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胜过形象大使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录像和球鞋搭配销售的方法,让And1公司和球鞋一下子出了名。消费者去买鞋的行为,成了广告的一个环节。
  市场营销里有一种理论,说要是你找到合适的人谈论一种产品,那么他们就会对更多合适的人介绍,很快,你就能达到“引爆点”。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同名畅销书就是这么说的。不过,差不多一年前,邓肯·瓦茨(Duncan Watts)彻底否定了这个理论。
  瓦茨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名研究员,最近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为雅虎做一些调查。他访问雅虎网的注册用户,重复了斯坦利·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六度分隔”理论。在1967年的初次实验中,米尔格伦找来内布拉斯加和堪萨斯州的300个人,给了他们一封信,要他们寄给波士顿的某个股票经纪高。规则只有一条:他们必须把信寄给自己认识的某个人。结果,一路上,信件平均靠着5.5个人的中转,就寄到了股票经纪高手里。
  瓦茨用数码方式复制这些实验的时候,检验了整个趋势如何启动,关键的影响人物在相应的趋势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叫我们高兴的是(因为我们一直相信,文化压力是很大的驱动因素),瓦茨发现,影响人物并不像“引爆点”模型里暗示的那么有影响力。瓦茨指出,消息通过普通人扩散和通过影响人物扩散,其实是一样容易的。同一件事情,我们从朋友嘴里听到和从网络行家嘴里听到的概率一样大。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并不像航空公司建立的航空网模型那样,它不呈“辐射状”发散,并不以影响人物或专家作为枢纽节点。相反,人际网络要民主得多。
  瓦茨说:“如果社会准备好要迎接一种趋势,那么,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启动它。可要是社会没有准备好,谁也奈何不了它。”按瓦茨的说法,趋势的启动和文化的变革比我们想得还要来得随意和迅速。我们相信,文化总归是想要改变的,尤其是流行文化。事实上,变化就是文化的一切。文化变革总是迫在眉睫,只等着或大或小的随机事件将其触发。最后,文化变革是偶发事件和个人影响力结合起来的产物。一旦文化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动,文化的变革就会通过特定的事件表现出来。影响人物在初期就及时地察觉了这一变革,并把它扩散到整个社会当中。
  And1在篮球世界的影响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曾是我们CP+B公司的客户。
  20世纪90年代后期,And1试图界入篮球鞋领域。由于竞争对手是当时最了不起的营销公司——耐克,它手握一流的产品,又锁定了最杰出的运动员当产品代言人,And1的局面很难打开。
  And1是靠出售街头篮球运动服装起家的。街头篮球比赛跟NBA的世界大不相同。它更粗糙,但强调风格和艺术表现力,有时候,得分甚至不如动作重要。这些街头动作是我们大多数消费者从来没见过的——一半是竞技性的非凡才能,另一半则像是彻头彻尾的魔术。当时最优秀的一位街头球员就被称做“半人半魔”。
  可惜,那时候在大众心目中,这些球员以及这类篮球风格,比NBA的档次要低。他们的故事,往往有一种“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意味。
  以我们的观点看来,这些都可以改变,说不定会成就一段完美的因缘呢。And1请不起NBA球员,因此我们认为,干脆就打街头球员的这张牌好了。让我们以应有的尊重对待他们。当时人人都心存疑虑,不太看好。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比赛和这些球员跟球鞋不相关。到了陈述这套想法的时候,And1方面的合伙人坦言道:“街头球员穿的运动鞋,是不会有小孩子愿意买的。”
  “只要我们让他们出名,孩子们会买的。”我们说。
  不久,我们拍摄第一部And1杂锦录像。我们是用VHS录像带拍的,收录了最华丽炫技的街头篮球表演,再配上东西海岸最新发布的嘻哈音乐。嘻哈乐手们愿意给我们这些音乐,因为我们对他们喜欢的东西表现出了同样的热爱:街头篮球和街头球手。最开始的时候,要想得到这些录像,你只能去买上一双And1球鞋。录像和球鞋搭配销售的方法,让And1公司和球鞋一下子出了名。消费者去买鞋的行为,成了广告的一个环节。
  多年来,我们拍摄了好多集锦录像,耐克、阿迪达斯和其他厂商也跟进了。街头球手们最终跟这些大牌公司都签订了合同。最后,《体育画报》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哀叹再没有人想找NBA球员来推销球鞋了。文化氛围彻底变了。但如果说是And1改变了文化氛围,其实是不对的,完全不对。当时的条件合适,而And1恰好成了引爆文化连锁反应的催化剂。于是,一路走来,它的生意规模从5000万美元做到了3亿美元。
其他文献
苹果智能手机与诺基亚功能手机的路线之争,终因苹果更为了解消费者需求与超前的视野赢得了创新竞争路线的胜利。原领先者诺基亚因为错误的创新方向而江河日下,而跟随苹果走智能手机路线的中国山寨手机的模仿式创新却做得风生水起,这种模仿式创新的成功引起了业界高度关注与讨论。    模仿创新时机的选择  时机的选择对企业模仿创新的成功非常重要,进入得过早成功率并不是最高的,而进入得晚又会错过最佳模仿创新期。两位学
期刊
有很多数据在显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巨大机会: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50亿部手机,占总人口73%;在全球40亿部正在使用的手机中,有10.8亿部为智能手机,占比达27%;截至2011年4月,中国9亿手机用户中,3G用户达6757万,手机上网用户达3.03亿。很多机构预测,5年后手机将可能成为接入互联网的首选方式,这势必对营销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本身从时间、空间上对各种形式的媒介进行
期刊
所谓好产品,必须由消费者说了算。但就算被消费者认可、甚至夸赞的好产品也未必能修成正果,最终成长为好品牌。所以,我们经常会说一句实在话:好产品不等于好品牌。为什么那么多的好产品在挣扎中夭折了,原因?原因?  在沙漠中卖爆米花:没找对人  爆米花虽然是一种不错的休闲食品,但如果要拿到沙漠中去卖,肯定是死路一条。乍一看好像是傻子干的事,道理虽简单,但一些企业家朋友在操作市场的时候,往往就会做出一些牛头不
期刊
我们经营的是一家钢结构加工企业,主要承接钢结构厂房、仓库、楼梯、货架等钢结构工程。目前公司有生产工人150人左右,办公室人员33人,员工总人数200人。  近年来,原材料的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严重冲击并影响了行业的整体效益,导致业内企业的利润出现了下滑。加上很多新企业的订单不足,多余的生产能力得不到发挥,市场上的供需差距很大,也由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相互压价等恶性竞争的局面。  首先,我先就本公司的营
期刊
1 968年到1969年,我开始着手实现几个目标,这些目标不管在今天还是在当时都是有意义的。最终,所有的目标浓缩成一句口号,这是从我在梅赛德斯-奔驰担任实习工程师时就一直信奉的那句口号:只要最好的!这句口号有多重含义:只要最好的工作,只要最好的客户,只要最好的战略,只要最好的实施。如果你想成为最好的,你不能固执己见,你必须为取胜而工作。当有些东西运行良好时,你要试着让它更好;当某些东西运行得越来越
期刊
过去一年给予我们颇多启示。许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一个无情的事实,那就是目前的经济处境并不是介于两轮增长高峰之间临时出现的衰退低谷,而是一个停滞平原,就是说它是一个新的常态。许多企业正在合并或者处于败退之中,但也有企业捷报频传。有些企业甚至正在蓬勃发展。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秘。失败的企业目前是在往回看,希望能重新回到他们的商业模式及资本投资有望实现的美好时期。他们花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试图预测
期刊
周明丽在一家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森龙集团担任人力资源总监已经有三年之久,最近的她越来越喜欢自嘲自己是个“捕风者”,也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从事了十余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原来,森龙集团是国内一家还算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旗下包括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三大子公司,在行业形势持续飚红的背景下,经营一直顺风顺水。但宏观调控的信号无时无刻不在敲打老板黎志强的神经,怀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想法
期刊
一年一度、素有中国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央视2013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已落下帷幕。今最终招标预售总额达到158.8134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6.2377亿元,同比增长11.388%。在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再一次刷新了招标总额的数据。  不过与往年相比比,总体广告资源比往年要少,尤其现场招标部分。本届央视招标为例,与上届相比,按照广电总局有关规定,取消了电视剧中插广告资源、减少了部分时段广告时长,加
期刊
世界上的书已经很多了,并且伟大优秀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自己为什么还要写作?况自己写的作品未必就比别人的好?想了又想,读来读去,越写越胆小,越写越觉得无聊。渐渐地,为什么写作,成了横亘在我面前一个最大的问题……  当我为这种自己内心感受一边沮丧,一边自豪时,法国当代文学家罗朗-巴特尔说的:“要是世界还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它毫无意义而言,除了世界本身的存在。”我彻底的绝望了,如果前人连你的质疑都已经
期刊
面对越来越多的恶性竞争手段,企业应该如何避免来自同行的恶性竞争?遭遇恶性竞争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一次惊心动魄的海难后,少年和一只猛虎成为最后的幸存者,他们共同爬上救生艇,漂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这场未知的艰难旅程一开始,他们就同时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对方——不论使用任何手段,杀死对方,让自己活下去!  这一幕不仅出现在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在经济下行期国内企业的年末舞台上,也上演了一出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