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没商量”还是“爱国须思量”?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4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右下角的“名人说、说名人”专栏里,摘录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一段话,现一字不漏抄在下面:
  “中国知识分子有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世界上哪一个国家也不能望其项背的。尽管眼下似乎有一点背离这个传统的倾向,例证就是苦心孤诣千方百计想出国,有的甚至归化为‘老外’,永留不归。这只能是暂时现象,久则必变。就连留在外国的人,甚至归化了的人,他们依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依然要寻根,依然爱自己的祖籍国。何况出去又回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呢?只要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好了,情况会大大改变的。对广大的中国老、中、青知识分子来说,我想借用一句曾一度流行的、我似非懂又似懂得的话:爱国没商量。我平生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人后。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季羡林先生的新书《忆往述怀》最近出版,他在书中说。)
  想对这段话发点议论,是因为这段话,内容荒诞不经,发表在主要针对海外华人、华侨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尤其不伦不类。它既显现出了季羡林这位年愈九旬的老牌教授、老留学生的思想浅薄,也显现出了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者的思想与业务能力的局限。
  正是因为要出国、已出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的官方宣传部门,才耗费巨资,在海外印刷、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群读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才能多少有一些读者,包括我在内。在季羡林看来,背离爱国主义传统的例证,就是要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且有许多人归化为“老外”。出国的人就不爱国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奥运火炬传递所到之地,异国都城映天蔽日的五星红旗说明了什么?难道是东道主国家雇人去摇旗呐喊的吗?再者,中国的留学政策是“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国家政策支持的好事,季羡林却视为爱国主义传统遭到背离的例证。这不是老糊涂,就是倚老卖老。
  季羡林何以觉得,归化人了外国籍的华人,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们入籍时,曾经将手放在心口,或是举过头顶,宣誓要放弃对原所在国的效忠,而忠于接纳他归化的新国家。季羡林想当然地这样说,是置千千万万海外华人于不诚、不忠、不义的处境。他们的家庭、财产、生活、人生,都在现籍国,那个国家,用宪法维持他的权利,用军队和警察保卫他的安全。他爱自己的所在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有从事有损所在国国家利益的、特殊职业的人,才能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些海外华人,爱中国,爱的是她的血脉亲情、文化传承。
  如果愤青们得知,季羡林先生是在法西斯德国,拿着纳粹政府的教育津贴,而得以留德10年的,他们一定会觉得,季教授没有资格谈爱国。当然,这是“文革”式的思维逻辑,为我所厌恶。但是,我们确实看到了,网络上泛滥着的“爱国”喧嚣中,不是充斥着籽那个惹祸的青岛女留学生“奸尸”、“碎尸”这类狂犬言论吗?我绝对反对她的观点和行为,但我绝对厌恶对她的人身攻击和威胁。
  季羡林先生是幸运的。虽然受到过一些冲击和不公平待遇,但毕竟没有被流放到甘肃夹边沟那样的地方去改造。如果他去了夹边沟,他的肉体恐怕早已不存,爱国之皮焉能附之?在他这段话里,他用中国知识分子领袖的口吻,寄语“广大的中国老、中、青知识分子”:爱国没商量。
  季羡林先生,你实在错得太离谱了。九旬之年,享此高寿,连国家领导人都给你送花篮,独获尊荣,你自然是爱这个国家爱得没有商量余地。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什么?仅仅是爱国吗?或者,爱国是唯一的选项吗?如果说知识分子一定要爱国的话,那就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并且监督执政者,制订、实施利国利民的政策,比如,在粮食产量放卫星亩产10万斤的时候,农学家站出来说“放屁!”;在“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大饥荒年头,社会学家站出来,向国际社会、国际组织公布第一手的、详实的中国人口非自然死亡田野调查报告在大炼钢铁的时候,金属学家站出来说:“胡来!”……
  “爱国无商量”是奴性哲学,是对北京大学“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校训的背弃。这就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弃家贫”的翻版,是“母亲打错了儿子,儿子不记恨母亲”的换而言之。爱国须思量,因为,人类历史上,有多少罪行假“爱国”之名而行!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我特别尊敬袁隆平院士。他从来不说自己爱国。但他的功德,远远地超过了“爱国”这一层次。他爱的是世界和人类。中国,自然,而且,首先,包括在内。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世界上最牛的农民,他对水稻的热爱、对能长出水稻的土地的热爱,对依赖水稻为生的人类的热爱,岂“爱国”两字能够承载!
  “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90多岁的老人,学富五车,却说出如此矫情、煽情、虚情的话,大概可算“老而不尊”了吧!
  
  2008年4月29日无闻居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高考季节。家长孩子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成绩好的孩子家长挑选名校、名专业;成绩差一点的家长忙着选个最适合的学校,最起码要有书念……高考永远是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话题。参加高考,曾经是多少中国家长认为的孩子“鲤鱼跳龙门”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高考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高考不再是所有高中毕业生们的唯一选择,出国留学成为很多有条件的家长培养孩子的另外一条途径。然而真要下决心把孩子送出国,却并不是一件
期刊
来到悉尼六个月了,一直在寻找工作,今天终于得到一份IT工作,和我以前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在各IT企业竞相裁员的情况下,一个英语很烂的人能找到一个工作,实在让我兴奋异常。  在我的观点来看,第一要素是技术,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坚持不懈,第四是找工作的方法(这一点与国内很有不同)。英语也很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我现在得到的这个工作就是靠我的技术得到的,不是英语,事实上,CT
期刊
一天我闲来无事,随手翻阅一本杂志,忽然发现里面有这样一妙语:“如果不要自由,那请你结婚:如果你要自由,那你就独身。”我想这一定是身陷围城的某位人士说的,看来他肯定是在婚姻中失去了自己的空间才发出“绝望”的呐喊的。  在婚姻中遭遇这般“不幸”命运的人还真不少。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新婚前夕彻夜不眠,他即对将要来临的婚姻兴奋异常,又有着另一种担心:“我不能为自己写日记了,她将看到我写的一切。”托翁的担心是
期刊
日前,在安省汽车业的裁员潮流中,加拿大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通用汽车、同时也是0shawa地区最大的雇主,因为燃油价格上涨及经济衰退带来的销售下降,今年将会在当地的卡车装配车间裁减1,000个职位。Oshawa市长说,关闭工厂几乎涉及到全市的家家户户,对Oshawa的经济和市民生活的打击相当大,失业让那里的市民感到遭受了政府的遗弃。    卡债    对此,有位熟悉加拿大汽车生产行业的人士对我说,过去
期刊
他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中国一流法学院,并分别在美国哈佛大学、期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法学院接受过法学教育——他们全是“海归”。  在中国北京CBD区内,世泽律师事务所是一个独特的律师事务所,这里的律师既有在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作为外国律师工作的经历,同时又有作为中国律师在本土长期执业的经验。  “我们回国后都在不同的律师所工作了一段时
期刊
我是一个很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历数过去的职业种种,从记者、公关到广告人,面铺得挺广,却没几个是真正在第一线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从前在国内的时候,每次逛街都忍不住溜进一些极具特色的小店,这类的店主大凡都是年轻女孩;淡季的时候关门天南海北云游去也旺季的时候回来,墙上便多了几张用彩色图钉钉上的照片,货架上也多了一些店主旅游时从各地搜罗的古灵精怪的宝贝们。每每和店主聊天,总是很艳羡她们可以自由地过自己想
期刊
如今,海归不像前几年那么吃香。随着海归群体的逐年膨大,海归求职期望值居高不下和专业比例不合社会需求,竞争力不强等因素,都造成了海归就业发生转型的局面。所以,留学归国者除了具备国际化学习背景、兼具海外工作经历,在出国留学选择专业时,还要针对我国社会需求,有的放矢,才能为归国求职或创业增加砝码。  据2007年公布的《海归人才报告》显示,约七成海归处于事业上升期,且年龄集中在26~40岁,16.45%
期刊
记得我初到英国时,满眼是金发碧眼的人,满耳是似懂非懂的英文,站在大街如潮的人流中,竟然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如何避免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如何尽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最棘手的问题。后来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我才慢慢融入新环境,开始新生活。现在我把一些经验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国近14.4万留学生中,有近16%的人选择了职业教育。在广东,申请出国留学的学生中,约有20%的学生选择海外职业教育。    澳洲:TAFE课程  适合人群:高考成绩一般,家庭经济条件普通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简称为VET(VocationalEducation and Training),提供这类教育的学院分为公立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和私立职业与技术教育学院
期刊
雅维·李是荷兰AEGON保险集团大中华区的首席执行官。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河北一个山村小学的相关报道,被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所震撼,决定要帮助他们。  通过多方联系,雅维·李将个人的10万元人民币捐献给了这所小学。电视台对雅维·李进行了采访,并邀请他和他所捐助的那所小学的几个学生一起录制一档节目,以赞扬他的慈善行为,并借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校和孩子。  制片人以为雅维·李会很乐意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