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北京市高考分数公布后,一段关于“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接受采访”的视频传遍了整个社交圈。视频中的状元熊轩昂直言阶级分化下农村孩子较难考上好学校的社会现狀,并将是否拿到状元,或者说教育成果的差异归因到了社会阶层而非单单是个人能力差异上。“状元”不一样的关注点立刻引爆热议,“寒门难出贵子”的话题再次进入公共话语空间,“教育资源倾斜”“阶层固化”一时成为热点词汇。
而每年各省市高考状元的出身,也让大众不自觉地对其进行阶层划分。据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状元的父母是公务员。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
一边是“状元”热,一边是“寒门状元”越来越少。当今社会,寒门学子为何受到如此高的关注?
魏祥的清华来信
2017年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请求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三考生魏祥。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他一路求学,直至考上清华!他的这份请求,是希望清华能为他们母子提供一间陋宿,以便于母亲能够继续照顾自己。
很快,清华大学招生办在“清小华”微信公众号发表了《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一文来回应,文章中明确表示了清华大学已经在做魏祥入校后的学习与生活的安排。
网红庞众望
一夜之间,庞众望成了“超级网红”。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先天残疾常年卧床,自己在5岁时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坐着轮椅为他借钱做手术……他还曾多年捡卖废品,补贴家用。就这样,这位农村少年自强不息,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招生测试,获得该校60分(最高)的优惠加分。6月23日,河北高考成绩公布,庞众望取得684分(加分后744分),成为河北吴桥县理科状元。
案例分析
1.精英阶层很强大,寒门贵子更显珍贵
“他(熊轩昂)代表了典型的优秀中产阶级培养出来的,那种具备长远的全局思维的,同时又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不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来的,与他的父母的悉心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他背后那十几年的努力。”一位知乎答主这样说。
不可否认,与家庭环境优越、教育环境优质、自身品质优秀的熊轩昂这样的学子相比,身残志坚的魏祥、命运艰难的庞众望可以算是寒门中的“寒门”,他们通过高考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受到广泛关注也是情理当中的。
2.以奋斗为笔,不负青春
在写给清华的请求信与媒体的采访中,魏祥对自己的学习经历不愿多谈。但“竭尽全力”“刻苦求学”八个字已经足以概括这位坚强学子的求学历程。
为了补贴家用,庞众望从6岁起开始边学习边在午休时和放学后捡废品,直到12岁时上初中住校。他遇到难题,从不看答案,一直到做出来为止,甚至曾因为思考一道题而花去了一天的时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现实或许残酷,但也充满无限可能,如何让残酷变成昂扬斗志,如何在看似残酷中看到属于自己的未来,魏祥和庞众望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而这份答案,不仅仅写满了青春的色彩,还有对“奋斗改变命运”的有力注释。
3.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
魏祥的“只需要一间陋宿”,庞众望的“自己解决学费、不想欠人情”,成为最自立自强的话语。一个在甘肃,一个在河北,命运的玩笑,残酷而相似;然而在他们身上,亦有着近似的坚忍与拼劲、有着同样的自强与感恩。就像庞众望,高考结束后,他立刻为自己找了一份兼职——帮助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补课。社会舆论关注以后,很多企业老板和社会好心人士都表示要资助庞众望上学,但却被他一一谢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考生,还是希望依靠自己来完成学业。”这种力争上游的姿态,比任何抽象的正能量更抚慰人心。
4.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收到魏祥的来信后,清华大学立刻进行了回复,不仅答应了魏祥的请求,而且在回信中处处充满关怀。“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话打动人心,并非是炫技的辞藻,而是代表了一种叫人激情重燃的可能:苦一点、痛一点之后,你还可以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你仍能够在社会分化中找到命运的回报。
同样的,庞众望的故事里有个“自强计划”。其实,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北京大学“筑梦计划”等,均是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在这些计划的背后,是国家对寒门学子的政策支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
父母的学历和背景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学习才艺、开阔视野的机会多,但学习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主动性还是最重要的,成为“贵子”最大的困难仍是能否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是贵门子弟,各种条件都具备,也依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可能是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比较少,认识的人比较少,眼界没人家宽阔,我的才艺没人家多,没有人家精深。但我的优势在于愿意去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心、享受。
——2017年河南省文科状元吴铮
在同一个学校里面,平台都是一样的,家境上的区别就被弱化了。只要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师教,自己学,就足够了。
——2017年湖南省文科状元雷咏荃
而每年各省市高考状元的出身,也让大众不自觉地对其进行阶层划分。据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状元的父母是公务员。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
一边是“状元”热,一边是“寒门状元”越来越少。当今社会,寒门学子为何受到如此高的关注?
魏祥的清华来信
2017年高考分数线公布后,微信公众号“大美甘肃”发表了《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请求来自“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高三考生魏祥。他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更不幸的是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的妈妈陪着他一路求学,直至考上清华!他的这份请求,是希望清华能为他们母子提供一间陋宿,以便于母亲能够继续照顾自己。
很快,清华大学招生办在“清小华”微信公众号发表了《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一文来回应,文章中明确表示了清华大学已经在做魏祥入校后的学习与生活的安排。
网红庞众望
一夜之间,庞众望成了“超级网红”。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先天残疾常年卧床,自己在5岁时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母亲坐着轮椅为他借钱做手术……他还曾多年捡卖废品,补贴家用。就这样,这位农村少年自强不息,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招生测试,获得该校60分(最高)的优惠加分。6月23日,河北高考成绩公布,庞众望取得684分(加分后744分),成为河北吴桥县理科状元。
案例分析
1.精英阶层很强大,寒门贵子更显珍贵
“他(熊轩昂)代表了典型的优秀中产阶级培养出来的,那种具备长远的全局思维的,同时又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这不是中国的教育制度能够培养出来的,与他的父母的悉心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只看到了表面,而忽略了他背后那十几年的努力。”一位知乎答主这样说。
不可否认,与家庭环境优越、教育环境优质、自身品质优秀的熊轩昂这样的学子相比,身残志坚的魏祥、命运艰难的庞众望可以算是寒门中的“寒门”,他们通过高考站在了同一个舞台上,受到广泛关注也是情理当中的。
2.以奋斗为笔,不负青春
在写给清华的请求信与媒体的采访中,魏祥对自己的学习经历不愿多谈。但“竭尽全力”“刻苦求学”八个字已经足以概括这位坚强学子的求学历程。
为了补贴家用,庞众望从6岁起开始边学习边在午休时和放学后捡废品,直到12岁时上初中住校。他遇到难题,从不看答案,一直到做出来为止,甚至曾因为思考一道题而花去了一天的时间。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现实或许残酷,但也充满无限可能,如何让残酷变成昂扬斗志,如何在看似残酷中看到属于自己的未来,魏祥和庞众望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而这份答案,不仅仅写满了青春的色彩,还有对“奋斗改变命运”的有力注释。
3.世界吻我以痛,我报之以歌
魏祥的“只需要一间陋宿”,庞众望的“自己解决学费、不想欠人情”,成为最自立自强的话语。一个在甘肃,一个在河北,命运的玩笑,残酷而相似;然而在他们身上,亦有着近似的坚忍与拼劲、有着同样的自强与感恩。就像庞众望,高考结束后,他立刻为自己找了一份兼职——帮助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补课。社会舆论关注以后,很多企业老板和社会好心人士都表示要资助庞众望上学,但却被他一一谢绝,“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考生,还是希望依靠自己来完成学业。”这种力争上游的姿态,比任何抽象的正能量更抚慰人心。
4.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
收到魏祥的来信后,清华大学立刻进行了回复,不仅答应了魏祥的请求,而且在回信中处处充满关怀。“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这话打动人心,并非是炫技的辞藻,而是代表了一种叫人激情重燃的可能:苦一点、痛一点之后,你还可以在阶层流动中重构自己的坐标,你仍能够在社会分化中找到命运的回报。
同样的,庞众望的故事里有个“自强计划”。其实,清华大学“自强计划”、北京大学“筑梦计划”等,均是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在这些计划的背后,是国家对寒门学子的政策支持,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
父母的学历和背景会影响到子女的教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学习才艺、开阔视野的机会多,但学习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主动性还是最重要的,成为“贵子”最大的困难仍是能否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是贵门子弟,各种条件都具备,也依然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可能是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比较少,认识的人比较少,眼界没人家宽阔,我的才艺没人家多,没有人家精深。但我的优势在于愿意去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心、享受。
——2017年河南省文科状元吴铮
在同一个学校里面,平台都是一样的,家境上的区别就被弱化了。只要进入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老师教,自己学,就足够了。
——2017年湖南省文科状元雷咏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