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时怎样消除《斑羚飞渡》所承载的负面因素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dd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斑羚飞渡》是沈石溪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承载的负面因素主要表现在:1.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有许多虚假的成分,这样的作品,不利于学生以此为范本进行写作训练。2.小说中猎人凶残地追杀斑羚,逼得斑羚跳崖自救的行为是一种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对美的和谐的生命文化的破坏,这种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消解这些负面因素的办法是:1.引导学生明白:《斑羚飞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和夸张。2.向学生补充说明这篇小说中所叙述的“斑羚飞渡”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反复强调:在全人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类似“斑羚飞渡”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3.向学生说明作者写这篇小说、编者选编这篇小说为语文教材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 斑羚飞渡 负面因素 消解 办法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该既是学生进行文学鉴赏、感受审美愉悦的载体,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范本。因此,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应该文也彬彬,质也彬彬。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斑羚飞渡》(见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虽然不乏积极的、正面的因素——一群斑羚在猎人的追杀下无处逃生,最后采用牺牲一半斑羚生命的代价飞渡“伤心崖”,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位读者感到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存的世界的思考,但是,同时它也承载着下列两个方面的消极的、负面的审美因素。
  
  一、小说中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有许多虚假的成分,不利于学生以此为写作范本进行写作训练
  
  比如:小说中描写的斑羚飞渡中的这道悬崖为什么刚好是六米多宽,而不是五米多宽或八米多宽,甚至更宽一些;这道悬崖为什么正好叫“伤心崖”而不叫别的名字,等等。又如,小说的最后一段写道:“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狗是动物,它们并不具备人的思维和情感,那么,狗怎会也像人一样被斑羚飞渡的壮举所感动?何况,这篇小说中的狗,不是一般家庭中豢养的看家狗,而是猎狗。而猎杀的天性和本能是凶残地追杀猎物。因此,在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中,猎狗怎会轻易放弃就要到手的猎物——斑羚,而呆在一旁“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
  
  二、小说中对猎人凶残地追杀斑羚、逼得斑羚以牺牲一半的代价换取种群的延续而跳崖自救的场面描写,与当代大力提倡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背道而驰,不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鉴于此,教学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尽量消解上述两个方面的消极因素,使学生在鉴赏这篇小说时能够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学生不仅会被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所震撼,还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它们的生命。
  消除上述两个方面的消极因素的具体办法是:
  一、引导学生明白:《斑羚飞渡》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允许虚构和夸张,只要它能自圆其说就行
  鉴赏这篇小说时,我们无需过于追究这篇小说故事情节中某些细节描写的真实与否。具体阐述如下:
  小说中所写的斑羚飞渡中的这道悬崖刚好是六米多宽,而不是五米多宽或八米多宽,甚至更宽一些,作者称这道悬崖为 “伤心崖”等等,当然都不是巧合,而是作者为了便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意安排和虚构的。因为,这群被逼到伤心崖上的斑羚,极健壮的公斑羚最多跳五米多远,而母斑羚及幼崽则更少,只四米左右。只有这样的宽度才适合斑羚飞渡,才不会让那群斑羚因为无法飞渡而呆在原地被那些偷猎者全部猎杀,或因飞渡全部失败而全数坠崖身亡!也因为只有这样的名称——“伤心崖”,才能符合悲壮的“飞渡”。倘若斑羚全军覆没或全部逃生的话,就没有下面精彩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壮场面了。正是这近乎残忍的故事情节的设计,才会引出这篇小说的高潮和震撼人心的场面:斑羚群中为数近一半的老斑羚用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帮助年轻的斑羚飞渡,保存了另一半年轻斑羚的生命。正是这样的情节设计,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斑羚头羊灿烂的人性之光,看到了所有的老斑羚为了年轻一代的生命,在没有任何办法求生的险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团队意识、服从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极致:“整个斑羚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为一拨,年轻斑羚为一拨”,“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另外,小说的最后一段对猎狗异乎寻常的举动的描写,赋予狗以人的心理,虽有明显的夸张和虚构的成分,但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写法。作者这样写,意在渲染斑羚飞渡举动的壮美和斑羚飞渡场面的悲壮。这种“移情于物”的写法古已有之,比如:杜甫《春望》中的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采用这种创作方法赋予花、鸟人的心理和情感,表达作者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揪心国事、关情家小的痛苦不堪之情。
  二、向学生补充说明小说中所叙述的斑羚飞渡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反复强调:在全人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类似“斑羚飞渡”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
  具体阐述如下:
  这篇短篇小说是“著名作家沈石溪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描述的是他在1969年在西双版纳插队时,与当地农民一起狩猎时亲眼目睹的情景。以当时的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水平,描述狩猎情景是非常平常、非常普遍的事,因为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 当然,在全人类具有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今天,“斑羚飞渡”的悲剧决不允许重演。因为,“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30%的两栖动物、23%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另“据科学家估计在90年代初的20年来,全世界有5000种动物受到绝种威胁,每天都有3种动物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如此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导致了“第6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
  艺术最终的追求是美,而美的境界是生命文化的和谐。小说中猎户追杀斑羚、逼得斑羚跳崖自救的野蛮的狩猎行为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对美的和谐的生命文化的破坏!因此,我们应该及时终止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耻行为,要珍视生命,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因为,大自然中的任何生物都具有天赋的内在价值,都拥有生存的权利,都应该得到人类的关怀和爱护。否则,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人类在自然界的朋友将越来越少。
  三、引导学生明白: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用意和编者选编这篇小说为语文教材的目的
  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用意是:让读者学习斑羚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编者选编这篇小说为语文教材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斑羚飞渡》后,培养自己为了国家利益或集体利益而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希望同学们珍爱生命、珍爱人类的好朋友——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当然,除此以外,一定还有别的办法可消除这篇短篇小说中所承载的消极的、负面的因素,但限于篇幅,恕不赘述。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直言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直言教科书<语文>》,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3.王祥初:《课文 <斑羚飞渡>该不该撤》,《环境教育》,2004年09期
  4.网络文章《千余科学家写报告:警告人类生存岌岌可危》
  5.田志宏:《审视语文新课程审美对象中的悲剧美──从《斑羚飞渡》说开去 》,见网络
  【组稿编辑:李丽萍】
  (作者单位:425100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我们在有意或无意去评价一个人时都会说:某某素质很高,某某素质较低。由此可见,素质是每一个人皆具备的修养元素。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现在,我们在电视上,杂志报刊里,网上都可以看到素质教育这个字眼。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
期刊
当前,高效课堂的构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很显然,高效是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指数高。那么,课堂教学的任务又是什么?是传授知识吗?传授知识的量多就算是高效课堂吗?有人会说,应该是有效知识点的多少。学生掌握有效知识的多少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这样看来,在每一节课中学生掌握有效知识多就算是高效课堂。但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是三维目标中最基本的一项。  教育是培养人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比过去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知识获取过程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小课题的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发展,使教师能更有
期刊
不少研究人类智力开发的专家认为,改变和摆脱习惯性、单一性的思维程序,是保护智力的有效方法。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而忽视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局限于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小圈子里,使学生长期处于习惯性的、单一性的思维程序中。但是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教学中追求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因为这种气氛是孕育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条件。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老话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师探索的主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重难点突出,不可平均用力,如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则就难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课义的重点,这样,才
期刊
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亮点,然而,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深刻,把握不全面,从而让“小组合作学习”在“热热闹闹”中失去了实效……  在此,笔者举一个教学案例,这个小组合作学习俨然成为某位学生的“孤军奋战”。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每个小组提供数量不同的大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大豆进行分一分,最后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分
期刊
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各学科都有责任挖掘潜在的思品教育的内容,探索加强思品教育的方法,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新疆,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是多民族集居的地方,只有搞好团结才能发展经济、文化和科技,新疆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身为一名新疆的教育工
期刊
班主任队伍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为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建立起一套有良好执行力的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管理机制。对于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而言,其良好的执行力应反映在三个方面:1.能够做。即班主任能够按照考核制度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2.容易管。即管理部门能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简洁有效的监管;3.效率高。有利于全面贯彻各项工作要求和实现学校的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以创新的精神,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德、智、体、美、劳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做到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构建起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基本素质的和谐教育场。和谐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为: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教学领域中“教”与“学”关系为主的学校各项教育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今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教师应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基础  小学生还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还没有成熟,出现一些毛病和错误,在所难免。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要经常性运用鼓励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要追求师生间情感交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