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以藏礼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人对于器物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一升为爵,二升为觚,三升为觯。“器以藏礼”“物以载道”,器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礼制及自然观。
  关键词:器以藏礼;物以载道;馆藏祭器
  1 物以载道
  1.1 馆藏木簠、木簋概述
  天津戏剧博物馆文庙博物馆管理办公室馆藏木簠,木质,直径15厘米,通高18.5厘米,重1.62千克,1986年入藏,外方内圆。馆藏木簋,木质,直径14.5厘米,通高18.5厘米,重1.18千克,1986年入藏,外圆内方。木簠、木簋象征天圆地方。
  簠和簋是两种盛黍、稷、稻、粱之器。《诗经·秦风·权舆》载:“于我乎,每食四簋。”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曰:“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簠和簋皆为礼器。《礼记·乐记》载:“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簠、簋亦借指酒食、筵席。《晏子春秋·杂上十二》载:“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周礼·地官司徒》载:“饎人掌凡祭祀共盛。共王及后之六食。凡宾客共其簠簋之实。飨食亦如之。”
  簠、簋二器衍生出成语簠簋不饰。《汉书·贾谊传》载:“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三年》载:“枢密臣受人玉带,徵赃不叙,御史言法太轻,博果密曰:‘礼,大臣贪墨,惟曰簠簋不饬。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清代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载:“莱阳赵仑阆仙,康熙二十一年督学江南,力矫时风,清廉自矢。过江击楫曰:‘某若一毫自私,不能生渡江北矣。’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1.2 馆藏竹笾、木豆、竹篚概述
  馆藏竹笾,木竹质,圆形,直径14厘米,通高27厘米,重0.5千克,1986年入藏。馆藏木豆,木质,圆形,直径14.5厘米,通高27厘米,重0.639千克,1986年入藏。馆藏竹篚,木竹质,方形,通长64厘米,通宽18厘米,通高1厘米,重2.54千克,1986年入藏。
  竹笾和木豆是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两种礼器。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礼记·礼器》载:“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孔颖达疏:“盛其饌者,即三牲鱼腊笾豆是也。”《后汉书·东夷传·濊》载:“其人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饮食以笾豆。”《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庶人》载:“帝纳其言,以后为亚献,仍以宰相女为齐娘,以执笾豆。”《诗经·豳风·伐柯》载:“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笾豆之事引申指祭祀。《论语·泰伯》第八有记载:“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四回载:“设享于太庙之中,行九献礼,比于天子。食品数百,外加笾豆六器,宴享之侈,列国所未有也。”
  篚是盛物竹器,如箧,后多用青铜制作,为长方形带盖容器,表面有纹饰或铭文,属于礼器的一种,与鼎、簋、豆、簠、笾、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篚在古代贵族或君王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用以盛放丝帛,因此也称帛篚。《书·禹贡》载:“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孔传:“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綺之属,盛之筐篚而贡焉。”《仪礼·士冠礼》载:“洗有篚。”《仪礼·燕礼》载:“设膳篚。”《仪礼·士虞礼》载:“受肺脊实于篚。”明代孫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载:“执荆藜以前进,持筐篚而远行。”《诗·小雅·鹿鸣序》载:“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1.3 天圆地方——朴素的自然观
  簠、簋、笾、豆、篚和琮与璧相类,玉琮其形以《周礼·考工记·玉人》所释“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郑玄补注《周礼》时说:“琮,八方象地。”《周礼·春礼·春官·人宗伯》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并解释为“琮,八方象地者,天圆以对地方。地有四方,是八方也”。据此,璧与琮分别象征天与地。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的道理。
  簠、簋形制与琮、璧相仿,以方形象征地,以圆形象征天。木簠外方内圆,木簋外圆内方,竹笾、木豆为圆形,竹篚为方形,体现古人朴素的天圆地方自然思想。
  2 器以藏礼
  2.1 馆藏铜铏、铜爵概述
  馆藏青铜铏,铜质,通长15.50厘米,通高16厘米,重2.718千克,1986年入藏。圆口,身长,上宽下窄,如杯,两耳三足,有盖,有回纹,与豆、簋等放在一起,常用于文庙祭祀。《仪礼·公食大夫礼》载:“宰夫设铏四于豆西东上。”《仪礼》载:“祭铏尝之,告旨。”《周礼·天官·亨人》载:“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如之。”贾公彦疏:“云‘铏羹’者,皆是陪鼎膷肿膮,牛用藿,羊用苦,豕用薇,调以五味,盛之于铏器,即谓之铏羹。”铏羹即古祭祀时盛在铏器中的调以五味的羹。《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周宗庙乐府舞辞》载:“振其鼗鼓,洁以铏羹。”清毛奇龄《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三:“又将鼎肉入之小鼎,而和菜作羹,所谓铏羹也。”
  馆藏青铜爵,铜质地,通长14厘米,通高16.5厘米,重0.768千克,1986年入藏。前有流,后有尾,中有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杯口有二柱。腹部偶有简略的斜线纹,流和尾的倾斜度都不大。
  《博古图》载:“爵于彝器是为至微,然而礼天地、交鬼神、和宾客以及冠、昏、丧、祭、朝聘、乡射,无所不用,则其为设施也至广矣。”
  2.2 器以藏礼——严格的等级观
  古代青铜器既盛物,“明贵贱,辨等列”(《左传·隐公五年》),又象征贵族权力与地位,“器以藏礼”(《左传·成公二年》)。商周后礼器发展很快,成为“礼治”象征,稳定王权秩序,维护社会秩序。
  礼器用来显示使用者的身份和等级,它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簋常以偶数和鼎相配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宴享和祭祀时,簋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战国后期,征伐不断,礼崩乐坏,《论语·雍也》孔子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的慨叹。
  孔子先祖曾为宋国宗室,到孔子时生活甚是清贫,但他依然追求礼。《论语·乡党》篇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于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论语·乡党》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些正是礼制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上海古籍出版社.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胜撰.尚书大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4](西汉)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3.
其他文献
近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  廣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8年,我们发掘的文物数量是143000多件。从目前看,剩下的预估还有一两万件,集中在后部几个船舱,总数可能会超
期刊
摘 要:大遗址是我国文化遗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能够支撑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史的重要主体之一。伴随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遗址的保护利用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机遇及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大遗址的保护利用,以荥阳故城的保护研究为例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大遗址;保护利用;荥阳故城  我国现存的大量不可移动的文物均是以遗址的形式保存的。不管是古
期刊
嘉陵江古称阆水、渝水,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北起秦、巴山地,自北向南縱贯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下游主要指合川至朝天门河口,合川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汇合”之地,是川西盆地与川东谷地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嘉陵江下游的考古工作起步相对较晚(2004年以前仅开展了零星的考古发掘工作),2004年开始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以来,先后发现了合川牛黄坝、老菜园、河嘴屋基、猴清庙,北碚大土等一批遗址,这
期刊
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四川大学在桐梓县开展田野考古调查时,发现了一批重要遗址和墓葬,其中包括疑为南宋山城鼎山城遗址。  为进一步推动播州杨氏土司学术研究,2018年以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对桐梓县境内开展了田野考古调查。本次调查共发现及确认的遗存的包括史前洞穴1处、汉代崖墓15座、南宋至元、明时期石室墓葬37处、南宋山城1处,此外还有明代建筑遗址、元代水堰等。  新发
期刊
2019年3月9日至10日,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城子崖遗址、西孟庄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研讨会”在滕州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安徽大学、国家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所、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受邀参加本次研讨,另外枣庄市文物局、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界河镇、葛洲坝集团相关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3月9日,专家组
期刊
摘 要:我国古代聪慧、勤劳肯干的山西商人开辟出了一条跨越中国、蒙古和俄罗斯的万里茶道,为传播中国的茶文化、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以及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等交流提供了重要帮助。作为茶商之都的祁县,因受晋商文化的熏染,出现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晋商建筑,并成为了油画创作的重要对象。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将结合具体油画作品,对祁县晋商建筑的油画系列创作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茶商之都;晋商建筑;油画创作 
期刊
摘 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时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像前方的战士一样能够明刀明枪地奋勇杀敌,他们只有手中的纸笔和满腔的爱国热情,但是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举起了战斗的旗帜,用文化和艺术的感召力、凝聚力去激发民众的抗日激情,为战争提供精神食粮,在桂林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开辟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关键词:抗战;桂林;戏剧  中国的戏剧包括戏曲和话剧,最早记录见于秦汉时期,虽然并非中国独有
期刊
摘 要:绘于墓葬的精美壁画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山西省太原市的北齐徐显秀墓,保存了中国已发现的北朝时期最完整的墓葬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为保证该墓葬原址原状保护,采取影像监测的方式采集壁画图像,研究其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壁画蜕变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指导控制措施,最终给予墓葬壁画保护以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徐显秀墓;墓葬壁画;影像监测  北齐徐显秀
期刊
摘 要:安徽博物院老馆园区网络系统设施建设于2005年,由于后期缺乏有效的设备维护与升级,导致使用的网络设备设施存在老化严重情况,作为博物馆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已无法保障各种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博物馆;机房建设;网络规划;无线WLAN;网络安全  安徽博物院分为新馆、老馆两座建筑。老馆现有网络系统建成于2005年,目前已完全不能满足博物院信息化发展要求。2018年启动对安徽博物院老馆园区
期刊
摘 要:铜质是铜镜鉴定的重要因素,鉴定所见宋代饶州镜质地精良,既有饶州镜自身的因素,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工艺背景,可让我们反思历来对宋镜质地、成分、锈蚀的认识。而宋镜成分存在多种合金配比,值得注意和考虑。  关键词:饶州镜;合金配比  我国最早的铜镜发现自齐家文化,之后一直延续使用至清代,中间未曾有缺失,可谓源远流长。铜镜在各时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墓葬断代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鉴定工作中也是极为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