以卜文俊为代表的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把传奇化为神奇,魏氏砖雕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走出国门,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经济走向世界。
高台马社火源远流长
8月,在陈靳乡新和村的山坡上,30多匹马被野外放养,个个吃得膘肥体壮,高大强悍。它们可不是一般的马,而是高台马社火的专用马。高台的马社火也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高台马社火艺术在宁夏隆德县广为流传。最早的高台和马社火是分开的。高台是在供桌上塑造人物形象,马社火是在马背上塑造人物形象的,发展到后来为一体,被称为“高台马社火”。
原始的马社火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濒临灭绝的危险,为此隆德县在陈靳乡新和村建立了马社火基地,养马30多匹,以传承保护濒临灭绝的高台马社火遗产。有着六盘山区民间艺术活化石之称的高台马社火,涵盖了表演、造型、语言、彩绘、手工制作等多种艺术类型。为抢救保护这一濒临消亡的艺术形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拓展经济增长渠道,2013年底,新和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在移民生态修复区创办了“新和村马社火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和“美隆文化发展演艺有限公司”,共计投入资金6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马棚圈、非遗展厅、马场建设工作,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从2014年起,高台马社火队承办了以乡为主的马社火表演,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隆德六盘山民俗文化节,获得表演一等奖。2015年新春,制作了6辆马车,以12匹马的阵容参与了社火大赛,给隆德全县人民增添了一道特别的节日佳肴,使人们大开了眼界。
也许是这个缘故,高台马社火吸引着千家万户的眼球。每年春节,新和村有200人参加,相邻两村的10多名群众也自告奋勇参加新和村的社火表演。参加社火表演的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只有12岁。年龄最大者之一宋成林,20年参加社火表演不间断。他说:“我之所以每年参加社火表演,就是想把新和村马社火一代一代传下去。”社火走到哪儿,群众奔走相告,携手相助。2016年新和村马社火表演花费6万多元,其中购买服装4万元,县乡给予大力支持。
隆德县的非遗文化如六盘山下的山花绚丽多姿,芳香四溢,它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它将在创新发展中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