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德语国家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德语课程为例,探索跨文化学习在德语课堂应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学习 德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18-02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德语国家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非德语专业开设了相应的德语课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部分学生与德国大众签订协议,成立订单班,每学期学生有2-4周左右的时间直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学习,在企业中,学生可以直接跟来自德国的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文化,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学校从大二开始,为大众订单班的同学安排了四个学期的德语课程,这就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跨文化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跨文化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跨文化交际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层次的拓展和深化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信息、 思想等的交流。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所需要的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找到特定语境下适宜的交际表达和行为方式,从而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二、德语课堂中跨文化学习的必要性
从大的方面说,在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各个领域间的国际交流日趋增加,这就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流合作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而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德国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所处的地域环境存在差异,减少文化冲突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相同的行为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代表的含义截然相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从小的方面说,在德语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德国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授,并引导学生将其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这个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德语。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学生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德国文化,体会德国风俗文化对德语发展的影响,还能增强德语习惯表达的认识,这对德语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目前德语课堂中跨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语法、词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外国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学生自小的外语学习都是以理论知识体系为教学重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习惯或偏向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死记硬背,跨文化学习意识薄弱、敏感度较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不能有效地将跨文化能力应用到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去
(二)文化定势和思维习惯
文化定势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对他我文化的一个笼统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人们会以自己文化的思维习惯去作为评价对方的依据,这种对他我文化的固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跨文化交往过程。此外,由于对国外文化的缺乏了解,人们会不自觉地用自我文化的思维习惯去看待他我文化,将自我文化中的衡量标准强加到他我文化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材的选编
国内高校目前多数采用的是一些传统教材,这些教材对语法、词汇的关注度较高,对跨文化的传播重视不足。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教材选编上增加了跨文化学习的内容,但跨文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适宜的教材比较匮乏。
(四)教师的选配
教师的跨文化能力的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主要是指教师的自我经历对跨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所给予的关注程度。如果教师有在德语为主的国家或地区长期学习生活或工作的经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四、德语课堂中提高跨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学习的意识,减少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一定要意识到我国文化与德语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清楚哪些文化标准及规则,知道它们适合哪些情境,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语言知识是基础,但是文化知识同样不可或缺,是学生软实力的体现。学生只有将二者共同掌握才能順利的与德语语种的人顺畅沟通。要让学生努力克服文化定势和思维习惯,意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并承认文化平等,在他我文化的框架下看待他我文化,做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德语国家文化。
(二)增加教材中跨文化内容的编写,选择合适的教材
国内德语专业或德语培训强化班通常会选取以国内的传统教材,这些教材更偏重于对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对德语国家文化内容的插入很少,且时效性较差,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德语教材应该利用各种对话和语用知识培养学生用德语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在德语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这样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节省在汉语和德语语言符号的转换时间。
考虑到大众订单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取了德国耶拿大学团队编写的《交际德语教程》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套近几年国内新引进的德语作为外语的原版教材,优点在于时效性强、真实性高、跨文化内容的传播贯穿始终,这些对学生日后在企业的学生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提高德语教师跨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要对跨文化交际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素养,对丰富的异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能根据跨文化培养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能够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把语法、词汇作为教学基础,进而在德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跨文化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的能力。
(四)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课外平台
语言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得以习得和掌握。以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为例,一是鼓励学生日常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德语相关的活动中去,如定期参加德语角,与德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二是每年德国方面合作院校会派出学生团队到学校进行短期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的组织中去;三是推荐学生进行德语学习时,养成听德语新闻、看德语报纸、小说和电影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了解德国的文化,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等能力。
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德语师资队伍培养、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材建设、加强文化知识传播、为学生搭建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平台,促进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增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侯伟.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分析.教育现代化,2019(12):65-67.
作者简介:
谢雯(1987.8.10-),女,山东滨州人,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德语教学法、高校学生管理。
【关键词】跨文化学习 德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48-0118-02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以德国为首的德语国家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在非德语专业开设了相应的德语课程。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物流管理专业部分学生与德国大众签订协议,成立订单班,每学期学生有2-4周左右的时间直接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学习,在企业中,学生可以直接跟来自德国的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为了更好的适应企业的文化,拓宽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学校从大二开始,为大众订单班的同学安排了四个学期的德语课程,这就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跨文化学习的概念和内涵
跨文化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跨文化交际理念最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研究在研究层次的拓展和深化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信息、 思想等的交流。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而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所需要的能力,它能帮助人们找到特定语境下适宜的交际表达和行为方式,从而促成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二、德语课堂中跨文化学习的必要性
从大的方面说,在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各个领域间的国际交流日趋增加,这就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跨文化能力是跨文化交流合作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而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德国文化,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所处的地域环境存在差异,减少文化冲突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相同的行为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代表的含义截然相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从小的方面说,在德语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德国文化方面知识的传授,并引导学生将其和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避免在实际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这个过程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德语。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学生进行跨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德国文化,体会德国风俗文化对德语发展的影响,还能增强德语习惯表达的认识,这对德语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目前德语课堂中跨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通常是以语法、词汇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外国文化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学生自小的外语学习都是以理论知识体系为教学重点,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习惯或偏向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死记硬背,跨文化学习意识薄弱、敏感度较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不能有效地将跨文化能力应用到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去
(二)文化定势和思维习惯
文化定势是指人们在跨文化交往中对他我文化的一个笼统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 人们会以自己文化的思维习惯去作为评价对方的依据,这种对他我文化的固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跨文化交往过程。此外,由于对国外文化的缺乏了解,人们会不自觉地用自我文化的思维习惯去看待他我文化,将自我文化中的衡量标准强加到他我文化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材的选编
国内高校目前多数采用的是一些传统教材,这些教材对语法、词汇的关注度较高,对跨文化的传播重视不足。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在教材选编上增加了跨文化学习的内容,但跨文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适宜的教材比较匮乏。
(四)教师的选配
教师的跨文化能力的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主要是指教师的自我经历对跨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所给予的关注程度。如果教师有在德语为主的国家或地区长期学习生活或工作的经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能力。
四、德语课堂中提高跨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学习的意识,减少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一定要意识到我国文化与德语国家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时,要选择合适的清楚哪些文化标准及规则,知道它们适合哪些情境,以及跨文化交际的对象有什么样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语言知识是基础,但是文化知识同样不可或缺,是学生软实力的体现。学生只有将二者共同掌握才能順利的与德语语种的人顺畅沟通。要让学生努力克服文化定势和思维习惯,意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并承认文化平等,在他我文化的框架下看待他我文化,做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德语国家文化。
(二)增加教材中跨文化内容的编写,选择合适的教材
国内德语专业或德语培训强化班通常会选取以国内的传统教材,这些教材更偏重于对语法、词汇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对德语国家文化内容的插入很少,且时效性较差,教材内容更新缓慢。德语教材应该利用各种对话和语用知识培养学生用德语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在德语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这样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节省在汉语和德语语言符号的转换时间。
考虑到大众订单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选取了德国耶拿大学团队编写的《交际德语教程》作为教学内容,这是一套近几年国内新引进的德语作为外语的原版教材,优点在于时效性强、真实性高、跨文化内容的传播贯穿始终,这些对学生日后在企业的学生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提高德语教师跨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要对跨文化交际有极高的敏感度和素养,对丰富的异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其次,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能根据跨文化培养目标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能够找到合理的教学方法,把语法、词汇作为教学基础,进而在德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在课堂中要调动学生的跨文化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的能力。
(四)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课外平台
语言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得以习得和掌握。以物流管理专业大众订单班为例,一是鼓励学生日常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德语相关的活动中去,如定期参加德语角,与德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二是每年德国方面合作院校会派出学生团队到学校进行短期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的组织中去;三是推荐学生进行德语学习时,养成听德语新闻、看德语报纸、小说和电影的习惯,这样既可以了解德国的文化,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等能力。
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德语师资队伍培养、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材建设、加强文化知识传播、为学生搭建多样的课外文化活动平台,促进学生跨文化学习能力的增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侯伟.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培养分析.教育现代化,2019(12):65-67.
作者简介:
谢雯(1987.8.10-),女,山东滨州人,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德语教学法、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