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儿节节高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0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偶然的饭后散步
  最近,我所带的大班开展了《种子的秘密》主题活动。活动结束后我发现,活动进行的过程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我没有看到孩子们强烈的探索愿望,他们的反应和表现都很平淡,那种异常兴奋的惊喜场面没有出现。
  原本以为生长的主题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没想到一次偶然的饭后散步带来了新的思考。
  幼儿园的西围墙边有一片小竹林,紧挨着小竹林的是我班的种植园地,里面开满了黄澄澄的油菜花。一天,午饭后,我带孩子们散步,孩子们被油菜花吸引住了,他们边看着油菜花,边把鼻子探进花丛中。突然调皮的孙羽墨喊了起来:“哇!这是什么呀?黑黑的、灰灰的,真好玩!”我和其他孩子一起凑过去,原来是悄悄从土里钻出来的竹笋,这里一个,那儿一个,仔细一看,还真不少。有的孩子边摸边抬头感叹:哇,一节一节的,好高啊!很多孩子低着头边观察边议论着:“它们会长大吗?”“长大后就是熊猫吃的竹子吗?”我一听,这不就是生长的主题吗。
  我决定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竹林,探访我们身边的朋友——竹。
  探访竹林,体会生长
  星期天,我先让父母们带着孩子去郊外、公园,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青青的竹子。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和父母一起制作的竹子海报、收集的图片资料、竹制品。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见闻和发现讲给小伙伴、老师听。
  接着,我也带着孩子们走进我园的小竹林,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提出了许多好玩的问题。
  “老师,竹子有根吗?”
  “怎么有的竹子两头都埋在土里?”
  “为什么有的竹竿是绿的,有的竹竿是黑色的?”
  “为什么竹子是一节一节的?”
  “竹笋长成竹子要多少天呀?”
  在竹林中,孩子们一会儿看看这根竹笋,一会儿又被那根竹笋吸引,我很紧张又很担心地跟着孩子们后面,既害怕孩子踩坏竹笋又担心孩子会被竹子绊倒。我想:我何不让孩子们带着情感去亲近竹笋,认识竹子呢?孩子没有连续的对比观察怎么能知道竹笋一天会长高多少呢?于是我决定让孩子认领竹宝贝并连续观察自己的竹宝贝。
  竹林里刚露出的春笋大约有二十多根,一人认领一根是不够的,我想这是幼儿跟同伴商量合作的好机会,于是孩子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两两自由结伴,合作认领一根竹笋宝贝进行照顾。他们各自用丝带给竹宝贝做了记号,给竹宝贝取了好听的名字,还对竹宝贝说悄悄话。回到教室,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将自己的问题记录在“问题单”上,带回家再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
  离园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担心竹宝贝在夜晚会害怕、会受凉。
  竹笋长得真快,孩子们入园第一件事,都是先去看看自己的竹宝贝,跟竹宝贝说了悄悄话,然后才进教室。回到教室,他们都会争论一番,都说自己的竹笋宝贝长得快,长得高。
  每天,我会带着孩子们去测量一下自己的竹笋宝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记录数据。
  生命各有精彩
  一天天的观察,一次次的记录和查阅相关的资料,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竹子的生长只需要28天。我想如果我们不进行这个主题活动,孩子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竹笋长成竹子,只需要28天。
  在多次的测量过程中,孩子们经历着失败、成功、失败、成功的过程,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一步步找到答案,收获惊喜。
  孩子们对竹子有了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对竹子充满了情感。在我班的美工区,他们自主选择工具,用油泥捏一捏心爱的竹子,竹子是空心的,找铅笔来帮忙;竹子是立体的,找玩具来帮忙,竹子是一节一节的,就把油泥切一切;教室里装饰的竹叶掉了,怎么办呢?孩子们找来剪刀剪出竹叶贴上去,惟妙惟肖。
  孩子从竹林捡回的竹笋皮,可以做什么呢?他们发挥想象,用竹笋皮变出了高矮不同的房子、大树、汽车、小鱼……他们在画板上表现自己对竹林的认识,平时最顽皮的孩子也能安安静静地在竹林边专注地进行着他的写生活动。孩子们的竹林里竹子有远有近、有大有小,各有不同。他们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手工制作了“熊猫和竹”,表达他们对熊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件制作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竹儿节节高,这个春天,我也和孩子们在绿色的竹林中体验成长。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淑娟 623358414@qq.com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荣获新浪教育2013年度中国榜样家长的刘称莲,推出著作《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这位陪读妈妈把“和谐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的理念用于育儿实践,使女儿李若辰顺利走过关键的初中三年。高中毕业后,李若辰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同时录取,还成了青少年畅销书作家。刘称莲善于抓住生活细节,利用孩子的兴趣点顺势而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她还注意构筑爱的边界,亲子之间保留各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
期刊
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具体规范:  3-6岁幼儿园阶段  1、知道跟好家长、老师。  2、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果。  3、不乱扔垃圾。  7-12岁小学阶段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13-15岁初中阶段  1、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
期刊
一  从睿睿3岁半开始,父母逐步发现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遇事知难就退,绝不再去尝试。  比如,前几天爸爸带他去游乐园时,他跟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当其他小朋友在跳跳垫上,高兴地跳上跳下时,睿睿只站在一旁看哥哥姐姐们跳,他也跟着乐,但决不上去跳。当哥哥姐姐们下来时,他才小心翼翼地上去跳。奶奶说睿睿不跟小朋友一起跳,可能是因为怕小朋友笑他跳得不高,跳得不好,毕竟他刚刚学会向上跳,有点胆小爱面子。  那天晚
期刊
小学生可以自己改名吗?  江苏苏州一读者来信咨询:我儿子胡乐今年上六年级,他一直为自己的名字而烦恼,小的时候,同学说他的名字像女孩,再大一些,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糊了”。眼看着要升初中了,他想给自己改个名字。请问像我儿子这样的未成年人,可以给自己改名字吗?  答:法律赋予我们一项权利叫做“姓名权”,是指自主决定、变更、使用姓名的权利,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跟随父亲的姓氏,
期刊
别把暴力“遗传”给孩子  江苏南通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女儿今年上四年级,从去年开始,她在学校三天两头打架,我们不得不带被她打过的孩子去看病。原来她只是在学校用暴力,现在回到家里脾气也越来越大,她妈妈的脾气也爆,结果两人天天吵架,有时还动手,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这么难管呢?  答:最近流行一个词语叫“隐性留守儿童”,意思就是说父母虽然和孩子在一起,但他们却不重视或者不懂家庭教育,
期刊
1  每年5月份起,我们一家都为“暑假去哪儿玩”而纠结。  以前,我们全家自助游,经济又实惠,还能促进亲子感情。儿子三年级时,我们给他报了“小记者班”组织的英国7日游学——儿子第一次走出国门,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从此,他的旅游胃口越来越大。国内的线路,已被他嗤之以鼻。  四五年级,他分别去美国、澳大利亚游学,时间大多是半个月到一个月,费用在3到5万不等。除带回当地的纪念品之外,儿子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
期刊
一  周六一大早,儿子大奇就抱着一本《可怕的科学》在看,在我再三的催促下,才放下书把早饭吃了。吃过早饭,我说:“儿子,先完成一科的作业再看书吧?”儿子答应得挺干脆,就是半天没有行动。我又催,儿子还是不行动。我实在忍不住了,大喊了一声:“儿子,做作业!”只见儿子总算开始做作业了。等我忙了一会儿过来一看,他又趴在课外书上了。我火气腾地上来了,拿来他的作业一看,只做了两页,还有两页。我责问他为什么不接着
期刊
南京人有句口头禅,就是“烦不了”,“烦”什么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烦孩子”,烦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如果从小教育不好,不能养成好的习惯,有得烦呢,不仅上小学烦,上了中学还烦,甚至长大成人以后,有的还变成“啃老族”,真是烦不了。  所以,我们做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在孩子的世界里健康成长,这样的话,孩子长大后,才不会让人“烦”。  孩子的世界有三个,我简单地称作“三个世界”教养法。  第一世
期刊
聪聪3岁多,上幼儿园小班。聪聪妈最近很苦恼,因为连续接到老师的反映和别的家长投诉——聪聪最近在幼儿园总是爱打小朋友,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时,一有什么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就大喊大叫,还抓挠小朋友。有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玩游戏,因为没有第一个喊聪聪,他就大发脾气,先是哭闹,然后推倒被先请来做游戏的萱萱。  显然聪聪是一个攻击性比较强的孩子。虽然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容
期刊
近来,睡觉前我都会给5岁的儿子小撒读一本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迈克马力·甘和他的蒸汽挖土机》。故事情节是,迈克与他的挖土机来到波波城的教堂,用一天时间为教堂修建了洗手间。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一直到太阳落山,洗手间终于建好了。  当我沉溺于作者美妙的构思和翻译者优雅的文笔时,小撒问:“妈妈,我发现故事里少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我吓了一跳,连忙追问小撒发现了什么。他严肃地说:“洗手间修好之前,迈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