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微信、微运动、微电影、微公益……如今,微现象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态度。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恰当地使用技术进行作文教学,能让学生发展个性,乐于交流和分享。“微作文”就在时代的发展下应运而生了,它将写作内容与形式都融入生活,突破時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词】微作文 自我表达 多元评价
“微作文”,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不拘形式写出自己独特见闻、感受和想象。它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生动有趣的学习工具,改变了学生写作的方式和内容,改革教师指导评改的途径和形式,促进习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此环境下,笔者尝试进行“我为动物做代言”的微作文系列教学活动,运用平板电脑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利用QQ相册上传分享照片、投票器互相点赞、群广场的平台交流、分享和评改作文,加强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学生们更喜欢这样的课堂形式。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认识。
一、自由写作,平台发布
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情境:做名片。接着,笔者使用到了非常现代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知习惯的学习方式来组织整个活动,把学生的社会生活融入作文当中。举例如下:
1.欣赏照片。
同学们,“萌照选秀”大赛开始啦!课前,我们上传了自己最喜爱的动物萌照,看!(PPT出示照片,学生欣赏)
2.教师出示“点赞”排行榜。
①欣赏点赞数最高的照片,说说为他点赞的理由。(引导学生关注:名字起得巧妙,关注动物的外形、特点等)
②查看点赞数不高的照片,给他支支招。(关注照片的拍摄角度、起一个好的名字等)
通过照片分享,学生能说清自己喜欢动物的原因,并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基于原有的表达基础,潜移默化地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名片。笔者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展开教学,告诉学生不是你选的动物不好,而是拍摄的角度、起的名字以及表达等还没有真正把动物最萌的状态表现出来,因此激发学生写好动物的欲望。
二、分享发现,探究问题
学生们上网,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然后进行甄别、筛选,形成了自己的材料,放到个人的空间进行分享。每个同学在分享别人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进行交流、评价,获得共同提升。老师关注作文的阶段目标,把作文的阶段目标融入第二课堂的作文指导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分享、发现自己在自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组织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举例如下:
1.教师指导,教会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①笔者出示百度百科上查到的一段关于蚂蚁的资料。(很长)
②学习提取关键信息。
老师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些内容是我感兴趣的。(PPT上用红线标出)
笔者让学生指出提取的信息并概括这些资料的内容,板书:趣闻、外形、寿命、喜好、本领……
③学习整理资料。
笔者出示三种整理信息的方法:表格、PPT、思维导图。
2.学生练习,选用一种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学生通过搜索资料、信息的甄别、选择和重新建构,丰富内容,让自己喜欢的动物更丰满,为个性的动物名片设计做好铺垫。
三、自我表达,多元评价
笔者组织学生用技术工具进行实际制作,并将作品进行发布、展示。举例如下:
任务单:
1.上网浏览你喜爱的动物的资料,提取出你最感兴趣的信息。
推荐网站: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②动物世界www.iltaw.com。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材料,同伴分享。
推荐工具:
(1)思维导图 (2)表格 (3)PPT(图文并茂)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进行自我的完善,并且在平台上进行展示。真正达成了教与学的重构。可以看出,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笔者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技术工具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案例分析】
一、从及时捕捉到“学会观察”
课前,笔者就让学生们围绕话题用自己的媒体工具: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采集、捕捉,记录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在“我为动物做代言”话题中,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眼中的不同感受。例如,大多数蚂蚁在寻找、搬运食物的时候都争先恐后地干活,从不开小差;蚂蚁能识别天气,如果看到蚂蚁搬家了,说明要下雨了;蚂蚁是天才建筑师,它们不愿意随遇而安,而是细细地寻找最佳的洞口,建造自己的宫殿……学生在班级群论坛中记录下的不同的生活体验,更有情节感和画面感。老师通过“点赞”的方式组织大家分享和交流,学生们逐步学会如何在众多材料中抓住关键细节,并把自己的精彩发现记录清楚,真正做到“我手拍我心”“我手写我心”。
二、从学会欣赏到“习得方法”
在交流相片和一句话的感受后,学生围绕话题和自己的选材自由写作,并通过互相阅读回帖评价。举例如下:
李闵晶:我认为张新宇设计的海豚名片非常好,他把海豚的形象写得特别具体,仿佛跃然纸上。大家看,他用到了列数字的方法讲清楚动物的特点。如“我的体重大约是200千克,身长2米左右。研究表明,人脑重量约为1.5千克,占体重的2.1%;我们海豚大脑的重量约为1.6千克,占体重的1.17%。因此,我们非常聪明。”这些数据很好地向我们说明了海豚的特点,我打算也要在我设计的名片中加入一些数据,如我想说猎豹跑步很快,但是到底有多快呢,我还没有说清楚。 徐玉涵:张新宇设计的名片中,他还把海豚的大脑和人的大脑相比,海豚的大脑占身体的比重接近于人,更能说明它的聪明。因此我也得到了启发,我是为蚂蚁做代言的,我想告诉大家蚂蚁的力气很大。但是一般人都不能理解蚂蚁这么小,为什么说它的力气大。于是,我在名片中增加了将蚂蚁和大象作比较的例子,蚂蚁能搬得动比自己的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而大象却不行。这样大家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在以上两个片段中,学生已经学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了)
在“点赞加料”环节,学生们共同欣赏一篇作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谈作文的精彩之处,也会提出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笔者在整个过程中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帮助梳理修改作文的方法。有了交流中的示范,有了方法的提炼,学生修改作文就有了针对性。
三、从交流对话到“自觉思辨”
学生在交流时有肯定评价,也有改进建议,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针对同学的建议,学生自己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组长:请我们组的1、3、5号上台,为大家朗讀。
组长: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小组的这张名片吗?
师:这段话中有哪几处写得特别妙?
生:语言活泼有趣、特点鲜明,图案奇特、描写具体生动……
师:嗯,看来你们都读懂了大熊猫的特征,大熊猫被他这么一写,仿佛跃然纸上。
生: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名片就小小的一张,而他们小组设计的名片字数太多了,如果印在名片上,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的字数。
生:我也觉得这些句子还有点啰唆,不够简洁。
师:是的,写名片的时候要抓住动物的主要特点来写,语言要精练,表达要有层次,这样才会让人印象深刻。那就请你们一起来帮熊猫组修改一下名片。
(生互相修改、再次交流、评价)
师:熊猫组的成员们,你们觉得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张修改过的名片怎么样?
生:比我们刚才的简洁多了。
生:我觉得简洁的名片能使别人读起来轻松方便,让人一目了然。
学生的分享是快乐的,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可贵的。他们从多种角度来赏评习作,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自觉思辨,使交流更具有思维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自己拍,自己写,相互评,大家赏,学生正一次次地进行着集体智慧的大碰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看到的世界,用自己的平台交流生活的体验,他们乐于分享并获得快乐。瞧,现在的作文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神奇的转变,演绎着不一样的“趣、真、活”!
【关键词】微作文 自我表达 多元评价
“微作文”,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不拘形式写出自己独特见闻、感受和想象。它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生动有趣的学习工具,改变了学生写作的方式和内容,改革教师指导评改的途径和形式,促进习作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此环境下,笔者尝试进行“我为动物做代言”的微作文系列教学活动,运用平板电脑对学生进行教学,如利用QQ相册上传分享照片、投票器互相点赞、群广场的平台交流、分享和评改作文,加强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使学生们更喜欢这样的课堂形式。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认识。
一、自由写作,平台发布
课堂上,笔者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情境:做名片。接着,笔者使用到了非常现代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知习惯的学习方式来组织整个活动,把学生的社会生活融入作文当中。举例如下:
1.欣赏照片。
同学们,“萌照选秀”大赛开始啦!课前,我们上传了自己最喜爱的动物萌照,看!(PPT出示照片,学生欣赏)
2.教师出示“点赞”排行榜。
①欣赏点赞数最高的照片,说说为他点赞的理由。(引导学生关注:名字起得巧妙,关注动物的外形、特点等)
②查看点赞数不高的照片,给他支支招。(关注照片的拍摄角度、起一个好的名字等)
通过照片分享,学生能说清自己喜欢动物的原因,并与自己的生活相关联,基于原有的表达基础,潜移默化地展示出各种各样的名片。笔者基于学生的需求来展开教学,告诉学生不是你选的动物不好,而是拍摄的角度、起的名字以及表达等还没有真正把动物最萌的状态表现出来,因此激发学生写好动物的欲望。
二、分享发现,探究问题
学生们上网,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然后进行甄别、筛选,形成了自己的材料,放到个人的空间进行分享。每个同学在分享别人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进行交流、评价,获得共同提升。老师关注作文的阶段目标,把作文的阶段目标融入第二课堂的作文指导教学当中,帮助学生分享、发现自己在自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组织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举例如下:
1.教师指导,教会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
①笔者出示百度百科上查到的一段关于蚂蚁的资料。(很长)
②学习提取关键信息。
老师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些内容是我感兴趣的。(PPT上用红线标出)
笔者让学生指出提取的信息并概括这些资料的内容,板书:趣闻、外形、寿命、喜好、本领……
③学习整理资料。
笔者出示三种整理信息的方法:表格、PPT、思维导图。
2.学生练习,选用一种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学生通过搜索资料、信息的甄别、选择和重新建构,丰富内容,让自己喜欢的动物更丰满,为个性的动物名片设计做好铺垫。
三、自我表达,多元评价
笔者组织学生用技术工具进行实际制作,并将作品进行发布、展示。举例如下:
任务单:
1.上网浏览你喜爱的动物的资料,提取出你最感兴趣的信息。
推荐网站: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②动物世界www.iltaw.com。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材料,同伴分享。
推荐工具:
(1)思维导图 (2)表格 (3)PPT(图文并茂)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问题之后,进行自我的完善,并且在平台上进行展示。真正达成了教与学的重构。可以看出,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笔者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技术工具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案例分析】
一、从及时捕捉到“学会观察”
课前,笔者就让学生们围绕话题用自己的媒体工具: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进行采集、捕捉,记录生活中的真实情景。在“我为动物做代言”话题中,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眼中的不同感受。例如,大多数蚂蚁在寻找、搬运食物的时候都争先恐后地干活,从不开小差;蚂蚁能识别天气,如果看到蚂蚁搬家了,说明要下雨了;蚂蚁是天才建筑师,它们不愿意随遇而安,而是细细地寻找最佳的洞口,建造自己的宫殿……学生在班级群论坛中记录下的不同的生活体验,更有情节感和画面感。老师通过“点赞”的方式组织大家分享和交流,学生们逐步学会如何在众多材料中抓住关键细节,并把自己的精彩发现记录清楚,真正做到“我手拍我心”“我手写我心”。
二、从学会欣赏到“习得方法”
在交流相片和一句话的感受后,学生围绕话题和自己的选材自由写作,并通过互相阅读回帖评价。举例如下:
李闵晶:我认为张新宇设计的海豚名片非常好,他把海豚的形象写得特别具体,仿佛跃然纸上。大家看,他用到了列数字的方法讲清楚动物的特点。如“我的体重大约是200千克,身长2米左右。研究表明,人脑重量约为1.5千克,占体重的2.1%;我们海豚大脑的重量约为1.6千克,占体重的1.17%。因此,我们非常聪明。”这些数据很好地向我们说明了海豚的特点,我打算也要在我设计的名片中加入一些数据,如我想说猎豹跑步很快,但是到底有多快呢,我还没有说清楚。 徐玉涵:张新宇设计的名片中,他还把海豚的大脑和人的大脑相比,海豚的大脑占身体的比重接近于人,更能说明它的聪明。因此我也得到了启发,我是为蚂蚁做代言的,我想告诉大家蚂蚁的力气很大。但是一般人都不能理解蚂蚁这么小,为什么说它的力气大。于是,我在名片中增加了将蚂蚁和大象作比较的例子,蚂蚁能搬得动比自己的身体重很多倍的东西,而大象却不行。这样大家就能明白我的意思。
(在以上两个片段中,学生已经学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了)
在“点赞加料”环节,学生们共同欣赏一篇作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谈作文的精彩之处,也会提出需要进一步修改的地方。笔者在整个过程中是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帮助梳理修改作文的方法。有了交流中的示范,有了方法的提炼,学生修改作文就有了针对性。
三、从交流对话到“自觉思辨”
学生在交流时有肯定评价,也有改进建议,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针对同学的建议,学生自己也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组长:请我们组的1、3、5号上台,为大家朗讀。
组长: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小组的这张名片吗?
师:这段话中有哪几处写得特别妙?
生:语言活泼有趣、特点鲜明,图案奇特、描写具体生动……
师:嗯,看来你们都读懂了大熊猫的特征,大熊猫被他这么一写,仿佛跃然纸上。
生:我们平常所见到的名片就小小的一张,而他们小组设计的名片字数太多了,如果印在名片上,根本装不下这么多的字数。
生:我也觉得这些句子还有点啰唆,不够简洁。
师:是的,写名片的时候要抓住动物的主要特点来写,语言要精练,表达要有层次,这样才会让人印象深刻。那就请你们一起来帮熊猫组修改一下名片。
(生互相修改、再次交流、评价)
师:熊猫组的成员们,你们觉得在大家的帮助下,这张修改过的名片怎么样?
生:比我们刚才的简洁多了。
生:我觉得简洁的名片能使别人读起来轻松方便,让人一目了然。
学生的分享是快乐的,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可贵的。他们从多种角度来赏评习作,在对话的过程中学会自觉思辨,使交流更具有思维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自己拍,自己写,相互评,大家赏,学生正一次次地进行着集体智慧的大碰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看到的世界,用自己的平台交流生活的体验,他们乐于分享并获得快乐。瞧,现在的作文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神奇的转变,演绎着不一样的“趣、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