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修订作为儒家教授学生之用,在汉武帝时被奉为“经”,至此拥有至高无上的神圣地位。它作为五经之一,在经学史上一直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诗传大全》作为《五经大全》之一,为明成祖责令编纂,是诗经宋学集大成之作。本文将以编纂之时的时人思想、政治形势和社会背景等方面体察《诗传大全》,力图深入分析其成书原因、选材特点及后世影响和评价。
《诗经》流传久远,最早是王者观民风所用。被保存下来后,《诗经》作为先王六艺之一,被各家学派学习和应用,再经孔子系统整理编订,成为儒家经典学说“六经”之一,作为教授和传承教本。《诗经》虽经历经秦代焚书坑儒,但很好地保存下来。汉朝放开学术钳制后,讲授和研究《诗经》蔚然成风,成为汉代显学。《诗经》在流传过程中也一步步迈向经典化,直至汉武帝时期,《诗经》跟随《六经》一起被尊为“经”,至此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官方意识形态和学说,拥有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
自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通过官方修书形式统一“五经”经解的活动,并将所编书目作为科举考试的经义答题标准。第一次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孔颖达采辑汉代至唐代诸儒经说编撰《五经正义》,此属汉学系统;第二次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责令胡广负责编纂《五经大全》,此书选用宋元儒士经解,属于宋学系统。明代这次大型编书活动,是元明以来宋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并且奠定了诗经宋学的官学地位。
一、成书原因探析
《诗传大全》是明成祖时期理学敕撰书《四书五经大全》之一,由胡广主持编纂。在经学史上,这是继唐代编纂五经之后,对《诗经》文本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统一。本书为科举考试提供了一个统一文本,编成后逐步颁行全国,逐渐成为明代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经典。这次修编历时仅十一个月,同时修撰的还有《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无论从成书的特定背景还是历经时间来看,此书的编修都具有极强的政治目的性。自元明以来,宋学在南方盛行,在元代统一之后逐渐影响整个中国,自明太祖始,更是拥有官方学术不可更改的尊崇地位。而承继父志的明成祖,对宋学的尊敬和推崇自然一以贯之。《五经大全》编修正是在宋学极为流行的社会背景思潮之下,取材也必将受到限制。
关于《诗传大全》的编修原因,前代学者研究成果多有分析论述,结论多为:明成祖用程朱理学纲纪人心,维护自己正统地位,这是政治安抚的政策需求。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继承学术传统。但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需深入探究士人群体对理学的态度,以及明成祖对程朱理学的心理认同。
(一)文化因素与政治考量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同年,燕王朱棣便假借《祖训》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反叛。他此举大逆不道、有违伦常,因此称帝之后急需种种手段巩固统治,维护其政权的正当性,掩饰夺权之实。他所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兴儒学。
君主集权专制统治历朝皆有,在明代可谓登峰造极。政治专制必然造成文化思想领域专制的局面,而理学恰恰可以用于加强对思想、学术领域的控制。朱熹《诗经集传》著成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战争原因,影响仅限于南宋政权区域,到元代初年赵复北上传经,才在北方得到传播。元世祖忽必烈对赵复颇为敬重,北人也推崇,因此朱子之学传播很快,盛极一时。这个传统延续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因势利导,在洪武三年正式恢复科举考试时,规定考试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程朱理学被正式纳入官方考试,宋学继元代之后,在明代也居于主流。明成祖夺权之后,受这样的形势影响,势必将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学术,以彰显其“缵承皇考太祖皇帝鸿业”的正统帝王身份。
封建社会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行为、学术都奉圣人之学“儒学”为标杆,因此明成祖皇位来之不正,仍有许多反对之声。对此,明成祖朱棣选择以文化策略来构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一方面尊孔崇儒,广揽文士,展现出极大友好,力图取得掌握文化力量的士人阶层的认同和肯定;另一方面,采用霹雳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杀。朱棣对待儒士有三个标准。对于反对者,铁血镇压,例如,著名建文帝遗臣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草诏被杀,且亲族被株连;对于虽不愿入仕,却也并不反对自己的儒士,则展现其宽容态度;至于自覺迎附于他又有一定才能的文士,则委以重用,如修《五经大全》的胡广。
掌握知识分子阶层的认同还不够,朱棣竭力强化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并试图借这一最具权威性的理论来论证其帝位的合理合法性,尽管他取得皇位的手段暴力且违反伦常。这一思想反映在他的做法上,便是修编《五经大全》。《五经大全》始修于永乐十二年十一月,于次年九月完成,历时仅十一个月。历时如此之短,要求如此迫切,可见修书在很大程度上出自朱棣对当时政治形势和巩固权力的考量,而并非专注于学术。朱棣评价这部书:“广大悉备,如江河之有源委,山川之有条理,于是圣贤之道粲然而复明,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此书载宋元诸儒学说,涵盖了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极有助于明道正心,稳固统治。
(二)理学内核符合政治统治
自元代以来,程朱理学颇受拥戴,社会上下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标准为日常行为准则。明成祖也大力推行儒学,并认为“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分,与天道诚无间焉”。君臣父子伦常之道是他登位的最大舆论阻力,也是他收归人心、加强统治的最大助力。他希望通过儒学做到“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因此编写《圣学心法》,论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并写序言冠于卷首,此书备载“帝王道德之要”,颇合儒家伦理道德要求。
同理,朱棣敕令编写《五经大全》的思想和目的也十分明显,所谓“由是穷礼以明道,立诚以达本,修之于身,行之于家,用之于国,而达之于天下”,他希望规范学术,统一思想,能够使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阶层为他所用,所作所为皆符合圣人君臣之论。朱棣在尊重崇敬儒学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利用了儒学,他编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程朱理学纲纪人心,巩固皇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正是因为理学对于思想行为的规范,恰能满足朱棣此时的利益需求。 此外,理学内核及其自身特点也是朱棣选择它的重要原因。理学早已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其精神内核也早已被认同和肯定。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约束辖制皇权的方式便是利用知识力量。例如,汉代,君权神授有着十分强烈的神学色彩,以神权制约皇权便是由士大夫阶层提出;宋代优待文人,发扬科举取士,士大夫地位不断攀升,甚至达到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知识分子便提出“理学”来制约皇权。
士人迫切希望恢复思想秩序,建立能够指导政治、文化、经济等涵盖国家及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普世原则,同时也希望,他们提出的原则——“理”学能够具有超越一切的普世性,这普世性自然也包括皇帝。帝王在理学之下不应该享有特殊性,也应当受到约束。知识分子利用文化力量为自己发声,和皇权抗争,在以儒士治国的理念之下,掌握学术的阶层逐渐拥有一种与皇权相抗衡的力量。但帝王在其中并不只是平衡和斗争,同时也可以从中受益,如朱棣。无论朱棣的皇位来路如何不正,手段残暴被人诟病,人们却普遍认同他是一位英明君主。他以理学规范为准则要求自己,所作所为力求符合“理”的标准,甚至以理学者自居,以得到儒家知识分子的认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后世对朱棣理学者身份的彰显和认同显然更超过于一个篡权乱政、有悖伦理道德的奸人形象。显然,理学者身份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朱棣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意无意中,朱棣成为大力推行理学的最大受益者。
二、《诗传大全》取材特点
明末清初,顾炎武曾提出《五经大全》的编纂“仅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沿袭顾炎武、朱彝尊等人对《大全》取材的批评,指责它抄袭前人成书,“虽奉敕纂修,实未纂修也”“天下后世讵可欺乎”,其取材均是因循旧书。例如,《诗传大全》的编纂,它的底本是《诗传通释》,前人认为基本为抄袭之作。但人们也要同时看到,《大全》的取材是由政治环境、学术背景和修编者自身原因等诸多方面导致的。
《五经大全》是明成祖敕令编修的,他对此书编纂的方法、体例、水准等皆有明确要求,即“《五经》《四书》皆圣贤精义要道,其传注之外,诸儒议论,有发明余蕴者,尔等采其切当之言,增附于下……二书务极精备,庶几以垂后世”。这样的体例和方式与元末新安一带理学著作采取“纂疏体”正相吻合。上节曾谈到,《诗传大全》编修的时代是宋元儒学流行的时代,此书的编纂自然也要符合时代潮流。明太祖时期已顺应潮流,以程朱理学为取士标准,朱棣亦要承父之志,此时用当时流行、精备且大部分学子都认同的“纂疏体”为底本编书,既省时省力,快速达到匡正人心的政治目的,也规范了学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朱棣的要求,同时符合大部分学子自身的利益。
《大全》的底本基本取材自元代安徽、江西一带理学著作,这是元末明初朱子学发展较突出的地方,而其特殊的纂疏体则为新安地区的学者所发扬。它以经文和朱熹注释为本,逐句附朱子《语录》及后学诸家疏解,是各经疏释著述中的成熟完备之作。因此,在编修时间如此短暂且迫切、要求如此之高的情况下,编纂者只能选择优秀底本编纂成书,这实在是无奈之下采取的最优选择。况且当时理学盛行,负责编修的学者皆是朱熹门人的支流,他们师承朱子之学,恪守家法,对宋学亦步亦趋,在此种情况下直接采取理学著述中较为精校者也是情理之中。例如,《诗传大全》便是以刘瑾的《诗传通释》为底本,他是江西人,治学渊源出自朱熹,此书大旨在于发明朱熹《诗集传》,正好符合《五经大全》的编纂思想,被拿来所用是自然而然的事。
胡广等人在进书《表》里也说:“惮人皆由于正路,而学不惑于他歧。家孔孟而户程朱,必获真儒之用。配道德而服仁义,咸趋圣域之规。顿回太古之淳风,一洗相沿之陋习。”《大全》的修订无论是编纂目的和学术要求,还是取材和编修者,诸多方面都皆可看出是在提倡程朱理学,以“理”匡正人心,维护统治。其材料的选取范围在修书之初,其实就已经被严格确定了。
三、再论《诗传大全》的后世评价
前人对《诗传大全》的评价,多局限于抄袭前人成书,即“全袭元人刘瑾《诗传通释》”,例如,顾炎武定性为“虽奉敕纂修,实未纂修也”,《四库全书》馆臣沿袭前说也认为“小变其例而大指则全相蹈袭”。但实际上,《诗传大全》材料的选择虽以《诗集传》为蓝本,但仍增添朱善、罗复共257条《诗传通释》中所没有的条目。科举考试规定经义“以朱氏为主”,“兼用古注疏”,因此《诗传大全》的编纂是以《诗传通释》为蓝本,以诸儒议论有发明余蕴者增附于后,是汇集诸儒经解编成的理学著述。顾炎武因时政黑暗、自身遗民身份较为偏激,对《大全》系列书目的评价并非完全理性,對其定性有失公允。在笔者来看,对于《诗传大全》,人们应该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尽量做到理性客观。
人们应该看到前代的论述多站在经学角度进行评价,认为它没有新意,因循守旧,甚至全部都是抄袭而成,这样的角度单一且片面。明代确实对圣人之义发挥得少,但人们对其评价不应该只站在经学和文学的角度,也应该站在教育角度。毕竟《诗经》是中国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除了经学的神圣地位和文学的吟诵传承之外,历代也作教学底本之用。《诗经》在科举中一直发挥这样的功用,明代也不例外。明代,关于《诗经》的著述和成果近700篇,无论是总数还是现存数量,都远超各个朝代,包括清代。明代修编《诗传大全》,虽然为后世学者诟病,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行为确实引起诸多学者对《诗经》研究的兴趣,掀起明代研究诗经的热潮。
而四库馆臣对于其“小变其例而大指全相蹈袭”的评价也没有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之下体察此书的编纂。编修时间短而具有政治性,朱棣对成书有着具体的体例和内容的要求,述朱之学的主流思潮,以及编修人员本身即是朱学后裔等,诸多原因使得此书编修之初就被严格划定了范围,有着诸多限制。此书的编修要求就是以阐释朱子义理为主、兼选诸学精要,定性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而非创新之作。陈陈相因,是有其政治因素和社会思想原因的,人们应该公平看待《诗传大全》的内容,不能一味指责。
古有盛世修书的传统,《五经大全》编撰工程浩大,非经济富足、国泰民安不能修成。明代经济繁荣,书院兴盛,藏书、刻书的风气弥漫朝野上下,这为理学的传播和发扬提供了良好途径,也是修书采用底本的来源所在,人们应该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况且,《诗传大全》记载宋元诸儒学说,是宋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不应忽视。
(重庆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经学视野下的明代《诗经》图谱研究(项目编号:CYS17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韫菲(199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诗经》流传久远,最早是王者观民风所用。被保存下来后,《诗经》作为先王六艺之一,被各家学派学习和应用,再经孔子系统整理编订,成为儒家经典学说“六经”之一,作为教授和传承教本。《诗经》虽经历经秦代焚书坑儒,但很好地保存下来。汉朝放开学术钳制后,讲授和研究《诗经》蔚然成风,成为汉代显学。《诗经》在流传过程中也一步步迈向经典化,直至汉武帝时期,《诗经》跟随《六经》一起被尊为“经”,至此成为被广泛认可的官方意识形态和学说,拥有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
自汉代以后,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通过官方修书形式统一“五经”经解的活动,并将所编书目作为科举考试的经义答题标准。第一次是在唐朝贞观年间,孔颖达采辑汉代至唐代诸儒经说编撰《五经正义》,此属汉学系统;第二次是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责令胡广负责编纂《五经大全》,此书选用宋元儒士经解,属于宋学系统。明代这次大型编书活动,是元明以来宋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并且奠定了诗经宋学的官学地位。
一、成书原因探析
《诗传大全》是明成祖时期理学敕撰书《四书五经大全》之一,由胡广主持编纂。在经学史上,这是继唐代编纂五经之后,对《诗经》文本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一次统一。本书为科举考试提供了一个统一文本,编成后逐步颁行全国,逐渐成为明代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经典。这次修编历时仅十一个月,同时修撰的还有《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无论从成书的特定背景还是历经时间来看,此书的编修都具有极强的政治目的性。自元明以来,宋学在南方盛行,在元代统一之后逐渐影响整个中国,自明太祖始,更是拥有官方学术不可更改的尊崇地位。而承继父志的明成祖,对宋学的尊敬和推崇自然一以贯之。《五经大全》编修正是在宋学极为流行的社会背景思潮之下,取材也必将受到限制。
关于《诗传大全》的编修原因,前代学者研究成果多有分析论述,结论多为:明成祖用程朱理学纲纪人心,维护自己正统地位,这是政治安抚的政策需求。另外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继承学术传统。但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需深入探究士人群体对理学的态度,以及明成祖对程朱理学的心理认同。
(一)文化因素与政治考量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同年,燕王朱棣便假借《祖训》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反叛。他此举大逆不道、有违伦常,因此称帝之后急需种种手段巩固统治,维护其政权的正当性,掩饰夺权之实。他所用的手段之一,就是大兴儒学。
君主集权专制统治历朝皆有,在明代可谓登峰造极。政治专制必然造成文化思想领域专制的局面,而理学恰恰可以用于加强对思想、学术领域的控制。朱熹《诗经集传》著成之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战争原因,影响仅限于南宋政权区域,到元代初年赵复北上传经,才在北方得到传播。元世祖忽必烈对赵复颇为敬重,北人也推崇,因此朱子之学传播很快,盛极一时。这个传统延续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因势利导,在洪武三年正式恢复科举考试时,规定考试内容以程朱理学为主。程朱理学被正式纳入官方考试,宋学继元代之后,在明代也居于主流。明成祖夺权之后,受这样的形势影响,势必将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学术,以彰显其“缵承皇考太祖皇帝鸿业”的正统帝王身份。
封建社会无论是伦理、道德还是行为、学术都奉圣人之学“儒学”为标杆,因此明成祖皇位来之不正,仍有许多反对之声。对此,明成祖朱棣选择以文化策略来构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一方面尊孔崇儒,广揽文士,展现出极大友好,力图取得掌握文化力量的士人阶层的认同和肯定;另一方面,采用霹雳手段,顺我者昌,逆我者杀。朱棣对待儒士有三个标准。对于反对者,铁血镇压,例如,著名建文帝遗臣方孝孺,因拒绝为朱棣草诏被杀,且亲族被株连;对于虽不愿入仕,却也并不反对自己的儒士,则展现其宽容态度;至于自覺迎附于他又有一定才能的文士,则委以重用,如修《五经大全》的胡广。
掌握知识分子阶层的认同还不够,朱棣竭力强化程朱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并试图借这一最具权威性的理论来论证其帝位的合理合法性,尽管他取得皇位的手段暴力且违反伦常。这一思想反映在他的做法上,便是修编《五经大全》。《五经大全》始修于永乐十二年十一月,于次年九月完成,历时仅十一个月。历时如此之短,要求如此迫切,可见修书在很大程度上出自朱棣对当时政治形势和巩固权力的考量,而并非专注于学术。朱棣评价这部书:“广大悉备,如江河之有源委,山川之有条理,于是圣贤之道粲然而复明,所谓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此书载宋元诸儒学说,涵盖了宋元以来的理学思想,极有助于明道正心,稳固统治。
(二)理学内核符合政治统治
自元代以来,程朱理学颇受拥戴,社会上下以儒家伦理道德体系标准为日常行为准则。明成祖也大力推行儒学,并认为“孔子参天地、赞化育、明王道、正彝伦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得以尽其分,与天道诚无间焉”。君臣父子伦常之道是他登位的最大舆论阻力,也是他收归人心、加强统治的最大助力。他希望通过儒学做到“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因此编写《圣学心法》,论述君道、臣道、父道、子道并写序言冠于卷首,此书备载“帝王道德之要”,颇合儒家伦理道德要求。
同理,朱棣敕令编写《五经大全》的思想和目的也十分明显,所谓“由是穷礼以明道,立诚以达本,修之于身,行之于家,用之于国,而达之于天下”,他希望规范学术,统一思想,能够使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阶层为他所用,所作所为皆符合圣人君臣之论。朱棣在尊重崇敬儒学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利用了儒学,他编书的目的在于通过程朱理学纲纪人心,巩固皇权,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正是因为理学对于思想行为的规范,恰能满足朱棣此时的利益需求。 此外,理学内核及其自身特点也是朱棣选择它的重要原因。理学早已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其精神内核也早已被认同和肯定。自古以来,士大夫阶层约束辖制皇权的方式便是利用知识力量。例如,汉代,君权神授有着十分强烈的神学色彩,以神权制约皇权便是由士大夫阶层提出;宋代优待文人,发扬科举取士,士大夫地位不断攀升,甚至达到与皇帝共治天下的局面,知识分子便提出“理学”来制约皇权。
士人迫切希望恢复思想秩序,建立能够指导政治、文化、经济等涵盖国家及个人生活各个方面的普世原则,同时也希望,他们提出的原则——“理”学能够具有超越一切的普世性,这普世性自然也包括皇帝。帝王在理学之下不应该享有特殊性,也应当受到约束。知识分子利用文化力量为自己发声,和皇权抗争,在以儒士治国的理念之下,掌握学术的阶层逐渐拥有一种与皇权相抗衡的力量。但帝王在其中并不只是平衡和斗争,同时也可以从中受益,如朱棣。无论朱棣的皇位来路如何不正,手段残暴被人诟病,人们却普遍认同他是一位英明君主。他以理学规范为准则要求自己,所作所为力求符合“理”的标准,甚至以理学者自居,以得到儒家知识分子的认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后世对朱棣理学者身份的彰显和认同显然更超过于一个篡权乱政、有悖伦理道德的奸人形象。显然,理学者身份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朱棣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有意无意中,朱棣成为大力推行理学的最大受益者。
二、《诗传大全》取材特点
明末清初,顾炎武曾提出《五经大全》的编纂“仅取已成之书,抄誊一过,上欺朝廷,下诳士子”。清修《四库全书》馆臣沿袭顾炎武、朱彝尊等人对《大全》取材的批评,指责它抄袭前人成书,“虽奉敕纂修,实未纂修也”“天下后世讵可欺乎”,其取材均是因循旧书。例如,《诗传大全》的编纂,它的底本是《诗传通释》,前人认为基本为抄袭之作。但人们也要同时看到,《大全》的取材是由政治环境、学术背景和修编者自身原因等诸多方面导致的。
《五经大全》是明成祖敕令编修的,他对此书编纂的方法、体例、水准等皆有明确要求,即“《五经》《四书》皆圣贤精义要道,其传注之外,诸儒议论,有发明余蕴者,尔等采其切当之言,增附于下……二书务极精备,庶几以垂后世”。这样的体例和方式与元末新安一带理学著作采取“纂疏体”正相吻合。上节曾谈到,《诗传大全》编修的时代是宋元儒学流行的时代,此书的编纂自然也要符合时代潮流。明太祖时期已顺应潮流,以程朱理学为取士标准,朱棣亦要承父之志,此时用当时流行、精备且大部分学子都认同的“纂疏体”为底本编书,既省时省力,快速达到匡正人心的政治目的,也规范了学术,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朱棣的要求,同时符合大部分学子自身的利益。
《大全》的底本基本取材自元代安徽、江西一带理学著作,这是元末明初朱子学发展较突出的地方,而其特殊的纂疏体则为新安地区的学者所发扬。它以经文和朱熹注释为本,逐句附朱子《语录》及后学诸家疏解,是各经疏释著述中的成熟完备之作。因此,在编修时间如此短暂且迫切、要求如此之高的情况下,编纂者只能选择优秀底本编纂成书,这实在是无奈之下采取的最优选择。况且当时理学盛行,负责编修的学者皆是朱熹门人的支流,他们师承朱子之学,恪守家法,对宋学亦步亦趋,在此种情况下直接采取理学著述中较为精校者也是情理之中。例如,《诗传大全》便是以刘瑾的《诗传通释》为底本,他是江西人,治学渊源出自朱熹,此书大旨在于发明朱熹《诗集传》,正好符合《五经大全》的编纂思想,被拿来所用是自然而然的事。
胡广等人在进书《表》里也说:“惮人皆由于正路,而学不惑于他歧。家孔孟而户程朱,必获真儒之用。配道德而服仁义,咸趋圣域之规。顿回太古之淳风,一洗相沿之陋习。”《大全》的修订无论是编纂目的和学术要求,还是取材和编修者,诸多方面都皆可看出是在提倡程朱理学,以“理”匡正人心,维护统治。其材料的选取范围在修书之初,其实就已经被严格确定了。
三、再论《诗传大全》的后世评价
前人对《诗传大全》的评价,多局限于抄袭前人成书,即“全袭元人刘瑾《诗传通释》”,例如,顾炎武定性为“虽奉敕纂修,实未纂修也”,《四库全书》馆臣沿袭前说也认为“小变其例而大指则全相蹈袭”。但实际上,《诗传大全》材料的选择虽以《诗集传》为蓝本,但仍增添朱善、罗复共257条《诗传通释》中所没有的条目。科举考试规定经义“以朱氏为主”,“兼用古注疏”,因此《诗传大全》的编纂是以《诗传通释》为蓝本,以诸儒议论有发明余蕴者增附于后,是汇集诸儒经解编成的理学著述。顾炎武因时政黑暗、自身遗民身份较为偏激,对《大全》系列书目的评价并非完全理性,對其定性有失公允。在笔者来看,对于《诗传大全》,人们应该从多种角度综合评价,尽量做到理性客观。
人们应该看到前代的论述多站在经学角度进行评价,认为它没有新意,因循守旧,甚至全部都是抄袭而成,这样的角度单一且片面。明代确实对圣人之义发挥得少,但人们对其评价不应该只站在经学和文学的角度,也应该站在教育角度。毕竟《诗经》是中国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除了经学的神圣地位和文学的吟诵传承之外,历代也作教学底本之用。《诗经》在科举中一直发挥这样的功用,明代也不例外。明代,关于《诗经》的著述和成果近700篇,无论是总数还是现存数量,都远超各个朝代,包括清代。明代修编《诗传大全》,虽然为后世学者诟病,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行为确实引起诸多学者对《诗经》研究的兴趣,掀起明代研究诗经的热潮。
而四库馆臣对于其“小变其例而大指全相蹈袭”的评价也没有站在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之下体察此书的编纂。编修时间短而具有政治性,朱棣对成书有着具体的体例和内容的要求,述朱之学的主流思潮,以及编修人员本身即是朱学后裔等,诸多原因使得此书编修之初就被严格划定了范围,有着诸多限制。此书的编修要求就是以阐释朱子义理为主、兼选诸学精要,定性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而非创新之作。陈陈相因,是有其政治因素和社会思想原因的,人们应该公平看待《诗传大全》的内容,不能一味指责。
古有盛世修书的传统,《五经大全》编撰工程浩大,非经济富足、国泰民安不能修成。明代经济繁荣,书院兴盛,藏书、刻书的风气弥漫朝野上下,这为理学的传播和发扬提供了良好途径,也是修书采用底本的来源所在,人们应该承认这一客观现实。况且,《诗传大全》记载宋元诸儒学说,是宋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不应忽视。
(重庆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经学视野下的明代《诗经》图谱研究(项目编号:CYS17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韫菲(199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