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杂一号粮糖兼用高粱试种成功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杂1号高粱是中国农林科学院1974年利用国外“三系”材料配制的粮糖兼用高粱新品种。1976年,在诸城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县科技办、农林局、酒厂、副食品加工厂等单位与中国农林科学院诸城科技服务组密切配合,同大近戈庄、岳家庄等大队的贫下中农相结合,组成三结合试验协作组,采取统一计划,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全县共试种“甜杂1号”35亩,其中春播28亩,制种16亩。平均亩产高粱700多斤,秸秆约5,000斤。用秸秆制出糖稀350斤左右。 Sweet hybrid 1 sorghum i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1974 the use of foreign “three lines” of grain and sugar used in the preparation of sorghum new varieties. In 1976, under the unified leadership of the Zhucheng County Committee, units such as Coun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Bureau, winery and non-staple food processing factory cooperated closely with Zhu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Poor middle peasants combined to form a three-joint experimental group to take a unified plan, a combination of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the county a total trial of sweet “No. 1” 35 acres, of which 28 acres of spring planting, planting 16 acres. The average yield of more than 700 kilograms of sorghum, straw about 5,000 pounds. Sesame sugar made about 350 pounds with straw.
其他文献
本文从阿昌语述结构的类型、语法标记及受汉语影响产生的新形式等三个方面探讨阿昌语述宾结构的特点。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bin guest cons
本文拟从哈萨克语的角度对若干古代突厥语词进行考释,敬请方家指正。 1.q(?)d- 2000年9月,我应邀去土耳其伊兹米尔市参加第四届国际突厥语研讨会,之后前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1998年起,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蒙古语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共同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面向政府文献的汉蒙机器辅助翻译系统
超声功率传递标准是采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标准石英晶体换能器组成的一个标准超声源。换能器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故标准超声功率能以测量射频电压的精确度来再现,在
目的:通过检测p16在TNBC中、non-TNBC中的表达情况,比较TNBC、non-TNBC中p16、p53及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p16表达在TNBC的可能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取湖南
在极大代数线性系统的基础上 ,研究了柔性生产线的可逆性问题。在确定性情况和随机性情况下证明了柔性系统的工件加工顺序和机器顺序逆向时 ,系统的平均生产率保持不变。然后
辐射育种所采用的射线源,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嬗递过程,据国外对育成的一百零一个品种的分析,利用X射线引变的为六十八个,占百分之七十,其次为用γ射线的,约占百分之十五,用
《蒙古秘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中世纪,初登世界政治历史舞台的蒙古人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加强了与当时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广泛联系。本文主要以巴雅尔《蒙古秘史》(内蒙古人
六枝特区安乐公社杨家院生产队,用“五四○六”菌肥作底肥,改直播为移栽油菜,取得了连年丰收。1975年11亩油菜,平均单产250斤,最高的280斤。1977年虽在始花期遭到大雪壅压两
为了观察移栽棉的增产效果及其对田间水分条件的要求,1974~75年在大田中固定地段,与直播棉进行比较。现简结如下: 一、试验情况及气候条件用地8~10亩,前茬玉米,冬前深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