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浸润无声

来源 :教育观察·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校园环境是一种精神载体、精神氛围和精神力量,只有营造优雅洁净、充满文化气息和儿童趣味的校园环境,才能使它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和“家园”,使学生在美中生活,在乐中求知,在愉悦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1-0024-03
  [作者简介]胡才伟(1961—),男,广东茂名人,专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八小学数学教师,中学高级。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式,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大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应该齐头并进,通过物质文化的有效建设,达到物质育人、环境育人、潜移默化的目的,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整体格局、人文景观、文化设施等,这些是构成校园文化的物质内容与发展前提。全面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育人的物质基础。幽雅洁净、充满文化气息和儿童趣味的校园环境,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家园”,使学生在美中生活,在乐中求知,在愉悦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HTH]一、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HT]
  (一)校园环境是一种精神载体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理念,是承载学校发展目标、培养目标的物质基础,更是一所学校校风、学风的体现。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的校园能让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良好体验,更是精神上的愉悦感与自豪感。
  (二)校园环境是一种精神氛围
  构建和谐向上、健康快乐的校园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小学生可塑性强,而学校的校园环境往往有强大的导向功能,能体现出学校的育人方向和价值取向,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对学生集体的精神感染和良好育人氛围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校园环境是一种精神力量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当校园环境形成一种精神氛围,那么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都会成为学生无声的好伙伴,都会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弥补人为教育的不足,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赋予学生积极上进的力量,激发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
  [HTH]二、校园环境建设的几个方面[HT]
  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校园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小学校园环境建设除了应体现学校应有的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经济性之外,还应体现儿童性,这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小学校园的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化,让校园成为“花园”
  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学会欣赏美,享受美,进而学会热爱美,创造美。因此,学校在美化校园时,应和绿化、净化相结合,体现学校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例如,有的学校着力搞好校园的绿化,进行整体设计布局,栽花种草,花坛、校道两旁、走廊、窗台都种满花草,一年四季,满目青翠,花香怡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发现美,欣赏美,从物美、景美、境美进而熏陶到人美。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玩耍,怎能不让人感到身心愉悦?
  有的学校布局彰显内涵,一草一木、一花一石的布置除了与教学设施进行合理搭配之外,还隐含着深刻的寓意。比如,有的学校在小花坛中央用红色花围圆,象征太阳。旁边两条绿色观赏植物塑造成双手托举之势,象征老师像辛勤的园丁托起明天的太阳。
  (二)求知,让校园成为“学园”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是很多学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的着眼点之一。通过对校园环境中的墙体进行“高品位、儿童化”的文化包装,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师生的作品结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结合,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创新科技的知识在学生必经的地方进行点面结合,全面铺展。让每一面墙所说的话,都能透过眼睛渗入心灵,让学生有所看、有所想、有所积、有所悟。
  例如,有的学校在教学楼的墙体上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每个教室张贴名人画像及名言,使师生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有的学校则在楼道的墙上张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别具一格;天花板的横梁上、柱子上都可以充分利用,把一些常用的词句、诗句、名言、励志故事等,通过儿童化的设计展示出来;或者绘制多幅各种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充分体现墙壁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橱窗,是学校的宣传阵地之一。橱窗内容可以布置校务公开、团队宣传、公开栏、师生作品、卫生公布、安全宣传等板块,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管理特色。定期举办橱窗文化展示活动,还可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例如,包括 “校赋”“师德铭”“习惯养成”“安全教育”“学生文明礼仪”“书香校园”“手抄报”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橱窗展示,能够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淀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音乐课堂中,竖笛有助于唱歌、欣赏和创作教学。学习竖笛有益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因此,教师可通过竖笛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关键词 初中;音乐;竖笛;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3)35-0078-03  作者简介 丁洁(1978—),女,江苏沐阳人,教育硕
期刊
[摘要]《黄山奇石》是一篇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文本,利用此文本引导学生赋予“石头”以生命、让石头会“说话”。 根据文本特点,教师可分三个层次培养学生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层次:凭借语言描述,启发学生呈现故事画面;第二层次:凭借语言描述,启发学生呈现故事画面;第三层次: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想象故事情境。  [关键词]想象力;语言;石头“说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二次函数》课堂中,教师通过给学生创设两个个性展示的环节,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只是在学生讲解、点评不到位的情况下,及时予以点拨和启发。这样既深化了问题,又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效课堂;设计;操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9-3  [作者简介]李倩倩(986—),女
期刊
[摘要]预习,是语文阅读开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正确对待课前预习,让其发挥应有的效能,是语文老师应当正视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前预习摆脱“鸡肋”的窘境,变成一道营养丰富的美味大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6-44-2  [作者简介]胡霞萍(982—),女,苏州吴
期刊
[摘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教育的价值观、知识观和对传统的继承与改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争论是两种教育思想的交锋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揭示了过去教育和现在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教育问题。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  [作者简介]李利鑫(987—),女,河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如果有了诗意或许就有了温情。学生乐于思考,师生自然互动。要实现课堂中的诗意,小学语文教师需课前思索、课时努力和课后反思。只有当教师将其从课堂上显现出来,并成为一根教学主线时,诗意才成为一种可以感知的意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4-3  [作者简介]曹宇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教师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探知文本内容——人物的精神,事物的特点,还要指向习作,引领学生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作者的谋篇布局等,使学生获得习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语文;高年级;习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3-3  [作者简介]石云,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教师。  一、问题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一些小学生笔下的生活却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有效地设计与实施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与信息技术教和学的融合,使过程性评价能真正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最终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规范;反省;诊断;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3)35-0087-06  作者简介 张涓(1969—),女,江苏南京人,本科,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教师,中学高
期刊
[摘要]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并形成较高的审题能力必须有相当长的时间来强化训练。无论是计算题、文字题还是应用题,教师都应在教学中慢慢地引导学生概括、领悟数学思想与方法,通过读读、画画、想想,帮助他们认真审题、正确答题。  [关键词]审题;数学审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3-0076-02  [作者简介]甘晓方(197
期刊
[摘要]随文识字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而且能让学生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在“随文识字”教学方面,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精心解读,把握识字基点;激情引趣,随题引出生字;创设情境,多元识记生字;总结回顾,巩固学习效果。  [关键词]文本;识字;生字;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