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互联网,让青少年的成长条件已经发生了非常突出的变化,他们在使用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载体、文化的载体和社会媒体,或许对他们的认识能力、概念及认知,对青少年的发展理念,尤其是对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能力的发展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理论研究和实践来对小学在校学生扩大课外阅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课外阅读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信息化教育教学中被应用广泛,为中国的教学改革提供广阔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使读物图文并茂甚至还配备了声音、动画,创设情境。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课外读物,孩子们的自我延伸阅读,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相比都不是同日而语的。因此,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外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优势
   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就是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来说也有了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以崭新的学习形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将小学课外阅读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其优势也体现得更加明显,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作基础。
   1.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得丰富阅读资源。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获得丰富的阅读资源相对纸质书籍更加具有其优势。所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为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提供丰富便捷的条件,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各种网站来获得自己需要的阅读资源,同时也能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老师及同学展开在线实时互动和交流,并实现对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料的传输和共享,打破了传统阅读形式时间与空间上的束缚,让学生在便捷、丰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
   2.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展开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和探究的源动力,是学生展现主观能动性的助推器。只有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调动起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也能够使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对课外阅读来讲也是如此,对于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高的问题采取有效策略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极为重要。学生利用互联网展开阅读就像在观看动画片相比枯燥的通篇文字更加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加符合小学生心理性格特征,有效调动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积极性。
   3.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提供优越条件。
   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首先需要阅读材料和资源,再一个就是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但由于每位学生家庭环境、所处环境条件、自我管理能力、阅读能力和思想及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导致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时间和地点也存在客观差异性。但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具有的多种功能和特点能够将学生所需要的课外阅读资源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形象的阅读资源,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阅读量。同时学生也能够按照自身阅读实际需求,合理掌握和分配课外阅读时间保证学生课外阅读顺利进行和有效。并且学生互相能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传输和共享阅读资源,在线互动交流和探讨互相推荐优质读物,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合作阅读切实提升课外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
   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面对小学生阅读时应该做些什么
   1.教会他们辨别是非。
   首先,教师要告诉他们不良信息的特征:它们通常是凌乱的网页,许多内容不适合小学生阅读,它会给学生一些好处,诱使他们填写个人信息等。在了解这些特征后,学生可能无法识别100%的不良阅读,但在遇到不良阅读时会有一些心理预防措施,不会轻易阅读与上当。其次,教师应该告诉他们,当他们遇到这些不良信息网站时,他们应该关闭它们或者及时找到它们。此时不要惊慌,不要被这种网页所迷惑,你应该果断地关闭它,或者找到自己的父母来处理它,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他们的阅读质量就能够得到保障。最后,尽量不要在閱读时订购不相关的东西。再加上他们对互联网的渴望和不熟练的操作,在阅读时很容易点击随机,这会增加不良信息的发生率。因此,避免这种情况的最简单方法是让学生在阅读时安静地阅读。通过教导他们区分是非,他们的阅读自主性将更强,学生将在两次互联网阅读后做到这一点。即使父母反对并且看到他们没有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不是由不良信息引起的,他们也不会反对这种做法。
   2.家长和教师配合监督。
   在第一步中,我们对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行了一定的指导,使他们有基本的判断力,能够在互联网阅读时辨别出什么是不良内容。但是,这并不能完全保证小学生的网络阅读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有时他们知道某些事情并不好,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能力来确保他们不会碰到不良信息。因此,为了确保小学生能够在信息时代有效阅读,家长和教师必须相互配合,并采取一定的措施监督学生阅读的时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同学或自己一起阅读和交流,告诉他们怎样阅读和激励自己,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使教师基本上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根据自己的要求判断学生是否做了有用的阅读。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监督方法。
   3.给学生一些正确的书籍目录。
   经过上述两个步骤,小学生基本上可以阅读有用和有效的,但许多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完成这一步后已经做到了最好。没有必要进行不必要的教学。在线搜索时,网站是一本或多本书的购买页面,这使小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向学生提供正确的书籍。列出适合小学生的书籍,并对其进行分类,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网络世界是不可预测的,小学生在阅读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这并不是父母反对这种做法的原因。我们不是试图远离它,而是寻找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它,利用它的优势并让它帮助我们进步。    4.随时创造阅读机会,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的好习惯是不能“三天钓鱼,两天晒网”来培养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养成随时随地阅读的好习惯,那么你应该激发孩子的渴望。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儿童正在使用越来越多的阅读资源。让学生随时阅读更多信息,让学生有兴趣阅读。对于阅读来说,激发兴趣比强迫他们阅读更好。您也可以让学生阅读问题,让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
   小学生互联网阅读有利有弊。它还可以节省很多费用,让学生可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我们必须避免不利因素,找到正确的对策,帮助他们在阅读时有更好的阅读环境。
   三、巧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1.开拓渠道,推送经典文本。
   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开辟课外阅读的渠道,将一些经典的作品推送给学生,鼓励学生展开积极阅读。如果后期课题实验校有条件的话,还会构筑学校数字化图书馆,整理出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这样学生就能更积极方便地查阅相关的资料,提高阅读效率。
   我们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学情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如对于阅读文字能力较差的学生,则还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图片的绘本类作品,如《壁橱里的冒险》《爱心树》等,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年级较高的学生,由于其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此时可以给学生推送一些能引导学生思考的作品。
   在开拓渠道推送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还利用电脑网站方便搜索的优点,给学生推送了一些介绍该作品的网址。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尝试查阅相关网站的内容,进而提高自主阅读的效果。
   2.搭建平台,展示心得体会。
   在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后,还可以尝试撰写读后感。课题组搭建课外阅读微信公众号,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言上传到课外阅读微信公众号上。学生可以阅读其他同学写的心得体会和自己进行对比,看看自己在阅读时忽略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在组织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课题组老师给学生搭建了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到网络上进行沟通和探究。如有学生在阅读笔记中提道:“我觉得鲁滨逊是一个十分勇敢的人,所以他才会敢于冒险,才会勇敢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新世界。”还有的学生在阅读后提出:“我觉得其实每一个人在人生中也应该像鲁滨逊一样,要敢于冒险,如果只是安于现状,不敢去创业的话,那么人生又怎么会精彩呢?”第一位学生在看到了第二位学生的阅读笔记后发现自己的理解过于肤浅,自己只是读懂了文字表面的意思,但是第二位学生却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理解更为深刻。于是,第一位学生就和第二位学生进行交流,两位学生在互动讨论后都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为了让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课题组老师还经常鼓励学生进行网络辩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写出自己对作品的不同看法,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3.融入网络,引导自主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利用网络搜索各种资料,查询相关的主题,这样能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上网搜索,并尝试总结获取各种资料。
   在组织学生阅读了《东周列国志故事》后,各个实验校课题组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学生可以说说自己在这部著作中读到了哪些小故事,尝试上网搜索,了解一下这些故事的背景资料,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说说阅读这些故事后自己有什么感悟。如有学生在阅读了“结草报恩”的故事后提出:“不少同学在阅读了这个故事后都有所感悟,认为一定要有恩必报,但是我的想法却不一样。我觉得要报恩的话,也要考虑一下对方是怎样的人,所做的事情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如果只是单纯地报恩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助纣为虐。”我又鼓励学生展开网络搜索,看看历史上是否有类似的事件发生。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印象更为深刻,提高了学习效率。
   由于学生在网络中可能会获取一些不良信息,所以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展开搜索的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和过滤,而不能全盘接受。
   4.“打卡”激励,形成良好习惯。
   不少小学生由于自律能力不强,所以在自主展开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在阅读长篇小说的时候,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打卡激励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微信群等记录自己每天读书的情况,写下自己读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这样不仅能起到“打卡”激励的效果,还能让学生养成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想堅持读完,难度颇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打卡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每天阅读一到两章。在引导学生打卡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不仅写下自己阅读了哪些部分,还写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在下一次打卡阅读之前,则可以先看一下自己的阅读笔记,回顾一下自己阅读到了什么地方。这样就能避免学生遗忘读过的内容等问题。
   在指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更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打卡的方式能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记录笔记,围绕阅读的内容展开思考等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如果能适当地整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将促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在利用信息技术时,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多渠道多途径地加以利用,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青.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程开发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3)
   [2]李思思.息技术背景下课外阅读课型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7(11)
   [3]闫敬霞 白永兵.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5)
   [4]李御超.语文课外阅读信息技术实践研究[J].西南北:教育,2016(13)
   [5]曹艳梅.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7(76)
   主要作者简介:苏强(1982.9—)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宿州市优秀教师、宿州市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泗县教学能手,泗县墩集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和发表,主持过市级课题结题。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情景阅读教学研究;周明媚(1979.9—),女,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中小学高级教师,宿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有论文、优质课在市县获奖。
   本论文系宿州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 JKY18051
其他文献
美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美育的特点,就是通过形象的熏陶、启迪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它与语文教学具有不解之缘。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想象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审美思维的手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以读引想。读是理解作品内容的一种手段。在读中,引导学生把读的思路和作者的思路统一起来,根据文章的内容认真感知→理解→思考→领悟,并把着力点放在创设画面,创造意境上。
期刊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课改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个性化”阅读,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阅读行为的发动者,自始至终,阅读的方式要学生去运用,阅读的任务要学生去完成,阅读的目的和效果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可以這样做:第一步,围绕目标,自主提问。鼓励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发问置疑
期刊
面对中考的压力,中学生名著阅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两点,即浅阅读盛行和教师指导缺失。因此,下面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就名著阅读提供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一、读前准备策略  科学制订寒暑假读书计划。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读书要求,并且在开学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读书的效果。  下面以八年级下册名著《傅雷家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浅谈我的教学过程。  放寒假之前我要求学生读完
期刊
一、实施方法  (一)画古字形,说文解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给出了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具体的定义。其中,象形字是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也最容易理解的。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象形字,说文解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增加课堂趣味。当我们说自己的时候常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那究竟为何会指着鼻子说自己呢?原来“自()”是象形字,最初就是画了一个鼻子。  语文课堂引入古字形,追本溯源
期刊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既指取材广泛、包罗万象,写法多变,又指结构形式多样;“神聚”中的“神”则指贯串全文的线索,是散文的灵魂,这“神”往往是作者的真情实感。  在整个高中教材中,散文这种文体只占了一个单元。但在近年来的各地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散文考查的频率和分值都较高。所以,读懂散文,对于应对高考来说显得尤为关键。从散文的内容来说,无非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阐发哲理三类。下面
期刊
一、选文依据  古诗文阅读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对高中古诗文群文阅读研究成果的了解以及培训学习,并结合我校古诗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将课题研究的题目调整为“群文阅读议题选择及教学实际初探——以苏轼诗文为例”。然后按人文主题来分类,将苏轼作品分为“至真”“至美”“至善”“至爱”“至理”“至趣”六个议题。  二、选文来源  眉山一中校本教材《品读东坡》
期刊
冰心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什么叫爱?给对方最大的思考和选择的自由才是真正的爱。  经常听有些教师慨叹:学生越来越不好带。而有多少教师年纪轻轻就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恐怕不计其数。那么,怎样让教育轻松起来?爱无疑是一剂良药。当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迷茫时,不妨读读下面的文字: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
期刊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插有课后补充知识的文章不多,仔细阅读、研究这些课后补充知识,你会发现它里面包含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对学习者解读文本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以金圣叹点评《过秦论》为例,探讨课后补充知识对文本解读的指导作用。  金圣叹点评《过秦论》内容具体如下:“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些家校互动育人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家校互动效率,对学校管理和班级立德树人教育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关键词】家校互动;互联网+;育人模式  一、“互联网+”模式下的家校互动育人新模式  (一)改造以往的家长学校,构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  课题组认为在学校层面上构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势在必行,在学校层面搭建家长学校网络平台有很多优势。1.可以避免班级各自为政,便于管理。2
期刊
一、新教材修订注释之优  (一)表述更加精确  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课下注解为:“废,残废,伤残倒地。”而许慎《说文解字·广部》:“废,屋顿也。”可见“废”本义为房屋倒塌,引申之,则人因惊惧或伤痛倒地。新教材改为“倒下”是正确的。  (二)注释更加注重人文性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以乱易整,不武”,旧课本注释为:“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新教材解释为:“用散乱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