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寓教于乐”的方法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heyy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陶行知的教育理念让很多教育工作者受益匪浅.数学是初中必修课程,而且是一门非常注重课后作业练习的课程.每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却往往做不到因材施教,尤其是在作业布置方面,喜欢一刀切,结果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了”,进而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本文将从初中数学教学的角度,分析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并重点探讨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因材施教;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意义;做法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以下是关于陶行知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开展的实践研究.
  一、开展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每名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也不一样,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不可能达到同一个水平,这是客观的学情.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在教学中尊重客观的学情,给每个孩子最合适的数学教学.对初中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这本身就是对客观学情的一种尊重,可以给每名学生最适合的作业设计,让他们得到一片属于自己的数学园地.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教师对所有的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标准,布置统一的作业,结果有的学生很轻松就完成,缺乏挑战,缺乏对数学的探究动力.但是有些学生觉得作业非常难,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作业的完成上,经常写到深更半夜.还有些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不管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作业分层设计,让所有学生都既能“吃饱”,又能“吃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一)转变理念,坚持不懈
  作业分层设计,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代表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代表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理念.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同这种教育理念.有些教师,从事教学几十年,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根深蒂固,不愿去改变.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体系,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要有开放的胸怀,要用心去吸收、接纳并实践新的教育理念,所以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地开展作业分层设计,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认同并接受这种教学理念,因为,只有认同才会实践.此外,与统一作业不同的是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师来讲,可能会很累,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设计作业.这就需要教师有坚持和付出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虽然思想上认同作业分层设计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坚持不下去,总是强调时间不够、精力不够,笔者认为关键还是缺少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缺乏一種执行到底的决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既然认可作业分层设计的理念,就要勇敢地坚持下去,可能一开始确实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慢慢地便会掌握规律、得心应手,作业分层设计的效果,也会逐步显现.
  (二)合理分层,巧设内容
  对学生分层是一门学问,如果分层不恰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是抵触,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的时候要做到两个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教师要尊重客观学情,根据学生客观的数学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不能根据自己的个人主观意愿去分层;二是沟通性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前,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首先要告诉学生作业分层的目的和意义,分层并不是分等,而是为了让每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要充分听取学生的自身意见,不能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保证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开展.在教学中,笔者一般会将学生分为三层,A层(学习优异的学生)、B层(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学习较差的学生).此外在完成分层之后,教师应该巧妙地进行作业设计,笔者一般也会根据学生的分层,将作业同样分为三层,即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究性作业.比如,C层学生只要完成基本作业即可,B层学生要完成基本作业和提高性作业,A层学生则要完成提高性作业和探究性作业.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既保证了基本的教学要求的落地,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识.
  (三)合理调整,积极引导
  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对学生的分组分层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有的学生一开始数学并不好,然而在学习中慢慢找到了学习的方法,成绩逐步提高,也有的学生一开始数学底子很好,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成绩却逐步下滑.作为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变化情况,对学生的分层进行调整,对于学习进步的学生给予升级,学习退步的学生给予降级,从而给他们布置最适合的作业.
  综上所述,在陶行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下开展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是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也是数学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一定要认同这种作业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去探索作业分层设计的方式和方法,给每名学生都营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数学园地.
  【参考文献】
  [1]林萃.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4):74.
  [2]陈敏.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下的作业分层设计分析[J].考试周刊,2013(6):63-64.
  [3]卜佩艳.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3(16):68-69.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们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学习.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同时也抑制了学生们的思考,不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不断磨灭学生们思考的主动性,进而让学生们形成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所以,想要改变小学教学的现状,教师们必须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让学生们感觉到知识的奥妙.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
在著名的教育童话《鱼牛童话》中,鱼听青蛙给他讲在外面见到的牛,鱼根据青蛙的描述即刻勾画出他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犄角,嘴里吃着青草……在教学中,学生也会出现各种“鱼牛”现象.课堂上学生明明听懂了,可一做题就错误百出;明明与之前探究的问题类似,可学生却思来想去不明思路.久而久之,学生既考不出分数,也形不成能力,其核心素养也无法落实.  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了多讲、细讲,有时候下
【摘要】德育是小學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
【摘要】在高考中,数学是一场重头戏,每年全国高考各省都十分重视对数学解题能力的考查以及对数学解题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本文以201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Ⅲ为例,分析总结高考数学中所运用的解题思想及一些解题技巧.  【关键词】高考;数学解题思想;技巧  高考数学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和严谨处理的能力,所以,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必备的,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中小学教育更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开端,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阐述在新教材的背景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程带来的改变.希望能够切实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新教材;小学数学;改变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多学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遵循数学学科和学生思维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克服解题时存在的弊端,有的放矢地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实施新课标背景下的需要.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解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见招拆招”;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题不求灵活简便,只求常用的方法解题,但求正确就好;三是马虎草率,错误百出.面对这
中医学讲究“号脉”,在查诊过程中寻找病因,数学也具有其独特的知识脉络,它是对现实背景的概括与提炼.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透过简单的图形、符号、算式等,深刻挖掘其隐性的数学思维,号准数学文本的脉络,顺势、及时、具体、深入引领学生和数学对话.  一、追本溯源,贵在顺势而为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数学的本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顺应教学发展的线索,不露痕迹地加以引导,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依旧任重而道远,而教材在保障学生主体地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为范例,探讨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初中数学教材编写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关键词】学生;主体地位;教材  近年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中考的压力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教育仍在大行其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被动接
假期研修中,认真观看了赵刚老师的“植树问题”的及教学视频,收获颇多,启发很大.现在进行以下梳理,以期进行更好的学习吸收.  纵观这节课,赵老师上课的思路非常清晰,遵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的原则,以“感知—探究—应用”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思考、归纳”等活动,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模型思想),建构起“植树模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一、从生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众多一线教师开启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之路,怎样的课堂模式是學生所喜欢的并能带来教学的高效?由于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制能力还比较有限,很多时候,一堂课下来,有的学生理解得比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学习效果就很不理想.学生之间的差异普遍存在,综合各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比较适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究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兴趣指引“想”合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