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

来源 :心脑血管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etion,AMI)最严重的并发症,注重CR的预防,了解CR发生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CR的死亡率。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AMI并发CR的相关文献,就目前AMI并发CR的病理机制、临床表现、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破裂;真心痛;预防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5-0455-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5.023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心血管危险因素未能有效管控,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增长。AMI患者心肌细胞大面积坏死,易导致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破裂(CR)等严重致死性并发症的出现。CR是AMI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心室游离壁破裂(freewall rupture,FWR)、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及乳头肌断裂(Papillary muscle rupture,PMR)。其中,FWR最为常见,占CR的90%左右[1]。中国人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CR的发生率为1.82%[2]。CR由于起病急、无先兆、病情进展快,且缺乏有效的预警措施,使得CR的致死率远高于其他并发症[3]。加强对ANTI并发CR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西医和中医角度分别对AMI合并CR的病理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预防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1 AMI并发CR的发生机制
  1.1 FWR:常发生于冠状动脉前降支(LND)分布的前壁及侧壁[4],以心尖部居多,出现于正常心肌与梗死心肌交界处的周围。有研究显示,AMI后左室游离壁破裂发生率为1%~6%,且多出现在透壁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病理学研究显示,破裂者心肌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心肌内出血均高于未破裂者[5-8]。一旦出现心室游离壁的破裂,病死率可达100%[9]。
  1.2 VSR:好发于心肌部,室间隔前下方,多见于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由LAD、右优势型的右冠状动脉(RCA)或左优势型的回旋支(LCX)闭塞引起。有研究表明,VSR多发生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可能与梗死面积相关。
  1.3 PMR:乳头肌分为前外乳头肌与后内乳头肌,其中前乳头肌由LAD与LCX共同供血,且短而粗,为一整块,而后内乳头肌由RCA的后降支(PD)或LCX供血,细而长,且由多块肌肉组成。因此,PMR多由后降支闭塞引起,且乳头肌的部分断裂比完全性根部断裂更为多见。
  2 AMI并发CR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以持续性胸痛、不同程度的急性心力衰竭等表现为主,而及时行床旁经胸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金标准[10]。
  2.1 FWR:常发生于心肌梗死后2~10d,在CR发生之前常表现为胸痛反复发作,对镇痛药物反应不佳[11]。急性破裂时,常因心包填塞而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气短、意识突然丧失,呼吸骤停,脉搏不可触及,患者无心音、血压不能测出,心电监护提示交界性心律,继而转为室性自主心律,最后电一机械分离(为心脏破裂特征表现),心脏按压无效,心包穿刺可抽出大量血性液體。亚急性破裂时,以慢性心包填塞表现为主。
  2.2 VSR:常发生于心肌梗死后3~7d。表现为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以及新出现的常伴有收缩期震颤的全收缩期杂音(以胸骨左缘中下部最为明显)。心电图呈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以及频发房性早搏,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
  2.3 PMR:常发生于心肌梗死后1周内。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的胸痛,胸闷、憋喘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烦躁、大汗、咳嗽频繁,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PMR可造成严重的二尖瓣返流,因此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响亮的全收缩期杂音,并向腋部(前外乳头肌断裂时)或心底部(后内乳头肌断裂时)放射。心脏彩超提示乳头肌或腱索断裂可明确诊断,同时伴有严重瓣膜返流。
  3 AMI并发CR的预防
  CR发生后患者预后极差,甚至死亡,因此,早期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关键。确定危险因素、发现高危人群则成为预防AMI并发CR的重点。
  AMI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较多。国外研究显示女性、高龄、初发、前壁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反复心绞痛、再灌注时间延迟、收缩压降低的患者较易发生机械并发症[12,13]。Qian等[14]提出利用评分系统来预测CR,分别从年龄、性别、心率、心肌梗死部位、血红蛋白数量、白细胞数量、入院时间这七个方面评估AMI患者,进行CR发生风险分数评估。Qian等[2]的研究显示高龄、女性、就诊时静息心率增快、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就诊时间延迟、肾功能不全、贫血与自细胞计数升高均为中国人群STEMI后C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研究10284例AMI患者表明:血镁浓度是CR的独立危险因素,CR组患者血清镁离子水平升高可能是由心肌细胞缺氧、缺血及较高的血糖水平共同导致[15]。
  尽早完善再灌注治疗亦可明显减少CR发生率。但仍有少数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后AMI并发CR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相比更高[16]。有研究显示,促进AMI心肌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及加大其稳定性生物制剂的相关研究,有可能降低AMI后CR的发生率[17]。然而随着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研究结果显示直接PCI则是AMI并发CR的独立保护因素[18~22]。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以ERP为工具,对启动效应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例如,在知觉启动方面,发现视觉运动启动的神经机制不同于其它知觉型启动,它既涉及视觉加工的较早阶段,也涉及到较晚阶段。再如,词的重复效应不同于物体的重复效应等等。关于语义型启动的ERP研究,主要围绕N400和N450进行。本文对该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该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研究范式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摘 要 以4~8岁儿童和大学生为被试,用虚拟生物图片为材料,采用2(不提供背景知识和提供背景知识)×6(年龄)的实验设计,考察背景知识对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及其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两种实验条件下均有显著的年龄差异。(2)提供背景知识与否对不同年龄被试分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对4~5岁儿童分类活动的影响不显著,对6~8岁儿童及大学生分类活动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4~8岁儿童,大学生,背景知识,分类
期刊
摘 要 传统的反应时任务只能为听觉词汇加工提供定量数据,而不能提供定性信息,Gating范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以上两种信息,使研究者能够全面、细致地了解听觉词汇加工的即时过程。而且它的适用群体广泛,可被用于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Gating范式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汉语研究中的应用,期待它被更多的研究者所认识和使用。  关键词 Gating范式,听觉词汇加工,汉语研究。  分类号 B8
期刊
摘 要 以中文低频字对为学习材料,采用被试内设计的方法对FOK产生机制,即靶项目强度线索熟悉性以及两者之间联系强度对FOK的影响进行了重新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的靶项目强度对FOK判断没有影响,而单独的线索熟悉性对FOK判断存在影响,线索与靶项目联结强度对FOK判断存在影响线索熟悉性和联结强度对FOK的影响可能相互独立  关键词 线索熟悉性,靶项目强度,联结强度,FOK判断  分类号 B842  
期刊
摘要实验采用n-back范式,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与反应时、辨别力和主观评价的关系,以及空间位置记忆负荷与图形记忆负荷的差异。结果发现,随着记忆负荷的增大,反应时延长,辨别力降低,主观负荷提高。视觉图形记忆任务的负荷水平高于视觉空间位置记忆任务的负荷水平;同时也为视觉图形记忆和视觉空间记忆具有不同的加工过程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视觉工作记忆负荷,n-back范式,NASA-TLX量表。  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PR OCR基因多态性位点n;867186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纤维帽厚薄及完整性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资料及脑卒中风险因素等临床信息,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MRI)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纤维帽厚薄,依据纤维帽厚度及完整程度对纳入患者进行分组。利用Real-dme PCR方法,使用TaqMan探针对厚/完整型纤维帽组及薄/破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心率变异性在儿童非器质性或病毒性心肌炎工度房室传导阻滞(工0AVB)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82例I 0AVB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伴随器质性心脏病进行分组,其中非器质性心脏病42例患儿为A组,病毒性心肌炎40例患儿为B组,选用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31例作为C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儿童的心率变异性(HRV)时域、频域以及三组儿童清醒期和睡眠期的改变。结果A,B两
期刊
摘 要 根据项目反应理论的信息函数法,以自主开发的“现代教育和心理测量通用分析系统”为工具,对两个大规模实施的标准参照测验进行了测验质量分析结果说明,信息函数分析法比经典真分数理论分析法,可以获得更丰富深刻有针对性的资料,能对项目筛选修订测验编制开发给出有力的指导,值得大力引进推广  关键词 信息函数,划界分数,估计标准误,项目反应理论,真分数理论  分类号 G449     1 问题的提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左心室心肌应变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前降支病变所致AMI患者50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均给予3D-STI检查,测量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径向应变(GR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前列地尔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
期刊