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4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们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学生们的课堂兴趣持续增强。但冷静下来客观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趣味浓,却犹如观花赏月、听曲观戏;教学媒体多,课件、视频、录音竞相登场,却犹如商品展销热闹一时;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等却占据了课堂。一堂课下来,只见各种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开发、挖掘,更不见师生和文本内容的共鸣。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和老师及文本的思想有效结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遍开幸福之花呢?近几年笔者对语文活动式高效课堂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验,现就教于大方。
  一、课堂改革要注重文本和活动的有效结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也说明解放教学思想,开放语文教学活动是必要的。的确,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让我们的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对此,我深有体会。我执教的七年级上册《春》一文,在文本和活动的有效结合上就进行了摸索。我在课堂上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引生入境:“同学们,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接着我让学生们回忆有关春天的优美诗作: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学生积极搜索记忆,直入文本。
  接着,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我配乐朗诵,要求学生闭目同时脑中浮现一个个场景画面,初探感受。阅读将学生带入了特定的境界和角色,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引发了学生对美妙春天的共鸣。之后我们锁定“美点赏读”,学生自选精彩语段,抓出文本重点,我示例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结构、语言、修辞等多方面进行品味,形成自己的审美心得。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赏析结果,推荐几名同学在全班展示,师生点评,重在肯定。最后“美点再读”,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对文本的体验,使感情有一定程度的升华。一系列活动使整个课堂大有“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势头,学生积极踊跃,课堂效果良好,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课堂改革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结合
  走进现在的课堂,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挖掘文本的人文价值,强化人文的感悟,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的教学时,偏重于人文的挖掘,忽略甚至抛开了语言文字本体。如上《化石吟》一课,一些教师仅是引导学生发远古之幽思;上《看云识天气》时,把时间过多分配在有关“看云识天气”和“听天气预报知天气”的辩论上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认为这种舍语文,讲人文的教学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教学。什么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都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和谐统一,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对于文中那些该抓的词句,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记得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这样设问:“作者为什么在初冬之夜走出户外?”学生自然会从作者心情等方面回答,老师适时地点拨:“这是内因,有外因吗?”把学生的注意力顺理成章地引到对月色的描写上。然后问:“文中哪个句子是描绘月色的?”“你喜欢这个句子吗?如果喜欢,请说说它好在哪里?”师生细读月色描写句段,感悟作者想象的奇妙,品味作者修辞运用的精当,咂摸作者语言的神韵和魅力。进而扩展到我国古典诗歌中描绘“月”的诗句,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汉语言文字、文学的博大与精深,在此基础上就“月”的话题学生仿例造句,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样,感悟与训练有机结合,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
  “绝知此事要躬行”,我坚信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我们的语文课改之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遍开幸福之花。
其他文献
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目前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网络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的术语和定义也通过各种途径为人们所逐步认识和了解,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为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
期刊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又因为文言文考试在字词翻译上比重较大,功利化的趋向使现实中文言文课堂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刻板的介绍,繁琐的讲解,机械的背诵,死板的训练等,使文质兼美的古典名篇变得支离破碎、枯燥无味。这些都使处于青春期的思维活泼的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心理,也就不以为怪了。  怎么做到让“言”的教学做到既让学生感到“有意思”又能准确把握其文言释义呢?  一、重识“字”,准确
期刊
第一环节、前期铺垫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三》。(板书)  师:说到田园风光,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呢?  生1:田野麦地。生2:炊烟袅袅。生3:鸡鸣狗叫。生4:绿树环绕的村庄。  师:大家说得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田园诗。(Ppt出示《过故人庄》)  师:大家还认得这位老朋友吗?学生答“记得,初一学过。”那好,我们齐读一遍。  生读。  师:请问大家从这首诗里你读
期刊
语文课堂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积极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发现、思考、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垄断课堂,成为课堂
期刊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是一个连续的终身教育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小学教育是生态环境教育的初始阶段。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小学生态环境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环境,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而加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尤其是以唐诗为代表的古诗词,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文学史上,而语文教学是让学生领略诗歌魅力的主阵地。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让诗歌的美感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达到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学会审美”的意境,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外,还不断尝试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以多种途径巧学诗歌。  一、以形式多样的“读”巧学诗歌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期刊
语文是一种感动,是心灵与心灵碰撞后产生的火花;写作是一种创造,是生命与生命对话后绽放的花朵。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保护学生的这种感动,让他们始终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易于感动的心灵,激活学生灵魂中的感动“因子”,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感动在心中,当不得不用言语表达时就流淌出令人感动的文字。  王国维说,成大事业的学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三境说”几乎可通用于凡事凡物。那么,写作呢?是不是也有“三境
期刊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籍是人类精神的殿堂。通过大量阅读,学生能够感知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积淀,提高读书能力,陶冶情操,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名著比较适合于中学生阅读,它们都经历过历史与时间的检验,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那么,现在的中学生业余时间在干什么?究竟爱读什么书?喜
期刊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练、传神的语言,丰富的想象,传唱千年而不衰。古诗词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呢?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注重反复诵读  著名的语言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要培养孩子纯正的文学趣味,就要从读诗开始。”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揣摩出诗人渗透在字
期刊
在中考语文试卷上,材料作文是比较有难度的,尽管近几年中考材料作文的命题趋势是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而且降低了审题难度,给考生以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认为考场上选择材料作文是有风险的,有时自己的观点稍有偏颇,分数可能就会很低,也就是说它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危险,所以学生惧怕写材料作文。纵观近几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材料作文的素材选取的都是富有鲜明时代性的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公众广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