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过年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有很多回忆的闸门,过年就是其中一个。每逢年终岁末,这道闸门就会自动打开,小时候过年的情景便哗啦啦地流出来。大年三十,与几位亦师亦友的同学吃年夜饭,问老大一个问题:您过的年最难忘是哪一回?他脱口就说了出来,并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们印象最深的年一定是那个最不好过的。
  想想自己,真的没有印象很深刻的“年”,大概每次过年都如平地骑行,哧溜一下就过去了。从小大人谆谆教诲的是过年一定要高兴,欢天喜地过大年。过年不能叹气,不能流泪,不能想不开心的事,过年就该否极泰来。平时讨厌干活的,快過年那几天也勤快得像阿凤——我们村里最勤快的人,抹台擦桌,扫地洗窗,干得不亦乐乎。我最热衷的活儿是用竹竿绑一个扫把打扫房梁上的蜘蛛网,把竹竿挥舞得如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一束阳光像手电筒一样,从窗棂上照进来,灰尘如草原上万马奔腾,在阳光里漂浮翻滚,以至于上高中后我对学到的—个物理概念“丁达尔现象”印象特别深刻。
  新年要开心高兴,尤其忌讳摆脸色给别人看。路上遇到谁,不管生张熟魏,都要打招呼;要是别人先打招呼,一定要应声。有个说法是:新年大头,叫人不应,意味着一年日子不好过。所以要是叫了不应,有人会连叫几遍,一声高过一声,像阿里巴巴非得把那门叫开不可。要是还不应,除非是耳聋,否则一定是仇人了。这种观念影响到我现在接到拜年短信,再忙乱不堪再老眼昏花也不敢不逐一回复。
  过年贴对联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到大年三十才贴。老屋门楼贴过的对联就像一本国家年谱,记得最早时多是从毛泽东的诗里摘录的,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时候“文革”正轰轰烈烈,席卷城乡,小时候不明就里,觉得后面一副还挺贴切,因为父亲告诉我,“牺牲”的原意就是祭祖时的熟鸡熟鸭,这不正是过年的节奏吗?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父亲自己撰写的一副对联:门外青山叠翠,庭前绿竹婆娑。在旁边守着父亲写对联的叔伯问“婆娑”是什么意思?父亲一番解释,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好,因为老屋大门外头对着的正是这样一帧风景。至今那一幕情景还历历如昨。
  贴春联无疑是传统文化,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更是最有黏合力的风俗,既顺天理,又合人情。
  时过境迁,我不记得那时候除夕的团圆饭都吃了些什么,只记得吃饭时的规矩简直比碗里的饭粒还多。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围坐着拼在一起的两张方桌,祖父祖母并坐上头,伯父伯母和父母如列座公卿分坐两旁,我们一班小孩从大到小,“一蟹不如一蟹”地依次而坐,规规矩矩,仿佛等待一个伟大时刻的到来。
  一年难见一回的鸡鸭鱼肉摆上桌,它们都是在天之灵的列祖列宗们先享用过了的。大人不伸筷,小孩不能动手。如果先动手,作为晚辈的第一箸菜一定要夹到老人碗里。夹菜只能夹自己面前的,不能乱搅乱翻,更不能在别人伸筷子时交叉伸出去。嘴巴含着饭时不准说话,看到大人碗里空了,晚辈要主动站起来帮添饭,添了饭要双手奉上。吃饭时不能舔筷子,也不能敲碗边——那是乞丐的饿相,但碗里的饭粒要扒干净……背后墙上就贴着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果自己先吃饱了,得像报数一样,挨个对比自己年长的人道一声“慢慢吃”才能离席,而且不能走远,要在一旁守着给长辈奉茶。要是最后只剩下某位长辈和自己没吃完,得一粒饭一粒饭“装模作样”地耗着,等长辈先放下筷子。而只要还有人没吃完,绝对不能收拾碗筷。
  虽然并非钟鸣鼎食之家,但这些琐碎的规矩却是我从小接受的家教。虽然平时也讲究,但过年却犹如宇宙爆发,让人念念不忘。这样的规矩还有很多,比如走路不能抢在大人前面;在屋里待着时不能戴帽子;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正如我在那本《生于六十年代》中所说:“这些规矩有些是礼数,有些是禁忌,有些是礼数搅和着禁忌,是诗礼传家的日常教育和言传身教,培养着农村知书识礼的一代代人。”
其他文献
刁江自上而下蜿蜒而行,流经都安瑶族自治县百旺镇境内。在上游段紧靠河床的岸上有个不算大的自然村叫琳琅,这就是我的家乡。  打记事起,在村头那里有一艘可以渡运人、车、货到对岸的渡船和一个可供孩童们嬉闹游水、大人洗刷消遣的码头,叫作“琳琅渡口”。  那艘渡船是靠人力拉拽的木制老船。每当载满人、车或货物后,船工师傅们便使劲拉拽着固定在船上的钢丝绳,让船驶向对岸。因为渡口的存在,这里成为琳琅村最热闹的地方。
期刊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蜗居在合浦县大廉山脉一带的客家乡村日益沧桑:村边那口池塘,慢慢浑浊、干涸,以至枯竭;村口那株老树,一点点枯萎,一片片落叶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但是客家乡村从始至终都做着一个梦,它总是梦见铁马冰河或一马平川,也许还会梦见关山难越、筚路蓝缕、车水马龙、前路漫漫。一个部族史,首先是一个人的记忆。我是从20世纪70年代趔趄着走过来的客家后生,我的童年,饥饿已经慢慢变得不那么可怕,因为当时
期刊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自治区)的结合部,云贵高原东南麓,县境内群峰林立、千岭叠翠、万山连绵、沟壑纵横,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县面积35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万人,主要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较多,约10万人,主要集中在隆林的德峨镇,有偏苗、红头苗、清水苗、白苗、花苗、素苗等6个支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派官员和专家到
期刊
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自治区体育局、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2018年10月24日至31日在崇左市举行。  本届民运会设有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包括花炮、珍珠球、蹴球、秋千、射弩、陀螺、投绣球、毽球、龙舟、高脚竞速、少数民族武术、板鞋竞速、独竹漂、民族健身操、蚂虫另捉害虫等15个大项93个小项;表演项目
期刊
党的光辉照南疆,  文代群英聚一堂。  盛会空前气象美,  各族代表志昂扬。  文艺创作为人民,  会议中心主题明。  正确方向多坚定,  深化改革锤定音。  不忘重托情满腔,  历史使命勇担当。  為了广西大发展,  谱写文艺新篇章。  邕江之水波连波,  我们唱新时代歌。  三大生态营造好,  两个建成不能拖。  政治生态谱华章,  风清气正国运昌。  社会生态得优化,  团结和谐能富强。  
期刊
朋友们常常给我发手机消息,第一句话就是:“在哪里?”我的回答常是:“在路上,去宝坛。几年来,去宝坛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件事。  宝坛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一个乡,成立于1984年,从原黄金乡划分出来的,距离县城60多公里,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偏僻的一个乡,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兴镇、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毗邻。九万山保护区就横跨于这几个乡镇。此地原始植被丰茂,山奇水秀,珍稀物种丰富。据村民介绍,
期刊
腊月初八:一碗腊八粥开启了年味  一大早打开微信  满是腊八粥的浓香  年就这么来了  过了腊八节  就把年来办  “过几天杀猪,你来不来呀”  乐业天坑边上的刷把村杨支书  也发来了年的信号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那扶贫  亲历和见证了高山汉族群众的  杀年猪  喝活血  吃刨汤  尽管凤翔路还是天日深掩灰蒙一片  我还是把一碗红糖玉米粥  演绎成了一碗腊八粥  温暖岁末的湿冷  和初年的喜悦 
期刊
广西南宁市中心往西一百多里,有一个神奇的地方,那就是隆安县境内的龙虎山。龙虎山有几千只野生的猕猴相结成群,是中国旅游风景区的三大著名猴群之一。这猕猴通人性,平时能和人类友好相处,无论大人小孩,或男或女,都能在逗猴中得到乐趣。龙虎山能有此精灵,当然是得益于天地之造化了。龙虎山下是渌水江,渌水江多产金砂,四乡村民在江上打鱼摸虾,有时竟能淘到金砂呢。龙虎山山清水秀,有猴有金砂,还有甜香板栗和神奇的传说。
期刊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各地风俗各异。我从小生活在凌云县农村,对“过年”习俗记忆犹新。  大年三十,大人们从早上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在吃年夜饭前,每家都要先点上香烛把灶君、五谷神等外神接回堂屋归位,和列祖列宗一起祭拜。祭神是要讲究先后顺序的:先是外面的祖坟,再到社神、土地神,然后才到屋里的灶神及香火牌位,表示迎接诸神进屋供奉。而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时顺序则刚好相反,表示送诸神出门。
期刊
1955年,植物学家在龙胜三门花坪原始森林首次发现“植物活化石”——银杉,引起世界的瞩目。几十年来,无数来到花坪的观光者都禁不住对这里战胜冰川期漫长严酷浩劫、奇迹般存活下来的英雄树献上一份敬佩和礼赞。我到过著名的华南植物园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而作为一个龙胜人却偏偏错过了一次又一次造访花坪银杉的机会。有一次,我已经来到保护区边缘的花坪度假山庄,因为一场大雨淋湿了我的日程安排,只好心灰意冷地怅然离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