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路径探索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y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的新思路。为有效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向思政课程建设拓展,教师人才建设至关重要。针对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中面临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工作格局尚未形成等方面的现状,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马院非马专业人才作用,构建顺畅的“三位一体”沟通工作格局、教学互通格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的着力点。因此,探索高校课程思政人才建设的路径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建设的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0-0077-03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此基础上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将“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作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意见。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已然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2]为着力推动高校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教师人才建设至关重要。而现阶段部分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进程中,在资源整合、队伍结构优化、工作格局方面尚有欠缺。
  (一)队伍结构有待优化
  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設中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人才资源有待整合、“思政思维”有待强化、育人意识有待加强三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高校教师资源有待整合,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结构中仍存在部分教师属于非马克思主义专业背景、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类教师较具有马克思主义专业背景的教师而言,其专业素养略显欠缺。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有待优化。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存在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数量偏多、中年骨干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与之所带来的是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老年教师科研精力不够的情况,这对深挖其他专业同思政专业内在共性的攻坚战中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其次,课程思政教师的“思政思维”有待强化。目前高校更注重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较之而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甚少。这导致一些课程思政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了解较为滞后,导致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师难以将“思政思维”融入自身专业之中。最后,教师的育人意识、育人责任感、育人能力有待加强。现阶段在教师队伍中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这与部分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不足、育人意识、育人责任感较弱密不可分。由此导致部分高校教师轻忽课堂,使思政元素进课堂步伐缓慢,影响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的进程。
  (二)健全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3]健全的工作格局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高效推进的保障。现阶段,《纲要》中所强调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分别表现在课程思政建设尚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工作格局、教学互通格局两方面,这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提出了挑战。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但这仅囿于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及高校思政课的建设中,并未形成全员协同配合、全员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尚未形成良好的沟通工作格局,马院领导与其他院系领导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尚未形成课程思政专题研究的合力,高校思政课教师未与其他专业教师形成教学互通的工作体系,由此导致其他专业教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了解仅停留在表层,从而滞缓了人才建设步伐。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路径探索
  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相继印发了《意见》《纲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若干指导建议。针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整合教师资源、优化教师结构、健全各类工作格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教师队伍建设之路向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4]针对现阶段高校中出现的教师资源有待整合、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思政思维”有待强化、育人能力有待加强的现象,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马院非马专业人才作用,加强教师原则性建设,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1.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马院非马专业人才作用
  资源的整合,是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发挥资源效能的保障。现阶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结构中,存在部分教师属于非马克思主义专业背景的现象。这种现象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影响,但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中却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这类教师自身具有专业背景的双重性,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专业有所研究,还对其他专业有所了解,因而可以成为思政课同其他专业课程同频共振的关键节点。由此,对于这类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更应予以重视,积极发挥其专业背景之所长,根据其之前研究的专业特点,深挖与其现任课程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这类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的联系。譬如,有中国哲学专业背景的思政课专任教师要同中国哲学专业教师增加交流,共同挖掘思政课同中国哲学专业课的共性。这一方面推动了这类教师对现任课程的研究,在提升其马克思主义专业素养的同时,将其他专业元素与现任课程进行融合,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与其他专业教师的交流,既促进了思政元素融入其他专业课程,又使其他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提升了思政课的学理性,在充分利用人才资源的同时,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了课程思政的发展。   2.加强教师原则性建设,强化“思政思维”
  《纲要》中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3]办好高校课程思政的重点在方向,责任在教师。高校教师承担着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重任,其政治立场至关重要。针对现阶段存在部分高校教师尤其是非马克思主义专业的教师“思政思维”欠缺的现象,加强其原则性建设,强化其思政意识成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题中要义。具体而言,加强高校教师的政治原则性建设,使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证各学科教师能够旗帜鲜明地讲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為达到这一目的,首要的是健全高校教师准入规则,将求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思想信仰纳入考核评价的标准,对于党员、政治立场坚定的人员要给予优先考虑,从根源上规范高校教师群体的政治信仰;其次要强化高校各学科教师的“政治思维”,使其善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规范行为、指导实践,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成果、参观人民英雄故居,组织优秀教师交流研讨“思政思维进课堂”专题等活动,在交流学习中逐步提升高校教师的党性修养、教学素养,从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3.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加强育人能力
  “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纲要》强调,“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6]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强化高校教师的育人意识是促进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教学效果得以提升的关键;方向是成才的保障,把准育人角度,各学科教师应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因地制宜地把准教学方向,准确而巧妙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自身学科。鉴于此,要不断加强高校教师育人能力。首先,高校教师要深入、持久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厚植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怀,做到教学相长。其次,高校教师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不断地更新观念,密切联系社会热点,进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后,强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意识,增强其育人使命感,使高校教师清楚且深刻地认识到教书与育人的不可分割,从而破除唯论文论的错误观点。
  (二)工作格局建设之路向
  《纲要》指出,“各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7]该工作格局是需要顺畅的沟通、严谨的教学、全校师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发生合力来实现。因此,构建“三位一体”的沟通工作格局、形成“三方联动”的教学互通工作格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人才建设中的必备环节。
  1.构建“三位一体”的沟通工作格局
  所谓“三位一体”的沟通工作格局,具体指“高校党委-院系党委-学科带头人”三个单位共同构成的沟通交流整体。高校党委在贯彻落实党委统一部署的方针政策时,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安排工作任务,分层分工,有效地将工作任务下达至各院系党委。各院系党委根据院系专业特性,联系各专业学科带头人,将课程思政建设的落脚点落在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身上,其原因是由于学科带头人作为自身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对于专业的鲜明特点了解更为透彻,更易于寻找出自身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共性。加强马院学科带头人与马院党委的交流,促成马院党委与其他院系党委沟通,将“思政思维”播撒至高校各院系的各个角落。
  2.形成“三方联动”的教学互通格局
  以“教务部门”、“马院教师”、“其他专业教师”为三方,以“教务部门牵头抓总—马院教师积极指导—其他专业教师协同配合”为路径的教学互通格局,即“三方联动”的教学互通格局。由高校教务部门统一组织培训,马院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对其他专业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培训,加深非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师对思政专业知识了解,提升其对思政专业知识的敏感度;由高校教务部门统一规划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从《纲要》中提到的五个方面,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规范备课内容,根据专业特点制订备课计划,推动一体化备课进程。以集中备课的方式,提升备课效率,促进各学科各专业教师的沟通,使其他专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决。
  结语
  总而言之,要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不囿于单一的资金投入,就需要将优化教师资源、调整队伍结构、构建工作格局转变为新的着力点。由此,更好推动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政知识,使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助力。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1-03-0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3]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3-0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Abstract: As a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ide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alents is very importa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team structure needs to be optimized and the work pattern has not yet formed in the talent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the focus of the talent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tegrate human resource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non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Ma Yuan, and build a smooth “three in one” communication work pattern an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action pattern. Therefore, it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alents for the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ers; talents construction path
  [责任编辑   兴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也是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而对于对外贸易能否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什么样的对外贸易才会促进一国产业结构升级,学术界认识还有很大的分歧。因此,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就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做出了简要评述,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对外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60
摘 要:贫困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包含着历史范畴与发展意义。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就秉承“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的崇高理想。百年来,党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进行了大胆探索,先后经历了建党初期的陕甘宁试点、新中国成立后的艰难探索、改革开放时期的开发式扶贫实践,以及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与脱贫攻坚战四个不同的反贫困阶段。期间凝聚出以毛泽东反贫困思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江泽民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可通过完善科学的决策和议事规则、构建合理的晋升和考核体系、营造满意的激励和福利环境、建立全面的培训和提升计划等途径助推高校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高校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理念,给当前思政教育者如何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上好思政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具体而言,网络新媒体时代思政课因事而化,就是要抓住时局事件,以事实和事理教化人心;因时而进,就是要推进思政课的时效性和前瞻性;因势而新,就是在网络新媒体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借势,造学习之势和谋思想之势,守正思政课线下课堂,创新思政课线上课堂,丰富大
摘 要: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交际能力。审计人员的外语水平和交际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国际审计业务能否有效开展。然而,当前我国一部分审计人员的外语交际词汇储备不足、跨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度不高,专业术语的外语表达和文本书写也不够熟练和规范,跨国沟通和交际能力都亟待提高。因此,提出审计人员外语和交际能
摘 要:通过分析制约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的主要社会环境因素等问题,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创业融资的基本选择策略和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的基本对策,着重分析了大学生基于创业贷款的银行选择和创业借款筹资的基本流程。有助于创业大学生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理性选择融资策略,以减轻创业融资的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融资;风险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会计成本核算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分析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当下存在的明显缺陷与不足,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精准性、强化健全的制度体系实施、优化成本核算方法等,从而实现高效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推动企业向经营稳健、高效率高效益、人性化的管理方向前进。  关键词:企业;会
摘 要: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特别是2020年疫情后期,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但仍有不少消费者踌躇不前。究竟是何种因素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呢?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因素,对政府政策以及车企行为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电池技术进步、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政策、新能源汽车自有特点对于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具有显著
摘 要: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基础、政府效率、金融发展、社会环境等四个模块综合反映金融生态的内外部环境,构建含1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合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计算了上海市2001—2018年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以反映上海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纵向比较分析。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的变化表明上海市的金融生态环境长
摘 要: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教学能力虽然只是教师能力的一部分,但对教师来讲教学能力的高低对人才的培养极为重要。制定既能全面反映德、勤、绩、能,又便于操作的教学能力评价办法,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学能力评价机制是激励教师积极提升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研究以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为内容,探索评价机制和办法,以推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