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栖于埘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fe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是田园少不了的符号,它们或在庭院里闲逸觅食,或在草垛前翻找麦粒,或在石榴树下引吭长鸣。只要到乡村,你的眼神第一时间遇上的,总是这些跑在村头的鸡们。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丰年留客足鸡豚”,杀鸡是农家待客的朴素之道,也是最高礼遇。农人平时是舍不得杀鸡吃的,来客是个例外。一碗鸡肉,一碟豆米,一壶老酒,能将待客的殷勤铺展成绵绵长路,主客逗留在这条路上闲话家常,将老酒喝成腮边红晕,喝成西天的夕阳红。
  “雨里鸡鸣一两家”,烟雨霏霏,乡村静默在雨季里。静默是另一种夜,乡村在慵懒地打盹,鸡鸣叫醒了乡村的听觉,小狗也开始汪汪了。坐在窗前做针线的主妇,忙将目光向门口瞟去,她们不信这雨天还有人串门子。而雨中真有这么个寂寞的行人,一声鸡鸣,让他仿佛听到了亲切的呼唤,心中落寞顿消,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我在乡村长大,每天清晨都是在鸡鸣声里起床。嘹亮的声音,是我每天必听的牧歌。
  每年我们家都要孵几窝小鸡。清明前后,母亲就开始用麦草铺设鸡窝,光滑的麦草让诞生也变得顺滑。接着母亲就挎着小篮,到各家换产蛋,婶子们就将手伸到自家鸡窝,把还带着温热的鸡蛋放进母亲的小篮里。母亲小心地挎着这些宝贝,就像挎着春天那么欣喜。
  我们计数着时日,二十天应该到了预产期了吧,我们趁母亲不注意,将母鸡拎起来看看动静。这母鸡一旦做了母亲,脾气就大了,它很坏地来啄我们,这是天然造就的保护力。我们若是发现蛋壳被凿开了一扇小窗,就迫不及待地去报告母亲。我们知道有个小生命已看到光亮了,它在黑暗中待了很久,渴望在这个春天完成生命的蜕变。
  刚刚从蛋壳里挣扎而出的小家伙,浑身湿漉漉的。它为自己凿开了生命的通道,它全力粉碎了生命的壁垒,它自己都不知道哪来的力量,它现在很疲乏,它需要躺在母亲的怀里,好好休整一下。不上半日,它的绒毛蓬松开来,这意味着它的生命状态也极为舒展,这时就可以将它从产床上请到竹筐里了。
  给刚出生的小鸡喂东西叫投食,这是它们生来的第一顿正餐。母亲喂芝麻给它们吃,它们懒洋洋地啄食,胃口还没有大开。我问母亲为什么给它们吃这么好的东西,母亲说这样鸡肫里的皮就是整的了。看来小鸡的人生当从养好胃开始,我一直觉得很有意思,这算是为它们的生命奠基了吧,人生的第一堂课至关重要。接着还有一次芬芳的洗礼,那就是点燃艾草为小鸡薰香,母亲说这样可以杀菌。原来每个小生命来到世上,都会受到礼遇。
  母鸡带小鸡,很有意思。母鸡咕咕地唤着,这是小鸡们最先听到的母语,几十只鸡仔尾随其后。母鸡啄到食物,总会咕咕地唤鸡仔们来吃,一只鸡仔抢去了,几个鸡仔尾随着来夺,夺取的那一个,为了万无一失,情急之下将食物吞下,那小脖子被胀得嗉囊凸起。晴日里母鸡会选一个干爽的地方,带小鸡仔休息,母鸡想打会盹。小鸡仔争先恐后地往母鸡怀里钻,把母鸡的怀抱撑成了很大的帐篷,帐篷四周伸出的是一个个小脑袋。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它们不愿待在帐篷里,它们爬到帐篷顶上了,一不留神又滚了下来,它们再上,它们的母亲也纵容它们这么闹。这一刻,它们的幸福指数该很高吧。
  我们家每年会孵三四窝小鸡,为区别也就有大窝、二窝的叫法。小鸡们会有跟错妈妈的时候,母鸡却有着惊人的辨识力,它不会为别人无偿带孩子的。看着被啄的小鸡,我们常常为它找妈妈。小鸡再大点,那调皮劲就近似无赖了,它们会一个跃身将你手中的馍夺走。你趴在桌子上吃饭,它们在桌子边转来转去,随时准备偷袭你碗中食物,原来吃饭也是一件要较量的事。
  每个黄昏,母亲要一五一十地数她的鸡仔。遇上雨天,总会少那么两个,母亲便屋前屋后地唤着,像唤着自己的孩子。若是寻到了那些无助的迷途者,母亲真的会“我的孩儿”叫起来,那些鸡仔就乖乖地跟她回来了。母亲有时会知道丢了哪只,它们在母亲心里都是有小名的。
  鸡的小名通常由它的形象决定,像芦花鸡、凤头鸡、绒毛鸡、黑鸡、白鸡、麻鸡,等等。这已经是赫赫的大名了,它们大都是鸡中的名角,以与众不同的服饰区别于大众,当然它们的服饰有终身效应。还有鸽子鸡,尾巴翘翘的,模样俊俏,它们是鸡中的小美人。这些名角常常也是孩子追捧的对象,孩子们是不愿意把那只芦花鸡或鸽子鸡给卖掉或杀掉的,这些特别的鸡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
  不知怎的,比起别家,我们家的鸡是懒的,懒得就像鹅。它们只喜欢待在庭院,要么挤在桃树下,要么蹲在篱笆边,懒懒的,可是对你吃饭或开门却反应灵敏,以为它们的饭点也到了。墙外就是树林,就是草地,跨过小沟就是稻田,可它们宁愿饿死,也不愿离庭院一步。孩子们很生气,决定用竹竿将它们请出去,让它们知道外面的食物有多丰美。一竿子下去,它们嘎嘎直叫,似乎在抗议。我们站在大门前,它们在远处向门口张望,不愿意低下头啄地上的草芽,我们就这么对峙着。待我们回屋,不一会它们也回来了,就像塘里的浮萍,赶都赶不走,这鸡真是没救了。
  是不是小时候没教育好呢,一直养在庭院里,以致它们眼中没有了外面的世界。在我们的建议下,父亲绑了个小竹桥,架在沟上,我们将那些已经长出翅膀的鸡仔,引过小竹桥,引向田野。起初它们是不情愿的,一惊一乍地想要回头,若看到有同伴附议,回得就更执着了,我们只好将其捉住,强行送过小桥了。
  可后来发现,它们仍是贪恋庭院的,也就没精力管了。母亲每回从田里带回一些青草和菜花,它们吃得像过节一样欢,原来这些家伙们都是被娇惯懒的。母亲说吃菜花生的蛋,蛋黄大,吃起来更香。鸡们也明白谁最疼它们,所以总爱围着母亲跑,母亲走到哪它们就围到哪,像母亲拖在地上的裙子。只有母亲走出院门,这裙裾才不情愿地收起。
  陶渊明说“鸡鸣桑树颠”,这情景在我们这儿很少见。鸡的高度也就是墙头,也就是小树杈,它们大部分情况是在房前屋后转悠,寻找是它们一生的课题,当然只是觅食的课题,这一刻解决了,下一刻又来了,填不饱的肚子,驱使它们永远寻找。母亲称它们“鸡漏子”,说它们是聚不住肚子的孩子。
  鸡鸣是乡村特有的抒情,尤其是午后鸡鸣。清晨鸡鸣还是有些紧张的,开始总会令人紧张。午后是一天的驿站,这一段时光是一天之间的反冲,所以鸡鸣听起来也格外悠扬。早上公鸡是使足力气的,以穿云裂石的力度证明它的不辱使命,而这一刻它鸣在花下,鸣在篱边,鸣在母鸡的身边,以柔情蜜意来感染这午后时光。午后还有一种鸡鸣,那就是母鸡生完蛋“个个大”的报喜声,午后是喜讯的集中时段,只是它们报得有些张扬,将时光吵得难以幽静。母亲是喜欢听这报喜声的,但又怕这声音吵了我们,所以她便轻声地将鸡们请出院子,关上大门,还一院的宁静。
  多年后的一天,我在城里不经意间听到了一声鸡鸣,一下子我的心就被攫住了,它将我带回庭院,也让我发觉有一种生活已离我远去,可我的心又何曾离开过它们呢?
  责任编辑 木 兮
其他文献
一  2011年秋天,在晋西南黄河三角洲的小镇阳庄,我们的女主人公——雪花,穿过稠密的雨丝,在街上轻盈地飘过,停在老雷家的杂货铺前。  老雷从门里望出去,雪花穿一件白袄,打一把红伞;雨不小,伞上方激起小小的水花。雪花举着一顶开花的伞。  老雷往里让。雪花笑着摇头,拿手指元方。  元方的手气实在不咋样,大早上到如今,输了得有小两百。他嘴歪着“咝咝”地吸气,牙疼似的,烟也顾不上抽了,扭头问:咋了?  
期刊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老家的县城工作。这一待就是十八年。十八年,这个数字有点恐怖,可仔细想想,也就是弹指刹那。从税务所到征管科,从征管科到办公室,再到党委办公室,每一段历程似乎都简单得如同一张白纸,再仔细想想,其实白纸上写了很多字,只不过时间长了,字都被风吹走了。  在这十八年里,因为热爱,我断断续续地写着小说。从刚开始写作时的遮遮掩掩(怕同事们知道,被认为不务正业),到后来的坦然面对,其实对文学的理
期刊
1  彩虹?呀,我看见彩虹啦……面对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尽管激动异常,但杨小翼并没有在脸上表现出来。揉揉眼皮,逆着光,他看到瘦骨嶙峋的外公正雕像一样直直地站在地中央,手里的排水管打齐肩处六十度向上斜举,管口在咕咕冒水。接着,他看到外公那随着呼吸悠悠窜动的喉结。杨小翼猜他一定是干累了,在休息呢,又想:“可他为什么不干脆将龙头放到地上?”杨小翼压制着内心的激动,上午的阳光照在他沾着泥巴的手背上,暖烘
期刊
一  谁也想不到新丰化工厂的保密工作做得这样好,停车后的第三天,在厂部召开的例行检修会议上,厂长宣布,这次停车并不是要全厂大修,工厂倒闭了。单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嗡嗡”直响……  单桥不是中层干部,没有参加检修会议,没有看到那天开会的情景。他只是听说,厂长宣布工厂倒闭的话音刚落,化工三车间主任老皮,首先站了起来。他双手颤抖着,口无遮拦地骂起来。厂都倒了,这些天,还他妈的假模假样的,检查老
期刊
刘鹏艳,安徽合肥人,作家、评论家,出版有小说集《天阉》、长篇童话《航航家的狗狗们》等,作品曾入选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  我和她曾经约定过一场远行,那年我十七,她十八。十七八的年纪,没有什么可能或者不可能,只要你愿意,做什么都百无禁忌。你甚至可以不请求任何原谅,最后却总是会被任何人原谅。结果是那一天她一个人去了远方。她回来时《大话西游》正火,姑娘们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台词:我猜到了故事的开始,但我猜不
期刊
《四眼》很短,6000余言,简洁、洗练而又内蕴深厚,接通了现实与形而上的通道,在故事层面的现实之上,勘探了人的情感意绪和心灵空间,并进而上升到了对生命的哲学追问。不长的篇幅却具备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具有了短篇小说应有的诗性和神性,这就是优秀短篇小说的内在品格。  现实的故事层面是完整的,也是敞开的。在神秘、深邃的布达拉宫里,两个带着朝圣心情的青年男女即黄路和夏娃在这里“遇见”,并由此拉开了小说故事的
期刊
1  手紧握方向盘,大灯打到最亮,两只铜铃眼似的,在黑暗里劈开条光路,一侧偶尔有车超过去,程思凡就浑身一紧。妈,开慢点。儿子小非说。没问题。程思凡嘴上答着,心却揪紧了。下坡,刹车!小非又喊。程思凡恍然,连忙调整方向,是个小坡,少说有三四十度角,不爬到坡顶,看不到对面来车。这是她第一次上高速,学车学得糊里糊涂,找了关系,轻松拿证,买车才三个月,过去总是在市里转悠,真上高速,又是晚上,她考虑再三,加上
期刊
广西80后小说作者方阵中,侯珏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从《立地成佛》《上海,一九八几》到《斯诺克决战》等近期作品来看,侯珏有着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执着的叙事探索精神。在普遍浮躁的文学生态下,对一个青年小说家来说,这种不懈探索的创作姿态实在难得。  一个巧妙的故事往往依赖于作家在情节推进上驾轻就熟的能力和枝蔓参差中删繁就简的本事。侯珏是讲故事的能手。阅读侯珏的新作《斯诺克决战》,便走到了一个慢镜头控制的世
期刊
这是一篇相对艰涩的小说。  洪放兄这些年的创作,呈现一种喷发的态势,他在写了许多官场长篇之后,近两年开始返回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中篇小说《清明》《菩萨蛮》以及短篇小说《芭蕉》《木鱼》我都反复阅读过,喻世和阐禅是其小说的两大主题。《清明》主要揭示了乡村礼崩乐坏的陷落情状和人心的坍塌,《菩萨蛮》则摹写了以田去非为代表的农民企业家的种种堕落、挣扎和自我救赎;而《芭蕉》和《木鱼》这两个姊妹短篇曾是我一度
期刊
1  本来只需25元,舒继扬给了的士司机30元,说了声不用找了,便下了车。他抬头看了看面前这座二十多层,似乎向自己倾倒的四星级酒店,又眯着眼看了看西边半落不落的太阳,嘴角无意识挂了一丝微笑。驻足分把钟后,他步履轻盈地朝大楼走去,不一会就走进大楼的肚子里,又不一会,他便顺着大楼的竖肠子来到了19层。81916房间,这是个很好的号,舒继扬打开房间后,第一开空调,第二烧水,第三开电视。他毫无心思地调着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