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琛菁 韩雯倩 等城市·时空·艺术记“追梦时空——2014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

来源 :公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ys75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梦时空——2014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于2014年11月12日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共同主办,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承办,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协办。
  展览邀请批评家李晓峰先生担任策展人,邀约了99位上海雕塑艺术家及相关艺术家的约150件(组)作品,展陈了1980年以来上海雕塑的全景观,梳理了上海雕塑的发展与历史。
  本次展览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板块为“历史回眸”。参展艺术家包括张充仁、陈道坦、章永浩等为上海城市雕塑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辈雕塑大家,参展作品既包括了代表性的红色经典创作,也涵盖了一批雕塑家的代表性作品,尤其是那些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上海城市地标、形象代表的城雕作品原稿。
  第二板块为“城市追梦”。充满“梦幻”的想象与流光溢彩的“遐想”成为本单元的关键词,一大批充满创造力与青春活力的雕塑作品散发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梦想,这些雕塑艺术家既关注当代、关怀当代人的生活,同时又用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阐释着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第三板块为“多元足迹”。集结了多样化的雕塑本体语言探索与表现手段实验性的学院派作品,呈现了当代雕塑多元的形态,以及形成的不同张力,其中相互关联、充满互动。
  第四板块为“时空跨越”。雕塑艺术走出闭合自足的传统空间,跨越多元时空。更多的空间性作品、不同媒介的装置作品,甚至影像作品,在更宽泛的雕塑语境中展现了雕塑艺术的当代可能。特别是一些非雕塑背景的参展艺术家,以更为当代的艺术观念介入雕塑,跨界的艺术穿越雕塑,时空交错,给未来的城市空间艺术带来更大的惊喜。
  从“历史回眸”至“时空跨越”,这说长不长、说短非短的三十年间,上海雕塑艺术从主题性雕塑走向更为多元更为开放的空间。雕塑本身也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雕塑承担着服务宗教、政治之命,为人塑像,为事雕像,是一部记录着人类发展的石头史书;未来,它则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精神与文化。与此同时,随着科技与人类观念的转变,雕塑也逐渐从静态、可触、可视的三维物体走向动态、声光、综合、互动,突破视觉,迈入多维的时空。
  在本次展览中,最让人意外、吃惊的是第五板块“盲雕传奇”。这一群来自上海盲童学校的孩子尽管患有视力障碍,甚至是全盲,但是他们用自己的专注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向世人展现了盲人的雕塑传奇。在黑暗的世界中,老师为他们讲解着与形体有关的道理,他们仅凭触觉和残缺的视力倾听并临习着雕塑。也正由此,在此次“追梦时空”的展览中,特别策划了一个名为“盲雕传奇”的特展,为展览增添了引人入胜又耐人寻味的精彩一笔。不可思议的盲人雕塑,正对应了“雕塑是触觉的艺术”那句著名格言,也为本次“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续写了上海雕塑艺术的又一个传奇。
  文化的沉淀与文明的彰显,成就了都市的风貌,铸就了都市的风格。仔细研究一个城市的雕塑,无异于解读这座城市的精神。“追梦时空——2014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以全景观方式整体呈现上海雕塑艺术的生态与风貌,既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艺术缩影雕塑艺术轨迹和底蕴,又用雕塑这样一种艺术语言彰显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城市观念、城市形态、城市品质、城市情怀、城市活力、城市开放度和城市包容度。
  老一代的前辈,用他们一生的造诣镌刻了时代的经典。新一代的中青年艺术家,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多样的技艺手法及新媒体新媒介打开了一个新世纪的全新时空,无论是回溯还是追梦,多元还是跨界,他们都用自己的造型语言呈现着城市的性格、品质与活力。
  11月12日当日的展览开幕仪式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总工程师俞斯佳主持,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局长庄少勤、市规划协会会长毛佳樑、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胡劲军、艺术家代表章永浩、策展人李晓峰等分别做了开幕致辞,从展览缘起、展出作品、展览策划等不同角度来介绍展览,并表达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可以凝聚和整合上海本土雕塑界的力量,实现公共空间与艺术文化共融的美好愿望与期盼。
  与开幕式同期举办的还有“城市·空间艺术”主题论坛,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上海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毛佳樑、资深房地产界顾问专家王安德等嘉宾莅临现场,围绕拟于2015年举行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论坛还约请到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上海美协副主席朱国荣,美国城市土地学会中国大陆主席郑秉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追梦时空”策展人李晓峰,这五位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都有所见长的专家做精彩演讲,从过去上海的大兴土木到现今上海城市发展的转型,如何提升发展中的城市品质,是这些专家学者所共同探讨的主题,旨在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独特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寻找方向与答案。
  无论是“追梦时空——2014上海雕塑艺术邀请展”还是“城市·空间·艺术”主题论坛,都聚焦了雕塑与城市空间艺术,呈现出上海雕塑艺术及城市空间的探索步履、发展脉络与走向当代的多样路径,也展现出上海雕塑艺术丰富多彩与活力四射的梦想与热情,再次升温了上海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雕塑艺术情怀,点燃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的未来想象。上海这座融合了现实与未来、西方与本土文化的城市将以更开放、更多元、更包容的姿态,推动城市艺术走向更加宽广和深远的未来。
其他文献
开放数据(open Data)作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已经在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创新与融合过程中激发出了巨大能量。各级城市政府作为城市或地区的管理者,拥有城市生活各方面都息息相关的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城市运行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情况,并且也是优化与改进城市管理方法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生活的提升与问题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更应该通过互联网,调动更多民间力量来解决问题,已经
期刊
“第一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于2016年10月2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召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以及荷兰著名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院长纳仁·巴菲尔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巴特利特建筑学院名誉教授傅柯林、韩国公共艺术学者崔泰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知名建筑师朱锫等二十余位卓有建树的顶尖专家学者,围绕艺术如何介
期刊
摘要: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具有空间沉浸性、内容叙事性、形式游戏性三大特点,特别适合营造具有沉浸感、叙事感和游戏感的儿童疗愈环境。对辅助患儿艺术治疗、舒缓家长和医护人员压力产生积极效果。未来儿童疗愈环境中的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将更具亲自然设计的哲学视野,功能性和文化性更趋融合.智能化交互技术将被里广泛采用。  关键词:儿熏医疗;疗愈环境;空间交互;公共艺术  引言  空间交互式公共艺术以空间艺术装置和体
期刊
拉斐尔·洛扎诺·赫默(Rafael Lozano-Hemmer,1967-)是墨西哥裔加拿大电子艺术家,康科迪亚大学理学学士,善于将建筑、科技、戏剧和行为艺术融于其创作之中,现生活、工作于蒙特利尔和马德里两地。  拉斐尔·洛扎诺·赫默1967年出生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1985年移居加拿大,先后就读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维多利亚大学和蒙特利尔的康科迪亚大学。作为墨西哥城夜总会
期刊
阿维娃·拉赫玛尼(Aviva Rahmani)是一位生态艺术家,她的公共艺术和生态艺术项目是由多学科成员——科学家、规划者、环保主义者和其他艺术家团队协作完成的。她利用绘画、声音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所完成的跨度广泛的项目,既包括纯粹的大地景观重建又包括博物馆场地改造。  拉赫玛尼的早期作品受到多种影响,如受到在纽约大学进行跨学科古典文掌研究的影响,以及面包和木偶剧院(Bread andPuppet
期刊
这是一个后波普的时代,也是一个影像生存的时代。  摄影自它诞生之日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与此同时,视觉艺术家在当下与影像媒介之间的深刻联系毫无疑问超越了以往150年里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尽管整个现当代艺术史是如此执拗地与摄影艺术(包括技术)的演进和发展犬牙交错、此起彼伏。上世纪20年代,那个擅长摄影术的包豪斯前卫艺术家莫霍利·纳吉诚然发现了这种被称为以“新视觉”观察和表现事物的
期刊
编者按:以艺术走进大众,以生活美学的形塑为圭臬的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2016年10月21-23日)目前闭幕。整个展会期间,以两个特展的活动尤为精彩,引发了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一是由佥江波、章莉莉、何根祥策展的“一竹一世界”,策展人从环保议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出发,秉承地方特有文化记忆的传统竹艺,发掘地方文化基因的传统记亿内容,系统研究地域风格特质的艺术语言,将原属于地方族群与社区独有的生
期刊
如同欧洲的其他国家一样,在过去的15年里,关于市区和郊区空间的城市概念在德国同样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至少,在那些自身专业与大都会现象密切相关的建筑师、规划师、艺术家和理论家们的眼中,是这么认为的。其中,尤以那些没有受到过上世纪60至80年代意识形态和审美争论影响的年轻人为甚。他们非常希望,且不得不找到自己在面对城市生活中新老问题时的立场,诸如全球一体化、亚洲的极端动态发展以及廉价航班带来的变革等等现
期刊
涂鸦和街道艺术早已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有新作品出现,原有的作品则随之消失。这些创造性表达、临时性标识和文字涂写,成为今天城市公共空间中不断变化的艺术样式。  街头艺术很容易被视为破坏行为。不过,在“谁拥有这座城市?”(Who Owns the City)艺术项目中,德国汉诺威的年轻人与建筑师、艺术家和通讯设计师合作,清晰演绎出隐蔽在街道艺术背后的公共空间中的新艺术形式,从而建立起一个
期刊
20多年来,柏林有一群被称为“英奇观念”(ingesidee)的艺术家,一直致力于公共空间项目的探索,他们创造了众多让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调皮可爱的公共艺术作品。  他们的标志是绝对完美的小写字母“i”,只是将顶部原有的一个点,变成向两侧分开的两个点。实际上在德语中不存在这个字,因此成为只被“英奇观念”创意小组(以下简称“英奇小组”)艺术家们所使用的标志。这个标志是由平面设计师克努特·拜尔(Knu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