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5年前,65岁的杜树生在武汉开起了全国第一家老年人专业商城,现在仍然是武汉市唯一的一家。20年来,武汉老人人口翻了一番。就在2013年年初,武汉市公布最新老龄人口数据,该市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16.71%。但是,极速扩张的老年人口,并未带来巨大的市场,我国的“银发产业”才刚刚起步,一些先行试水者也面临着种种困难,举步维艰。
杜树生的经历几乎是所有老年产业创业者的缩影。1998年,企业改制后无事可做的杜树生参加当时的国际老年节,看准了老年人的巨大市场并计划开办一个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商城。通过十几年的积累,杜树生掌握了大量国内外老年产业信息,他一直坚持联系厂商按老年人的需求生产适用的产品。能爬楼梯的多功能轮椅、可以折叠的代步机,比普通家居还要漂亮的座便器……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在卖的老年用品,在他这里都能找到。即便如此,店里的经营却举步维艰。憋屈狭小的经营店面,每月房租就要1.2万元,没有政府的支持,水电费全部按照商业标准收取。现在他只能勉强维持店面运转,面临关门的边缘。
在地方国税局就职的公职人员吴睿鸫认为,尽管养老产业化商机无限,能助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但从某些角度看,养老不能贸然走产业化的道路,因为养老产业化的道路可能在我国难以走通,理由有二。
一是养老产业化不符合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已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考虑到我国的老人历来崇尚节俭的消费习惯,投资者或经营者不太可能赚到大钱。
二是现在的养老产业化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就是把过去那种公益和福利双重属性的养老制度,视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要变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即全面推向市场。其实,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养老业走的并非是完全市场化的路径。譬如,美国的养老业就分为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两类,前者大多为私人公司所办,后者主要由教会兴办,而政府则给予部分补贴。
杜树生的经历几乎是所有老年产业创业者的缩影。1998年,企业改制后无事可做的杜树生参加当时的国际老年节,看准了老年人的巨大市场并计划开办一个专为老年人服务的商城。通过十几年的积累,杜树生掌握了大量国内外老年产业信息,他一直坚持联系厂商按老年人的需求生产适用的产品。能爬楼梯的多功能轮椅、可以折叠的代步机,比普通家居还要漂亮的座便器……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在卖的老年用品,在他这里都能找到。即便如此,店里的经营却举步维艰。憋屈狭小的经营店面,每月房租就要1.2万元,没有政府的支持,水电费全部按照商业标准收取。现在他只能勉强维持店面运转,面临关门的边缘。
在地方国税局就职的公职人员吴睿鸫认为,尽管养老产业化商机无限,能助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但从某些角度看,养老不能贸然走产业化的道路,因为养老产业化的道路可能在我国难以走通,理由有二。
一是养老产业化不符合我国国情。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已进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社会。考虑到我国的老人历来崇尚节俭的消费习惯,投资者或经营者不太可能赚到大钱。
二是现在的养老产业化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就是把过去那种公益和福利双重属性的养老制度,视为计划经济的产物,要变革就要走产业化道路,即全面推向市场。其实,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养老业走的并非是完全市场化的路径。譬如,美国的养老业就分为营利性的和非营利性的两类,前者大多为私人公司所办,后者主要由教会兴办,而政府则给予部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