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j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小學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德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我们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我们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一、挖掘教材,适时渗透爱国教育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数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我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化,当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时,必然会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还有许多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故事,也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如刘徽、祖冲之、陈景润……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数学家们的重大贡献,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祖先以高度智慧创造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比如,在学习圆周率π的知识时,学习应用时一般取π≈3.14,学生要掌握并且应用根本用不了一节课.因此,我们可以把π值发现的历史过程讲给学生听.我国在公元前100多年的《周髀算经》里就记载着“周三径一”,南北朝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π的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精确地推导出π的7位小数,比欧洲人早了一千多年.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
  又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历上找出重大纪念日,如“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等,以增加学生的社会常识.在应用题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电用水、积极锻炼、改革前后人民收入对比等事例,使学生在解题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再比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最想去的地方(北京、台湾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国情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重视教学过程,及时渗透德育教育
  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闪现着德育教育的身影,我们在对学生传授教学知识时,一个章节、一个知识都可以引入品德教育内容,甚至一句话、一道随堂练习题也能够把品德教育内容插入进去.
  比如,在讲解比和比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黄金分割”的概念,向学生阐述美学、审美等相关概念,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符合“黄金分割”比例的建筑物或事物等,如向学生展示法国埃菲尔铁塔、古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物图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比例”的概念,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美学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另外,在讲解图形旋转、对称等知识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在其中融入美学教育,指导学生利用基本图形去设计一些美丽的图形,让学生学会表现美、创造美,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在教学“重量单位”时,补充“每人节约一粒米,全国14亿人可以节约14亿粒米,重量是3465000克,合多少千克?”的习题.学生算出合3465千克的结果后,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这些米大约可以供24人吃一个月.以此教育学生要节约一粒米、一滴水,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听过一节“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这样设计如下游戏导入新课:“用掌声表示得数”.教师口述: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学生们击掌两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把2瓶饮料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瓶饮料?学生们击掌一下.教师板书: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饮料;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蛋糕?没有掌声.教师问:为什么没有掌声呢?学生们回答:“半个蛋糕不能用掌声表示”.教师夸奖学生们:“你们真聪明!”从而揭示课题.使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而不是数学家们硬性规定的,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德育教育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可以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往的能力,同时要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深入挖掘教学中的可用资源,充分借助教学资源来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开展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命脉,触动学生内心,让德育教育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李寿辉.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教学渗透浅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286.
其他文献
【摘要】变式教学是初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本文从矩形中的折叠问题出发,通过改变位置,图形形状,背景,引入动点等变形,探讨在矩形折叠问题中通过合理变式,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变式;矩形折叠;教学反思  变式教学主要是指对例题进行推广拓展,合理的变式教学不仅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矩形折叠问题中进行变式,既能有效复习勾股定理,三
【摘要】为了探寻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升复习课的教学效果,笔者有幸在本区开设一节复习研讨课——“不等式”复习.为了起到良好的范式功能,笔者在充分基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例,分层教学,多题一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设例;最近发展区;数学思想  一、范例设计描述  1.例题:(A级)解不等式2x-3(x-1)≤6,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B级)解不等式x3-x-12≤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的方法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真正地让学生听懂、会做、学通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  当前,比较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为主,新课改以后,有少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可是仍然存在一刀切的情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更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学要与信息化相融合,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的教学现象,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翻转课堂作为新教育背景下的產物,很好地将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在一起,拓宽了原有的初中数学教学范畴,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场地由课堂拓展到网络或者课外等,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知识点的共享
【摘要】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不同类型的数学课都涉及课堂提问,设置有效问题,优化课堂提问,才能“问”出课堂精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通过对一节课的设计及反思,阐述使问题有趣、有序、巧妙、智慧、精彩,促进学生思维活跃、严密、开放、创新、发散.  【关键词】优化;课堂提问;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中一种最常见的师生互动方式,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
【摘要】如何凸显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关注生活 合理运用;二、关注过程 正确引导;三、关注生成 及时捕捉;四、关注人文 有效评价.  【关键词】生活;过程;生成;人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
【摘要】在常规数学课堂里学生的交流学习较多关注的是教师展现的教学内容,或者黑板上有限的学生展示资源,从而实现自身知识的巩固.通过尝试信息化课堂教学,在网络以及一些软件的支持下,学生能直面班级中所有同学的展示资源,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选择对所面临的巨大信息进行主动有效评价,从而实现学生通过对多种错误的辨析、多种活动结果的展示实现正确对自身进行评价,以达到知识、技能的巩固.  【关键词】主动评价;信息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近期数学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更是在平常教学中被教育者所忽视的.我们的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后能在生活中使用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能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能力.做到学“数”以致用,用“数”以促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建模;能力培养  “数学素养”已经成为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首都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们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知识的学习.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同时也抑制了学生们的思考,不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创新,不断磨灭学生们思考的主动性,进而让学生们形成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所以,想要改变小学教学的现状,教师们必须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探索,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让学生们感觉到知识的奥妙.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
在著名的教育童话《鱼牛童话》中,鱼听青蛙给他讲在外面见到的牛,鱼根据青蛙的描述即刻勾画出他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犄角,嘴里吃着青草……在教学中,学生也会出现各种“鱼牛”现象.课堂上学生明明听懂了,可一做题就错误百出;明明与之前探究的问题类似,可学生却思来想去不明思路.久而久之,学生既考不出分数,也形不成能力,其核心素养也无法落实.  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了多讲、细讲,有时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