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分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xiaoyan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进步,古典舞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古典舞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精神和特色。女乐舞蹈作为我国古典舞的一个分支,在汉唐两代以其细腰长裙的经典风格至今影响着古典舞的创作。本文主要就古典舞对女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情况展开论述,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经验。
  关键词:古典舞;女乐舞蹈;影响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75-01
  本篇研究中,主要以探讨我国古典舞对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首先以女乐舞蹈的三个阶段为切入点来阐述女乐舞蹈的发展过程,将古典舞与女乐舞蹈进行不同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此来对女乐舞蹈进行客观系统的审美分析。本文将会以我国古典舞发展过程中对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为切入点,从古典舞三大流派中展开详尽的辩证论述,以便于为当代古典舞的创作提供理论依据,为我国古典舞的发展贡献力量。
  一、古典舞的研究现状
  起源于奴隶制社会的女乐舞蹈一直持续到了封建制社会的结束,其作为古代舞蹈的主要表现形态对我国古典舞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对古典舞的研究要与女乐舞蹈密切相连。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我国大部分人群对古典舞的学术认知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主要表現在宏观理论上的不明晰,导致人们无法对古典舞有一个简介明确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在古典学中应该起到的作用,难以解决在生活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而国外爱好舞蹈的研究者对于古典舞的专门性研究寥寥无几。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古典舞和女乐舞蹈进行溯源,来发掘探索出我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变化,此外,本文主要是试着从文化审美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使得我国人民更热爱传统文化,对我国古典舞的评价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希望能够为热衷于古典舞的学者进行研究舞蹈编创提供理论依据。
  二、有关古代女乐舞蹈和古典舞的分析
  (一)古代女乐舞蹈的概述
  从广义上来讲,所有包含着女子参与的月舞活动都可称之为女乐。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就是以每个历史时期出现的女乐舞蹈元素为切入点,挖掘古代女乐舞蹈在身份界定、发展情况、艺术风格和服务对象上的不同特色。
  关于身份的界定上主要分为完全被动和部分被动,前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自进入封建社会一来便在社会的物质权中进行积累,逐步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男性掌权者通过让被控制的女性进行文化娱乐而促使了专门从事此行当的被动女乐者。可不分被动是指女乐者在社会动荡时为了生存向各阶层人士展现出自己的技艺来博得生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女乐舞蹈的发展进行了传播,同时女乐者会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而对女乐舞蹈进行适时的改编和调整,这种缓慢融合而成的女乐舞蹈便是当下我们研究的中国古典舞的原型和基础。
  (二)中国古典舞的概述
  首先我们要区别古代舞蹈和古典舞蹈。古代舞蹈是对历史上所经历过的每一个朝代中所形成舞蹈的一种宽泛含义,而古典舞蹈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段中形成的,能够代表那一历史时期审美风格的舞蹈,具有明显的典范性和代表性。古典舞蹈的形成前提是古代舞蹈,换言之,只有对我国各历史时期古代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充分的了解准备,才能更好的为古典舞的发展铺好道路。
  关于古代女乐舞蹈与古典舞的关系,可以明确的中国古典舞包括女乐舞蹈,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前面讲到的女乐舞蹈和古典舞的定义,而且从范围来看,古典舞的范围更为大一些,其包含了男性舞蹈和性别为女性的女乐舞蹈,而女乐舞蹈则仅仅指女性舞蹈。下面将主要从我国当前最主要的三大流派入手,分析中国古典舞对女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三、古典舞对女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舞蹈自奴隶制社会发展至今已经经过了众多的研究探索与调整,因此在当下主要形成了以身韵派、汉唐派及敦煌派三大流派,身韵派主要来源于我国的戏曲舞蹈,后两者主要来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三大流派的主要艺术特征
  1.身韵派。身韵派即戏曲古典舞是中国古典舞的主流。戏曲古典舞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在近百年的舞台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舞蹈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已经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价值,“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是当下戏曲古典舞的显著特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表现力受限、舞蹈动作戏剧化等问题,身韵课的出现为规范学习戏曲古典舞的舞蹈动作提供了有力的教材,对于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汉唐派。汉唐派与身韵派不同,它不同于身韵派经历过很多舞蹈家的努力,而是几乎都由孙颖先生一人所揽。孙颖先生对于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的执着是让人们得以熟知汉唐派的首首要因素。汉唐派最为典型的外部特征主要有: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等基本动作,舞者在进行舞蹈时要注重动作的连贯性和流动性。
  3.敦煌派。通过名字不难知道敦煌派的来源主要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多种古代舞姿,正是这些舞姿,为当代舞蹈者编舞提供了灵感与感悟,由此催生出敦煌派古典舞这一流派。敦煌派的显著特征为“三道弯”,即”,要求人物的头部、肩部、胸部、胯部、膝盖、脚踝都要向不同的方向扭动,S形曲线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中的圆、曲等韵律美学的结合,在敦煌派的古典舞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
  (二)不同流派中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1.身韵派。身韵派对女乐舞蹈的借鉴是从宋朝以后的戏曲舞蹈中提取动作元素。早在构建初期就提出了以京剧、昆剧及其他剧种为主,吸收武术、体操、民间舞等多种舞蹈艺术的实践方针。但是戏曲古典舞的风格特点无法代表整个中国历史舞蹈的精髓,其传统文化的意义可以认为是当下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对于外国舞种的借鉴要适可而止,不能因为一时的融合而使得中国古典舞偏离创设的原则。
  2.汉唐派。汉唐派是与古代女乐舞蹈最为默契的一个流派,孙颖先生通过找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舞蹈形式,凭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来还原古代舞蹈的真实风貌。同时汉唐是舞蹈发展极其强盛的时期,为当代的研究留下了众多的审美资源。就舞蹈风格而言,汉唐派的以袖为舞是女乐舞蹈的重要特征,也是汉代舞蹈中最常见的舞态,为整个舞蹈增添了婀娜多姿之感。在继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主要有教材不够完整和题材不够灵活两个问题。
  3.敦煌派。敦煌壁画中的形象大部分与当时的女乐舞蹈有联系,可谓是极其形似,不仅为当代的研究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反映出了古代女乐舞蹈在寺庙的盛行程度,敦煌派对于女乐舞蹈的借鉴和传承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在发展中的不足主要有男性教材的缺失和题材选取范围较小两个特点,因而对于作品的创新存在着较大困难。
  四、总结
  根据上面所述,我们对古代女乐舞蹈的发展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较为明确的认知,也对中国古代舞和古代女乐舞蹈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个流派的艺术特征也逐步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将我国当下的舞蹈编创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邢军强.简述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及其发展[J].商,2014,(26):103-103.
  [2]蔡霞.试论古典舞中唐代舞蹈元素[J].音乐大观,2014,(23):205-205.
  [3]闫静.传承文化舞动新风——汉唐古典舞之我鉴[J].黄河之声,2011,(12):90-91.
其他文献
以淮安市实施装备提升工程情况为例,介绍其具体做法及新取得的成果,旨在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和思考。
摘 要 以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节教学为例,探索同伴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大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同伴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學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富有成效地增强大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同伴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互动系统;大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4-0118-03  Case An
摘要:调查发现,目前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仍然没有摆脱枯燥的题海型的作业模式,作业设计缺乏多元性,数学作业局限于数学运算,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也很少,这样既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反省自己,重建一种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生乐意接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作业模式,以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组织或者及时采
随着外语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普通语音室已经发展成数字化网络语言教学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正在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这给
详细分析研究了Windows Phone下的三维碰撞检测算法问题,针对其各个算法的不足,对其包围球(Bounding Sphere)方法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处理。通过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碰撞检测算法的
长久以来,佛教作为我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之一,在与道教的长期纷争过程中,逐渐融入了魏晋玄学和道家思想,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尤其是中国佛寺园
救援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它一般采用轮式或履带式车体加装操作臂的结构。机器人可以在远端被遥控从而实现半自主或自主作业,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险的救援场合
新课的导入对于一堂课的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讲授新知识时,良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
通过带领学生开发生活用品的实验价值以取代传统仪器,并将实验微型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在设计、组合、实践等创造性过程中进一步带领
2016年11月19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说课活动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组织,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