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该如何表演?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456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浩耕: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秘书长、著名茶文化专家
  
  茶艺,已确定为一种职业,并有相当高的职业技能。近十多年来,国内如春笋般破土而出的茶艺馆遍布都市。这一切,显示着茶艺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认同和欢迎,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艺术。
  然而,在很多次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现场,有朋友向我耳语:“我不喜欢看这种茶艺表演”,更有直言不讳的:“我讨厌茶艺表演”。老实说,我自己对有些冠以“茶艺”或“茶道”的表演也有同感,特别是那些节奏过于缓慢,动作太过做作,游离于真实生活,既缺乏审美愉悦,又显示不出多少职业技能的,实在乏味得很。
  近读香港作家、美食家蔡澜的《蔡澜谈吃》,他在《茶道》一文中对台式乌龙茶添加公道杯、闻香杯的沏泡表示异议:一是太过繁复,二是有悖于茶叶热喝。他说:喝茶本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理应随意。一随意,禅意即生,才是真正的茶道。记得此前,曾读过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朱叶青的《十三不搭》,他对当今有人动不动就打“茶艺”、“茶道”的幌子反感尤甚,在《茶之静》一文中说:“有人常把茶道二字挂在嘴边,动辄茶道什么的,很来劲。关于茶道这玩意儿,一旦讲多了,我的耳根就有点不清净了,烦,很想堵死他的嘴”,“中国传统中的道,大都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招一式的模式”。蔡、朱两位先生的有感而发,是有道理的,至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文化人中爱茶者的观点。对于从事茶艺一行的人来说,应该认真思考检点。去年陈云君先生曾提出过“要检点一下茶事活动”,我很赞成。
  回过头来再说茶艺表演。首先应予肯定,作为有相当高职业技能的茶艺,是可以也需要有表演的,表演是一种示范和考核,是一种交流与推广。但这种表现应该是生活的真实。记得两年前,一位在瑞典从事中国茶推广的华侨朋友告诉我:“国内有些茶艺表演太夸张了,脱离生活,这类录像我真的不敢在瑞典播放,怕人家误解了,以为中国人喝茶就是这么喝的!”茶艺职业技能的表演,只能落脚在泡茶的本位上,包括识鉴茶叶、品辨水泉、以茶配具、准确量茶、控制水温、操作连贯、节奏自然、动作流畅等,沏泡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
  至于另有一类蕴含文化主体所创作的茶艺表演,如在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中北京老舍茶馆的《奥运五环茶艺》、张一文的《京韵茶情,和谐飘香》、更香茶业公司的《爷爷泡的茶》、宜昌市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畲族新娘茶》,以及杭州湖畔居的《龙行十八式》等,都是有鲜明的思想主题,营造出特定的环境氛围,有的还有一定的情节。这种融入了较多文学艺术元素的茶艺表演,已超出了茶的沏泡技艺,不妨另定一类。如果说前一类是“生活茶艺”,则后一类可暂时称为“主题茶艺”。这类茶艺表演索性突出它的观赏性,使之成为一种以茶事为载体的文艺创作,倒是可以另辟出一方天地来的。
其他文献
千利休何许人也?  他是日本茶道一代宗匠,他把茶道与禅的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以简索清寂为本体的“佗茶”。这种以隐逸思想为背景的茶会一扫豪华的风气,只在闲静中追求乐趣。千利休发展了村田珠光的所谓“和汉”境界——完美无缺的“汉”与不完全的粗野美“和”的结合,达到了纯日本的简素美,进入“和、敬、清、寂”的境界。    一代宗匠千利休  千利休是日本织丰时代茶师,曾跟北向道陈学茶道,不久成为著名日本茶道
期刊
早听人说起,在杭州西子湖畔有几处享有盛名的江南名园。前不久,终于见到了夕照山下的名园之一“汪庄”。汪庄位于西湖西南一隅,庭院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雷峰为伴,保俶相对,三面环水,集西湖之灵秀为一体,有文人墨客形容此处“精致得像一个被放大了的山环水抱的盆景”。据称,庄园的旧主人汪自新,号惕予,系著名徽商,为上海百年老字号茶庄汪裕泰老板。  那么,茶商汪自新当年为何会想到在此修建这座精妙绝伦的庄园呢?汪
期刊
几杯清茶入了口,回甘已经沿着咽喉渐渐扩散开来,如布渐渍,一派的风好水好,十里溪山的风物就沿着一条走到心里去的山路,婀娜而来,婀娜而去……  泡得三四泡,茶庄主人小王把杯里的茶叶一倒,又要换上新茶。  我突然就想起古语有观音七泡才出真滋味的说法。  “现在的铁观音没有这样的说法了,也许是制作工艺的不同。”小王轻轻撕开茶包。  “现在的茶叶产量是高了。但是,十年前的茶叶叶片小而且厚,都是人工做的,一季
期刊
《红楼梦》作为东方文化园中绽开的销魂之花,堪称“泰山之巅”、“五岳之首”,它虽不是《茶经》,却生动形象地传播了茶文化。书中描写了许多制作精细、品质高贵的茶具茶器,由此可见清朝时期对茶具的讲究。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产茶大国之一,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具艺术的创始地。公元前59年,王褒《僮约》中写有“烹茶尽具”,这是关于茶具最早的文字记载,即是说泡茶最讲究的就是器具,所谓“器为茶之父”,可见茶具
期刊
韩国的茶文化与一衣带水的中国一样,也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他们正在把茶文化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2006年12月4—8日,我们一行来到了韩国,借着韩国举办中韩日三国茶文化研讨会的机会,最近距离地了解了这个国家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以及他们的现代茶事。  韩国现有50多个茶文化社团,有500万的习茶者,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这次的三国茶文化研讨会,在韩国议会大厦的宪政
期刊
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计》中载:“御史大夫李季卿宣尉江南,陆羽来见。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手自京茶,口通茶名。茶罢,李公博士……”此篇文字首先出现“茶博士”的雅号。“茶博士”首先要具备识辨茶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好茶,什么是坏茶,明白什么茶应用什么水泡。其次必须有提壶掺水的硬功夫,可以一只手提十来斤,掺水掺得滴水不漏,而且还能一只手四平八稳地拿十余副茶具,摆碗、掺水、扣盖子如行云流水,还要有“雪花顶”、“二
期刊
在这个浮华喧闹的都市里,有一位“与诗词结成闺中伴,与笔墨结成骨肉亲”的女子,不焦不躁、安安静静,沉醉在她的“一茗斋”里。养花、坐禅、品茗,茶室处处茶香,这是一方超尘脱俗的心灵家园……    茶室名称:一茗斋  茶室主人:徐子  茶室地点:福州西湖畔  茶室概况:面积约60平方米,三张茶桌,建于2004年。    与“一茗斋”的邂逅是在一个冬日暖阳的周末。  它的主人对古典文学和美学有很深的造诣,又
期刊
明代,江苏宜兴紫砂茶具大盛,“黜银、锡及闽、豫瓷”,涌现了“四家”(即董翰、赵梁、袁锡、时朋)和“三大”(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制壶高手,穷工极巧。一时间,文人骚客唱和咏颂,富贾巨卿竞相争购,使重不过数两的一把紫砂壶,“器方脱手,价五六金”。时人感叹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近日有幸观赏到庄志雄珍藏的明代三大壶中妙手之一徐友泉的“树桩提梁壶”,堪称紫砂之瑰宝。  凡事都讲究缘
期刊
茶有灵性。若与其灵未冥、其性未合、其境未契、其器未容,则一半的茶味会在饮茶时悄悄溜走。所余者,徒为茶之形骸;所饮者,不过是唯剩茶羹的白水而已。  茶是草木精华累世修炼而成。天地之清气所养、山间之灵坡所育、雨前之甘露所滋。最宜农家处子新沐后无语采摘、竹篓中轻放浮搁;最宜汲深山清泉盛于砂壶,拾林间松枝燃于泥炉,壶置炉上,火烧水开,俟温度适中后备冲茶之用;最宜形拙貌朴之泥砂壶泡茶、外赭内青之泥瓷杯饮茶,
期刊
所谓观音韵,无非是指安溪铁观音的审美韵味,亦即其本然韵味之谓也。    观音韵表征之一:“香韵”奇绝    观音韵的凸显表征之一,乃嗅觉审美的“香韵”。谁都知道,安溪铁观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其奇绝的“香韵”而甲天下。观音韵所拥有的独特之香韵,被美之曰“王者之香”。试问,如斯香韵,天下还能有什么茶香可堪与之相媲美呢?  而精谙于赏鉴此种香韵的安溪茶人,早在若干年前,就在啜饮铁观音的品茶程式中,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