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用语对积极情绪的启动效应研究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貌用语作为社交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学者,如Brown、Levinson、何兆熊、黄振定等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礼貌用语与人类心理各个层面之间的联系,但到目前为止,用实验手段直接说明礼貌用语如何影响人们心理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一定的探索。
  人类的认知加工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语言是它的一个重要媒介,评价活动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情绪是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始探讨在情绪影响下人类自动评价外界刺激的可能性。关于评价自动化最有力的证据来自情绪启动范式的研究。情绪启动是指:当启动刺激和目标刺激在评价上一致时(即都是消极或积极的,如:奖励—母亲,苍蝇—恶心)与不一致时(如:奖励—恶心,苍蝇—母亲)相比,在一致情况下,人们对目标刺激的反应时更快,判断更准确。Fazio最早发现了这种现象。
  当前,对情绪启动效应的心理机制存在几种不同的理论解释,激活扩散理论是其中一种。该理论认为,人类大脑中存在一个由多结点组成的语义网络,每个结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的联系。两个概念间的连线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一个结点被激活时,这种激活会首先扩散到与它有最多相同特征的另一个结点上。在情绪启动范式中,启动刺激激活了人脑语义网络中相应的结点(某一个信息或概念),这种激活以情绪效价为中介,扩散到与启动刺激评价一致的目标刺激的结点上,加快了对该刺激的加工,出现了典型的情绪启动现象。但是,在礼貌用语里,并不是所有的话语都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积极词。因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礼貌用语是否也能激起相应的情绪,促进或抑制目标刺激的加工?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22名(男4名,女18名)。被试均为右利手,平均年龄为26岁,母语为汉语,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二)实验设计与刺激材料
  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
  实验刺激材料由20个启动词和60个目标词两部分组成。
  启动词:从互联网和词典中搜集礼貌用语43条(字数在4个以内)。随机抽取18位大学生对这43条礼貌用语进行了1-5分的确定性评分,要求他们判断“以下词汇是否为礼貌用语?”(1=肯定不是,2=应该不是,3=不能确定,4=应该是,5=肯定是)。然后,选取平均分在4分以上的礼貌用语20条作为最终实验的启动词。
  目标词:从《现代汉语双字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感情信息评定表》中选取积极词20个(愉悦度M=7.14,熟悉度M=5.74)、消极词20个(愉悦度M=2.67,熟悉度M=5.26)和中性词20个(愉悦度M=4.94,熟悉度M=5.34)。三类目标词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均为7个、6个、7个。这些词在词频、熟悉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把20个礼貌用语与20个积极词随机配对(如:谢谢—大奖),把消极词和中性词也进行同样的操作(如:消极词:谢谢—苍蝇、中性词:谢谢—差别)。正式实验里,随机呈现这六十个词对。
  (三)程序
  被试与电脑屏幕的视距为60厘米,水平视角为0.84到4.72度,垂直视角为0.52到3.40度。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央,用两个大拇指做按键反应。
  实验开始前,进行一个练习,让被试熟悉实验过程。实验正式开始时,通过电脑向被试呈现简短的实验指导语(如:“请判断+后面的第二个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积极的请按左键,消极的请按右键。”)。
  正式实验一共有60个trial,实验中的每个trial由一个注视点(呈现时间为600ms),一个启动词(呈现时间为300ms),一个目标词(呈现时间为300ms)以及1600ms的空屏构成。所有刺激项目均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中央,要求被试对注视点后出现的第二个词(即目标词)的情绪效价(即是消极词还是积极词)做又快又好的判断。如果目标词是积极词,就用左手大拇指按左键,如果是消极词,就用右手大拇指按右键反应。为了平衡左右手效应,一半被试对积极词按左键反应,另一半被试对积极词按右键反应。如果觉得对一些词的判断不能肯定,就凭第一感觉做出最快反应。被试的按键反应必须在1600ms内完成,否则不算有效反应。
  
  二、结果
  
  被试对积极目标词的平均反应时为618.79ms,平均错误率为4.77%(见表1),对消极目标词的平均反应时为627.58ms,平均错误率为2.95%。对积极词和消极词的反应时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不显著:t(21)=0.74,p=0.467。对积极词和消极词的错误率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表明,两者的差异不显著:t(21)=1.219,p=0.236。
  


  被试对中性词做积极判断的平均次数为12.77次,做消极判断的平均次数为7次。显然,把中性词判断为积极词的情况要比判断为消极词的情况多。对判断结果进行相关样本的T检验表明,两者差异显著:t(21)=3.524, P=0.002。
  在22名被试中,把中性词更多地判断为积极词的人数为19人,把中性词更多地判断为消极词的人数为3人(如表2)。对这两种情况的人数做检验表明,把中性词判断为“积极词多于消极词”的人数要多于相反的情况,两者差异显著(=11.638,df=1,P<0.005)。
  


  
  三、讨论
  
  本研究采用情绪启动范式探讨了礼貌用语对积极情绪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在对积极词和消极词的反应时和错误率上,没有出现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这与已有的一些情绪启动研究的结果不同,例如,Fazio、Hermans、郑希付的研究等。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有:(1)礼貌用语本身的特殊性。它的情绪效价也许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积极词。礼貌用语带来的情绪启动,在激活程度上可能不如普通积极词,因此,在用礼貌用语当启动词时,人们对目标词的反应时就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差异。(2)实验呈现时间的问题。本实验在启动词呈现300ms之后,立即呈现目标词,这样也许会导致对情绪的自动激活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另一个任务的加工,从而影响了启动效应的出现。(3)个别消极词的特殊性。个别消极词,如“小偷”“疾病”等,属于危险信号,易激起人们自我防御系统的自动激活,加速反应,使得礼貌用语的启动效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显现出来。确切的原因在以后的研究里可以再做进一步的验证。
  理论上,人们对中性词的判断应该是积极判断和消极判断各占一半,而本研究的另一个结果却发现,被试更多地把中性词判断为积极词而不是消极词。这说明,被试对中性词的判断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即礼貌用语在被试做判断之前启动了一些积极情绪。所以,在本研究中,礼貌用语对目标词的情绪启动效应还是存在的。
  一般来说,即使存在个人偏好的话,把中性词判断为积极词或消极词的人数也应该是基本相同的。而本研究中,这两类人的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把中性词更多地判断为积极词的情况不是由于个人偏好导致的,而是礼貌用语对目标词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礼貌用语对目标词存在一定的积极情绪启动效应,在中性词上表现的启动比较明显。也就是说,礼貌用语能自动激活人们的积极评价,让人们对说话者的即时信息做出更多的正性判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场合,多说一些合时宜的礼貌用语,会增加对方对我们的好感,有利于社交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Brown, P. & S. Levinson.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黄振定 李清娇. 礼貌语言的层级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
  [4]Fazio, R. H., Sanbomatsu, D. M., Powell M.C., et al. On the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attitud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0(2):229-238.
  [5]Klauer. K. C., & Musch, J. 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 affective process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M].NJ :Lawrence Erlbaum, 2003:7-49.
  [6]罗跃嘉 王一牛. 现代汉语双字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感情信息评定表[P]. 国家版权证书:01-2004-A-0046,01-2004-A-0047,01-2004-A-0048,2004.
  [7]Hermans, D., De Houwer, J., Eelen, P. A time course analysis of the affective priming effect[J].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1, 15(2):143-165 .
  [8]郑希付. 不同情绪模式图片的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J]. 心理学报,2004,36(5):545-549 .
  
  (邱晓雯 张 钦 焦丽华 廖 煜,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其他文献
零、引言  汉字是世界上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自源文字之一。穿越了千年的时空距离,面对着瞬息万变的语音变化,汉字仍然显示着非凡的生命力,并且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梳理不断地系统化、范畴化。  我们知道,汉字的系统性表现在形、音、义上,就形与义的系统性而言,《说文解字》是最好的例子。许慎在编撰《说文解字》时,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首创了按部首(指意义上更加概括,使用更加规范的义符)分类部居的方法,将935
期刊
汉语对越南的语言影响牟深。汉越词是指已经融入越语词汇系统,受越语语音、语法和语义规律支配的汉源词。
期刊
零 引言  身为六安人,总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在向老师、同学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便隆重推荐家乡的特产——六安瓜片。但是尴尬的事却屡有发生,一些同学总会不依不饶地追问:“六安”的“六”字为什么读“lù”?这实在是一个颇为“简单”的难题。说是约定俗成吧,似乎有搪塞之嫌;想给出一些理据性的回答吧,又实在不知从何说起才好。其实王力先生早在1965年的《论审音原则》中就曾指出“……例如‘六安’的‘六’读“l
期刊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苏金匮人。乾隆时曾官至刑部尚书。其夙精三礼之学,按《周官》吉、凶、军、宾、嘉之目,因循徐干学《读礼通考》之体例,网罗众说,撰《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五礼通考》详考古代礼制源流,是研究我国古代礼制的重要著作。  《五礼通考》卷243记叙从汉代到明代皇帝田猎之礼,属军礼。其中所涉礼节及田猎之事,多出自二十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期刊
据统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新增词共有5625个(不包括西文词),其中二字词有3681个,占全部字词的65.44%,三字词1010个,占17.97%,四字词810个,占1.35%,五字词76个,六字词38个,七字词6个,八字词2个,10字词1个。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新增词大体可分为五大类:百科词、语文词、方言口语词、新词语和一般词。其中百科类1963个,语文类1107个,方言口语类12
期刊
马庆株,1942年生于天津,196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1978年考取北京大学汉语专业研究生,1981年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现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南开语言学刊》主编、南开大学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天津市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院校功能语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学术委员,《汉语学报》《汉语学
期刊
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文字也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成熟阶段是指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系统文字,它是目前公认的汉字系统的源头。但是,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也不是一条单纯的主线,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在汉字起源的萌芽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文字的萌芽是在长江,特别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完成的。中国考古学的仰韶-大汶口时代
期刊
朱德熙先生(1991)在《词义和词类》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词义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并举出两个例子来向大家说明“如果不考虑词的语法功能,只从对词义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出发划分词类,将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其中有一例是“出品”。  “出品”在《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里分成两个条目:  【出品】chū//pǐn 制造出来产品。  【出品】chūpǐn 生产出来的物品;产品:这是本厂的新~|这些~
期刊
一、前言    “V得C”式动补结构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研究的热点。关于它的产生时代学术界尚存在争论,较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A 、南北朝时期(潘允忠1980、岳俊发1984)。B、唐代新出现(王力1958,杨建国1959,杨平1990,蒋绍愚1994)。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语法结构在元明时期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本文采用王季思根据明·凌濛初的刻本为主参照各家的刻本、奇本所校注的《西厢记》(上海古籍出
期刊
现代汉语中,“一个”的使用十分常见,它主要作数量词修饰体词性成分,有时也可修饰谓词及其结构。“一个”在现汉里主要作数量词组使用,即是说,“一”是数词,“个”是量词。“个”为量词无可争议,而“一”并非单纯的数词,它同时有其它用法。语法学界多把不同语法单位的“一”当作数词的活用以便省却对“一个”进行重新定性的麻烦,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它抹煞了不同语法单位的“一”对词组“一个”的影响,在语法意义的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