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家四季歌》为例谈“悦活”课堂的打造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学校传授知识的场所。高效的课堂表现为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快乐地接收教师讲授的内容,心灵得到启迪。打造“悦活”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焕发思维,既能吸收知识,又能身心愉悦。
  【关键词】悦活课堂;跃动思维;身心愉悦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如果采用以往“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机械地读写,语文将失去趣味性,从而会使语文教学陷入沉闷枯燥的境地,学生的积极性也将受挫,课堂秩序将混乱不堪。《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小学低学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尚为薄弱,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创建一个启迪思维,快乐而有活力的课堂。
  “悦”,表示高兴愉悦;活,本义为水流声,引申为有生命的,生动的。从字面意思看,“悦活”一词是快乐与活力的体现;教学上,“悦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天性,从现有的认知出发,从生活导入新知,努力营造轻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朱子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如塘中的水要不断流动,才能清澈如许。教师要更新思维方式,把新事物和新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与进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悦活”课堂里,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更能获得身心的愉悦。下面以《田家四季歌》为例,从语文学科角度阐释“悦活”课堂的打造。
  一、悦趣识字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二年级的学生处在前运算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运用符号象征事物,所以学习方块字时,学生常常记不住字音字形,不能准确认读生字。《田家四季歌》要求识记18个汉字,了解基本字义,会写10个生字,数量多且难度大。中国汉字多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兼具表意特征,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汉字的字形,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达到读写目的。例如:
  “季”字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多次,学生有一定的识记基础。对于上下结构的字,二年级学生能自觉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推断基本字义。为加深学生印象,让汉字学习富有童趣,教师可将具有符号意味的字形图给学生看。“季”字上“禾”下“子”可理解为禾苗的孩子,即幼小的禾苗。由此义延伸,教师可介绍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伯仲叔季”,进而说明“季”指家中最小的儿子。“场”字是该课的重点字词,一年级学过读音chǎnɡ,读chánɡ时,不仅要结合小篆字体,还应把图片和文章相结合。“场”土字旁,右上是个“日”字,表示农家翻晒粮食的平坦空地,由此“稻上场”之意明了。“麦”“桑”同为植物,有根茎和枝叶。如图所示,“麦”和“桑”的上半部分表示植物的枝叶,下半部分的“夂”和“木”分别表示植物的根和属性。对于会写的字既要理解字义,也要学会辨形。“事”是独体字,更应借助字形图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可将“事”字中间的“口”看作盛东西的容器,出头的“彐”“丁”看作手拿劳动的工具,表示做事、干活。不仅如此,还要借助儿歌把握书写要点,如“事”字的书写:首笔长横罩下边,中间一口扁而宽,横向笔画间距等,主笔竖勾正中央。另外,生字的学习还可采用猜字谜、换一换、形近字归类方法记忆。识字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状况灵活施教,在原有读写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快乐识字。
  二、跃动思维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人类因思考而伟大,可见思想对人的重要。思维能力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推进,思维起着决定作用。勤于思考的学生能给教师积极的反馈,推动教学的开展。“悦活”课堂着力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田家四季歌》描写了乡村四季的美丽景色,介绍了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歌颂了勤劳朴实的农家生活。虽然很多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儿歌中介绍的农事活动,但能通过语句的仿写训练,联系学生的实践活动来感受劳动的快乐。根据该课的教学实际,启发思维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开启一堂新课时,如果能回顾旧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更能激发上课的积极性。因此,课堂的导入环节至关重要。教师出示四季景象图,用一年级课文《四季》导入,并比较《四季》和《田家四季歌》的区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歌颂田家这一主题。二、在语言训练中发散学生思维。小学低龄段的学生语言模仿能力强,但从思维组织到语言表达,再变成书面文字是个困难的过程。受碎片化口语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出现说话不完整,写句子不通顺的现象。《田家四季歌》语句短小精悍,语法结构鲜明,短则3个字,长则7个字,便于学生模仿。 如:
  ①花开草长蝴蝶飞→花开草长(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时代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步阶段,因此小学教育对于今后的初高中及大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故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创造性、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
中职学校思政课存在纯粹的理论讲授、套用老旧的故事的现象,中职学校的职业素养课是思政课的分支,结合思维素养和专业素养培养准职业人,在案例教学的运用颇有特色,值得借鉴,让我们一同探究案例的使用策略。  一、现状引发思考  1.被动接受,被动教育  笔者在中职学校听思政课时,发现大部分老师还带着“马克思主义老太太帽子”(纯讲授),还沿用书本里的案例,套用老旧的故事,学生索然无味的听,极少参与到思政课程当
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的开展,把研学课程纳入教育教学的范畴,促进研学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语文是最重要的人文学科,让研学旅行与语文课程相结合,设计多元化综合性学习活动,突破时空局限,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助于学生在广阔天地中学习语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主题的2020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将于10月19日-21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举行。会议邀请到马来西亚原国家旅游部部长黄燕燕,中国教育部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旅研究院生态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马勇,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必虎等专家学者,以及各地研学旅游机构代表、研学营地代表、教育行业代表,全球7个国家20余个省份的300
【摘要】写作在英语四大技能中最能体现学习者的综合英语水平。近年来国内英语写作研究表明,中国初中生的写作能力仍处于中下水平。本文主要从词汇、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初中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错误;对策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英语写作研究表明,中国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仍处于中下水平。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把“写”列入了英语语言
一、现状与分析  户外建构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每次建构游戏,幼儿都会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一定建构技能,会恰当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拼搭,熟练运用接插、排列、组合等技能进行综合搭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根据经验进行想象搭建,有助于挖掘幼儿潜能,帮助幼儿成长。《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防治工作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更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解决小学生出现的厌学、自私、懦弱、不思进取等心理缺陷问题提供重要保障。当前,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成因有自身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为避免小学生出现心理缺陷,应加强教师对其的关爱,在正确引导基础上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开展家校合作,共同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对小学生心理缺陷的形成进行有效的预
由揭阳市人民政府推荐,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专家审核,揭西县已达到“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标准。根据省人民政府授权,决定授予揭西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并颁发牌匾。  希望揭西县以此作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现代化教育教學能力,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机制与课程体系,推进国际及港澳台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更高层次提升
【摘要】正所谓“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无论多少,每个学科都有学困生的存在。特别是数学科,其独特的严谨性和抽象性使其更容易产生学困生。本文针对数学科中学困生形成的部分原因结合微课的优势介绍在小学数学科借助微课转化学困生的做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微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每个学生”当然也包括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告诉我们“读”对理解文章的重要性,点明了小学生最核心的语文素养,那就是“读”。 语文新课程改革非常重视“读”的教学,提出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读”应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末,要通过“读”来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